安笠,演繹萬般風情
發(fā)布時間:2018-07-05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在我國,笠帽的歷史悠久,無論是皇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笠帽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笠帽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詠“笠”:“飯夥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唐代詩人張志和在《漁歌子》詞中寫道:“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碧扑伟舜蠹抑坏牧谠凇督芬辉娭幸矊懙溃骸肮轮鬯蝮椅,獨釣寒江雪!彼蛞麦颐保q如拆不開的搭檔,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國勞動人民的身上,同時也是畫家喜歡擷取的寫意畫:屢見漁翁穿蓑衣戴笠帽,駕著小舟在水墨渲染下的水畔柳岸垂釣自樂;身披蓑衣頭戴笠帽的老農,趕著老牛手扶木犁在雨天耕田;即便是田園嚇唬鳥獸的稻草人,農家人也不忘給它戴上一頂遮風擋雨的笠帽。笠帽,成為一道獨特的田園風光。
在閩南地區(qū)有一種外地鮮見、當?shù)厝饲橛歇氱姷陌搀摇0搀乙约毿〉闹耋鸀榻?jīng)緯,在編好的上下兩層篾絲網(wǎng)中間襯嵌竹葉,狀如碩大的圓錐形大漏斗,遠遠望去,頗似埃及金字塔。它直徑一般為五六十厘米,尖頂、圓邊、低垂,戴上它可遮掩半個臉龐;因為錐形,頂部不招風,不易被大風吹落。
史載,舊時閩南沿海草木稀疏,風沙肆虐,人們外出勞作常被曬得很黑,患眼疾、皮膚病者甚多,老百姓苦不堪言。明代時,閩南沿海人從戚繼光軍隊使用的大藤牌(形似安笠的手持盾牌)得到啟示,他們破竹制笠,取名“安笠”,從此染疾者漸少。民間還流傳一首《詠安笠》的歌謠:“安笠圓圓戴頭端,遮陽擋風又美妝。大人細囝皆喜歡,保健防病度難關!
據(jù)當?shù)乩弦惠吶嘶貞浾f,由于安笠看起來有幾分神秘感和奇異感,人們外出山野,途中倘遇老虎,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解下頭上的安笠,反轉過來像盾牌一樣對著老虎,老虎見到就會拔腿退避。
閩南地區(qū)沿海的女性特別喜愛安笠,視其為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侶,驕陽下,風雨中,灘涂上,隨處可見女性頭戴安笠辛勤勞作,呈現(xiàn)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面。安笠的實用價值也得到女主人們的認可:除了遮風擋雨、遮陽防曬,趕集時,想買海鮮山貨也不用發(fā)愁沒有盛器,只要把安笠反轉,鋪墊菜葉、紙張,就可充當菜籃子使用。
安笠不但實用,名稱也很吉祥!鞍病弊,多么像一個婦女頭上戴頂帽子呀!姑娘們把對安笠的鐘愛化成行動,有的涂以桐油使之堅固耐用,有的買來彩線在笠檐、笠尖編織綴以吉祥美麗的圖案,把它裝點得更加嫵媚動人。行走在城鎮(zhèn)街市,可見一頂頂新潮笠帽如彩蝶般在女人的頭上飛舞,令人眼花繚亂。
對嬌羞忸怩的姑娘來說,安笠還是愛情的輔助工具。戴上安笠后,看得見別人,但別人不易瞅見她的芳容,平添幾分神秘感。至于姑娘是否長得眉清目秀,只有慢慢去猜想了。這種朦朧之美,獨具一番情趣。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