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稼祥:中國比日、韓、美更有希望的一點民族性根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前兩天到北京師范大學(xué)東門外的十二橡樹咖啡廳喝茶,走進門一看,好座位上幾乎都有人,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我們坐在了唯一剩下的過道邊的座位上。
“埋單!”
聽見有人用外語腔調(diào)的口音在喊,我抬頭一看,五、六個學(xué)生模樣的青年男女學(xué)生正從一圈沙發(fā)里站起來,有說有笑,聽口音是韓國人。
有趣的是,他們的桌子上只有一只杯子,上面插了五、六根吸管,女服務(wù)員從其中一個男青年手中接過來的埋單錢也只有30元。這就是說,他們花一個人的消費,占據(jù)了五、六個人的空間。這種情況我是平生第二次遇到,第一次是在望京西園西邊的星巴客咖啡里,也是三個韓國姑娘共同吸一杯咖啡,躺在三張沙發(fā)上。
韓國和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節(jié)儉的民族之二,這應(yīng)該是沒有爭議的,但節(jié)儉是把雙刃劍:對自己節(jié)儉是好的,對客人節(jié)儉就容易被理解為小氣,或者吝嗇,在公共場所對自己節(jié)儉更容易被理解為占便宜。
日本人和韓國人似乎從來就不吝嗇對客人吝嗇。威海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接待過不少韓國商人,有一次,他送給韓國客人每人兩瓶五糧液,他看得出客人都控制著自己的興奮,在韓國,據(jù)說一瓶五糧液要賣相當(dāng)于人民幣2000多元的價格。第二天,對方回贈過來的禮物是每人一支簡易簽字筆,市場上大概一塊錢一支。
20年前我作為中國青年干部代表團的一員到日本訪問,也有類似經(jīng)歷。我們送給接待我們的日本朋友的禮物大多是中國的小工藝品,國內(nèi)要賣十幾元錢,而那時中國的處級干部每月工資也只有130塊錢左右。日本朋友回贈的禮品不是一摞案頭的小紙片,就是一支一次性圓珠筆。有一回得到一個精美包裝,舍不得拆開,回國半年以后帶著期待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塊夾心餅干,已經(jīng)長出了綠毛。
當(dāng)然,要說日本人全都是吝嗇鬼,那也有失公平。那次日本之行我們得到的最貴重的禮物,是豐田公司的中國科科長送的:他送給每個男賓一只手提箱,那是我第一次擁有那勞什子,每個女賓兩瓶法國香水,所有團員都得到一只漂亮的豐田概念車車模;
受到的最豐美的招待也是這位科長提供的,他在一家五星級賓館請我們吃各種魚片,這之前,接待方常常把我們送到在東京的中國餐館吃飯,經(jīng)常聽到主人這樣對餐館老板說:
“你們中國來的客人,送瓶酒吧。”
那個豐田的科長為什么那么慷慨?一打聽,我還真有點民族自豪感:他是在沈陽長大的日本戰(zhàn)爭孤兒,19歲才回到日本。如果不是中國養(yǎng)父母教會了他大氣,就是教會了他感恩。
中國民族性里確實有不少劣根性,但至少有兩個特性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認的:與日本和韓國人相比,中國人對客人更慷慨,舍得殺掉正在下蛋的母雞;
與美國人相比,中國人對自己更節(jié)儉,不會像美國人那樣,今天吃掉明天的糧食。因為第一個特性,中國人有更多的朋友和消費;
因為第二個特性,中國人有更多的儲蓄和投資。
所以,中國人更有希望。
2008年4月5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