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陽:《史籍考》編纂始末辨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隨著乾隆初葉清廷對文化政策的調(diào)整,以及惠棟諸儒對古學的倡復(fù),經(jīng)史考證之趨向,愈益受到士林和地方大吏的重視,學術(shù)風氣因之發(fā)生轉(zhuǎn)向,一時成為時代之潮流。乘此風云際會之勢,頗具學術(shù)總結(jié)意義的煌煌巨帙,如《皇清經(jīng)解》、《史籍考》、《小學考》等,應(yīng)運而出,遂成經(jīng)史之學集大成之作。然而,由于各自遭遇的不同,《皇清經(jīng)解》、《小學考》因得以流傳至今,而飲譽學林;
《史籍考》則因遭兵火之厄,消失于天壤間,而幾不為人所知。《史籍考》的此番遭際,雖然遺憾于學林,但其所彰顯出的對史籍獨特的學術(shù)取向,以及幾經(jīng)更易的編纂體例和初步成就,則是值得予以關(guān)注的寶貴學術(shù)資源。從中,我們不僅可以體會到畢沅、謝啟昆、潘錫恩等地方大吏對學術(shù)發(fā)展的扶持和倡導(dǎo)之功,章學誠、胡虔、許瀚諸儒的史學趨向,而且可由此窺知史學于乾嘉道之際的發(fā)展趨勢和命運。而在《史籍考》編纂過程中所引發(fā)的學術(shù)風波,則更值得后人反思。

  大體而言,《史籍考》的醞釀和編纂,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在畢沅主持下的醞釀和初纂,其中章學誠是一關(guān)鍵人物;
第二階段為謝啟昆主持下的續(xù)纂,胡虔、錢大昭等人用力頗勤;
第三階段為潘錫恩主持下的再度續(xù)纂,發(fā)凡起例,尤以許瀚為最。于此,胡適、姚名達、王重民、袁行云諸先生,皆有詳略不等的涉及。[1]茲對相關(guān)文獻再加梳理、鉤稽,并參諸先生之說,辨析如下。

  

  畢沅主持下《史籍考》的開局與初步成果

  《史籍考》之編纂,乃發(fā)愿于傾心史學的章學誠,而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尋得河南巡撫畢沅的認同下,得以開局,付諸實施。在此之前,畢沅即以獎掖學術(shù)、延攬人才,深得士林推譽,蔚為人望。《經(jīng)訓(xùn)堂叢書》對諸子、小學、金石、地理之學的校輯考訂,以及《續(xù)資治通鑒》的編纂,即彰顯出畢沅學術(shù)旨趣之所在。[2]為此,頗以史學自任的章學誠,曾一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藉好友邵晉涵之紹介,欲入畢沅幕府謀一席,以展生平懷抱。[3]然事與愿違,章學誠的希望落空。但此次受挫,并沒使章學誠就此灰心,他仍等待時機,以圖得到畢沅的賞識。這一心愿終于在友人周震榮的啟發(fā)下得到實現(xiàn)。

  乾隆五十二年(1787),周震榮以朱彝尊雖有《經(jīng)義考》之作,然未及于史,實為學途之闕事,因激勵章學誠向畢沅致意。章學誠采納了周震榮的建議,遂毛遂自薦,致書畢沅。在信中,章學誠一方面表達了對畢沅長久以來的仰慕之情,且述及自己目前的困境,另一方面,則以舊刻《和州志例》二十篇、《永清縣志》二十五篇為贄,且言及所著之《校讎通義》、《文史通義》,期望以自己的史學才能得到畢沅的重視。[4]大概緣于周氏為畢沅門生之故,或畢沅對章學誠編纂史學的想法產(chǎn)生興趣,是以畢氏招章學誠前往河南巡撫官署。這一轉(zhuǎn)機,對身處窘境的章學誠來說,無疑是百感交集的,是以他于是年十一月不顧天寒地凍,欣然就道。但因一直未曾與畢沅謀面,故章學誠在未見到畢沅之前,一路上的心情始終處于忐忑不安的狀態(tài)。及至到了河南與畢沅會面,將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而深為畢沅所贊許。[5]因而,在畢沅的主持下,遂開局修《史籍考》,且屬章學誠經(jīng)營其事。

  

  (一)《史籍考》的草創(chuàng)階段

  《史籍考》開局之后,章學誠即與洪亮吉、凌廷堪諸人“泛覽典籍”[6],投入此項工作中去。大概為了修書的便利,章學誠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二月,承畢沅之命就職歸德府之文正書院。[7]而大約在與畢沅晤談前后,章學誠作有《論修史籍考要略》一文,詳悉闡述了修書緣由及編撰體例。其言曰:

  

   校讎著錄,自古為難。二十一家之書,志典籍者,僅有漢、隋、唐、

  宋四家,余則闕如!睹魇贰分逛浻忻饕淮,不錄前代留遺,非故為闕

  略也,蓋無專門著錄名家,勒為成書,以作憑藉也。史志篇幅有限,故止

  記部目,且亦不免錯訛。私家記載,間有考訂,僅就耳目所見,不能悉覽

  無遺。朱竹垞氏《經(jīng)義》一考,為功甚巨,既辨經(jīng)籍存亡,且采群書敘錄,

  間為案斷,以折其衷。后人溯經(jīng)藝者,所攸賴矣。第類例間有未盡,則創(chuàng)

  始之難;
而所收止于經(jīng)部,則史籍浩繁,一人之力不能兼盡,勢固不能無

  待于后人也。今擬修《史籍考》,一仿朱氏成法,少加變通,蔚為鉅部,以

  存經(jīng)緯相宣之意。

  

  有鑒于此,章學誠提出修書十五例:一曰古逸宜存;
二曰家法宜辨;
三曰翦裁宜法;
四曰逸篇宜采;
五曰嫌名宜辨;
六曰經(jīng)部宜通;
七曰子部宜擇;
八曰集部宜裁;
九曰方志宜選;
十曰譜牒宜略;
十一曰考異宜精;
十二曰板刻宜詳;
十三曰制書宜尊;
十四曰禁例宜明;
十五曰采摭宜詳。至于編纂之法,章學誠指出:“理宜先作長編,序跋評論之類,鈔錄不厭其詳。長編既定,及至纂輯之時,刪繁就簡,考訂易于為力。仍照朱氏《經(jīng)考》之例,分別存、軼、闕與未見四門,以見征信。”[8]即此來看,《史籍考》所錄,已非僅僅局限于史部一門,而實有“取多用宏,包經(jīng)而兼采子集”的宏大氣象。當然,此一取向,乃緣于章學誠“以為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六經(jīng)》特圣人取此六種之史以垂訓(xùn)者耳。子集諸家,其源皆出于史”[9]的獨特認識。而就此十五例而言,除第十三、十四兩條外,其他所論皆屬通達之見,以此從事,確能收廣采博稽之益。

  章學誠到了文正書院以后,因尚未考錄生徒入院,故除必要的官場應(yīng)酬之外,得以有充足的時間從事編摩。不過,由于文正書院藏書甚少(自《明史》外,他不多見),而城中士紳陳濂家雖有藏書可借,亦不甚富,其他舊家如侯氏、宋氏雖向有子弟在院肄業(yè),但因未開館,一時亦難于就訪,這在客觀上給章學誠修書造成了困難。條件雖然艱難,但章學誠的熱情卻不減。除了利用有限的文獻資源,章學誠還向洪亮吉、孫星衍等人尋求援助,且就有關(guān)事宜提出自己的想法。三月初一日,章學誠致書洪亮吉曰:

   三月朔日為始,排日編輯《史考》。檢閱《明史》及《四庫》子部目錄,

  中間頗有感會,增長新解,惜不得足下及虛谷(指武億——引者注)、仲子

  (指凌廷堪——引者注)諸人,相與縱橫其議論也。然蘊積久之,會當有

  所發(fā)洩。不知足下及仲子,此時檢閱何書?史部提要已鈔畢否?《四庫》

  集部目錄,便中檢出,俟此間子部閱畢送上,即可隨手取集部,發(fā)交來力

  也。《四庫》之外,《玉!纷顬榫o要,除藝文、史部毋庸選擇外,其余天

  文、地理、禮樂、兵刑各門,皆有應(yīng)采輯處,不特藝文一門已也。此二項

  訖工,廿三史亦且漸有條理,都門必當有所鈔寄。彼時保定將家既來,可

  以稍作部署。端午節(jié)后,署中聚首,正好班分部別,豎起大間架也。至檢

  閱諸書,采取材料,凡界疑似之間,寧可備而不用,不可遇而不采,想二

  公有同心也。茲乘羽便,先此布聞,其余一切,須開學后,接見諸生與此

  間人士,多有往返,性情相喻,乃可因地制宜。[10]

  

  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當時參與其事者有三處:除章學誠在歸德外,洪亮吉、凌廷堪、武億等人在畢沅開封幕府,另外一處即京師,邵晉涵、孫星衍、章宗源[11]等人與之遙相呼應(yīng),互通信息。不久,章宗源即將承擔的《逸史》一部分郵寄給章學誠,章學誠認為“甚得所用”,且肯定了章宗源所說“摭逸之多,有百余紙不止者,難以附入《史考》,但須載其考證”的看法。而在四月二十二日致邵晉涵的信中,章學誠又對搜求逸史的方法,提出以下凡例:

  

   自唐以前諸品逸史,除搜采尚可成卷帙者,仿叢書例,另作敘跋較刻

  以附《史籍考》后,其零章碎句,不能成卷帙者,仍入《史籍考》內(nèi),以

  作考證。至書之另刻,不過以其卷頁累墜,不便附于各條之下,其為題裁,

  仍是搜逸,以證著錄與零章碎句之附于各條下者,未始有殊。故文雖另刻,

  必于本條著錄之下,注明另刻字樣,以便稽檢。鴻編巨制,取多用宏,創(chuàng)

  例僅得大凡。及其從事編摩時,遇盤根錯節(jié),必須因時準酌,例以義起,

  窮變通久,難以一端而盡,凡事不厭往復(fù)熟商。今之所擬,不識高明以為

  何如?至宋元以來,史部著述浩繁,自諸家目錄之外,名人文集有序文題

  跋,雜書說部有評論敘述,均須摘抉搜羅。其文集之序跋,不無仰資館閣,

  說部則當搜其外間所無者!舻么硕戮,則于采擇之功,庶幾十得

  其八九矣。又文集內(nèi)有傳志狀述,敘人著述,有關(guān)于史部者,皆不可忽。

  

  此一凡例,較之此前《論修史籍考要略》所說“古逸宜存”、“逸篇宜采”,更為明晰、具體,便于操作。而章學誠對此項工作的未來成就,亦抱有很大的信心。他不無自豪地說:“其書既成,當與余仲林《經(jīng)解鉤沉》可以對峙,理宜別為一書,另刻以附《史考》之后。《史考》以敵朱氏《經(jīng)考》,《逸史》以敵余氏《鉤沉》,亦一時天生瑜、亮,洵稱藝林之盛事也。但朱、余二人,各自為書。故朱氏《經(jīng)考》,本以著錄為事,附登緯候逸文;
余氏《鉤沉》,本以搜逸為功,而于首卷別為五百余家著錄。蓋著錄與搜逸二事,本屬同功異用,故兩家推究所極,不侔而合如此。今兩書皆出弇山先生(即畢沅——引者注)一人之手,則又可自為呼吸照應(yīng),較彼二家更便利矣!盵12]以上即為《史籍考》開局之后的草創(chuàng)階段。

  

 。ǘ妒芳肌返臄R置

  正當《史籍考》編撰順利進行的時候,事情卻發(fā)生了變化。先是,畢沅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秋,調(diào)任湖廣總督,這一職務(wù)調(diào)動,遂使《史籍考》編纂一度擱置。更為糟糕的是,章學誠亦因畢沅的離去,而受到歸德官員的冷遇,以至于是年冬失去文正書院講席,一度陷入無可依憑的窘境。無可奈何之下,章學誠不得不投奔官亳州知州的友人裴振,聊作棲身之地。[13]《史籍考》編撰一事,遂暫告中斷。據(jù)呂培等編洪亮吉年譜稱,章學誠嘗于是年歲暮至畢沅武昌節(jié)署,大概因當時荊州水患未靖,畢沅無暇顧及修書之事,故章學誠僅作短暫停留后即返回。[14]乾隆五十四年(1789),章學誠先是館于安徽學政徐立綱署,繼訪薦師沈業(yè)富于揚州,又游湖北,見時任湖北鄉(xiāng)試正考官的弟子史致光,十月返回亳州后,即為裴振修州志。輾轉(zhuǎn)之余,章學誠除致力于《文史通義》撰作外,于修《史籍考》一事仍念念不能去懷,故于是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借為畢沅慶祝六十大壽之機,再次提及修《史籍考》事,希望能得到畢沅的支持。其中稱:“倘得馳一介之使,費崇朝之享,使學誠得治行具,安家累,仍充賓從之數(shù),獲成《史籍》之考。曰期曰頤,常飫壽尊之余瀝;
善禱善頌,冀美盛德之形容!盵15]此番表白,大概博得了畢沅的同情,是以章學誠有次年三月的湖北之行。

  

 。ㄈ妒芳肌返脑俣乳_局與中輟

  自乾隆五十五(1790)至五十九年(1794)的五年間,是《史籍考》再次開館修撰的高潮期。[16]章學誠抵達湖北后,因“襄陽館未成”,畢沅為章學誠編書便利計,“即令于武昌擇一公館,在省編摩”[17]。此一時期,胡虔受畢沅之聘,亦參與了《史籍考》的修撰。[18]據(jù)章學誠致阮元書中稱:“鄙人楚游五年,秋帆制府《史考》功程,僅什八九!盵19]可見此一階段的工作是取得了很大進展的。然而,隨著畢沅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九月降補為山東巡撫,《史籍考》的修撰又一次陷入困境。而章學誠亦因失去畢沅的奧援,遂自湖北返回家鄉(xiāng)。其后,畢沅雖于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即復(fù)任湖廣總督,然因疲于應(yīng)付湖南苗民和湖北白蓮教的起事,已無暇顧及修書之事。而章學誠雖期待畢沅軍事稍息,即再作湖北之行,但終未成行。[20]

    但為了完成《史籍考》未竟之業(yè),章學誠一方面獨自繼續(xù)編摩[21],另一方面則于嘉慶元年(1796)九月十二日致書朱珪尋求援助(是年八月,朱珪奉命調(diào)補安徽巡撫,十月底到任),請求他能代向直隸總督梁肯堂或河南巡撫景安,謀求蓮池書院或大梁書院講席(時邵中英、沈步垣因居憂報闕),以資修《史籍考》之困。在信中,章學誠不無凄婉地稱:

  

   弇山制府,武備不遑文事。小子《史考》之局,既坐困于一手之難成,

  若顧而之他,亦深惜此九仞之中輟。遷延觀望,日復(fù)一日。今則借貸俱竭,

  典質(zhì)皆空,萬難再支。只得沿途托缽,往來于青、徐、梁、宋之間,惘惘

  待儻來之館谷,可謂憊矣!蛞粤麟x奔走之身,忽得藉資館谷,則課

  誦之余,得以心力補苴《史考》,以待弇山制府軍旅稍暇,可以蔚成大觀,

  亦不朽之盛事,前人所未有也。而閣下護持之功,當不在弇山制府下矣。[22]

  

  殷殷之情,足見章學誠于《史籍考》之孜孜。然事情并沒像章學誠所預(yù)料的那樣順利,不知何故,此事卻不了了之。(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但章學誠并未就此灰心,次年(1797)正月十七日,因得胡虔書稱浙江學政阮元、布政使謝啟昆[23]有合作輯《兩浙金石考》,及設(shè)局西湖輯小學之消息,故再次致書朱珪,請其代向阮、謝等謀一職位,借以編摩《史籍考》。在信中,章學誠道其原委稱:

  

   小子未與諸公交涉,必須閣下專書托阮學使為之地步。阮雖素知小子,

  而未知目下艱難,又未悉伊等所辦之事,于《史考》有互資之益,須閣下

  詳論已上情形,則彼必與謝藩伯、張運臺通長計較矣。既明小子于彼諸書

  有益,又明《史考》得藉杭州告成,則秋帆先生必不忘人功力,將來必列

  伊等銜名,如秦尚書《五禮通考》列方制軍、盧運使、宋臬臺,亦其例也!

