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理想的沖突:論20世紀40年代張東蓀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隨著19世紀末資本主義文明危機的產生,尤其是自由放任的市場制度所帶來的社會弊端日益明顯,西方古典自由主義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作為其對立面的社會主義思潮由此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在20世紀初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潮流。在此情形下,自由主義通過吸納社會主義思想因子的調和方式來改進自身的理論內容,強調社會平等和國家干預,西方自由主義出現了向新自由主義的轉變。

  受西方思潮的同步影響和國內問題的激發(fā),五四以來的中國自由主義一開始就與社會主義有著相當的親和性。這種親和大體上生成了兩股思潮,一股是以胡適、傅斯年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宗奉杜威(J·Dewey)和羅斯福(F·Roosevelt);
另一股是以梁啟超、張君勱和張東蓀為代表的社會民主主義,傾心于羅素(B·Russell)和拉斯基(H·Raski)。需要說明的是,這兩股思潮屬于自由主義內部的分歧,但在發(fā)展過程中,后者逐漸成為中國自由主義的主流思潮。①由于40年代張東蓀在社會民主主義理論上有著相當系統(tǒng)的學理闡述,為當時國內多數學人所不及,本文以此為個案,試圖在梳理張東蓀民主思想的同時,具體探討中國的自由主義究竟是如何與社會主義相調和,如何處理與激進社會主義的關系,并進而考察,這一理論嘗試是否成功?前景怎樣?由此彰顯在近代中國思想激進化的背景下自由主義的歷史命運以及它所提供的啟示。

  

  一、民主主義的觀念系統(tǒng)

  

  在20世紀40年代,尤其是抗戰(zhàn)勝利后,張東蓀②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提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它以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合一論為基礎,強調政治民主、經濟平等、社會公道與文化自由。張氏認為這種主張是造成一個新文明的基本原則,具有某種普世意義。

  與一般將民主僅僅視為一種政治制度不同,張東蓀把民主理解為一種富有特色的文化或文明,他從概念分析入手,建構起一個民主主義的觀念系統(tǒng)。

  張東蓀對民主推崇備至并將其視為人類的最高成就。張東蓀認為民主主義"不是各種政治制度中之一種,乃是政治的正態(tài),而其他如專制獨裁卻都是政治的病態(tài)"。

1 (p.167)民主的根本要義就是"在于自己治理自己" 1 (p.165)即"自治"。具體地說,"任何人只要是公民,即具有兩個資格,一是治者,二是被治者。" 1 (p.165)作為"治者"其意思是指"把各個人的意思集合而成為一個"總意"(general will)。由"這個總意作治者以統(tǒng)治各人"。

1 (p.165)因而就統(tǒng)治關系來說,乃是出于人民自由的同意,"決不是出賣自己而受治于人"。

1 (p.165)但專制獨裁統(tǒng)治是建立在強迫與欺蒙的同意之上,所以是病態(tài)的。對于"總意",張東蓀將其解釋為對"公善"之要求,而所謂"公善"又是指"普遍的幸福"。由于這一"普遍幸福"在實際上有程度之差,因而,張氏認為民主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高幸福"這一原則。

1 (p.165)總之,"民主當作制度來看乃是初步的軌道,當作理想來看則是最后目標。

2 (p.5)

  從社會結合上看,張認為只有民主式的結合才是正當的結合。任何一個社會要得以建立,必須在公共事務上其成員之間能達成某種一致。專制社會是通過將人民的自由意志屈從于統(tǒng)治者一人意志的方式實現的,而民主社會與此大不相同,它首先承認各人是其意志的主體,有獨立的自由,然后彼此通過自由討論、互相調和折衷,異中求同,使眾多的意志為之交織而形成一個總的意志。在這種結合中,張東蓀認為蘊含了真正的自由,也體現了平等的原則,因而是唯一正當的結合方式。要實現這樣的民主社會,就必須養(yǎng)成"自由討論的習慣,有肯與他人調和的性格,有在真理面前自甘讓步的氣量,有據理力爭而不傷和氣的胸襟。" 2 (p.6)

