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明:極端境遇與“新人民性”——論張平小說的藝術與思想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0-06-16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這么多年,張平以他的堅韌與沉著,頑強地寫作著中國社會最尖銳的那些矛盾沖突,在他的筆下,展開了一幅幅中國政治場域中的現(xiàn)實圖景,人民以最真實直接的原始形象被勾勒出來。他的作品頑強地打開被浮華的符號所覆蓋的那些真實情境,那些生存現(xiàn)實的死角,那些完全無助的人們!叭嗣袼囆g家”、“反腐作家”唯獨對于張平來說,不再是意識形態(tài)的加冕,這是當之無愧的歷史的追認,是文學心悅誠服的嘉許,F(xiàn)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在這樣的歷史階段,張平以他的努力,留下了歷史最樸素的形象。
當然,“反腐作家”這項桂冠對于張平來說同時也意味著一條荊棘叢生的道路,他本人就為這樣的定格所苦。這一切都源于當今時代對“反腐”、“現(xiàn)實主義”、“文學與政治”、“人民性”之類的命題的簡單理解所致!胺锤北粍澋搅硪粭l道路,那里似乎遠離文學而貼近政治,甚至還有某種曖昧性。但是,如何理解當下中國的現(xiàn)實特性,如何理解在政治生活如此發(fā)達的中國,這樣的現(xiàn)實特性在何種程度上與文學發(fā)生關系,文學是否可能依然行使直接的表現(xiàn)和批判功能?面對張平的寫作,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理論難題。
縱觀張平的寫作歷程,他選擇“反腐”決不是簡單地或偶然出于政治意識方面的理解,作為一個開創(chuàng)者,這是他寫作歷程的自然延伸,他的文學書寫必然要向這一主題伸展。對底層農民苦難生活的書寫,這是張平最初的主題,他一開始寫作,就是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1981年張平就發(fā)表《祭妻》這樣的短篇小說,并被《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等轉載。這篇小說講述一個農民懷念離婚已故的妻子的故事。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刻畫出蘭子這樣善良、吃苦而堅韌的婦女形象。趙大大的這個視角運用得非常成功,人性弱點與生活的痛楚是如此緊密地粘連在一起,以至于趙大大的懷念完全被不可彌補的悔恨所填滿。沒有什么樣的懷念能比上悔恨更能撕扯人的靈魂,張平對生活的洞悉,對底層人的心靈的傷痛的描寫如此深刻,小說有著令人驚異的力量。1984年,張平發(fā)表《姐姐》,獲第七屆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這篇小說與《祭妻》有異曲同工之妙,寫的也是身處困境的農村婦女的命運和性格。所不同的是,小說的主角“姐姐”原本是一個有著花樣年華的大學教授的女兒,因為文革而嫁到農村成為農婦。撥亂反正后,父親恢復工作,也要姐姐回城,但姐姐拒絕了。姐姐是那個家庭的主心骨,承擔著操持整個家庭生活的重任。這個有著兄弟七八個人的家庭,如果離開姐姐,立即就要崩潰。小說生動地描寫姐姐成為一個吃苦耐勞精明能干的農婦所具有那種品格,寫出了命運對人性的磨礪產生的那種悲喜交加的境況。
張平的小說有著非常樸實的生活質感,簡潔凝煉,寥寥幾筆,甚至連環(huán)境或氛描寫都不需要,也從不需要議論和評價,他就可以寫生活最令人痛楚的那種情境,一切都在不言中。從這里,可以看出張平對晉派“山藥蛋派”小說紀實風格的繼承,更可看出他的發(fā)揚。如果說當年的“山藥蛋派”,總是被意識形態(tài)所潛在支配,經常還洋溢著一些廉價的樂觀主義情調;
那么,在張平的小說中,一切都顯得更為質樸真實。他只關注生活的事實,只關注存在中被命運決定了不可能逾越的那種困境。他要寫出的是人在這樣的困境中的堅韌和善良,人性真正的價值在最絕望的境遇中才能閃現(xiàn)出最后的輝光。就此而言,看上去平實簡潔的小說,其實蘊含著強大的震憾力。因為命運和人性,都被張平推到極致,到了這地步,就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華美的語言,只要最直接的描寫就行。也可說說,張平的小說創(chuàng)造了一種真正的現(xiàn)實主義境遇。早期的經典馬克思主義作家強調“意識到的歷史深度”,那是為了表達巨大的歷史沖突而要尋求的表達情境;
在張平這里,他要找到的是一種生存境遇,他能意識到一種境遇,那就是底層人真正生活艱辛的那種境遇。我們只要看看張平寫下的那么多的小說,就不難發(fā)現(xiàn),張平可以不事雕琢,無須語言修辭,就可以寫出震憾人心之作。這就應了那句話,大法無法。他看到的是生存之絕對境遇,他的筆觸立即直奔那里了,還需要那些雕琢干什么!
