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憤青的雙重人格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憤青是善變的,變得時常讓人捉摸不透。
你說他們腦子進水了吧,他們表現(xiàn)出的見風轉舵,搭愛國順風車,比你精得不知多少倍。你說他們是群腦子有干貨的人吧,他們又無知愚昧得近乎弱智。
憤青一邊看日本AV,一邊大罵日本人,一邊看著美國大片,一邊臭罵美國文化。他們在網(wǎng)吧里沉迷于外國網(wǎng)絡游戲,轉個網(wǎng)站就加入到抵制洋貨、大罵漢奸的行列。
憤青“喝著可樂罵匯源”——自己享用洋貨,卻要別人去支持國貨。
憤青指責美國侵占伊拉克,指責別國使用殺傷性武器,可一論及臺灣問題,就比任何國家還毒辣,建議在臺海進行核實驗,“用汞將臺灣男人全搞絕育”。
憤青標榜自己是文明人,但罵起人來比潑婦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且還自鳴得意,說什么"論年紀講你們都是我的爺爺父親輩的,但論罵人,我們就得倒過來"。
憤青遇到軟柿子,就拼命地捏,要捏出水來,恨不得讓全世人都看到他捏軟柿子。遇到強盜流氓,他們就乖乖地躲藏起來,一聲不發(fā)。舉個例子,法國人拍賣兩個“水龍頭”,他們拍案而起,上躥下跳;
俄國人炮轟中國商船,打了500發(fā)炮彈,他們全當沒有聽見。
憤青排外不遺余力,可要是某發(fā)達國家熱情向中國憤青免費發(fā)放“綠卡”的話,恐怕憤青是不會拒絕的。
昨天,憤青還把一個國家當成“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今天就把對方當成了一堆臭狗屎。
所以,經常弄不懂憤青一下秒會變成“紅色”還是“青色”,他們的人格表現(xiàn)出嚴重的分裂癥狀。
胡星斗先生曾說,中國人都有一點人格分裂,存在著矛盾情結,民族性趨于混亂,人性陷于二律背反:一方面推崇和為貴,另一方面卻最難合作,喜歡窩里斗;
一方面奉行集體主義,另一方面?zhèn)個情愿單槍匹馬打江山;
一方面以道德著稱于世,另一方面不講競爭規(guī)則的無德之流多如江鯽;
一方面號稱禮儀之邦,另一方面人們普遍缺乏公德心;
一方面諱言性,另一方面國罵幾乎都是關于性或性交的;
一方面鼓吹重義輕利,另一方面唯利是圖,勢利眼普遍;
一方面宣揚圣人、君子,另一方面溜須拍馬、奴顏婢膝的小人得志……
表里不一的分裂人格在憤青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首先,憤青的人格分裂是中國社會文化綜合征候在人身上的表現(xiàn),研究起來,恐怕可以做一個大課題。在我的有限視野里,發(fā)現(xiàn)黎鳴先生對此有過一些看法。黎先生認為,孔夫子是中國人的人格分裂之祖。孔子要求國人的生命全都只是學禮、知禮、言禮、行禮、思禮,然后“克己復禮”。這與我們今天的常識“言必以真理為據(jù),行必以實效為則”完全相悖。而且他還認為,孔子總是拿著父子的招牌來隱蔽君臣場合的壞事,拿著家庭的招牌來隱蔽國家場合的壞事,拿著私情的招牌來隱蔽公共社會場合的壞事。所以,中國人在做了一切邪惡的事情之后,永遠都不會感到可恥。這些都導致了中國人言、行、思的完全割裂。(黎鳴《孔夫子,中國人的人格分裂之祖》)
黎先生似乎言重了?鬃拥难哉摬⒉皇且晃牟恢担膊皇峭耆穸巳祟愓嬲驳牡赖。作為一種積極的入世思想,作為一種調節(jié)人際關系的倫理基礎,孔子的學說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的。但是也有大量事實證明,被御用化了的儒家倫理道德,有很多是虛假的、偽善的,甚至是殘忍的。比如儒家奉行集體主義,這固然不錯,集體(國家)本應為個人(天下百姓)私利謀取的普遍幸福?墒怯玫耐嶙烊迳荒罹妥兾读,為了追求國家的強大,主動犧牲天下百姓的普遍幸福;
將個人淹沒在集體中,實際上是否定個人的獨立性,把個人變成依附性極強的臣民和奴才。
又比如儒家宣揚學做圣人、君子,在宋儒眼里,圣人的標準是“無我”,做圣人就要無私、無意、忘己、無心,非我化,這豈是蕓蕓眾生輕易學得來的?恐怕儒學名士也只能“心向往之”罷了!學做君子如何呢?君子可是做人的旗幟啊。可是做君子也何其之難!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保ā墩撜Z·季氏》)舉止言行樣樣有規(guī)定,稍逾其軌都不行;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義氣要緊,恥于言利;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要心胸開闊,虛懷若谷;
“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jié)”(《孔子家語》),哪怕餓得兩眼發(fā)黑,也要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在那些只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人看來,除了敬佩還能說什么?歷史上那么多人,有幾個修成君子?
