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勇:理想主義者的瑰麗與湮滅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一
陳行之的長篇小說《當青春成為往事》(作家出版社,2007;
簡稱《青春》)是一部寫理想的小說,把它命名為《當理想成為往事》也未尚不可,不過它如此命名與作品內(nèi)容相吻合,更具文學的意味。
當今社會,講理想成了奢侈而費力不討好的事,何況我們幾十年講的“理想”是舍棄了單個人內(nèi)在(在“存在”的意義上)心情,高懸于社會和人之上,與實際生活——社會進程相比,形成外在的虛緲與內(nèi)里的“南轅而北轍”的明顯反差,其實這只是政黨和社會以階級斗爭為核心的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推行,到頭來平民和大多權貴莫不受其戕害。人們對這種“理想”產(chǎn)生了厭倦(于是才有1978年的撥亂反正思想解放運動)。難道人類就該拋棄理想,甚至諱言“理想”這個充滿青春激情的詞嗎?事實證明,無論我們?nèi)绾螀拹耗欠N實際上給人帶來苦難和恐懼的“理想”,人只要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按海德格爾說法是“人被扔入世界”),就會有理想,真正的理想伴隨其此在即生存,植根于個人心中,成了人一種基本的生活情態(tài),“人只有充分展示他的力量才能夠解決他的存在問題”(弗洛姆語,見《青春》后記),理想是具體的,與個人的生存狀態(tài)緊緊相連。所以,人即使嘴上不說“理想”,其實都有理想,而且盡自己力量實現(xiàn)這種理想,這種理想接近信仰,與人的的生存相契合,更富有青春氣息和個人色彩,也就更具有本真和親和的意義——接近人類的生存本質(zhì)。人類因理想而存在而發(fā)展。人就是實現(xiàn)理想的一個流動的過程,其瑰麗與湮滅正是這個流動過程的生動體現(xiàn)。
自然,人的理想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社區(qū)、村落和家庭)。陳行之作為下放到陜北的知青過來人,一名在20世紀80年代爆發(fā)才情,進入21世紀“完全徹底地把文學作為惟一生存方式”的作家,一如他抓住《青春》的素材——他在生活中看到和聽到的,以及所思考的,都離不開特定歷史狀態(tài)中的陜北人,而且他借助沉默的、汪洋洋恣肆的、既給人沖擊又給人心靈撫慰的黃河進行觀照,對筆下人物“不得不選擇做一個并非自己本人的人”做形而上(哲學)思考,他力爭還原他們建立在個人存在意義上理想追求,應該說陳行之實現(xiàn)了這一藝術目標。瑰麗是理想的瑰麗,更是人性的絢瑰麗,是人性——建立在理解、尊重、尊嚴、寬容、憐憫、生命情懷等精神基礎上的瑰麗,如果背離這些,理想就成了人之累心之累社會之累,人也就成了失敗——湮滅的起點。很明顯,陳行之從現(xiàn)代哲學——尤其是存在主義哲學汲取思想能力和藝術能力,對“理想”重新進行檢視。所謂《青春》是“跨越歷史政治與人性的文本”(李潔非語),當然是陳行之文學突破的一種努力;
其實就是在正面面對歷史又不被其所意識形態(tài)化的理想所囿,面對人性又不被其階級階層和原始的動物性(如身體性展示)所囿,陳行之在人的哲學之思上——在《青春》中具體體現(xiàn)為存在主義美學(哲學)的借鑒運用——對幾個歷史和現(xiàn)實故事的人做了還原(不是像有的作家讓60年代人說出90年代的時髦話),他的思想方法與藝術方法以及藝術效果達到了統(tǒng)一。
生存還原精神還原造就了《青春》不同凡俗的思想藝術質(zhì)地。
于是,我完全能夠理解他以歷史理性“正面”表現(xiàn)歷史(20世紀初晚清變革、30年代陜西蘇維埃、60年代文化大革命及知青下放、90年改革開放),也就是不否定已經(jīng)發(fā)生的旨在爭取有更好生活的變革和革命,肯定人性高于階級性,而這種人性具體訴諸于人的生存性,也就是“此在”、“心情”和“人生設計”的具體情狀。它不但是陳行之力圖在作品中建立的“哲學通道”,而且賦予人物形象以豐沛的存在性的感性內(nèi)容。由此,《青春》“展現(xiàn)出獨特的理性風采和人性深度”(雷達語),“成為一道別具一格的文學景觀,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學現(xiàn)象”(陳忠實語)。