如果看看1985年張平寫下的《血魂》,就更容易理解張平在現(xiàn)實主義小說藝術方面所領會的意蘊。小說描寫了呂梁山某山莊,從臘月初七至二十九,二家農民之間的仇恨。發(fā)家致富的王元奎要霸占窮困的張大林家的祖?zhèn)髡兀瑥埓罅秩淌芰税侔懔枞鑵s找不到公正,最后一氣之下殺了王元奎一家。張平的這篇小說寫得有點狠,顯然,張王二家就處在生死仇敵的境遇中,他們的矛盾不可調和,故事一步步就朝著絕境發(fā)展,最終是血淋淋的兇殺。張平沒有渲染血腥的場面,他的關注重心在于受到欺壓和凌辱的貧苦農民。張大林的兇殺是絕望中的反抗,是找不到公正不得不采取的報復。小說觸目驚心地揭示了底層農民無依無靠的生存境遇,農村新出現(xiàn)的貧富差距隱含的巨大危機。小說有意采取時間標記式的段落,以此來強化其真實性。張平的文學敘事當然不同于紀實報告,他著力描寫的是雙方的爭執(zhí)如何一步步朝著不可危險的境地發(fā)展,恃強凌弱導致了更為極端的反抗。他把這一過程非常細致而有層次地揭示出來,使得張大林最后的兇殺具有道義上的合理性。
不用說,張平的小說敘事總是飽含著道義上的鮮明色彩,對此,他有獨到的看法。他不想在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上花費功夫,他認為那是做作,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在某種意義上,張平的矯枉過正是有道理的。對于文學來說,“壞人的多面性”似乎更有可表現(xiàn)的空間,其性格的內涵可以拓展得更具有立體性和深度性。但張平不想“玩文學”,他要更為直接的對生活本質的追問,他要揭示的是生存事實。那些事實一目了然,不需要再進行復雜的哲學思辨。是非清楚、愛憎分明,這就是張平,就是張平的小說所表達的意義指向。根本的問題在于,張平要同情弱者,要寫出底層弱勢群體更徹底的生存狀況。就這一意義而言,張平的小說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人民性”。文學的“人民性”已經是一個古老的命題,因為“人民性”這個概念所包含的過多的意識形態(tài)含義,以至于使它失去了真正的內涵。在張平這里,“人民性”這個概念難能可貴地具有了真實性,“人民”的形象被還原了它的弱者的形象,它是在更為平等和個人深切體驗的基礎上被創(chuàng)建的。在當今時代的歷史背景上,張平書寫的“人民性”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事實上,張平在80年代就在現(xiàn)實主義的道路上走得很遠,而且走出了自己平實堅韌的風格。整個80年代期間,當代文學為藝術變革所困擾,90年代則為現(xiàn)實變革所激動,這二方面都使回到鄉(xiāng)土中國真實處境中的張平反倒有些許的疏離。面對中國的現(xiàn)實情景,張平不再試圖在文學性修辭方面花費心思,他要直奔主題。他要寫出中國當下最尖銳的矛盾,他懷抱著理想主義,還要找出解放的途徑。《天網》、《法撼汾西》表征著張平寫作的轉析,他轉向直接現(xiàn)實主義,那就是直面當下農村貧困農民沒有法律保障的冤屈。小說以縣委書記劉郁瑞為貫穿線索,幾乎采取白描手法,毫無保留地描寫農民生活的凄慘,而且他們不能得到基層司法體系的保護,甚至是其受害人。這二部作品幾乎是為中國農民喊冤的作品!霸诨璋档穆窡粝拢瑒⒂羧鹩行┌l(fā)怔地默默地瞅著眼前這一副慘狀”(《天網》,群眾出版社,1999年,第5頁)。這是劉郁瑞的眼睛,作者也強烈呼吁我們也要睜開眼睛看看這幅圖景。這不是作為城市心理補償?shù)泥l(xiāng)村美麗風光的圖景,不再是浪漫主義筆下尋求人類自我超越的田園詩意的景象。這是中國現(xiàn)實的鄉(xiāng)村,是鄉(xiāng)土中國最真實最醒目的圖景。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對鄉(xiāng)土中國書寫總是打上了意識形態(tài)的色彩,或是打上想象的詩意,張平卻是如此徹底不留余地,寫出當下中國鄉(xiāng)村最尖銳的矛盾。誰來保護鄉(xiāng)村的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境況到底如何?他們的希望何在?張平把劉郁瑞理想化了,這是他的希望,是別無選擇的希望,這個希望同時也是懇求、申訴和祈禱。