  在對民主的諸種解釋中,張東蓀反復強調不要將民主僅僅狹義地看成是一種政治制度,而應當將它解作"一個整個文化精神之代表或總稱"。

2 (p.3)它包括了政治制度、社會組織、教育精神、生活狀態(tài)、思維方式、前途的理想、人生觀乃至做人的態(tài)度等,"是一個有特色的文明。其特色在于自身常能有進步,即能自己修改自己"。

2 (p.1)

  民主主義既然被當作一種文化,張氏認為它就與任何一種文化一樣"在其根底上即有一套特有的概念網,我們名這些概念為這個文化的基本概念。這些概念對這個文化有決定性,足為這個文化之特征?quot; 3 (p.5)就民主主義來說,這些基本概念包括:理性、人格、自由、平等再加上公正、人權、容忍、個人等,連綴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民主主義的觀念系統(tǒng),也就是民主主義在概念上的基型。顯然,把握其中的重要概念乃是理解張氏民主主義思想的關鍵。在上列概念中,最重要的是理性與人格,自由與平等四個概念,以下依次對其作出考察。

  張東蓀異常重視理性在文化上的作用。他認為"文明所以能跳出呆板的窠巢與固滯的狀態(tài)而入于能自己進步之境"全靠理性 2 (p.2)。既然民主主義是一種進步的文化,那么其基礎也就必然在于承認"人人都是同樣知道是非善惡的","都是講理的", 3 (p.4)因而人之理性是民主主義的前提,也就是說"唯有在講理的人群生活中乃能建立民主制度"。

1 (p.168)因為"民主是有理性的人之集合的合理的生活方式"。

3 (p.4)理性與民主是不可分的,民主是"一種能啟發(fā)人類理性的制度" 2 (p.5)反過來,也只有理性的民族才能真正推行這一制度,兩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

  除了理性之外,張東蓀強調人格觀念的重要性,斷言"文明之有進步未嘗不是就靠著這樣的自覺的人格觀念。" 2 (p.82)所謂人格觀念,就是以自我觀念為中心,又以自覺(即自我意識)為基礎,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尊重個性。"個性觀念是人格觀念的根本"。

2 (p.56)而人格觀念的完成即在于"有獨立判斷與自主的意志,不受外來的無理干涉與控制", 3 (p.4-5)從而造成獨立的人格。

  從這種人格觀念中又進一步發(fā)展出"個人主義",它是以"個體"為最后的實在東西,重視個人價值,對于自己的一切負全責,并非自私之謂。

4 張東蓀認為這種以人格觀念為中心的個人主義與理性主義是相連的,它是造成理性主義的根本條件,因為"不講理則人格的尊嚴與價值便無由以見,沒有發(fā)現個人的重要性,則講理之風是不會養(yǎng)成的?quot; 2 (p.74)理性與人格共同構成了民主主義的前提和基礎。

  張東蓀認為自由與平等是民主主義的兩大核心觀念,兩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自由觀念"從發(fā)現自己而起",平等觀念則是"承認他人亦和我一樣"。

2 (p.56)

  張東蓀首先指出"自由是民主主義之心核" 2 (p.118)自由的精義"只在于其反面,就是抵抗不自由與高壓" 2 (p.131)這種消極意義上的自由也即指解除束縛。對此,張氏頗為贊同英國思想家約翰·密爾將抵御強制與高壓作為自由的定義。每個人的自由都必須以不侵犯他人自由為界,這一界限是由互相侵犯其自由的雙方通過互相抵制而得到的自然平衡,張認為真正的自由也就是這?quot;分際內的自由"。而"討論政治上的自由即討論民主政治","制度上的自由就是民主"。

2 (pp.120-121)在這一意義上,自由又被理解為參政的自由了。

  值得注意的是,張強調對自由的理解不能停留消極意義上或僅僅理解為法律上的概念,而應當將自由視為一個積極性的道德概念。自由,首先是指精神自由,"必須先有精神的自由,然后才配有公民的自由。" 2 (p.133) "人有了內發(fā)的精神上自由的要求,然后法律上關于自由之規(guī)定方會不致淪于一紙空文"。