二
陳行之沒有偏廢長篇小說的故事元素!肚啻骸酚袃蓚核心故事,一是母親石玉蘭和兒子石紹平的故事;
一是北京知青吳克勤堅守下放地,后舉家遷回北京,后來又返回山鄉(xiāng)。吳克勤的故事套石玉蘭的故事。兩個最主要人物都是以墜死黃河(湮滅)而告終。都是發(fā)生在陜西崤陽縣洛泉地區(qū)——黃河邊的故事,黃河見證了他們命運,也見證了這段幾乎涵蓋整個20世紀中國的歷史。還有一個貫穿性的人物是下放知青蘇北,他的數(shù)次重返下放地馬家崾峴村,是這兩個故事的連結(jié)者審視者思考者,幾個人物生存命運的還原者,富有思辯的敘事者!肚啻骸肥菓{借故事及故事中的主人公進行還原的。作家的敘述過程就是還原過程。理想主義者命運是《青春》的敘事主軸。商紳世家的井觀瀾、井寬儒、井云飛、石玉蘭、石紹平;
蘇維埃革命陣營的馬漢祥;
馬家崾峴村黨支書吳克勤;
還包括蘇北與大自然的黃河——他們的音影笑貌一一復現(xiàn)。
任何理想主義者的理想,一開始都是有著向上的人性和人生起點,都充滿青春的朝氣。都會給當事者注入巨大的激情。有三種理想主義的精神向度,一種是把自己年輕的生命付托給意識形態(tài)化的理想,如可以回城而堅守山鄉(xiāng)的知青吳克勤,在一次洪水中為搶救一根集體木材而損命的知青郭焰;
一種是始終基于個人性的生命情懷(這種基于個人性的生命情懷,當然不是脫離時代社會而純粹存在的,而是涉世歷世之后的個人選擇),如井觀瀾和石玉蘭;
一種則是前兩種的交融,如農(nóng)會主席馬漢祥。
在作品的敘事——藝術形態(tài)上,作家以“知青郭焰之死”為前奏,由淺而深——由現(xiàn)象而溯源,娓娓道來。《青春》一開始,作家以正面角度對知青郭焰進行了生存還原,顯現(xiàn)了主要人物活動舞臺崤陽—洛泉生存還原之冰山一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間)在崤陽縣一次抗洪搶險中,知青郭焰奮不顧身拖曵一根木材而丟命,被當局以“在這次戰(zhàn)斗中光榮犧牲”做交待,生前她毛主席著作心得體會的油印稿做為獻身革命理想的見證。然而實際情形并沒有如此簡單!拔摇保ㄌK北)“知道那里講述的不是她的真正的心聲”,于是嘗試對她進行了生存還原。她的父親是個級別很高的一個將軍,文革中沒受沖擊,所以她滿懷青春的激情投入文革。后來,她父親也遭受了沖擊,被解除了職務,接受審查和勞動改造,她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我從她身上再也感覺不到清純,感覺不到青春氣息!保≒11、12)她這時才開始真正的精神成長。原來她的英勇抗洪乃出自另一種心理,“不得不選擇做一個并非自己本人的人”成了她此時此地的心情或理想,顯然她的“理想”下沉了或扭曲了。應該說,這樣的“精神成長”卻是當時知青一代從云端跌到地上普遍的精神現(xiàn)實。
如果說,作家只是以這個簡單事例切入,揭示生活的外表與內(nèi)質(zhì)有著巨大反差,那么充其量只能顯現(xiàn)理想主義者“湮滅”的一面,“瑰麗”不過是青春年齡本身的一種自然光彩,意義則不會太大,作家顯然想掘進社會、歷史和人性深處,把建立在個人存在意義上理想追求的瑰麗的一面突顯出來。人性方有深度呈現(xiàn)。
三
從留在村里做支書的吳克勤的敘述中,石玉蘭、紹平母子和馬漢祥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石玉蘭的身世背景有些復雜。她是佃農(nóng)石廣勝的女兒,神差鬼使嫁給了大地主大土匪井云飛做第三姨太太,生下了紹平。其實井云飛秉承祖父和父親的忠告,是個儒商,待人(包括下屬為討好他送來的石玉蘭)不錯,出自內(nèi)心做善事,在當?shù)仡H有口碑,他屯兵也是從保一方安寧出發(fā),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共產(chǎn)黨做的實際上是他做過的事情,他不明白“是什么東西把我和共產(chǎn)黨推到了對立的位置!保≒238)后來他落入別人設計的陷阱,遭遇了滅頂之災,他慨嘆:“理想主義者未必有好的結(jié)局。”他鼓勵被包圍的民團投降。(P244)最后叫石玉蘭帶著兒子逃走,并要她“使兒子紹平恨他!保≒252)這實際上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理想主義者井云飛。因為憑著自己是佃農(nóng)女兒,曾給馬漢祥小小的幫助,預感馬漢祥會接受她母子,石玉蘭毅然投奔了以階級劃線,階級斗爭之弦緊繃的蘇維埃馬家崾峴村。果然她母子被農(nóng)協(xié)主席馬漢祥接進了村子。(P39)她與兒子被“扔”在一個陌生的,既充滿希望又險惡性叢生的情境中。