張平的寫作始終堅持自己的道路,歷史給他提供了機遇,他的臥薪嘗膽終于使通過《抉擇》(電影改編為《生死抉擇》)一夜之間暴得大名。張平與“反腐敗”相遇,這是他寫作一以貫之的必然延伸。他如此真切地關注中國底層的生存狀況,如此痛恨權力的濫用,如此痛恨欺壓百姓的腐敗官僚,他的關注必然要直指日益嚴重的腐敗現(xiàn)象。作為“反腐敗”的扛鼎之作,張平因此獲得無數(shù)的殊榮,也因此被固定化為“反腐作家”。這使人們對張平的小說藝術性的理解趨于簡單化。關于《抉擇》的“反腐敗”主題,已經談得夠多,我想有一點應該指出來,張平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描寫底層民眾艱難困苦的生活狀況,逼真的現(xiàn)實主義筆法足以催人淚下。這些描寫可以看出張平情真意切,對底層普通百姓發(fā)自內心的關切。這一現(xiàn)實與對腐敗分子的鞭撻批判相互參照,可以看出張平的作品鮮明的人民性。這也是張平的“反腐小說”與其他不同之處。其他人的“反腐小說”很少有象張平這樣,總是花費如此大量的篇幅去寫底層人民的艱辛困苦,更多的則是展示腐敗分子的生活奇觀。但張平則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在民眾身上,可以看出他早年表達的那種“人民性”具有了更廣闊的內涵。
《抉擇》圍繞某國營大型紡織廠生產經營陷入困境,企業(yè)領導腐敗貪污,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他們一個個中飽私囊,不顧工人死活,導致工人聚集抗議。身為市長的李高成,本來就出身于這個紡織廠,他也一直關心這個廠,這個廠的領導班子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干部。李高成無疑是一個清廉正直的市長,也是作者極力塑造的一個理想化的黨的好干部。但所有的矛盾最后都聚集在他身上,“‘中紡’的問題說到底就是李高成的問題!边@是市委書記與他對話時指出的,李高成對此還難以理解。小說多次暗示了這一點,這無疑可以見出作者構思上的獨具匠心。李高成這么一個清官,最后的矛盾居然都圍繞他展開。小說一層層剝離下去,顯示出了一層比一層更加驚心動魄的危險處境。李高成的妻子、侄兒,他信賴的部下都卷入了侵呑國家財物的犯罪勾當。而在這些事件的背后,還藏著一個更高的領導,那個很少露面的副書記嚴陣。《抉擇》就是這樣一步步往里逼,拖出一大串,把李高成放在刀口浪尖,連他的家庭面臨崩潰,他的妻子也被卷入。
《抉擇》在敘事上有一股狠勁,李高成最后沒有退路,不管怎么樣,他都只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但他的信念鼓舞著他,這個信念就是對共產黨的信念,就是對人民的信念。對于張平來說,李高成安按照人民的理想、按照人民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盡管他的形象存在理想化的色彩,但他并不空洞蒼白,相反,顯示出從未有過的那種現(xiàn)實內涵。這一切都源自人民想象的迫切需要。那些無助的人民,他們最大希望就是盼望李高成這樣的“青天式”的人物。張平一方面表達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的疾苦與他們的怨恨,另一方面表達了人民的善良,他們無限的忍耐與理解。不管從哪方面說,張平對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是都是驚人地真實的,即使他在表達理想時,那也是歷史只能如此的愿望。正如小說所說的那樣,不寄望于好的領導,還寄望于什么?一個單位的好壞,就寄望于一個好的領導。這本身包含著對體制的深刻反思,這樣的體制全部賭注主壓在一個領導人的道德水準和能力上。但這樣的賭注十有八九是要賭輸?shù),這已經足夠發(fā)人深省了。青天式的人物,假定把它看作是象征化的形象的話,他本身可以進一步引發(fā)反思,因而也包含著批判性。