2 (p.135)其涵義與"理性"完全一致,只有合乎理性才有自由。如果一個人為感情所拘也就不自由、不解放了。這樣以合理為自由,就使理性主義與自由主義聯系起來。

2 (p.72)張東蓀進而認為人民的一切自由權正是以這種精神自由為本,"而精神自由之直接表現即思想自由"。

  在諸自由中,張最重視最強調的就是思想自由,因為"思想自由乃一切自由之中心,沒有思想自由,則其他自由亦不會存在。" 2 (p.135)什么是思想自由?張東蓀對此做過二種意義上略有不同的解釋。首先,他認為"思想自由"并不是指思想得以自由自在發(fā)生出來,而是指思想的對外發(fā)表是否受外來力量的干涉,因而"思想自由不是一個關于思想本身內容的問題,乃是一個思想在社會上勢力的問題。即是一個具有政治性質的問?quot; 5 (p.225)在另一意義上,張東蓀又將"自求真理不受陳說的拘束"定義為思想自由。

3 (p.13)這兩種解釋雖有聯系,但后者更傾向于"內在的自由",而前者屬于"消極自由"。張東蓀認為歐洲近世文化所以能卓爾特出,其根本上靠了這個思想自由。因而思想自由乃是文化得以發(fā)展進步的必要條件。

5 (p.230)

  由此出發(fā),張進一步論述了自由的價值,認為自由"不僅是個人受用而已,乃是集合體的自身發(fā)展之必要條件。……不僅個人關于自由是須臾不可離,并且是社會不可缺少的條件。社會如果沒有自由即不會進步?quot;。

2 (p.135)

  在闡述了自由的涵義及價值后,張東蓀從中引出平等概念。他認為自由若普遍賦予人人則自會含有"平等"之意。平等是基于人性上彼此大抵有個相同的所在,也就是出于由人性而成的天然平衡。但平等并不等于平均,它首先是指每一個體人格上平等,其次是指那種人人施展其天賦才能的平等的機會。因而,張氏認為"平等只限于社會上,而不關于天賦才能" 2 (p.127),由此他將不平等分為二種:一種是天然的不平等,主要是指生理學上的天賦差異,張認為對此可聽其自然,這于人群只有利而無害,必須注意的是另一種不平等,張稱之為"人造的不平等"或"社會的不平等", 2 (p.133)這種不平等就是"特權",應當設法加以消除,否則就會損害自由。而"以平等待人乃是公平的社會中個人完成其人格之要件之一"。

1 (p.178)總之,張東蓀認為"自由"與"平等"是不可分的,兩者乃是一物的兩面,自由是民主主義之心核,而民主主義,在張氏看來"根本上就是平等主義。" 1 (p.176)

  張東蓀反復強調自由、平等是一道德原則,"那些以為民主制度易于引起搗亂,自由就是放縱,平等是以高而遷就于下的人,完全誤會了這一思想" 2 (p.152)自由、平等、民主都是道義問題,都是律己而非責人,只有這樣民主社會才能成為現實。

  綜上所述,張東蓀認為民主主義的概念基型就是自由與平等,這二大基本概念中加入理性、人格、公正、容忍等其他概念便形成一個概念群,這一概念群就構成上述的民主主義的觀念系統(tǒng),或"抽象的民主主義"。通過這種概念構造,張東蓀將自由主義與民主主義作了抽象的整合,而他對民主主義的理解,又是與社會主義密切結合在一起的。

  

  二、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凝合

  

  在上述民主主義的觀念系統(tǒng)中,張東蓀所堅守和倡導的民主、自由、平等、理性、個體等諸價值,同樣也為戰(zhàn)后中國的自由主義者們所信仰。在那個紛亂的時代,他們都注意到,近代西方社會發(fā)展進程中,自由與平等難以兼顧、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日趨分離所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張東蓀對此一問題的認知及其解決構成了其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的特色。