至此,作品為主要人物設立兩個層面的生存還原,一個是現(xiàn)實橫向的,一個是歷史縱向的。我們先分析第一個層面——石玉蘭和兒子紹平,以及馬漢祥。
石玉蘭母子在馬家崾峴人眼中是萬惡的階級敵人,沒有做人的資格。石玉蘭心里明白丈夫以及井家三代有理想有骨氣的真實面貌,在井家由盛而衰中,她的精神隨之成長,學會了忍耐,開始選擇“做一個并非自己本人的人”的面目出現(xiàn),而青少年紹平的精神成長就經(jīng)受了巨大的煎熬。因為他小時從父親身上就知道什么是人的尊嚴,“感受到了這個人的力量和尊嚴,感覺到了他在那個未知世界中的游刃有余的智慧,父親正在成為這個孩子心海中的燈塔。”母親也教導兒子要有同情心,同情窮人。(P179)剛進村子,他們就遭人白眼,14歲的紹平十分敏感,在一次沉重的勞作中又受到了同伴雙柱的羞辱戲弄,他忍無可忍撲到雙柱身上掄起手臂左右開弓,直到雙柱喑啞、低弱,他“仍然不顧一切、沒頭沒腦地打著。他的意識處于一種可怕的癲狂狀態(tài),完全不考慮后果了!边@樣一來,“馬家崾峴的后代憤怒了……他們發(fā)一聲喊,一齊撲向紹平,踢他,打他,咬他。紹平不躲閃……他渴望著被人毆打,也渴望在這個時候死去。他活夠了!保≒59)由于石玉蘭帶著雞蛋頂著馬栓怒火向馬家謝罪,加上馬玉祥幫著做工作,“這件事的直接后果是:玉蘭在馬家崾峴人的心目中逐漸有了一人公正的位置——當然,這也與她平素的所作所為有關!保≒60)這說明馬玉蘭似乎符合做馬家崾峴好人的標準(拿毛澤東時代的話就是脫胎換骨洗心革面做人,靈魂深處爆發(fā)革命),其實這是很難做到的——骨子里她做不到,她家(包括夫家)在做人做事上給予的文化影響,通過血緣凝聚在她身上,是她做一個本真的人的精神基礎,因此生存還原——“非我”與“本我”成了她靈魂深處的斗爭,她的理想就包含這樣的兩種色彩,后來她所做的一切,就是此兩者消長起伏的展現(xiàn),由此呈現(xiàn)了人性的力量,生命的瑰麗。
農(nóng)會主席馬漢祥的精神基質(zhì)同馬玉蘭有相似的一面。民國以后,他的家遭受了兵燹之災:雜貨鋪被兵匪搶劫,父母親和妻子均被殺害,他帶著年幼的兒子喜子向親人求助遭到了妹夫的白眼,把兒子寄托給親戚,他到處打短工掙錢,希望再弄起一個雜貨鋪來。他當然受到革命的招引,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以堅定的立場和不同于當?shù)剞r(nóng)民的眼光和智慧,從貧苦農(nóng)民中脫穎而出。他“作為農(nóng)民協(xié)會主席、赤衛(wèi)軍隊長在馬家崾峴的地位無人能夠取代”。他比較有同情心,比較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對可殺可不殺的地主馬占鰲網(wǎng)開一面。(P268、269)又如他力排眾議接受玉蘭母子。不過,革命就是他的理想,他全身心撲進這個理想,革命幾乎成了他的“本我”。然而,從他的經(jīng)歷——生存意義上,他會思考,他發(fā)現(xiàn)如火如荼的革命并不是他所想象的(他后來受到來自上級對他“右傾”的批評),就是說,同他個人的理想不是一回事。他仍一如既往投入革命,卻保持并流露作為一個正常男人的良知和溫情,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人性光輝。在他的影響下,“馬家崾峴人甚至還經(jīng)常理性地提醒自己說——他們(玉蘭母子)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人”。(P272)當然受影響最大的還是玉蘭,她“把馬漢祥看成救命恩人,一門心思想著做什么和怎樣做才能夠讓馬漢祥高興,并且以此向人們證明馬漢祥當初留下他們是正確的……事實上,這已構(gòu)成了石玉蘭主要的人生動力……馬漢祥成了石玉蘭的精神主宰!保≒270)這樣,在石玉蘭“做一個并非自己本人的人”的理想里,依然保持著她個人精神的東西——自己內(nèi)在的精神渴望。