《抉擇》可以看出張平對戲劇化場面和情節(jié)的出色控制。依然是張平慣用的境遇意識,小說一開始就把主人公推到絕境,李高成面對鬧事的工人,面對瀕臨倒閉的工廠,面對一大堆無法解決的難題。隨著故事的推動,這些矛盾被進一步激化。張平現(xiàn)在對小說高潮的控制已經非常圓熟,以李高成為中心,故事呈四面楚歌狀發(fā)散,而且矛盾的主線始終被緊緊把握。張平的小說有著相當充沛的情感因素,這些因素蘊含在對人民生活苦難的描寫中。面對人民,張平一方面寫出民生疾苦,另一方面寫出李高成作為一個理想清官的種種同情關切,這是他寫情獨特的筆法。張平的小說幾乎不寫情愛,他把所有的“情”都給予苦難中的人民。他的小說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悲憫,這種悲憫在他的敘事又能起到緩沖的作用。也就是在矛盾的事件中,加進了對人的心靈和情感的表現(xiàn)。它使那些事件,人與人的關系,始終包藏在情感的氛圍。就此而言,這幾乎是張平小說的藝術奧妙。他要打動的就是對人民關切這樣的情感,他要喚起的也是幾乎泯滅的良知。所以他的小說始終有著強烈的震憾力。
如果讀過《十面埋伏》,就不再會對張平小說敘事的藝術表現(xiàn)力產生懷疑。這部小說講述一個在押犯人突然在監(jiān)獄里裝瘋賣傻, 而一位經驗豐富的偵查員從中發(fā)現(xiàn)了重大疑問,由此歷經千辛萬苦深入追蹤,(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挖出了一個驚人的特大黑色社會團伙。要全面評價這部57萬字長篇小說顯然不是本文所能勝任的,但可以明確地說,這部小說在錯綜復雜的線索展開中,始終能制造緊張的氛圍,懸念處理得自然而又構成對小說敘事的推動。小說既揉合進偵探小說的那些手法,也可見到現(xiàn)代派的荒誕感,以及心理小說的那種細致分析。對于張平來說,他顯然不會把它當作單純的罪案小說來處理,他的關注重心依然在于特權集團是如何禍國殃民,無法無天。王國炎一伙為所欲為,猖狂到目無黨紀國法的地步,而人民則深受其害,無處伸冤。當然,小說最后表達出光明戰(zhàn)勝黑暗,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堅定信念。小說要表達的主題落在“人民性”上,民主與法制才能建立一個合理安定的社會,人民才有安全和穩(wěn)定的生存空間。
2004年,張平推出長達70萬字的《國家干部》。據(jù)說這部小說原來的題目叫做《代價》,顯然這個題目更醒目地表達作品的主題,那就是,當官是為人民還是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如果是為人民謀利益,必然要付出代價。夏中民為人民做主,他最后的代價就是丟官。但最后人民站出來為他說話討回公道。但小說中對立面劉石貝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代價無處不在,什么都有代價,就看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張平在這里探討的是中國政治權力生活中的價值取向問題。到底當官是為什么?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揭露腐敗或反腐敗,而是思考中國當代政治的本質,其尖銳是前所未有的。在后記里,張平特地闡明了在當下中國,文學描寫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實際上,這部小說在短時期內就發(fā)行超過十萬冊,這本身就說明,當代中國人依然十分關心政治。確實,我們都一再表示,文學應該表達中國本土生活的特性,而這種特性經常被理解為一種形而上的品質,或者是文化傳統(tǒng)以及風土人情方面的特性奇觀。這顯然是片面的。誠如張平所言,中國當代生活最顯著的特征,還是政治的超量發(fā)達。政治權力與文化象征體系混淆在一起的那種生活情境,構成了當下中國最獨特也是最具本土性特質的現(xiàn)實。文學無疑應該描寫這方面的現(xiàn)實,盡管其難度超出了文學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顯然,張平是真誠地挑戰(zhàn)這一難度,看看《國家干部》出版后所遭遇的種種傳言也就可以看出張平的虔誠。他完全可以寫得更圓滑,更世故些,但他沒有,他本著良知在寫作,這又是他的“人民性”推動他走向徹底。