  張東蓀認為,十八世紀以來最大的思想貢獻就在于產生了旨在打破社會不平等的學說,這些學說分為兩派,一個是民主主義,另一個是社會主義。前者意在消除政權導致的不平等,即專制,后者意在廢除剝削引發(fā)的經濟不平等。而政治上的專制與經濟上的剝削乃一物之兩面,根本上是不可分的,互為表里的。然而,在張氏看來,不幸的是這兩方面卻發(fā)展成彼此分離甚至相互對立的運動,民主主義者注重于個人自由,于是不能不承認經濟方面的放任政策和自由競爭。而社會主義則感于經濟革命必須借重暴力,于是主張在革命時期為鎮(zhèn)壓反革命計不得不采用專制政治。顯然,在民主主義者為了個人自由犧牲了平等,而社會主義者則為實現其理想犧牲了民主。其弊病在于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兩者的分離,張認為,離了民主主義而講社會主義決不會有真正的民主主義,他特別強調指出:"并不是民主主義是社會主義前期,亦決不是社會主義乃系民主主義之另一方式。兩者在實質上在本性上應該只是一個東西。" 2 (p.130)

  從抽象的概念出發(fā),張氏認為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發(fā)生于同一概念群,上述由理性、自由、平等、人格等組成的概念群同是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概念上?(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quot;根底","正因為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同依據于同一的概念群為其基型,所以二者在本質上,就是一個東西"。

3 (p.26)由此,張認為這種真正的民主主義的建設沒有得到高度發(fā)揮,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上的剝削就是真正民主的一個障礙,社會主義國家卻又因為注重在剪除經濟上的剝削而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兩者"都與民主原則相背謬,""前者忽略經濟的不平等,后者輕視政治的不自由" 2 (p.144)而事實上平等與自由在民主原則上是并重的,缺一不可的。因而,張東蓀表示為人類發(fā)展起見,今后要創(chuàng)造一個新文明,必?quot;把真正的民主主義與真正的社會主義合而為一,"因為"民主主義終必是社會主義,而真正的社會主義又必以民主主義為其精神。" 1 (p.178)

  必須指出的是,在民主主義理論方面,張東蓀最推崇的是盧梭思想,而在社會主義理論上,張認為盡管流派基多,但集大成者是馬克思,馬克思"不但不反對民主主義并且以為現行民主主義不徹底,必須更推進一步把經濟平等與自由加入其間,使成為更大的民主主義。" 1 (p.177)因而,他主張將盧梭與馬克思結合起來,由此而形成的社會民主主義,其基本內容就包含了"政治自由"和"經濟平等"。

  張東蓀提出的經濟平等既不同于古典自由主義對交換正義的強調,也并非簡單地再分配。具體地看,張東蓀認?quot;財富分配不平,必會影響到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變?yōu)椴黄降。社會一有無法超越的不平等情形,就會將自由虧損了,"因而"對于財富分配問題,必須設法避免剝削而力求公平。" 1 (p.178)然而,張氏又指出經濟平等并不是指均貧富,"均貧富只是再分配,有時再分配一下,不久仍會變?yōu)椴黄健瑫r對于增加生產的努力進行上反是一個妨礙。""故必須力避此種過激而有害的舉動。" 6 由此,張認為必須在增加生產的基礎上平均,使每個人生活均得到提高,而非單純的削富濟貧。同時他又指出"社會主義的主旨只在辦到不以為了利潤而生產;
生產者的私人間沒有剝削關系。本來并不要均貧富。" 3 (p.58)因而,張認為,基于公道的原則,"所謂經濟平等就是指廢除剝削", 7 正是剝削造成了經濟上人為的不平等。

  在此,張東蓀將剝削分為專制政治的剝削和資本經濟的剝削。"前者是以政治力量而壟斷經濟以形成壓榨,后者卻以經濟勢力影響政治以便于操縱。前者是專制政治與封建社會的情態(tài),后者只限于資本主義成熟的國家為然。" 7 張認為中國的情形屬于前者,因而中國面臨著雙重任務,既要破除專制、實現民主又要廢除剝削、獲致平等,這二個目標本身又是緊密相連的。顯然,戰(zhàn)后中國的自由主義提出政治自由與經濟平等雙重目標是基于很強的現實背景。鑒于蘇聯在廢除剝削和增加生產上獲得的成功,張東蓀認為中國應當通過計劃經濟的方式來逐步尋求經濟平等,主張中國更多地借鑒蘇聯的經驗,因為中蘇在國情上有其相似之處,而蘇聯正"為人類創(chuàng)下了一個暗中摸索,多方迂回而得的光明途徑。" 3 (p.50)