我以為作品對紹平生存心理及其轉(zhuǎn)變的刻劃是準確的,十分精彩。他年少氣盛,與雙柱撕打是他反抗壓抑、衛(wèi)護自尊的本能,在馬家崾峴人看來是反動階級的瘋狂反撲,形勢對他母子極為不利。也說明“做一個并非自己本人的人”于他剛剛開始,所以格外艱難。“他的生命仿佛是從十四歲開始的。”(P95)那次事后,他對母親說“我想爸爸”,(P61)他是想從父親那里找到獨立于世的精神力量,這是純潔人性的流露。明察時局的馬玉蘭執(zhí)拗地要他不要這樣想,絕對不能這樣說!“她答應丈夫的囑托為兒子精心編織的故事,已經(jīng)天衣無縫,以至于她自己都認為它是真的,在對于可憐的兒子的欺騙中,她沒有任何負疚的感覺,她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她照馬家崾峴人的思維邏輯,丈夫也是這樣交待,把井云飛矮化妖魔化成十惡不赦的敵人,以此欺騙同時拯救兒子!凹t軍鎮(zhèn)壓他是為老百姓除害哩!你如果能這樣想,這樣恨他,你就能好好活人。”“你已經(jīng)是大人了……你得讓馬家崾峴的人認為你是他們希望的那種人……孩子,(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我們是生活在他們中間的人哪!”玉蘭抽咽起來。于是他徹底改變了。他必須調(diào)整自己,必須牢牢地記住恐懼,必須讓自己能夠躲避危險。(P62)所以他為能參加馬家崾峴擔架隊支援前線而自豪,這也是母親所希望的。其實也是他們記住恐懼躲避危險的一種體面方式。果然,在戰(zhàn)斗中,他放下了精神負荷,以一個與雙柱他們平起平坐的身份,消彌了敵對情緒,還建立了友情!八麄兪且患苷谀ズ系臋C器,彼此尋找著需要適合和遷就的地方。”但他的“個人心理”沒有改變,“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們(母親和未婚妻),我不能叫媽媽臉上沒有光彩,不能叫桂芳嬸永遠那樣看我!保≒90、91)這種“用可怕的奔跑來向人們證明自己”即“做一個并非自己本人的人”對于他顯然是不夠的。因為他即使在戰(zhàn)斗中,同伴對他父親井云飛有意無意的談論,都會刺痛他的內(nèi)心——“本我”。十二天十二個人一個不少,凱旋在望,但伙伴們的階級意識抬頭,又把他看成另類,這時喜子“一把揪住了紹平的胳膊,不由分說從肩上拿下了兩條槍了。紹平試圖爭奪,葛滿康嚴厲地瞪了他一眼,紹平只好走開!保≒185)他的自尊又受到了冒犯。
在擔架隊回撤中,在馬家崾峴的對岸發(fā)生了戰(zhàn)斗,幾個年輕人不分階級,又抱成一團英勇戰(zhàn)斗。為搶救雙柱等伙伴,紹平奮不顧身,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后,幾個伙伴(包括馬漢祥的獨子喜子)先后犧牲,只剩他一人。馬家崾峴的村畔上站著許多人看著這邊,那里有媽媽,有未婚妻文香,有好心腸的馬漢祥,黃河一直伴隨他,他才十九歲呀,他覺得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去做,他要為死去的伙伴立碑,告訴鄉(xiāng)親他們是怎樣的人,他要活下去!所以他舉手投降,還被逼著一一指認死去伙伴的尸體。(P210、211、212)
當被押解的他縱身躍下山崖跳入黃河,是無言的黃河救了他,馬漢祥鄉(xiāng)長接應了他。正因為他一人平安回來,他立即受到馬家崾峴人的懷疑,母親石玉蘭立即看到了危險而可怕的后果,兒子應該死,不應該活著回來,他必定走不出他爸井云飛的死亡結(jié)局,她必須幫他——只有母親才能最好地幫助兒子,同時證明兒子無愧于馬家崾峴人。在他哭叫著向她爬過來,她從別人手里奪進槍,射殺了他。(P284)于是,人們由對紹平的的仇恨轉(zhuǎn)換為憐憫,“開始自責,開始后悔剛才那些失去理智的行為!保≒286)
石玉蘭這次“做一個并非自己本人的人”的決絕行動閃現(xiàn)了生命的光彩,又一次扭轉(zhuǎn)了人們對她家的看法。其實她是多么愛這個兒子!她的這個行動又與丈夫井云飛的精神相溝通!拔覜]能帶好你的兒子……可是我盡力了呀!”一個黑夜,黃河成了世界上她唯一的陪伴。她雙手挖棺,手上的指甲全部脫落了,鮮血一直在流淌,她把臉貼在棺材上面,覺得觸摸到了兒子的體溫。她爬到黃河邊上的山崖,墜入黃河,她用全部殘存的生命呼喊兒子的名字。黃河輕柔地把她摟進了自己的懷抱。(P302、303、306)只有黃河才理解和寬待這個苦難而孤獨的女人。她生命的光華都是在生存境況中迸發(fā)的。