  阮公又與諸公聯(lián)屬,將有所為,小子如得所安頓,則于彼之所為,既有所

  補,即《史考》之本業(yè),又使諸公亦列其名。若囑阮公以此意歆動諸公,

  度必可動。但學使不時出巡,必須及早致書,俾得與司道諸公相商。二月中旬,

  出按外郡。而小子此間他無可圖,藉看一兩棚考卷,以作盤費。彼時阮公正可

  有回書,便于作進止矣,惟閣下即圖之。如阮公之外,更有可囑之書,則

  更有濟也。學誠不勝翹企之至,謹稟。[24]

  

  此一請求,不知何故,亦沒有下文,章學誠欲借他人之力的計劃再一次落空。其后,章學誠先是于三月校文安徽桐城,繼于五月因陳奉滋之介,依鹽運使曾燠揚州署。而是年七月三日畢沅的去世,對艱難經(jīng)營《史籍考》的章學誠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在《丁巳歲暮書懷投贈賓谷轉(zhuǎn)運因以志別》詩中,章學誠痛心地感嘆道:“殘篇自為運籌停,終報前軍殞大星。三年落魄還依舊,買山空羨林泉茂。畢公許書成之日,贈買山資。只合馳驅(qū)畢此生,辭官翻似羈官守!盵25]哀惋失落之情,不覺溢于言表。

  據(jù)前引章學誠致阮元、孫星衍書,其在湖北修撰《史籍考》的功程,已具什之八九。又據(jù)史善長嘉慶三年(1798)跋所作《弇山畢公年譜》稱:“《史籍考》一百卷。”[26]可見,畢沅去世時,《史籍考》乃未完成之作,而成書僅得一百卷。而章學誠《史考釋例》稱,畢沅所規(guī)劃的子目為一百一十二。[27]凡此,合以前揭章學誠所作《論修史籍考要略》,以及修撰過程的考述,即為《史籍考》在畢沅主持下的大略情形。

  

  謝啟昆之續(xù)纂與章學誠“盜賣畢公《史考》”風波

  章學誠修撰《史籍考》的努力,并沒因畢沅的去世而就此終結(jié)。嘉慶三年(1798),章學誠在求得謝啟昆的支持下,于謝氏布政使官署之兌麗軒,重新開始《史籍考》的修撰。

  謝啟昆之支持章學誠此舉,一方面與其補朱彝尊《經(jīng)義考》之闕的努力有關(guān),另一方面蓋緣于朱珪和胡虔的紹介。按朱彝尊《經(jīng)義考》之作,于說經(jīng)之書,“博稽傳注,作述源流,最為賅洽”[28],然于小學一門,止詳《爾雅》,他付闕如,更不及史學,致遺憾于學林。其后,翁方綱有《經(jīng)義考補正》之作,“又欲廣小學一門”[29],時向門人謝啟昆道及,然有志未果。謝啟昆既得聞翁方綱之緒論,又“以小學實經(jīng)義之一端,為論經(jīng)始肇之事”[30],“古者書必同文,政先正名,小學為經(jīng)藝、王政之本”[31],乃依朱彝尊之例,在錢大昭、胡虔、陳鳣等人的佐助下,分訓(xùn)詁、文字、聲韻、音義四門,續(xù)為《小學考》五十卷[32]。此為謝啟昆支持章學誠修《史籍考》的內(nèi)在原因。而就外在因素來看,前已提及,章學誠嘗致書朱珪代向阮元、謝啟昆等尋求援助,雖然當時沒有下文,朱珪向謝啟昆談及是有可能的,而章學誠援秦蕙田刊《五禮通考》之說,當亦對謝啟昆有一定的誘惑力。而久客謝氏幕府且深得其賞識的胡虔[33],既曾與章學誠同客畢沅武昌幕參與修《史籍考》,又建議章學誠尋求阮元、謝啟昆等人的援助,且與章學誠論學甚為相得,故能以在謝氏幕府參與纂輯《小學考》的便利,向謝氏引薦章學誠。各種機緣的巧合,最終促成了謝氏與章學誠的合作。

  謝啟昆于嘉慶三年(1798)秋日作《兌麗軒集序》稱:“竹垞《經(jīng)義考》之闕,予既作《小學考》以補之,成五十卷矣。又擴史部之書為《史籍考》,以匹《經(jīng)義》。因葺官廨西偏屋數(shù)十楹,聚書以居友人。……凡古來政治之得失,山川人物之同異,上下數(shù)千年間,得諸友人相與商校;
又深契乎麗澤講習之意,遂以名西偏之廨曰‘兌麗軒’!盵34]而謝氏于次年(1799)八月二十六日,遂遷任廣西巡撫,是知其主持《史籍考》的修撰時間并不長,僅一年有余。而據(jù)其所作《三子說經(jīng)圖》稱:

  

   鏗鏗嘉定錢可廬,《毛詩》古訓(xùn)窮爬梳。結(jié)跏趺坐撚其須,旁有抱膝清

  而腴。安定之望桐城胡,古文今文述《尚書》。髯也超群嫻且都,三家識墜

  思縈紆。是為海寧陳仲魚,地之相去千里殊。二士門出陳與朱,陳東浦方伯官安

  徽時舉雒君,移任蘇州舉可廬;
雒君尋為朱石君尚書疏薦。其一乃廁蘇潭徒。學有專家異轍途,胡

  為繪事同一圖?方今詔令征醇儒,東南藪澤多璠玙。其尤著者越與吳,舉

  三君可概其余。……近者研北同操觚。兌麗軒開實佐余,《小學考》補如貫

  珠。史籍日夕供吚唔,閑來接席笑言俱。[35]

  

  又《己未三月七日同覃溪師飯于莫京兆韻亭三花樹齋賦詩贈行和韻二首》詩末注曰:“師詩末句兼懷錢晦之、胡雒君,二君助予修史籍、小學二考者也!盵36]而阮亨有言:“甬上袁陶軒征士鈞,予兄所舉士也,從謝蘊山中丞、秦小峴觀察游最久。嘗客中丞麗澤軒(“麗澤軒”當為“兌麗軒”——引者注),修輯《史籍考》!盵37]即此可見,當時佐謝啟昆修纂《史籍考》者,除章學誠外,尚有錢大昭、胡虔、陳鳣、袁鈞,及阮元幕客張彥曾諸人。而錢、胡、陳三人,皆一時好古之士,鼎足而立,蔚為東南人才之望。其既佐謝氏纂輯《小學考》,再參與《史籍考》的修撰,可謂堪當其任。[38]