學不來圣人、君子,其實可以做個凡人。如果學不來也要硬著頭皮學,只能催生假托圣訓的偽君子、偽人,如果偽君子、偽人可惡得很,正好把大批的人往溜須拍馬、奴顏婢膝的小人之路上趕。愿望與結果背道而馳,正是偽善的道德不易覺察的弊病。
偽善的道德滋養(yǎng)出信仰與行為背離的人格分裂癥患者,“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就是這些人的真實畫像。偽善的道德還培育出根深蒂固的國民劣根性。當魯迅反思出“禮教吃人”,痛批劣根性時,我們不能不欽佩他的火眼金睛。偽善的道德之所以大有市場,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別人而不是自己謹守這種道德,只有這樣,自己才盡可能地從中獲益,走入了人格分裂的惡性循環(huán)。
千百年來,儒家主張“以德治國”,每個人“濟蒼生、安社稷”的基礎和前提是修身,用道德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道德是一種"君子協(xié)定",而非法律契約,全賴每個人的高尚人格做擔保,看似堅不可摧,一碰到具體利益就稀里嘩啦。先賢教誨人們要“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義”高于“利”,君子不可見利忘義。但是誰都知道,人首先是活著,愛才有所附,做君子做圣賢才有本錢。又要表明自己重義輕利,又要活命在先,最好的辦法就是裝,裝著裝著就裝出了一堆以假話和空話敷衍應事的偽人,裝出了一堆雙重標準不僅被心照不宣地原諒了,而且成為人人奉行社會潛規(guī)則的人。
道德是一種自我要求,缺乏制度的保證和約束。在道德準則能震撼人的心靈的時候,在唾沫可以淹死人的時候,道德可以有積極的作為,一旦道德輿論的力量削弱,道德的遮羞布就可能被扯掉。因此,中國人明知是非對錯、好壞榮辱,一遇到事關自身利益的事情時,又會背"道"而行,出現(xiàn)嚴重的人格雙重性。
那些表現(xiàn)出嚴重的人格分裂的憤青,也有可能并不是“先天性”的,他們只是一些或滑頭圓腦的,或"打左燈向右轉"的假憤青。真正的憤青即便人格分裂,也分裂得純粹,憤得純潔,憤得有點讓人起敬。如此看來,中國可能存在大量的假憤青、偽憤青,掛羊頭賣狗肉的憤青,皮里陽秋的憤青。
不記得在哪本書讀到一個事例,說是“文革”時,一個女高中生狂熱地崇拜毛主席,把毛語錄當成金科玉律,屬于“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那種,一個典型的憤青,對“黑五類”恨之入骨。當一群貌似被仇恨沖昏頭腦的偽憤青準備對黑五類下毒手時,她卻跳出來用身體護住“黑五類”,高喊語錄“毛主席說過要文斗不要武斗”,“毛主席說過不準殺人”,結果被偽憤青打死了。這個女生就是真憤青,她是真的有自己的信仰,并且照此踐行。而假憤青呢,是沒有什么堅定的信仰的,不過是找了個“階級斗爭”的幌子來發(fā)泄私憤罷了,就像現(xiàn)在的一些偽憤青,跑去家樂福企圖過過“打砸搶”的癮,發(fā)泄過多的荷爾蒙,他們沒有真正的民族主義信仰,不是真憤怒,也不是真仇恨,只是見風使舵,表明立場,撈取功勞。
《中國誰在不高興:網(wǎng)絡三劍客痛批中國憤青》
作 者:
周筱赟、葉楚華、廖保平
出 版:
花城出版社
定 價:
29.8元
ISBN :
9787536057142
出版日期:
2009-06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