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賞析:忍辱
發(fā)布時間:2021-06-15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忍辱的功夫,若是謙卑,真能低下頭來,便人人行得。蒲公英文摘網(wǎng)小編整理了文章賞析:忍辱,希望大家喜歡。
夜讀北京白云觀一老修行寫的《朝真須知》,其中一項是忍辱。次日,一北京的信士恰問及我如何忍辱。我心生慚愧,因自己德行尚不足,哪有什么忍辱的功夫和心得告訴她。因恰巧讀了老修行的話,便重復(fù)了一遍給她。曾經(jīng)寫過《懺悔》《乞食》《坐缽》等,都是全真教的家風(fēng),這“忍辱”一項,不也是祖師給我們的家風(fēng)嗎?
七真祖師,哪個不曾忍辱?長真祖師在磁州被人打斷了牙,丹陽祖師被醉漢扯拽往復(fù)了好幾回,哪個生過氣?哪個怨過人?哪個變過臉?依舊是恭恭敬敬的。長真祖師向那狂漢頂禮,說“謝慈悲教誨”,因狂漢問他“爾從何處來?”丹陽祖師回庵,告訴弟子若遇到他這樣的情況,勿爭。
我們卻把那些許生活中的煩惱,當(dāng)成“忍辱”。為啥?因我們想的都是利益算計,計較的就是誰多我少。這哪里談得上“忍辱”二字?若是這樣,便是輕看了“忍辱”。“忍辱”二字里,藏不得一絲怒氣,藏不得一絲爭斗,藏不得一絲倨傲,藏不得一絲利益瓜葛。只是把自己老老實實地看做別人腳下的石頭,任勞任怨,快樂無悔。
曾有一位老修行云游回自己的廟,后輩徒孫不認(rèn)識,老修行也不言語自己的身份,當(dāng)做是外來掛單的道眾,給徒孫頂禮磕頭,討要了一份差事,做著圊園、柴房里最臟最苦的活計,竟然十余年不被人知。徒孫將老修行呼來喚去、指來點去,他都一一點頭稱是,不曾怨口。終于一日,徒子回來,見了這個埋頭干雜活的老頭,覺得眼熟,竟然是自己的師父!全廟轟動,一一頂禮,老修行榮辱不驚,平平淡淡。這樣十余年隱蔽身份,處道眾之下的謙卑,卻是能裝出來嗎?他若不是有海一樣的胸襟和大修行,哪能忍辱?忍辱,到了盡頭,便無辱可忍。因天下已無人能欺得自己、惱得身心。
人我山不倒,便有一分執(zhí);名利心不除,便有一分障礙;是非心不除,又是一分障;高低心常有,難免就有一日苦惱。把這一切都一一除了,便生真清靜。老修行借假修真,處于低,藏于垢,為的,是磨自己的心性。道在心上,便處處是道,處處惦念的都是修行。我們惦念的,是是非高低,因心不在道的原因。心不在道,自障便難消除。假的,還是假的,臨了,同歸于塵。老修行能從假中煅煉出真來,如蚌藏珠、牛藏黃,最終浴火重生,不落輪回。
太上曰:“不能乞食,非吾弟子。”為的是,乞食是消業(yè)的法門,也是忍辱的法門,在修行上最方便。乞千萬人之余食,受千萬人之詬罵。十戶之中,有三戶善家,便有七戶不善之家。受善家之恩,替之消災(zāi)。受不善家之詬罵,便為自己消業(yè)和除修行上的病,不善之家便成了老師,亦替之送福感恩。最終,處處是善人,處處是蓮花,火翳成清署,劍樹化騫林。榮辱得失俱不能驚,豈不快哉!