四
現(xiàn)在我們來分析第二個層面歷史縱向的生存還原。井云飛、馬漢祥和吳克勤分別來自不同的時代,但都是從一介平民上升為能在一定程度操控別人的人,所以其理想具有公共性而且能付諸于行動,但是這種理想及其精神動力,井云飛主要來自祖父井觀瀾和父親井寬儒。
井觀瀾做過清朝的知州,清正廉潔,為老百姓辦了不少實事。他盡管生活在一個黑暗的時代,內(nèi)心卻一片光明,他知道官場的險惡與腐敗,規(guī)勸兒子“切不可涉歷仕途,此事難于見功,易于造孽”,在兒子井寬儒選擇經(jīng)商,他又囑咐兩點:靠誠信、品行、朋友幫助,此為立德之基;
官道兇險,除非萬不得已,切不可和官府瓜葛,遠之,避之。在兒子經(jīng)商財富急劇增長,他數(shù)次警告兒子適而可止,積累過多家財于后代不利。(P122、123、124)
井云飛的記憶中,父親井寬儒威嚴,身上有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zhì)。他做的每一筆生意都是合法的,他從來沒有和任何人因為信譽問題產(chǎn)生糾紛,他總是用比別的商戶優(yōu)厚的條件結(jié)算賬目,竟然還在靖州城里修建好幾處客棧,專門提供南來北往的客人,一應費用全部免除。井寬儒是井云飛的人生楷模。井云飛亦步亦趨地沿著父親開拓的道路走,他走得很好。但他的婚事不怎么順利。(P125)于是他開始與政治膠在一起。他第二房妻子傅美珠身手不凡,爭取政治人物的幫助,很快幫他化解了那場危機。(P128)政治不可回避。他又娶了第三房——佃戶石廣勝的女兒石玉蘭。他不是搶占,而是熱心為她父親治病,對玉蘭周到體貼,既把她作為自己的女人,又作為女兒愛著,寵著。
石玉蘭體驗了人生的全部幸福。(P137)她帶著兒子躲在地下室,親眼目睹丈夫的從容赴死,紹平“突然感覺母親劇烈地地抖動起來,隨之就癱軟下來。”(P247)這說明她徹底融入了井家,井家那種精神氣質(zhì)融入了她的血液。不過石玉蘭的信仰或理想,更多體現(xiàn)在他對兒子石紹平的呵護——人格和尊嚴以及人生的鍛造上。
馬漢祥和吳克勤的理想則來自他們所處的時代。他倆是主動投身于革命運動。吳克勤這個人物所擔負的“意義”是大于馬漢祥的,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支撐性人物。我以為,從生存層面的刻劃上,吳克勤遜于馬漢祥等人,他的生存和生活軌跡缺乏必要的鋪陳——相應的生存還原,使得他理想主義情懷的喪失甚至湮滅——悲劇意義的突顯受到了阻遏。盡管作品點明了他的身世和成長史(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父母親都是那個時代被整個社會所唾棄的大學教授,他只是紅衛(wèi)兵外圍組織的一個活躍分子,但他寫的批判性的大字報非常著名,受人艷羨,他是被時代的狂熱氯圍鼓動著而植入了革命理想。我以一個過來人揣測,他這樣做一定含有“躲避自身危險”和“解救父母”的深層動機。下放后,他以青春力量踐行這種理想,和本地一個貧農(nóng)女兒結(jié)婚,成了村黨支部書記,(P24)這有他真心獻身革命的一面。可是在長期的鄉(xiāng)村生活中,他也會聽到鄉(xiāng)間流傳的石玉蘭、馬漢祥的故事,或者說他“創(chuàng)作”了石玉蘭的故事。(P358)他個人化的精神訴求不正含藏在這故事之中么!他內(nèi)心把石玉蘭自身化,想改變和走出她的結(jié)局,所以,他矢意堅守在鄉(xiāng)村已經(jīng)植根于個人化的動機!直到一九七五年前后,所有北京知青都離開了當?shù),他仍說:“這么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說過去就過去了?”(P30)表面是革命信念不動搖,骨子里其實就有連他自己也意識不到的“存在意識”。
這里,作品似乎不按照石玉蘭等以個人生存狀態(tài)來展現(xiàn)其理想,只是強調(diào)他忠于一種虛幻了的革命理念,他扎根鄉(xiāng)村的生活情態(tài)被疏忽和遺漏了。實際上,以郭焰的死為例,知青蘇北都開始懷疑或者說覺醒(前面已涉及),難道他心中就沒有波瀾?此時政治運動在繼續(xù),他的家庭、他父母的日子更不好過,他的占據(jù)馬家崾峴高位——他仍以高昂的臉孔生活著,在外在形象上確有踐行革命理想的效果,但在內(nèi)心,更應蕩起懷疑和覺醒的漣漪。在內(nèi)心他一定有類似石玉蘭母子“必須調(diào)整自己,必須牢牢地記住恐懼,必須讓自己能夠躲避危險”的考慮。當然,以強勁的時代氛圍和他的堅強毅力,在革命的路上他會比石玉蘭甚至比馬漢祥走得更遠。