  謝啟昆此次主持續(xù)撰《史籍考》,較之畢沅當時,無論體例抑或篇幅,皆有相當大的改變。就體例而言,較之《論修史籍考要略》的十五條例,以謝啟昆的名義而實由章學誠代作的《史考釋例》,在承繼著錄與考訂并重、由史部而融貫經(jīng)、子、集的總體取向下,則對史學之源流、史部與經(jīng)、子、集等的密切關(guān)系,以及分綱析目的原委、去取標準等,以“通”的觀念,作了十分詳悉的剖析和闡發(fā)。與畢沅一百一十二子目相較,謝啟昆則整合為十二綱(部),而并省為五十七子目。其具體情況為:一為制書二卷,下分御制、敕撰,乃依朱彝尊《經(jīng)義考》之例。二為紀傳部,下分正史十四卷、國史五卷、史稿二卷,史稿乃屬創(chuàng)例。三為編年部,下分通史七卷、斷代四卷,此二目原系紀傳;
又記注五卷,乃合原分實錄、記注二門而成;
圖表三卷,年號之書附。四為史學部,乃“合諸史或一二家之史以為學者”,下分考訂一卷、義例一卷、評論一卷、蒙求一卷。五為稗史部,下分雜史十九卷,乃合并原分外紀、別裁、史纂、史鈔、政治、本末、國別七門而成;
霸國三卷,系合并割據(jù)、霸國為一門。六為星歷部,下分天文二卷、歷律六卷、五行二卷、時令二卷。七為譜牒部,下分專家二十六卷、總類二卷、年譜三卷、別譜三卷。八為地理部,下分總載五卷、分載十七卷、方志十六卷、水道三卷、外裔四卷,乃整合原分荒遠、總載、沿革、形勢、水道、都邑、方隅、方言、宮苑、古跡、書院、道場、陵墓、寺觀、山川、名勝、圖經(jīng)、行程、雜記、邊徼、外裔二十二門,以類相從者。九為故事部,原分十六門,今合并為十門,即訓(xùn)典四卷、章奏二十一卷、典要三卷、吏書二卷、戶書七卷、禮書二十三卷、兵書二卷、刑書七卷、工書四卷、官曹三卷;
為使此部不與后面的傳記部相混,本部所收系“確守現(xiàn)行者”,而傳記乃“規(guī)于事前與志于事后”者;
至于吏書之于官曹,前者“乃銓敘官人,申明職守之書”,后者“乃即其官守而備盡一官之掌故”。十為目錄部,下分總目三卷、經(jīng)史一卷、詩文(即文史)五卷、圖書五卷、金石五卷、叢書三卷、釋道一卷。十一為傳記部,原分十七目,合并為十目,即記事五卷、雜事十二卷、類考十三卷、法鑒三卷、言行三卷、人物五卷、別傳六卷、內(nèi)行三卷、名姓二卷、譜錄四卷。十二為小說部,下分瑣語二卷、異聞四卷。合此十二綱五十七子目,總計三百二十五卷。至于著錄之法,則仿朱彝尊四柱之例,“首著書名,名下注其人名;
次行列其著錄卷數(shù);
三行判其存、佚及闕與未見也”,而鑒于朱書“著錄卷數(shù),間有不注所出”,“今則必標出處,視朱為稍密矣”[39]。此一取舍,顯然較《論修史籍考要略》更為細致、合理,而在規(guī)模上亦更有所擴充。但據(jù)吳蘭庭致章學誠書稱:“《史籍考》經(jīng)所裁定,足為不刊之典,然恐亦未能悉如所擬。蓋意見參差,不無遷就,天下事大抵如斯矣!盵40]可見此一條例的制定,主要出自章學誠之手,亦蘊含著謝啟昆等人的意見,而在實際修撰過程中則未必完全予以實現(xiàn)。

  就篇幅來說,畢沅原稿僅一百卷,而謝啟昆經(jīng)手后,則進行了大幅度的增益。據(jù)章學誠代謝啟昆所擬《史考釋例》稱:“此書(指《史籍考》——引者注)為鎮(zhèn)洋贈宮保畢公所創(chuàng)稿,遺編敗麓,斷亂無緒。予既為朱氏補《經(jīng)考》,因思廣朱之義。久有斯志,聞宮保既已為之,故輟筆以俟觀厥成焉。及宮保下世,遺緒未竟,實為藝林闕典。因就其家訪得殘余,重訂凡例,半藉原文,增加潤飾,為成其志,不敢掩前人創(chuàng)始之勤也!盵41]可見謝啟昆之續(xù)撰《史籍考》,是在畢沅原稿基礎(chǔ)上進行的。其后,在錢大昭等幕客的佐助下,予以“增加潤飾”,謝啟昆主持的《史籍考》,據(jù)《史籍考總目》所列,乃續(xù)增至三百二十五卷。而謝啟昆于嘉慶三年(1798)致書陳奉滋嘗稱:“仆所作《小學考》,昨甫脫稿;
《史籍考》年內(nèi)亦可告竣。書籍友朋,此間最盛,仆之復(fù)來浙江,所得惟此耳。”[42]可見《史籍考》的進展是相當迅速的。又謝啟昆于嘉慶四年(1799)致書孫星衍稱:“畢宮!妒芳肌分澹瑢⒋瘟闵,仆為重加整理,更益以文淵閣《四庫全書》,取材頗富,視舊稿不啻四倍之。臘底粗成五百余卷,修飾討論,猶有待焉。”信中所云“臘底粗成五百余卷”,足見謝氏在《史籍考總目》所列三百二十五卷的基礎(chǔ)上又有了新的輯補。更可注意的是,畢沅當初經(jīng)營時,章宗源已有逸史之輯,然謝氏信中又稱:“竹垞《經(jīng)義考》有逸經(jīng)一門,今《史考》無逸史者,以史多不勝載故也。敝鄉(xiāng)王教授謨,集其子弟生徒,專力搜輯逸書,不下百數(shù)十種,逸史亦網(wǎng)羅殆備,現(xiàn)已次第刊行,不識與章逢之孝廉書多寡何如?”也就是說,不管三百二十五卷抑或五百余卷,是不包括章宗源所輯逸史在內(nèi)的。不過,謝啟昆于是年八月即遷任廣西巡撫,而畢沅家因胡齊倫案受牽連,于是年十月遭到籍沒。鑒于當時畢沅政治地位的一落千丈,謝氏《史籍考》之修撰,因之中輟,故其五百卷之說,蓋遷調(diào)前的設(shè)想(謝氏信中有“文旌何時來浙”之語),其后并沒付諸實施,但在三百二十五的基礎(chǔ)上有所增加,是有可能的。

  謝氏之得以對《史籍考》續(xù)有增補,一方面得力于章學誠不斷的積累,另一方面,則與杭州繁富的文獻資源,以及文瀾閣《四庫全書》的貯藏有極大的關(guān)系。較之畢沅于河南、湖北有限的文獻資源,謝氏在杭州之舉,則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故其能在畢沅一百卷原稿的基礎(chǔ)上,續(xù)增至三百二十五卷,甚或更多。即便如此,謝氏之稿,仍屬未定稿,其“修飾討論,猶有待焉”[43]。這就為其后潘錫恩的再次增補埋下了伏筆。

  按說以謝啟昆之有志補朱彝尊《經(jīng)義考》之闕,及以畢沅會試同年的身份,而欲成畢沅未竟之業(yè),與一直苦心經(jīng)營《史籍考》的章學誠合作,無疑是嘉惠學林的一件大好事。但也由此引起了章學誠“負生死之誼,盜賣畢公《史考》”之說,遂使此事蒙上一層疑團。此一風波的披露,緣于章學誠欲為邵晉涵撰傳,而就其家訪邵氏遺著,然邵氏之次子秉華先是“作無數(shù)驚疑猜懼之象,支離掩飾”,“后乃至于專書不報”,而自“姚江赴杭,至郡又過門不入”,這使章學誠甚為納悶。后來,章學誠“乃得其退后之言,直云仆負生死之誼,盜賣畢公《史考》,又將賣其先人筆墨,獻媚于謝方伯,是以不取于仆”。于此,章學誠在致朱錫庚的信中,不無委屈地辯解道:

  

   《史考》之出于畢公,自十數(shù)年前,南北藝林,爭相傳說。謝公有力,

  能招賓客,纂輯考訂,何事不可由己出之,而必掩耳盜鈴,暗襲眾目皆知

  之畢氏書為己所創(chuàng),人情愚不至此。況浙局未定之前,仆持《史考》殘緒,

  遍吁請于顯貴有力之門。君家宮保(指朱珪——引者注),亦曾委折相商,

  且援桐城方制軍、德州盧轉(zhuǎn)運共勷秦大司寇《五禮通考》為例。當時知其

  事者,并無疑仆有如盜賣獻媚。……邵君《雅疏》未出,即有竊其新解,(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冒為己說,先刊以眩于人,即君知之,轉(zhuǎn)改己之原稿以避剿嫌。……辛楣

  詹事嘗有緒言未竟,而黠者已演其意而先著為篇!宜午澝伢,李

  童山借本重刊,亦勝事也,其轉(zhuǎn)借之人冒為己所篋藏,博人敘跋,譽其嗜

  奇好古,亦足下所知也。此輩行徑,大者不過穿窬,細者直是胠篋!