  在實現政治自由上,張東蓀認為應當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義與民主主義。由此出發(fā),張東蓀主張必須否定斗爭原則,排斥"恨的哲學"。因為"民主是建立在博愛的情感上","民主的根本要義即在于把全社會或全國人民都視如親手足一樣"。

2 (p.146)而永久斗爭原則卻與此相背。所謂永久斗爭原則,乃是政治家手中的法寶,"就是無論如何必須立一個對象以引起內部人們之向外的敵愾心,籍以團結內部……增加服從,便利指揮……一個對象消滅后,不恤再尋另一個對象,總使永久在斗爭中,庶可內部不致渙散。" 2 (p.139)張東蓀認為這種"在一個社會或國家內劃出一部分人來指為斗爭之對象,則這個國家便沒有自由,或自由減低了"這"決不能使民主主義實現起來。"因為"有斗爭即無平和,無平和即無建設,無建設即無自由,當然不會有民主了。" 2 (pp.142-143)由此,張氏指出要實行民主,不犧牲自由,必須把革命理論矯正過來。他認為"革命只有在變更政府現狀的那個短期內才是革命,過此即不能算革命",而應"立刻即當走上建設之途,不復再是革命了。革命不能曠日持久的延續(xù)下來。" 2 (p.146)革命只是手段而非必然過程,亦非目的。張東蓀說"現代社會主義者因為主張革命的原故,不恤偏袒斗爭而犧牲自由,實則斗爭只可為一時的,萬不得已而為之。如要建立社會主義亦必先有平和,沒有平和則任何建設皆不成功"。

2 (p.142)在張東蓀看來只有民主原則和民主理想才是永久的,而革命只是一個暫時的過渡性事件。由此,張氏進一步否定階級斗爭,認為民主政治既然是全民政治,階級斗爭就是不必要的。

2 (p.149)除此之外,張東蓀還反對無產階級專政,認為無產階級專政并不是社會革命上必然的階段,實行無產階級專政造成無責任政府,其結果必造成少數人的專制,而決不是無產者全體階級的專政。同時張東蓀認為"在無產專政時期對于有產者施以不平的待遇,此事有害于有產者之地位尚小,而有害于無產者之道德實大",因為它"反把無產者引起其虐待報復之心,實在很不好。" 1 (p.173)上述考察表明,張東蓀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與激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之間又有著重大的區(qū)別。

  綜上所述,張東蓀提出的社會民主主義,概括起來就是在政治上實現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行使多數人權力的民主政治,同時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旨在廢除剝削的經濟平等。在張東蓀看來,這種以政治自由和經濟平等為基本精神的社會民主主義,不僅是中國今后所應走的道路,同樣是整個世界應當趨向的文明目標。

  

  三、多元價值的整合及其沖突

  

  通過對上述張東蓀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的系統(tǒng)梳理和分析,可以發(fā)現,在張東蓀那里,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結合很大程度上是經由法國式的民主主義(以盧梭為代表)而達成的。

  以對自由概念的理解而論,張東蓀的認識同時包含了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兩種涵義,但仔細分辨,不難看到,張東蓀更強調精神自由,將其視為一個積極性的道德概念。盡管在現代社會中,這兩種自由需要某種平衡,然而,正如英國思想家伯林(I·Berlin)所指出的:"歷史地看,積極與消極自由的觀念并不總是按照邏輯上可以論證的步驟發(fā)展,而是朝不同的方向發(fā)展,直至最終造成相互間的直接沖突。" 8 (pp.200-201)并且,"積極自由在正常生活中雖然更重要,但與消極自由相比更頻繁地被歪曲和濫用",危害也更大。

9 (pp.37-38)但在張東蓀的論述中,這兩種自由概念和諧地共存在一起,并無區(qū)分。此外,張東蓀對自由的理解還帶有相當的唯理主義成分,強調合乎理性才有自由,這其實是將理性的運用視為獲得自由的唯一的手段,在這一意義上,其自由觀接近于法國式的自由主義。③