在漫長的鄉(xiāng)村生活里,作為村支書,他一定也遭逢地像當年馬漢祥對待石玉蘭母子的人和事,肯定有自己的“境遇心理”,尤其是,當石玉蘭母子的故事植入他心中以后,他一定會反復咀嚼個中的無盡意味。這一切卻被作品簡化了,因而影響到吳克勤這個人物形象的深度挖掘,其悲劇意味的深刻揭示。聯(lián)系到后來——
因為身體原因卸掉了大隊黨支書的職務,他“開始在自己的承包的土地上為自己進行糧食生產(chǎn)……每一年都超額交售公糧,但是他拒絕任何榮譽!彼麑Ρ粯錇榈湫鸵呀(jīng)厭惡,拒絕上級領導把他樹為“致富能手”。他看透了因宣傳當年知青的先進事跡而升官的賈誼書記繼續(xù)撈取政治資本的真正用心,說“我就是想踏踏實實過日子,其他什么都不想,就是想好好活著!弊髌芬蔡崾菊f:“我們應當關注這個人的這一重要變化”,而且以蘇北的角度判斷,“他一定是在某一個特殊的時刻,突然發(fā)現(xiàn)他……成了局外人!保≒313、314)——這“局外人”角色及其命運,早已經(jīng)在井觀瀾、井寬儒、石玉蘭、紹平、馬漢祥等人身上演繹過了。這說明他對時代終于喊出了他的質(zhì)疑與新的自我設計——準備開始另一種理想。這正是他跨越當年馬漢祥的地方!這質(zhì)疑的由隱而顯的漫長心理軌跡——他在馬家崾峴的“此在”、“心情”、“人生設計”即生存性——卻是語焉不詳。
實際情形應該是,他的生存境遇加上他已感受到了這些人身上的個人精神,從而形成真正屬于自己的精神質(zhì)素(比如質(zhì)疑和拒絕;
前面已提及)。從大時代來說,1978年執(zhí)政黨的撥亂反正(以階級斗爭為主轉(zhuǎn)到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主)是他極大的震動力量,而對于他“這一個”即使選擇繼續(xù)扎根鄉(xiāng)村,也應該是有相應的精神基礎和心理基礎。作品對這些內(nèi)容的忽略,我以為有兩個原因:從作者的角度,大概是因為這段“變革現(xiàn)實”讀者耳熟能詳而沒有提及;
從這個人物自身角度,精神和生存活力趨于微弱,理想(生命)的瑰麗成色隨著青春的逝去已被其湮滅狀態(tài)所取代,因而現(xiàn)實中的他繼續(xù)演繹著“局外人”角色及其命運。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李潔非關于“吳克勤,那個講述了這個母親故事的人,用一生實踐了故事所給予他的震撼、感染和啟迪”(《 跨越歷史、政治與人性的文本》)的觀點顯得空泛,不得要領。
如果追問一下:吳克勤怎樣用一生實踐了故事所給予他的震撼、感染和啟迪?這方面作品也沒有提供多少有機內(nèi)容。作品倒是用了許多篇幅寫了他的落魄(用李潔非的話說就是“作者對當下現(xiàn)實中激情的衰退感到失望”),在我看來,正好展示了他——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湮滅——由于社會流變,他因自身“油盡”而加速熄滅,符合作者的深層意蘊或創(chuàng)作意圖:那段輝煌的歲月變成了“一個喪失自我的人對自我連續(xù)不斷的撞擊與毀滅。”
他“這個在黃土地上堅守了將近十六個年頭的北京插隊知識青年,終于放棄了對于時代的承諾,放棄了已經(jīng)找到是最適合自己的活法,決定全家遷往北京!保≒316)他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在北京他一家生活無著,妻子經(jīng)常到早市上拾撿爛菜佐餐,他竟去街頭討錢,而被一個年輕警察抓走。他的“先進知青典型”身份的意義早已被時間抽取光了,而且,他還看到“文化大革命中發(fā)生的揪斗事件彼此還結(jié)著恩怨!保≒320、321)他感嘆:北京不是咱呆的地方。一九八八年春天他一家又遷出北京,回到了下放地。(P322、324)作為一個落魄者,他在京城遭際即生存描寫是深刻的,反映出他精神世界的虛空即耗散狀態(tài)。不過這樣的深刻認知更多是出自于敘述人的闡述,而不是他生存境況所自然流露出來的。