  然吾黨子弟,用此相猜,則世道人心,實不勝其憂患。……此番書辭,乞

  與邵楚帆侍御、邵耿光中翰及家逢之、正甫二孝廉,此外邵君弟子有能真

  知其師者,可共觀之!L者行事不使人疑,今遭疑如是,仆亦良自愧

  也。如何如何![44]

  

  此一表白,雖然道出了某些事實,然亦有不盡與事實相合之處。如其辯解謝啟昆有力,“能招賓客,纂輯考訂,何事不可由己出之,而必掩耳盜鈴,暗襲眾目皆知之畢氏書為己所創(chuàng)”。然考《史考釋例》中所云“半藉原文,增加潤飾”,則謝氏《史籍考》之作,絕非己創(chuàng),而是承于畢氏原稿。又如援秦蕙田修《五禮通考》之例,乃系章學誠上書朱珪所謀劃,并非朱珪“委折相商,且援桐城方制軍、德州盧轉(zhuǎn)運共勷秦大司寇《五禮通考》為例”的結(jié)果。而且,章學誠援他人剽竊之例,亦難以為自己的行為作有力的開脫。雖然他人的指責并不一定屬實,然章學誠辯解的自相矛盾之處,終不利于對事實的澄清。按說借他人之力來完成畢沅未竟之業(yè),或在原稿的基礎(chǔ)上續(xù)加增益,無論如何都是一件有功學林的事,又何必為此而支離其詞,自相矛盾?不知章學誠究竟有何難言之隱?

  而有意思的是,章學誠在信中稱,邵秉華之猜疑,系受其所結(jié)交的“近日一種名流,所謂好名爭勝、門戶忮忌之輩,陰教導(dǎo)之”[45]。那么,這位名流指誰呢?考阮元《南江邵氏遺書序》稱:“今先生久卒,于官所著書,惟《爾雅注疏》先已刊行,今令子秉華等復(fù)刊《南江札記》四卷、《南江文鈔》若干卷,次第皆成。尚有《南江詩鈔》十卷、……若干卷未刊,將次第刊之,以貽學者。元既心折于先生之學行,又喜獲交于令子秉華,能輯先生之書,俾元受而讀之,得聞先生未罄之緒論也。謹記數(shù)言,以諗同學者!盵46]可見阮元與邵秉華的關(guān)系是相當密切的,故邵秉華將所刊父之遺書送請阮元閱正。而章學誠致朱錫庚的書中,嘗對洪亮吉、孫星衍、阮元提出批評。其中有言:“如阮學使亦頗高明,所得似在孫、洪之間,但不致放言高論!黄湔摽淌缡饭偌o事之類,則不免亂道矣!藬(shù)公皆與鄙人路數(shù)絕不相入!^此,則諸君至今不知鄙為何許人矣。”[47]因此可見,章學誠之欲觀邵晉涵遺書而遭邵秉華猜疑,邵秉華則將所刊遺書送請阮元請正,而章學誠之于阮元、洪亮吉、孫星衍為學路數(shù),又“絕不相入”,加之章學誠請朱珪代向阮元謀求援助而未果,凡此種種,不能不使章學誠對阮元產(chǎn)生某些想法。由此來看,章學誠書中所暗指的那位名流,很有可能針對阮元而發(fā)。

  由于章學誠“盜賣畢公《史考》”風波的乍起,以及畢沅家遭籍沒的厄運,謝啟昆續(xù)撰《史籍考》的努力,不能不受到影響。因此之故,謝啟昆除偶爾提及修《史籍考》的事外,其詩文集中并沒收錄《史考釋例》、《史籍考總目》等文。其于章學誠,除《懷人詩》中有所論及外,所涉文字甚鮮。至于五百卷的設(shè)想,亦不能不因畢沅的遭遇而成空愿。而姚鼐為謝氏作墓志銘,除表彰其《小學考》、《廣西通志》等著作外,則沒言及《史籍考》[48]。章學誠亦復(fù)如此。如章學誠逝世前數(shù)月,嘗以一生文稿送友人王宗炎,囑代為編定成集。王氏在復(fù)書中,論編次之例曰:“至于編次之例,擬分內(nèi)外二篇。內(nèi)篇又別為子目者四:曰《文史通義》,凡論文之作附焉;
曰《方志略例》,凡論志之作附焉;
曰《校讎通義》;
曰《史籍考敘錄》。其余銘志、敘記之文,擇其有關(guān)系者錄為外篇,而以《湖北通志傳稿》附之。此區(qū)區(qū)論錄之大概也!盵49]可見,依王氏之意,《史籍考敘錄》是作為內(nèi)篇的一個重要子目的。但是,無論章學誠次子華紱道光十二年(1832)的大梁本(劉師陸、姚椿為之復(fù)勘),還是其他刊本,皆未將《史籍考敘錄》作為一大部分予以重視。除劉承干《章氏遺書》載《論修史籍考要略》于《校讎通義外篇》外,如《史考釋例》、《史考摘錄》,則只能以《補遺》、《佚篇》的形式,而一線幸存。而阮元、楊秉初等所輯《兩浙輶軒錄補遺》,則徑稱章學誠“為畢秋帆尚書撰《湖北通志》、謝蘇潭侍郎修《史籍考》,皆未就”[50]。所有這些,不能不說與“盜賣畢公《史考》”風波和畢沅的遭際有一定的關(guān)系。

  

  潘錫恩再度續(xù)纂與《史籍考》的厄運

  《史籍考》的修撰,雖因種種原因一再中輟,但其價值則是不容磨滅的。故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繼畢沅、謝啟昆之后,時任南河總督的潘錫恩,再度對《史籍考》加以增訂。

  潘錫恩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由吏部左侍郎授為南河總督后,除究心于水利問題外,對文獻亦頗為關(guān)注。編纂《乾坤正氣集》,增訂《史籍考》,可謂一時盛事。潘錫恩之子駿文于光緒元年(1875)跋《乾坤正氣集》曰:“因念先公尚有增訂《史籍考》一書,亦與斯集同時讎校,系因畢秋帆、謝蘊山兩先生原本,為卷三百卅有三。第原書采擇未精,頗多復(fù)漏,先公因延旌德呂文節(jié)、日照許印林瀚、儀征劉伯山毓崧、同邑包孟開慎言諸先生,分類編輯,刪繁補缺!盵51]又劉壽曾跋包慎言所著《廣英堂遺稿》曰:“道光丙午(即二十六年——引者注)秋,先生客游袁浦,與先君子(指劉毓崧——引者注)同校《史籍考》,共晨夕者兩載,忘年折節(jié),談藝極歡。”[52]由此可見,當時在袁浦[53]佐潘錫恩增訂《史籍考》者,有許瀚、劉毓崧、包慎言,以及領(lǐng)銜署名的清河書院山長呂賢基[54]等人,而許瀚在當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許、劉、包諸人皆一時飽學之士,故此次增訂取得了不少成效。

    首先,在體例上,許瀚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清明前三日擬議的《擬史籍考校例》,較章學誠所擬《史考釋例》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亦體現(xiàn)出此次增訂的主要取向所在。其大略謂:

  

   近校閱《目錄》一門,繁冗、重復(fù)、漏略、舛誤均所不免?炙T亦

  復(fù)類是。謹擬所見,擬《校例》四則:一曰繁冗者宜刪。案《四庫全書提

  要》于《經(jīng)義考》議其序跋諸篇,與本書無所發(fā)明者,連篇備錄,未免稍

  冗。本書體例全仿《經(jīng)義考》,此弊首宜湔除。今擬《提要》全錄,自序、

  自跋全錄,諸家著錄有解題全錄。至各家序跋,必于其書義例原委有關(guān)系

  者全錄,其或空言腐論,旁生枝節(jié),橫發(fā)牢騷,實與本書無涉,酌為芟薙。……

  凡此之類,皆為繁冗,或當存要語,或竟削全文,惟求于本書有發(fā)明而已!

