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群文閱讀之門
發(fā)布時間:2018-06-2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是具有藝術性的。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要關注其閱讀興趣、方法與習慣,要關注其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趣味和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通過兒歌引導孩子進行群文閱讀,從而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教學;兒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廣泛閱讀,如在“教學建議”部分,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教師要把相似的文章或片段放到一起進行比較學習,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要關注其閱讀興趣、方法與習慣,要關注其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趣味和能力。因此,我嘗試從兒歌引導孩子進行群文閱讀,從而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
一、反復品讀,尋找樂趣
什么是兒歌?兒歌是兒童非常喜歡的一種文學體裁,可以說,它是詩歌的啟蒙。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以聽到朗朗上口的兒歌,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使孩子從中獲得知識,得到教育。
如教學《一首兒歌一個故事》這組兒歌時,我分別范讀了這一組的五首兒歌:《小耗子兒上燈臺》《小刺猬理發(fā)》《一只青蛙》《蛤蟆大姐穿新衣》《老鼠嫁女》。五首兒歌,對于還不認識多少字的一年級孩子來講,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但在這節(jié)課上,我以“小動物”這一孩子熟悉又喜愛的內(nèi)容為載體,激發(fā)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目標指向簡單而清晰,無論是個人閱讀還是小組合作,無論是讀一讀、圈一圈,還是說一說、演一演,其目的就是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弄清小動物的樣子和動作,進而為后面的仿寫兒歌做好鋪墊。總的說來,課的設計,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都充分考慮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點,這就使得在一年級實施群文閱讀成為了可能。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還重視了朗讀練習,把激起學生良好的閱讀期待放在第一位,把有興趣的閱讀體驗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在低年段的語文教學,尤其是兒歌教學中,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兒歌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豐富的、律動的音樂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時,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誦讀中就能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大量的、多形式的朗讀,更有助于從作品的聲律、氣韻入手,體會其豐富的情感,這一方法有助于學生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情感投入,達到潛移默化熏陶的目的。
二、說中促思,感悟樂趣
群文課堂倡導多元發(fā)散思維,讓孩子在豐富的交流碰撞中去構建自己對議題的認知。低段小朋友處于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力異常豐富的階段,群文課堂的教學能為他們的靈動思維提供最好出口,讓他們詩一般的語言和天才一般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盡情釋放,也能推動他們更快更好地建立學習間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學習方法,感悟?qū)W習樂趣。
如教學《猜猜它是誰》這一組兒歌,其中“大家嫌我頭發(fā)亂,大家說我懶。其實我不懶,只是沒時間。從早跑到晚,只能吃一餐,哪有時間自己梳頭發(fā)?哪有時間去上美容院?”這則兒歌,孩子們猜不出謎底是什么,課堂上,他們在互相交流中,有個孩子說:“這應該是動物,因為這里說頭發(fā)亂,頭上有毛。”另一個孩子馬上說:“對,這種動物還很會跑,因為這里說它從早跑到晚!边@時第三個孩子說:“頭上毛很長,才看起來很亂!庇谑呛⒆觽冏h論開了:“這毛長,會跑,跑得很快,又吃一餐,沒有東西吃只好吃一餐,哦,知道了,是森林之王——獅子。”于是其他的孩子也紛紛表示贊同。你看,孩子們就是在群文閱讀中,在互相交流中碰撞彼此的思維火花,由此感受到群文閱讀的樂趣。
三、學會創(chuàng)編,享受樂趣
兒歌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因此,我們可以鼓勵學生自創(chuàng)自編兒歌,讓學生在自創(chuàng)過程中可以增長知識,既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極大地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增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如學習《為游戲“伴奏”的童謠》這一組兒歌,在學生學習了兒歌后,激情澎湃,好想表現(xiàn)自己對兒歌的感受,老師就讓孩子們創(chuàng)編兒歌《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坐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打電話。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做游戲。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在跳舞。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拍皮球。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在喂雞。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在吹牛。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真誠實。孩子們的創(chuàng)編雖然有些幼稚,但充滿童真,充滿童趣。下課了,還看見孩子們在搖頭晃腦的吟誦。如果再開展兒歌吟誦比賽,讓課堂教學延伸,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會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在兒歌教學中,要從興趣入手,從一年級開始就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
在一年級閱讀教學中,不要一味地強調(diào)多讀,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注意讀書形式的變化,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才能達到預定的閱讀效果。我引導學生們圖文對照,邊讀邊想,以畫促讀,以演促讀,熟讀成誦。利用一篇兒歌的教學,讓學生領會讀兒歌的方法多樣,利用這些方法在快樂的游戲中用不同的形式來讀,激發(fā)學生讀兒歌的語文,讓學生愛讀兒歌。在學兒歌時,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以及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自主選擇希望的兒歌進行學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去快樂地朗讀兒歌,在讀中感受兒歌帶來的快樂。通過綜合閱讀、適時提問和引導等方式較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們閱讀的熱情,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擴展了閱讀思維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小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