悲劇在繼續(xù);氐今R家崾峴村,他和妻兒安心種養(yǎng),他很知足,如此境遇中,他的理想就是“攢錢為虎生箍上三孔窯洞,讓他娶一個溫柔體貼的好婆姨!保≒335)也就是他的理想開始同他的生存性契合起來了,他的理想也就是一個普通莊稼人的理想(當時在鄉(xiāng)村具有普遍性)?墒堑搅艘痪啪盼迥,平穩(wěn)生活又被打破了。這天他去砍柴,已有足夠的時間回顧往事,“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以為擁有整個世界,其實那只是虛幻,那只是一種青春沖動臆造出來的虛幻……他不約束自己,放縱開感情,痛哭起來!贝藭r他一定記起當年石玉蘭的慟哭。他哭得多么真誠而無奈啊!一小時以后,他幾乎蹈石玉蘭覆轍,在黃河邊摔死了(P340)。在精神空茫上,這樣的時刻吳克勤和石玉蘭是相近的,也就是心中理想的徹底破滅,沉默的黃河做了見證。但是,石玉蘭理想追求瑰麗的一面植入了讀者心中,壓過了其悲涼——湮滅的一面,而吳克勤恰恰相反,其理想追求悲涼——湮滅的一面掩蓋了瑰麗的一面。此時,虎生得了矽肺病躺在床上:五十出頭的秀梅看起來足有七十歲;
官場失敗的金超回到家鄉(xiāng)當上一個副縣長,他的妹妹開了月餅商店,把錢賺海了:不是村長不是民辦教師的馬雙泉替虎生等三十七個矽肺病人打官司,要求煤礦給予賠償(一年前他的三孔窯洞和婆姨及兩個兒子被人炸了);
而且大家都不知道母親和兒子紹平的故事。(P352、351、349、354、358)
一個理想主義者從思想到肉身的湮滅就這樣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五
如我開頭所說,《青春》的成功與陳行之從現(xiàn)代哲學——尤其是存在主義哲學汲取思想能力和藝術能力,以及在悲劇藝術上堅持“80年代文學傳統(tǒng)”!按嗽凇薄ⅰ靶那椤焙汀叭松O計”在《青春》里是人物感性的存在,相關內(nèi)容非常顯豁,簡直俯拾皆是。其實它們也是存在主義哲學(美學)的幾個關鍵詞。(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即使同一個人物(如吳克勤),有的人生段展示得較深刻,有的人生段則較模糊,都與此能力的運用程度緊緊相連。
沒有“自在”就沒有“自為”。而真正自在是存在,不是理性!按嬖谑紫却嬖谟谧鳛檎w性的人的此在中.此在的命運是:被死奪去了依托的被拋;
無意識的普遍的沉淪;
有意識領悟著的籌劃,以此揭去此在的遮蔽性而顯示、生成在的可能性。所以,此在是有限的、暫時的、非確定性的可能性在。正好和傳統(tǒng)的理性所要求的人……相反。所謂人的原罪心理,恰好確證著理性要求的重壓和潛抑,生存或生命成了一種不堪忍受的負擔,連每一個生存的瞬間都必須納入理性的永恒,并僅僅為永恒而存在!薄跋刃腥胨,此在的此時性便獲得了存在的絕對意義,也就是突出了此在作為非確定的可能性本身就是瞬間生成的……為的是實現(xiàn)此在在當下瞬時的生命活力,使人成為一個自主自決的真實存在!薄案杏X,是人的此在本身的能表達或表達能力,它比說更根本!保ā对娙苏軐W家·跋(張志揚)〈論無蔽的瞬息兼論詩人哲學家的命運〉》[1987]P493,P494,P502)
《青春》人物的生命或生存的顯現(xiàn)不正是這樣嗎?不過,以石玉蘭和吳克勤為例,這兩人所渴望所面對的“理性”又有不同,吳克勤的則狂熱得多,是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
石玉蘭則內(nèi)斂得多,“不得不選擇做一個并非自己本人的人”。然而在吳克勤的心靈深處,肯定有像石玉蘭那樣的“生存理性”。
“存在主義的基本觀點是:生存先于本質(zhì),以主體為出發(fā)點。”“生存存在決定人的存在!薄靶那槭侨说母敬嬖诜绞健譃殛幮孕那椋ú话病n郁等)和陽性心情(歡樂、高昂、滿足、幸福等)!薄啊耸窃O計’,這是存在主義的一個根本命題。人被拋入世界,被拋入的同時獲取潛能,所以可以設計。”(今道友信等《存在主義美學》[1987]P3,P12,P15,P16)在“被拋入”某種情境而獲取的潛能上,石玉蘭更爆發(fā)出生命的能量而顯瑰麗,吳克勤則顯現(xiàn)無可奈何。我曾對新時期悲劇小說藝術形態(tài)的變化做過探討,認為“價值——毀滅”、“苦難——反抗——毀滅”和“苦難——麻木沉滯——自行毀滅(湮滅)”三種悲劇模式中,后者注重寫生存境況、生命情態(tài),寫“過程”:人物的心理、意識和情緒;