  此類不惟刪其序跋,擬兼刪其目。一曰重復(fù)者宜并!泊酥,不可

  勝舉,均宜刪并。至作者姓字爵里,節(jié)采史傳,亦當與諸題跋詳細相因。

  其或一人數(shù)書,當詳于初見,以后但注見某處可也。一曰漏略者宜補。采

  輯書目多據(jù)焦竑《國史經(jīng)籍志》,而焦書未著!w古今載籍實繁,必欲

  囊括無遺,誠非易易。惟應(yīng)就耳目所及,準以年限,量為輯補。其余但采

  解題,原書序跋未經(jīng)入錄者,遇有所見,當亦補之。此皆失之眉睫之前。

  至于希有之珍,流傳未廣,群書所載,搜尋偶疏,更不知凡幾。一曰舛誤

  者宜正。……今既重為編校,亦當附案語剖明。至脫文誤字,滿目皆是,

  實難縷數(shù)。[55]

  

  據(jù)此,潘錫恩此次主持增訂《史籍考》,主要對畢、謝原稿作了刪繁、合并、補漏、正誤四個方面的工作。此一取向,彌補了章學誠原擬《史考釋例》之不足和不盡合理之處。

  其次,在刪繁補缺、分類編輯的基礎(chǔ)上,此次增訂在篇幅上作了一定的調(diào)整。按章學誠《史籍考總目》所列,為卷三百二十有五,而謝啟昆致孫星衍書中,則有成五百卷的設(shè)想,似在《史籍考總目》之后又有所增補。據(jù)上引潘駿文稱,此次增訂所依據(jù)的畢、謝二氏原本,為三百三十三卷?梢娭x氏于《史籍考總目》后,確曾做了增補工作,但數(shù)量不大;趧h繁補缺的增訂原則,潘錫恩此次增訂的主要成就,就是“補錄存佚之書,視原稿增四之一”,從而在質(zhì)量上有了很大提高,“詳審頓覺改觀”[56]。不過,潘氏在篇幅上并沒一味求多,而是依朱彝尊《經(jīng)義考》之數(shù),釐定為三百卷?此戚^謝氏時原稿減少了,但在內(nèi)容取舍上則更為嚴謹、精煉。

  然而,可惜的是,潘錫恩此次增訂,一如畢、謝二氏,亦未能終成其事。許瀚《與沈匏廬觀察書》稱:“承詢《史籍考》,《金石》一門,瀚曩助修校,略已成書。嗣因蕓閣(潘錫恩字——引者注)先生染痾,遽爾收回,時瀚亦抱病在舍,未及錄副。閣下必欲得此稿,當向蕓閣先生問之。唯聞此稿收回后,頗經(jīng)芟薙,不審果否?”又《與王菉友書》曰:“時蕓閣翁告病,收還《史籍考》不辦,弟就彭雪嵋同年館,帶病校書,每日無多。”[57]而吳重熹《謁印林師墓》(印林為許瀚字——引者注)亦曰:“文慎涇縣河帥考史籍,欲并經(jīng)籍驅(qū)。編纂未卒業(yè),大愿付子虛。文慎欲修《史籍考》,以繼朱氏《經(jīng)義考》,業(yè)巨未成。”[58]按潘錫恩于道光二十八(1848)年九月,因病離南河總督任,而據(jù)上言,其離任時已將許瀚等人所撰之稿收回。而據(jù)潘駿文稱,此次增訂《史籍考》已“寫成清本,待付手民”[59],是知潘錫恩收回許瀚等人稿后,尚進行了整理工作。但可惜的是,由于受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此一清本沒來得及刊刻。更為令人遺憾的是,咸豐六年(1856)潘家因戰(zhàn)亂而遭殃及,“所居毀于火,藏書三萬余卷,悉為煨燼”,而《史籍考》亦“與藏書同歸一炬,并原稿亦不復(fù)存”[60]!妒芳肌肪脷v曲折后,終灰飛煙滅于天地間,甚為學林之一大憾事。[61]

  如果從乾隆五十二年(1787)冬章學誠赴河南與畢沅相晤算起,至潘錫恩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離任止,《史籍考》歷經(jīng)六十個春秋,三易其主,而章學誠、胡虔、許瀚等十余位學者先后傾心其中,洵為學林一大學術(shù)盛事。然而,令人實在惋惜的是,此一蘊含著幾代人心血,體現(xiàn)著乾、嘉、道三朝學術(shù)演進精神的煌煌巨帙,卻不幸被付之一炬,使后人僅得以摩娑只鱗片爪,而對不能窺讀全豹,生發(fā)無限的浩嘆!

  --------------------------------------------------------------------------------

  

   [1]參胡適著、姚名達訂補:《章實齋年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之《專科目錄篇·歷史目錄》,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3月版;
王重民為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所作《后記》,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3月版,第419—425頁;
袁行云:《許瀚年譜》,道光二十六(1846)、二十七年(1847)各條,齊魯書社1983年11月版。此外,付金柱《章學誠與<史籍考>》(《圖書館雜志》2003年第11期)一文,對《史籍考》的編纂經(jīng)過與特點,亦有所論述。

   [2] 按:畢沅之編纂《經(jīng)訓(xùn)堂叢書》、《續(xù)資治通鑒》,皆得力于其幕客吳泰來、嚴長明、錢坫、莊炘、洪亮吉、孫星衍、黃景仁、徐堅諸人的襄助。

   [3] 詳參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29,《外集三》,《與邵與桐書》。書中稱:“連接兒子來書,竹君先生竟作古人!蹦┦穑骸笆鲁跞!卑矗褐窬壬钢祗蓿祗拮溆谇∷氖辏1781)六月二十七日,故章學誠此書當作于是年。

   [4] 參見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22,《文集七》,《上畢撫臺書》。

   [5] 參見章學誠:《章氏遺書》,《補遺》,《上畢制府書》。在《丁巳歲暮書懷投贈賓谷轉(zhuǎn)運因以志別》詩中,章學誠回憶當時情形曰:“晏歲倉皇走梁宋,才拙豈可辭賤貧。鎮(zhèn)洋太保人倫望,寒士聞名氣先壯。戟門長揖不知慚,奮書自薦無謙讓。公方養(yǎng)疴典謁辭,延見臥榻猶嫌遲。解推遽釋目前困,迎家千里非逶迤。宋州主講緣疑夙,文正祠堂權(quán)廟祝!保ā墩聦W誠遺書》卷28,《外集一》)

   [6]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29,《外集二》,《與孫淵如書》。謝啟昆《樹經(jīng)堂詩初集》卷4有《送凌仲子之河南》,詩末注曰:“時約從覃溪師游廬山,仲子以往中州不果!卑丛撛娮饔谇∥迨辏1787),可知是年凌廷堪已在河南。

   [7]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28,《外集一》,《崔母屏風題詞》曰:“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余承乏來主文正書院講席!

   [8] 以上皆引自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13,《校讎通義外篇》,《論修史籍考要略》。章學誠初擬體例后,(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嘗致書邵晉涵以相商。章學誠《與邵二云書》曰:“自到河南,三度致書,想俱邀鑒矣。……所商《史籍考》事,亦有所以教正之耶?望不吝也。”(《文史通義》卷9,《外篇三》)

   [9]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9,《外篇三》,《報孫淵如書》。

   [10]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22,《文集七》,《與洪稚存博士書》。又《報孫淵如書》曰:“承詢《史籍考》事,……不特如所問地理之類已也。前有條例與邵二云,求其相助。如足下從事校讎,其于古今載籍,耳目所及,幸有以指示之也。至義例所定有應(yīng)采者,邵君處已有大凡,可就詢之。此間編得十卷八卷,亦當寄京,請足下輩為參定也!保ā段氖吠x》卷9,《外篇三》)

   [11] 黃云眉編《邵二云先生年譜》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四十五歲條稱:“宗源字逢之,會稽人。以宛平籍中式乾隆丙午科舉人。為清代有數(shù)之輯佚家。所輯甚夥。今所傳有《隋書經(jīng)籍志考證》十三卷,凡隋以前乙部諸佚書,采摭略盡,蓋即與學誠《史籍考》最有關(guān)系之書。余書不傳,傳者亦經(jīng)孫星衍、嚴可均、洪頤煊等之補訂,非復(fù)章輯之舊。先生(指邵晉涵——引者注)于輯佚既多致力,宗源則承先生之教,而畢生從事于此等工作者。阮元《茆輯十種古逸書序》稱:‘昔元二十歲外,入京謁邵二云先生。先生門徒甚多,各授以業(yè)。有會稽章孝廉逢源源當作之者,元見先生教以輯古書,開目令輯,至今猶記其目中有《三輔決錄》、《萬畢術(shù)》等書。章孝廉力其業(yè),不數(shù)年成書盈尺。惜孝廉病卒,書不知零落何處’云云,可知其淵源所自矣!