又憶得太白山八卦頂張至順老道長曾掛單于樓觀臺,被人誣陷貪污,老修行不也灑灑脫脫,問心無愧,不怨不恨?如今,老修行百歲而健步如飛,而那當(dāng)年爭的、奪的、誣陷別人的,卻尸骨在哪里?又憶得任宗權(quán)道長著文憶武漢長春觀曾經(jīng)的監(jiān)院“鐵娘子”上至下發(fā)何爺,“文革”期間被關(guān)在濕屋子里,讓她吃肉,勸她結(jié)婚,屢次開批斗大會讓她在第一排,何爺?shù)里L(fēng)純正,不也一一經(jīng)受過來了嗎?
忍辱的功夫,若是謙卑,真能低下頭來,便人人行得。一次在西安坐30路公交車,司機(jī)是位很俊朗的小伙子,到站時,剎車有些急,一位大爺正好離開座位往前走,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大爺借勢死活也不肯起身,臟話罵罵咧咧許久,就是不饒人。他不起身,司機(jī)無法開車,整個車就僵在那里。一車人都說老大爺,說我們都有事情,要罵你下去罵,別因為你賴在這里耽誤了別人的事情。小伙子從頭到尾,一點火氣沒有,也沒有吭一聲。見那老大爺實在不起身,乘客又埋怨,就主動離開駕駛室,扶了老大爺,又拍了大爺衣服上沾的一些土,整理了大爺?shù)囊路,然后,把大爺扶到車子中間,當(dāng)著全車乘客的面,主動地、端正地、恭恭敬敬地向大爺鞠了一個大躬。老大爺泄了氣,心態(tài)平和了,被這位司機(jī)攙扶著送下了車。小伙子隨后繼續(xù)開車,半點惱怒和不愉快都沒有。我當(dāng)時覺得,這趟車雖然耽誤了時間,但是坐得值得,這個文雅的小伙子,給我上了多么好的一課啊!他是真的是罵不還口,還能笑著鞠躬,用自己的寬容大度化解了矛盾。倘若他去執(zhí)著于理辨、是非,或者因老大爺罵人而還口,豈不是讓矛盾升級?
這也是忍辱,忍辱,就是忍人所不能的事情。這里面,沒有爭辯和理論,只是自己無條件甘于退讓,為的,化解外在的矛盾,也是降服自己心頭的火。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其實很多。又有一次,在北京的公交車上,乘客很多,一婦女上車站在過道,車子一動,過道的座位上另一婦女翹著二郎腿,鞋子就和那位婦女的褲子摩擦了。一個說,你踢我,褲子都是鞋上的土;一個說,我未曾踢你,是車子晃動不小心碰上的。兩人就此連綿不絕,四五站過去了還在對口相罵,都不嘴軟。我看這二人更像前世的冤家,在這里相逢了。這時,一男子說話了,說:“您二位都對,都沒有錯。今天這事其實不怪您二位,怪我。”我聽著詫異,以為劇情有了轉(zhuǎn)折,聽他繼續(xù)說:“既然沒人道歉,那我向您二位道歉。怪我,我要是不上車,這過道不就寬敞些嘛。過道寬敞了,她不就碰不上您的褲腿了嘛!歸根結(jié)底,這事兒怨我!您二位消消氣,我給您二位賠不是了!……”話到了這份上,那二位還聽不出味道,依舊唇舌飛舞。唉,何苦呢?倒是那男子的“道歉”,令我頗受教育,他又是多大的胸襟呢?自己只覺得事情與己無關(guān),最多勸解一二句,哪里想過給二位不明情理的人低頭“道歉”呢?這委屈自己的功夫,自己和那位男子比起來,還差得很遠(yuǎn)呢……
生活就是道場。自己毛病未除,尤其是這忍辱的功夫,莫說和歷代祖師、高道比,就是和身邊的公交車司機(jī)、普通乘客比,也差得很遠(yuǎn)。那還有什么資格去評說?只是把世間的男男女女當(dāng)成自己的恩師,一一虛心學(xué)習(xí),學(xué)別人的長處,補(bǔ)自己的短處。把自己的漏洞一一補(bǔ)了,便不愧祖師爺給的衣襟了。
常有人莫名罵我,我便喜悅。因他的怨恨,為我消了不少業(yè),添了不少福。也因為這罵,愈發(fā)堅固自己的道心,以及檢點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恩師,哪里去尋呢?別人耽誤時間罵人,也是舍己為人,所以,我常要看看那些對我提出批評的人。無論對方的出發(fā)點是什么,都要把別人的話當(dāng)成對方的誠心。人生寂寞,知己更難逢。有人陪你,豈不感激?