情節(jié)淡化,戲劇沖突弱化,可讀性減弱耐讀性增強;
創(chuàng)作主體的民族意識全人類意識;
悲劇藝術思維的多向性及開放性,主題的多層涵義和模糊性,等等,因而悲劇意味更為郁然沛然。(《新時期鄉(xiāng)土小說悲劇面面觀》1989年第一期《創(chuàng)作評譚》)所以從現(xiàn)代悲劇的意義上,我以為吳克勤大于石玉蘭。
“歷史的目的就在歷史自身,在它的每時每刻。千差萬別的各時代各民族歷史中最普通、一般和永恒的東西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無意識的基礎上的。揭示出歷史的深層結(jié)構(gòu),寫出歷史無意識基礎,極而言之,就是一種哲學。”“在動態(tài)的歷史過程中把握對象就意味著把握對象整體在歷史中的結(jié)局生存和轉(zhuǎn)換,而不是個別事實在歷史中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這是二十世紀歷史主義與十九世紀歷史主義一個重大區(qū)別。”(劉昶《人心中的歷史》)陳行之的“理想”、“信仰”和“青春”寫作別開生面,他富有人性深度情感厚度歷史蘊含的創(chuàng)作給當下熱鬧而疲軟的文壇提供了新的參照。《青春》的現(xiàn)代性或現(xiàn)代意識與喧嘩一時的先鋒派不可同日而語,后者與“世界接軌”的現(xiàn)代理念(如基督、懺悔、荒誕、魔幻等)急迫而明顯,中國化血肉則是片斷甚至肢解的,而前者的現(xiàn)代思想藝術完全溶解在中國化血肉靈魂的刻劃之中。
在《青春》的藝術形態(tài)上,陳行之沒有用深奧的哲學意念,而是用中國化的境遇、心情——性格命運這些感性的東西讓讀者身臨其境,這說明現(xiàn)代哲學的思想方法成了他的主體意識。為了一個故事套一個故事——藝術表達,他也不是用直接寫故事、寫人物的方法(如《白鹿原》),而是以洞察的、分析的、審視的敘述方法,也就是用一些議論性解釋性的敘述。他是基于對存在心理(境遇)的勘探,而不是“形象不夠議論湊”。這種敘述既是他的藝術方法或叫藝術風格,也顧及了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中國文化加上受幾十年好壞分明的藝術模式的浸潤,一般讀者對人物的突發(fā)行為不能理解,必須輔以解釋性文字。可以與加謬存在主義名篇《局外人》稍加比較,《局外人》通篇用簡單單調(diào)的語言寫主人公莫索爾的荒謬性即反常性生存(如母親死了還與女友茍且),來突現(xiàn)他在世界和死亡面前的傲然態(tài)度,若在中國,就是加了許多解釋也會受到質(zhì)疑:生活和人生難道是這樣么?因而這種解釋性的敘述是作品的有機組成。
從外國現(xiàn)代哲學現(xiàn)代美學汲取營養(yǎng)當屬于“80年代文學傳統(tǒng)”。陳行之說:新時期文學經(jīng)歷了二十多年探索和發(fā)展……就我個人來說,二十多年是我生命的核心區(qū)域,這段時間應當是最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時期,但是我并沒有寫出讓自己滿意的的作品。這部長篇就來源于1987年寫的一個中篇《母親·兒子·黃河》。他還提到諸如克爾凱郭爾、弗洛母、海德格爾等存在主義哲學家。(“后記”)正是存在主義美學,開啟了他的精神視野,使他感覺在這部中篇,“對題材和人物和處理都趨于簡單和膚淺,脫離了人物的內(nèi)在性格邏輯……作品所提供的大量微觀精神世界的描寫,又使得它顯現(xiàn)出一部優(yōu)秀作品的內(nèi)在品質(zhì)!边@就是說,這部作品有基礎,而且顯示了存在主義精神分析的思想方向。這說明了他與80年代文學傳統(tǒng)的內(nèi)在關系。
以陳行之為例,足可說明“80年代文學傳統(tǒng)”的可喜延續(xù),確有那么一撥作家沉潛多年終于以堅實的作品挺立文壇。當然更可見證,同樣歷經(jīng)“80年代文學傳統(tǒng)”,已在文學單位(文學地盤)占一席位置的某些當紅作家習慣性寫作背后的精神疲憊;
新的文學時代正悄悄到來。
(2008年7月11日—19日 上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