   [12] 上皆以自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13,《校讎通義外篇》,《與邵二云書》。

   [13] 章學誠《上畢制府書》曰:“事未及殷,而閣下移節(jié)漢江。學誠欲襥被相從,則妻子無緣寄食;
欲仍戀一氈,則東道無人為主。蓋自學誠離左右之后,一時地主,面目遽更,造謁難通。疣之贅,尚可言也;
毛無附,將焉置此?閣下?lián)嵩?shù)年,學誠未嘗一來;
及其來也,閣下便去,進退離合,夫豈人謀?不得已還往亳州!保ā墩聦W誠遺書》,《補遺》)又《丁巳歲暮書懷投贈賓谷轉(zhuǎn)運因以志別》曰:“戊秋洪水割荊州,大府移鎮(zhèn)蘇虔劉。坐席未煖又偈偈,故人官亳聊相投。”(《章學誠遺書》卷28,《外集一》)

   [14] 呂培等編《洪北江先生年譜》乾隆五十三年四十三歲條稱:“八月,畢公擢督兩湖,先生偕行,以九月五日抵武昌節(jié)署!瓪q暮,畢公甫自荊州堤工回署,汪明經(jīng)中、毛州判大瀛、方上舍正澍、章進士學誠,亦先后抵署,談燕之雅,不減關(guān)中!庇职词飞崎L編《弇山畢公年譜》,畢沅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八月馳抵荊州視事,經(jīng)營水患事宜,至十一月抵武昌,次年二月又至荊州,直到十二月返武昌。可知畢沅這一段時間主要精力放在了政務(wù)上,一時顧不上修《史籍考》的事。

   [15] 章學誠:《章氏遺書》,《補遺》,《上畢制府書》。

   [16] 章學誠《丁巳歲暮書懷投贈賓谷轉(zhuǎn)運因以志別》曰:“己酉春夏江南北,馳驅(qū)水陸無休息。秋冬往還江漢間,炎平歲稔旌門閑。庚戌重來啟書局,編摩萬卷書撐屋!愿藜孜宕呵,飽看山青江漢流!保ā墩聦W誠遺書》卷28,《外集一》)

   [17]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9,《外篇三》,《與邵二云論學》。

   [18] 章學誠《胡母朱太孺人墓表》曰:“桐城胡虔,修潔好學,善為古文辭。乾隆五十六年,與學誠同客武昌!保ā墩聦W誠遺書》卷16,《文集一》)方損之《胡虔傳》亦曰:“先是,畢尚書沅督兩湖日,聘君纂修《兩湖通志》及《史籍考》等書。”(《柿葉軒筆記》卷首,趙詒琛1916年重刻《峭帆樓叢書》本。按:方損之即方東樹,該文又見《儀衛(wèi)軒文集》卷10《先友記》,惟極個別文字稍有差異。)此一期間,方正澍、孫云桂、史善長、王藕夫、王石亭、張映山諸人亦客畢沅幕府,但不詳是否參與修撰《史籍考》。

   [19]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29,《外集二》《與阮學使論求遺書》。

   [20] 章學誠于乾隆六十年(1795)冬致書阮元曰:“擬明年赴楚,終其役耳。”(《章學誠遺書》卷29,《外集二》,《與阮學使論求遺書》。)又嘉慶元年(1796)三月十八日致書孫星衍曰:“《史考》底稿已及八九,自甲寅秋間,弇山先生移節(jié)山東,鄙人方以《通志》之役,羈留湖北,幾致受楚人之鉗。乙卯方幸弇山復(fù)鎮(zhèn)兩湖,而逆苗擾擾,未得暇及文事。鄙人狼狽歸家,兩年坐食,困不可支,甚于丁未扼都下也。”(陳烈:《田家英與小莽蒼蒼齋》第一篇,《小莽蒼蒼齋收藏管窺》錄章氏書札。)

   [21] 章學誠《與邢會稽》曰:“所要諸家著錄,有鈔本未傳于外者,多在揚州行篋,當為檢寄。亦尚有數(shù)種未購集者,方當為畢制軍訪購,不時寄家。如尊處欲用,但遣一介之使,向小兒索取,必可得也。鄙意終以先定全秦人物表為主,如人物表已有稿底,必須草一副本交小兒處,則將來《史考》局中,但有所見,即須憑表摘錄,易為功矣。弟聞畢制軍仍督兩湖,如楚棼稍靖,即當赴楚一行,年內(nèi)仍當歸里,大約書局仍不離揚州。長興不遠,往反時可通音問也。”(《章學誠遺書》卷28,《外集一》)是可見章學誠依然致力于《史籍考》的修撰。

   [22]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28,《外集一》,《上朱中堂世叔》。

   [23] 謝啟昆:《樹經(jīng)堂詩初集》卷14,《嘉慶二年正月十日抵浙藩之任紀》。

   [24]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補遺》,《又上朱大司馬書》。

   [25]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卷28,《外集一》,《丁巳歲暮書懷投贈賓谷轉(zhuǎn)運因以志別》。

   [26] 史善長:《弇山畢公年譜·跋》,《弇山畢公年譜》卷末。

   [27] 參見章學誠:《章氏遺書》,《補遺》,《史考釋例》。

   [28]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24,《小學考序》。

   [29] 謝啟昆:《小學考序》,《小學考》卷首。

   [30] 姚鼐:《惜抱軒文集》卷4,《小學考序》。

   [31] 謝啟昆:《小學考序》,《小學考》卷首。

   [32] 謝啟昆纂輯《小學考》,肇始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至嘉慶三年(1798)成書,而于嘉慶七年(1802)重加釐定,付梓刊行。(參見謝啟昆:《樹經(jīng)堂詩初集》卷14,《新作廣經(jīng)義考齋既成賦詩紀事》、《小學考序》。)而錢大昕應(yīng)謝啟昆之請評此書之價值稱:“六經(jīng)皆載于文字者也,非聲音則經(jīng)之文不正,非訓(xùn)詁則經(jīng)之義不明!讲峡抵x公蘊山枕葄經(jīng)史,博綜群言,……每念通經(jīng)必研小學,而古今流別,議論紛如,乃遵秀水之例,續(xù)為小學考!钟(xùn)詁、文字、聲韻、音義為四門,為卷凡五十。既成,貽書見示,讀之兩閱月而畢。彬彬乎!戫戫乎!采摭極其博,而評論協(xié)于公,洵足贊圣世同文之治者乎!夫書契之作,其用至于百官治,萬民察。圣人論為政,必先正名,其效歸于禮樂興,刑罰中。張敞、杜林以識字而為漢名臣,賈文元、司馬溫公以辨音而為宋良相,然則公之于斯學,固有獨見其大者。因文以載道,審音而知政,熟為文學經(jīng)濟為兩事哉!”(《潛研堂文集》卷24,《小學考序》;
謝啟昆:《樹經(jīng)堂文集》卷3,《與錢竹汀少詹》。)

