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偉:政治文明當從看守所開始
發(fā)布時間:2020-06-1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2009年3月26日《南方周末》發(fā)表了一組關于看守所牢頭獄霸情況的報道,讀后令人震撼。這組報道既是對發(fā)生在2月8日云南省晉寧縣看守所“躲貓貓”毆死之事及其引出的網(wǎng)友調(diào)查等事件在輿論上的深度反應;
又是對看守所黑暗狀況的系列揭露?芍^嘔心瀝血、立意高遠之作。當時看了就很想寫一點東西以示響應,然由于俗務纏身,未能了愿。但這件事一直擱在心里放不下,直拖到近日才湊了這一篇。雖有點“時過”,但“境”卻未“遷”,我想發(fā)表出來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我想首先說明的是:為什么“令人震撼”?因為看了這組報道我才知道尊貴如人的生命在看守所里是那樣被輕賤?词厮谋O(jiān)號就是一個小小的叢林社會,奉行的是叢林法則,牢頭是這個小社會的山大王,山大王以下還有干將和打手,拳頭加漫罵是這個小社會通行的語言。即使你原來是科學家、教授、國家高層領導,進到這里也得按叢林法則辦事,首先要學會打架和罵人,而且愈兇愈好。“因為不這樣,就活不下去”。1在這里,雖然不能說打死一個人就像《水滸傳》里戴節(jié)級所說得“只似打殺一個蒼蠅”2,但也絕對不值得大驚小怪。如司法部前部長段正坤在2009年“兩會”期間就“躲貓貓”事件的發(fā)言說:毆打致死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3
為什么“一直擱在心里放不下”?因為看了這組報道我就時不時想:看守所是犯罪嫌疑人(包括刑事被告人)的監(jiān)押之地,而犯罪嫌疑人不一定就是罪犯,只是疑似罪犯。其中有一部分人經(jīng)審判后會成為定案罪犯,另有一部分人經(jīng)審判后會無罪釋放。從法理意義上說,犯罪嫌疑人在未定罪之前和普通公民并沒有實質區(qū)分?梢坏┻M了看守所的普通公民居然就像進入了叢林社會,不但要遭受其他的非人待遇,其生存狀況還不如監(jiān)獄里的罪犯,更為可怕的是會失去生命保障。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明明天下、煌煌之人民共和國內(nèi)竟有此事?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更須警惕和深思的是:在現(xiàn)有交往多維化、復雜化的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權力集中的公安司法體制下,誰又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犯罪嫌疑人?換一種絕對點的說法,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犯罪嫌疑人,因而每個人都可能進看守所。而一旦進了看守所,那是多么令人恐怖!
所以,對看守所改革勢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包括已提出的實行羈偵分離、將看守所從公安系統(tǒng)剝離出來交由司法部管理,取消嫌犯管嫌犯、設“組長”(召集人)、眼線的做法,改善看守所的設施和嫌犯的生活待遇,加強對逮捕、刑拘和預審的司法監(jiān)管,防止濫用偵察權等等。但我以為更根本的是:
要樹立保障人權為法治第一要務的理念。犯人是人,犯罪嫌疑人更是人,而且是未喪失公民權的人。他們的權利不但理應得到保護,而且必須得到保護。諸如嫌犯在看守所的生命權、人身權、食宿權、人格權、通訊權、親人探視權、接受律師和有關方面的調(diào)查權、接觸新鮮空氣權等諸多權利,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削弱、取消和侵犯。在此前提下才是如何實現(xiàn)偵訊目的和安全管理的問題。
要徹底從幾千年野蠻治獄的陰影中走出來。中國專制王朝建立幾千年中,人間監(jiān)獄就是陰間地獄的寫照。在這里集中了暴力、陰謀、枉法、拷打、殺戮等種種血腥的活動。小小的獄吏、獄卒就是掌控犯人生死禍福、為所欲為的君主。任你是皇親國戚、公侯宰相、元帥將軍,一旦進入監(jiān)獄就是獄吏獄卒砧板上的魚肉,管教你服服貼貼受擺布。難怪西漢時絳候周勃從獄中出來后嘆服道:“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4。也難怪《水滸傳》中押牢戴宗戴節(jié)級初見犯人宋江時大聲喝罵:“你這賊配軍是我手中行貨,輕咳嗽便是罪過”;
“你說你不該死,我要結果你也不難,只似打殺一個蒼蠅”5。幾千年來,因獄吏獄卒收了請托人的賄賂,冤死在獄中的犯人、疑似犯人可以說數(shù)不勝數(shù),至于拷打、行刑及種種虐待更是家常便飯。當今看守所揭露出來的包括毆死在內(nèi)的種種暴力、虐行實是幾千年野蠻治獄的茍延。其共同點就是不把犯人、疑似犯人當人,利用監(jiān)禁這塊不見天日,與正常社會隔離的地盤為所欲為,至于為所欲為者是獄吏獄卒、還是牢頭獄霸,那并沒有實質區(qū)分。古代版的“殺威棒”、“土布袋”和現(xiàn)代版的“躲貓貓”、“騎摩托”也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因而要根治看守所的黑暗,就必須徹底走出專制王朝野蠻治獄的陰影,將看守所的嫌犯當人看,以文明和人道的方式管理之,對待之。
要徹底從監(jiān)獄是專政工具的思維中走出來。建國后的幾十年里,監(jiān)獄(包括看守所)一直被看做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得力工具。監(jiān)獄的犯人和看守所的嫌犯自然也就作為被專政的敵人看待。改革開放以來,監(jiān)獄作為專政工具的意識有所淡化,但沒有從根本上淡化。或者說骨子里還是把關在監(jiān)獄、看守所的犯人和嫌犯當敵人或非人對待。因此才會布眼線,才會鼓動犯人之間相互監(jiān)視、相互揭發(fā),達到分化、瓦解、利用、征服的目的。過去鎮(zhèn)反運動中講“首惡者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階級斗爭運動中強調(diào)“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反戈一擊有功”,這些對待敵人的招法,在看守所里仍然以某種方式存在著。因此,必須徹底擺脫監(jiān)獄是專政工具思維的影響,不要再把犯人和嫌犯當階級敵人、專政對象對待,而要當作觸犯法律的犯人和疑似觸犯法律的嫌犯但仍是有尊嚴、有人格、有法律允許權利的人對待,這樣才會走上文明治監(jiān)的軌道。
要從政治體制高度著眼推進公安司法體制的改革?词厮暮诎祮栴},實質上反映的是公安司法體制改革滯后的問題,但公安司法體制改革又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部分,不可能孤立進行。公安司法體制改革的關鍵不僅要解決公、檢、法穿連襠褲的問題,而且要解決黨政權力對司法機關的干預問題,實現(xiàn)公安獨立偵察,法院獨立判案,檢察院獨立監(jiān)督偵判。公安、法院、檢察院相互制約,司法機關獨立于黨政權力之外。這就必然要求從政治體制高度著眼,推進司法領域的改革,促進文明偵訊、人道監(jiān)禁、依法判案、獨立司法體系的建立。
2009-5-10
參考文獻
1.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44頁
2. 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岳麓書社.1988年6月第1版.304頁
3. 《南方周末》.2009年3月26日
4. 司馬遷.《史記》.岳麓書社.1988年10月第1版.469頁
5. 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岳麓書社.1988年6月第1版.304頁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