一位居士說,自己在修行“不生氣”,她說歷代好根基的修行人,最后多半是敗在這件事情上了。所以,她要把這個“不生氣”修好。同時,她還幫助別人修行,千方百計讓別人生氣,最終,達(dá)到和她一樣的“不生氣”。這個法門大,不容易修。看似玩笑一般,實則她說得何嘗不是實情?我也要好好修這個“不生氣”,沒火了,才好種田。不然,那一片功德林,禁不住以后的一把火,燒得光光凈。最終,都徒勞。
我竟然慚愧至極,因我“不生氣”都不曾做到,何談“忍辱”?若把忍辱作為衡量修行的標(biāo)準(zhǔn),我竟還未入門。所以,道途遙遠(yuǎn),不可輕談。言談之間,哪里可以說“道”字呢?說出來的“道”,只會把人笑煞。不談道,便是好。
問問自己,受過什么辱?我竟羞愧得無法自答。祖師的心,我知道,我還離得很遠(yuǎn)。
我敘述此文,為的是和大家一起鑒察自己的身心。在祖師面前,我們不藏不捂,坦露一切缺點和不足。這樣,才能聆聽祖師的訓(xùn)誡,糾正自己的毛病。一片真心,就是對三寶的皈依,無私、全然、盡命。是刮骨療毒,還是要洗筋易髓、改頭換面,都全憑祖師教導(dǎo)。只為無愧于三寶,無愧于父母,無愧于人身,無愧于真心。否則,修道為何?
祖師欲授人道法,必先考驗數(shù)次。祖師分身化形,皆成凡人模樣。興許你身邊的某個人,就是祖師顯化。那個惹你的人、需要幫助的人,那件磨煉心靈的事、阻礙你的事,恰是神仙出的考題。
呂祖爺曾遍訪天下,尋可度之人,見一洞中有一老道,三十年未曾動過嗔火,想這是世間難得之修行人。遂化作一頭耕牛,將洞外菜園毀壞,老道大怒,跳出來趕牛。這才恍然發(fā)覺一頭耕牛弄壞了菜地,自己竟然如此大的火氣,三十年來未動火,并非修行高深,只是緣于山中寂靜,并無憂心之事。天天瞑目打坐,一遇小事,竟然和俗人無異。這三十年打坐的功夫,竟是空然徒勞的。
我也以此警醒,多少妄談,清靜舍名利,只緣于自己未曾有萬貫家財和百年企業(yè),有時,自己可曾放下?教人容易,自教難。欲得化人,先化自己。
我愧憾自己毛病甚多,也未曾在世間忍過什么辱。只能感念信士的詢問,使我多了一份這方面的學(xué)習(xí)。愿自己化作一滴小水珠,無形無痕,可以融入于一切環(huán)境,把自己的性子在世間好好磨磨。棱棱角角,里里外外,找不出一絲痕跡、色彩來。內(nèi)外通透、湛然一心,如《虛皇懺》所言:“愿慈心下氣,恭敬一切”,滋潤一切,方才是天地養(yǎng)育我之真心。
且勸世間好男兒、好女子,把那大小的計較都放下,把那名利、對錯、恩怨都丟棄,把那時代的潮起潮落都看淡,把那心頭的種種煩惱和糾纏寧息復(fù)平,愛河急止浪,苦海猛回頭,趁著幻軀尚在,殘年尚有,我們一起磨磨真性,去尋覓父母未生前自己的那顆初心吧。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