   [33] 方東樹《儀衛(wèi)軒文集》卷10《先友記》曰:“胡虔,字雒君。……乾隆丙午,翁學士方綱視學江西,君在其幕。時南康謝公啟昆居憂在籍,因得與訂交。謝故學士門生也。其后,謝官江南河庫道、浙江按察使,皆邀君至其署。惟任山西藩司,以道遠不獲同行,遂入秦觀察瀛幕。及謝調(diào)浙藩,以至巡撫廣西,自是君皆相從,與之終始焉。謝所纂《西魏書》、《小學考》、《廣西通志》,皆出君手。”

   [34] 謝啟昆:《樹經(jīng)堂詩續(xù)集》卷1,《兌麗軒集序》。

   [35] 謝啟昆:《樹經(jīng)堂詩續(xù)集》卷1,《三子說經(jīng)圖》。

   [36] 謝啟昆:《樹經(jīng)堂詩續(xù)集》卷2,《己未三月七日同覃溪師飯于莫京兆韻亭三花樹齋賦詩贈行和韻二首》。

   [37] 阮亨:《瀛舟筆談》卷10,嘉慶二十五年(1820)夏刊本。

   [38] 謝啟昆于嘉慶七年(1802)所作《懷人詩二十首》中,曾道及胡虔、章學誠、錢大昭、袁鈞、陳鳣諸人。其《胡雒君》曰:“循良有賢裔,安定抱遺經(jīng)。萬卷高樓在,環(huán)山一片青。香云書共校,硯舫字同銘。耐久真吾友,相期采茯苓!薄墩聦嶟S》曰:“登第不求官,空齋耐歲寒。耳聾揮牘易,鼻堊運斤難。晚境貧愈甚,芳情老未刊。近來稽水側(cè),誰授故人餐?”《錢可廬》曰:“學士吾前輩謂辛楣先生,相頑有可廬。一家傳著述,六籍當葘畬。缺補蔚宗表,箋詳叔重書。三征頭半白,江上侶樵漁可廬著《說文統(tǒng)訓(xùn)》、《后漢書補表》。”《袁陶軒》曰:“髩華嗟不第,隴上鶴書稀。應(yīng)聘全初服,傳家尚布衣陶軒祖有《布衣歌》。柳詞花簇錦,鄭學草生扉陶軒工詞,近輯《鄭氏遺書》。鮚埼人高臥,蟫魚不療饑!薄蛾愔亵~》曰:“燈分兌麗軒浙藩署軒名,一笑紫髯掀。尚友青云上,讀書松樹根仲魚有《尚友》及《歲寒讀書》二圖。議談驚上座,訓(xùn)詁證《方言》。埤雅農(nóng)師繼,于今小學尊仲魚著《說文正義》!庇帧都味ǹh志》卷19稱張彥曾:“受業(yè)錢大昕,通經(jīng)史算術(shù)!瓏L佐謝巡撫啟昆纂《史籍考》!保ā度宋镏舅摹罚段膶W》)阮亨:《瀛舟筆談》卷7曰:“嘉定張農(nóng)聞彥曾,為兄丙辰督學浙江時幕中之友。少師事其鄉(xiāng)先達錢竹汀先生,通經(jīng)史學,工小篆。為文章沈雄壯麗,有王伊人、周宿來之風,而典核過之!

   [39] 以上皆引自章學誠:《章氏遺書》,《補遺》,《史考釋例》、《史籍考總目》。按胡適先生著《章實齋年譜》,于嘉慶三年(1798)條引馬敘倫先生抄楊復(fù)先生所藏《史籍考總目》,譜錄作4卷,而《章學誠遺書》《補遺》所引則作6卷。但不論4卷抑或6卷,合計所得,一為320卷,一為322卷,皆于所稱325卷有出入。

   [40] 吳蘭庭:《胥石文存》(原名《族譜稿存》),《答章實齋書》,《續(xù)修四庫全書》本。

   [41]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補遺》,《史考釋例》。

   [42] 謝啟昆:《樹經(jīng)堂文集》卷4,《與陳東浦方伯戊午》。

   [43] 以上皆引自謝啟昆:《樹經(jīng)堂文集》卷4,《復(fù)孫淵如觀察》。

   [44] 以上皆引自章學誠:《章學誠遺書佚篇》,《又與朱少白》。

   [45]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佚篇》,《又與朱少白》。

   [46] 阮元:《揅經(jīng)室二集》卷7,《南江邵氏遺書序》。

   [47] 章學誠:《章學誠遺書佚篇》,《與朱少白書》。

   [48] 姚鼐:《惜抱軒文后集》卷7,《廣西巡撫謝公墓志銘》。阮亨《瀛舟筆談》卷8曰:“謝蘊山中丞,博學好古,在浙藩時,公余無事,輒采訪金石,晉接賢士,征圖考士,孜孜不倦。辟麗澤軒(當為“兌麗軒”——引者注)以延賓客,……。著《西魏書》、《史籍考》。……時兄(指阮元——引者注)以少宗伯學政任滿入都,有詩留別云:……中丞和詩送行云:……后一年,兄奉命來撫浙,竟應(yīng)再來之約。時公已巡撫粵西,不及相見!

   [49] 王宗炎:《晚聞居士遺集》卷5,《復(fù)章實齋書》。

   [50] 阮元、楊秉初等輯:《兩浙輶軒錄補遺》卷7,《章學誠》。

   [51] 潘駿文:《乾坤正氣集跋》,顧沅輯:《乾坤正氣集》卷末,道光二十八年(1848)袁江節(jié)署止永是齋刊本。

   [52] 劉壽曾:《廣英堂遺稿·跋》,包慎言:《廣英堂遺稿》卷末。

   [53] 袁行云編《許瀚年譜》道光二十六年、五十歲條注稱:“清江浦,時稱袁浦、袁江,江蘇省清河縣。清中葉設(shè)北東南三河道總督,南河道總督駐此,故盛極一時,又名南清河。民國三年,因與河北省清河縣重名,改為淮陰。今由縣改市,名清江市!

   [54] 袁行云《許瀚年譜》道光二十六年、五十歲條稱:“王重民云‘呂賢基似未參加實際工作’,此說是。呂賢基時為崇實書院山長(崇實書院即清河書院,見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20《崇實書院記》),當系領(lǐng)銜署名!

   [55] 袁行云:《許瀚年譜》,道光二十六年、五十歲條,據(jù)山東圖書館藏許瀚手稿寫錄。按:“謹擬所見”之“擬”字,疑當為“據(jù)”。

   [56] 潘駿文:《乾坤正氣集跋》,顧沅輯:《乾坤正氣集》卷末。

   [57] 許瀚:《攀古小廬文補遺》,轉(zhuǎn)引自袁行云:《許瀚年譜》,道光二十七年、五十一歲條。

   [58] 吳重熹:《石蓮闇詩》卷3,《謁印林師墓》,《續(xù)修四庫全書》本。

   [59] 潘駿文:《乾坤正氣集跋》,顧沅輯:《乾坤正氣集》卷末。

   [60] 潘駿文:《乾坤正氣集跋》,顧沅輯:《乾坤正氣集》卷末。

   [61] 關(guān)于《史籍考》的去向,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嘗有見于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傳言,而姚名達先生核無其事。姚先生于《中國目錄學史》中曰:“一九二八年,著者有意另撰,以補學誠之遺憾。忽睹北平各報新聞,謂此書忽發(fā)現(xiàn)于美國國會圖書館。及馳書問訊,該館中文部主任 Prof. Arthur W Hummel 復(fù)書否認,乃知其誣。著者又親往紹興章氏、南康謝氏訪查,亦未發(fā)現(xiàn)!保ā秾?颇夸浧罚┒踔孛裣壬跒樵摃鳌逗笥洝分,則援引潘駿文《乾坤正氣集》跋語,揭示潘錫恩據(jù)畢、謝二氏之稿增訂之《史籍考》,實毀于戰(zhàn)火,并指出:“《史籍考》這一悲慘結(jié)局很少有人知道,因而才有流出國外的謠傳!痹性葡壬鳌对S瀚年譜》,亦以王重民先生此一判斷為是。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史籍 編纂 辨析 始末 林存陽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