小說的主題雖然并不新奇,但卻具有時代的緊迫性和尖銳性:那就是當官是為民作主還是為了烏紗帽?在執(zhí)政黨加大了反腐倡廉的今天,這個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人民的質疑與追問甚至更加強烈。張平沒有回避矛盾,而是面對中國當代政治最敏感和最關鍵的問題發(fā)問。在現(xiàn)有的執(zhí)政體系下,正如我們在前面闡述過的那樣,人民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望于一個好的領導。一個好的領導可以把一個地方搞得欣欣向榮,而一個壞的領導就可以在幾年之內毀掉一個地方或單位。盡管張平本人表示過,他這部小說已經不再著力去表達“清官”意識,但主人公夏中民還是一個“清官”的理想化形象。他與劉石貝構成鮮明的對比,劉石貝則是把嶝江市當作自己的地盤,各個部門全部安插自己的親信,牢牢地控制著整個全部的政治、組織、經濟大權。劉代表著頑固的權力利益集團,即使退居二線,他的影響力猶在。夏中民試圖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把嶝江的經濟搞上去。他不搞人際關系,想憑自己的實干,甚至他要通過考試來競爭市長職位。但他遭遇到強大的阻力,他陷入一系列的陰謀圈套之中。反復被考查審查,結果在公開選舉中還落敗。最后是人民站出來為他說話,通過非常的禁坐方式,要上級領導恢復夏中民在嶝江的領導位置。這部小說把當今官場的現(xiàn)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深刻透徹地揭示了當代官場的宏大圖譜。這部小說除了劉石貝是一個明顯的壞人外,其他的人都看不出有什么特別不對之處,而且還寫到組織部門的干部,象劉景芳這樣正直善良的領導,但何以就無法建立一只清廉正直能干有魅力的干部隊伍呢?反得的考查,也只是從干部到干部,從領導到領導,沒有人問老百姓,問老百姓,老百姓也說不出所以然。我們的干部升遷任免完全脫離人民群眾,完全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無關。只是干部體系中的封閉動作,這樣的干部,又如何能保證他們具有更大可能為民眾謀利益呢?小說隱含的主題是深刻而尖銳的。盡管夏中民過分理想化,最后的解決方案反倒具有反諷性質。人民要選擇自己的市長,但沒有合法的途徑,只能通過非法的禁坐聲援來表達民意。應該承認,迄今為止,這部作品對中國的政治權力動作,對干部體系的表現(xiàn)和質疑是最尖銳和深刻的。
一部70萬字的小說,張平再次把人物的處境推到各種各樣的緊要關頭。張平的小說敘事決不描寫風花雪月、男女情愛,但卻始終緊張甚至有點驚心動魄,這就是他總是把故事推到關鍵時刻,他只描寫那些關鍵時刻,并且一個關鍵預示著另一個關鍵。他剔除了日,嵤,也沒有那些閑情逸致,有的是官場中的你死我活的斗爭,有的是各種危機關頭。由此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他們面臨的境遇和抉擇。你不得不驚異張平對當代政治生活的熟悉,對官場中人物復雜內心世界的洞察。他是真正知道中國政治動作的人,知道問題的癥結,而且他沒有掩飾也沒有回避根本的矛盾。他的解決方案顯然是一個絕望的方案,在某種意義上,《國家干部》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反常的方案,我另可把它看成是一個烏托邦式的想象,一個根本不可能的夢想,那是一個夢想的結局。事實上,張平完全有可能把它處理成一場夢,一場做了多年的夢。但他沒有,他還是要試圖現(xiàn)實化,他也碰到了現(xiàn)實之墻,用他的疼痛證明現(xiàn)實的不可能性,也證明他的竭盡全心的努力。他是真誠的,他的“人民性”是真實的。
總而言之,張平的作品始終有一種極端的境遇意識,這使他在小說敘事方法方面,抓住極端的關鍵性處境來展開故事,刻劃人物性格,具有緊張的戲劇性效果。但他的這種境遇意識并不只是敘事方式方面的刻意制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對當下中國現(xiàn)實處境的一種認識,對中國政治權力場域的一種獨特理解。他的“人民性”正是植根于這樣的境遇中,他始終看到在這個場域中人民的處境,他憂心如焚,在這個境遇中,他意識到雙重的難題,一方面是權力利益的深刻矛盾;
另一方面是人民的苦難。這促使他總是有一種緊迫感,總是有一種危機感,他試圖用理想主義去沖淡這種危機感,他渴望懷抱昨天的太陽去溫暖今天的大地,許多年后,我們終于要承認,他的寫作是一種獻祭,一種鞭撻與祈禱混合而成的歷史銘文。
2004-8-10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