  張東蓀對民主的理解,最能體現法國式民主主義的重大影響。對他來說,民主決不僅僅是指制度層面上的憲政民主,而是包含社會組織、教育精神、生活方式、思維方法、前途理想等在內的一整套的文化之全體。④張東蓀特別激賞盧梭的民主思想,視之為民主主義的集大成者和最重要的代表。受盧梭共和主義民主思想⑤的影響,張東蓀認為,民主是建立在自由自主的同意的基礎上,其核心乃是要實現公意(general will)的統(tǒng)治,而公意則是通過公民的廣泛參與而形成和創(chuàng)立的,由此,在民主社會里,統(tǒng)治關系就變?yōu)楣褡约褐卫碜约,也就是所謂的"自治"(self-government)。值得注意的是,張東蓀將公意解釋為對"公共善"(common good)的追求,而他對"公共善"(普遍幸福)則又是用邊沁的功利主義學說將其界定為"最大多數的最高幸福"。張認為這既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原則和精神,構成了民主主義的根本要素,"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憲法議會選舉等卻都是皮毛,并沒有太大關系",他甚至強調"我們勉強可說只要合乎這個精神縱使沒有憲法,沒有議會亦不要緊。" 1 (pp.166-167)

  這種對民主的認識,其背后蘊涵了集體主義的目標,從而與馬克思主義的民主觀有相契之處,這樣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張東蓀會認為,"民主主義這個概念,在其本質上根本就含有社會主義之概念在內",反復強調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合而為一,盧梭與馬克思不能分家,斷言"民主主義而真能顯其正態(tài),則必定即是社會主義。" 1 (pp.178)

  張東蓀將馬克思視為社會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認為馬克思對經濟平等與自由的倡導乃是他最重要的貢獻。由此,他建構起社會民主主義的兩大核心內容:政治民主(或政治自由)與經濟平等(或經濟民主)。有意思的是,張東蓀并非全然忽視自由主義民主所注重的權利制衡和憲政秩序,他在考察儒家政治傳統(tǒng)的時候,特別指出其闕失恰恰在于政治權力缺乏限制和制衡。但他顯然并未意識到自由主義民主與共和主義民主(盧梭式)之間可能存在的緊張與沖突,在他那里,兩者可以和諧共存,甚至后者還可以涵蓋前者。這種理論上的無意識最明顯地體現在他對經濟平等的認識上,張東蓀認為實現經濟平等最好的方法莫過于施行蘇式計劃經濟,因而將計劃經濟視為走向民主主義的三大媒介物之一,全然沒有意識到,這種經濟運行方式與他所珍視的思想自由不能兩立,反而十分樂觀地表示不必擔憂。⑥40年代末,面對當時存在的幾種民主模式,張東蓀更屬意于東歐的"新型民主"而不是像儲安平、羅隆基、張君勱那樣傾心于英國工黨的社會模式,這是其社會民主主義思想不同于時人的特色之一。

  從上面的分析和論證,可以看出張東蓀整合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理論努力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他所建構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系統(tǒng),其背后隱含了伯林所說的一元論價值觀傾向,所謂一元論價值觀并非是指相信人世間只有一種價值,而是指相信人間各種美好的價值可以和諧相處,在終極意義上可以相互結合起來。在張東蓀的社會民主主義理念系統(tǒng)中,我們看到的正是這一價值取向,民主、自由、平等、理性、人格、公正、容忍等等這些人類美好的價值都被結合起來,宛如在一個大家庭中和睦相處。這里的關鍵在于,這種"烏托邦式的解決在原則上沒有缺陷,可以成立,但這樣的解決是企圖把不可結合的東西結合起來",因此,人們在最終的諸種價值之間,面臨著不可避免的選擇。

9 (pp.131-132)

  盡管如此,張東蓀的思想努力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不僅在于他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直接針對當時的時代困局,更在于它觸及了現代性自身的問題,張東蓀沒能解決的自由與平等、公正與效率的難題同樣困繞著當代的人們。可貴的是,張東蓀對于中西社會和文化的差異以及中國社會的特殊性有著敏銳的洞察和睿智的見解。對于當時激進的社會主義思潮,他無疑抱有同情性的理解,但決非照單全收,而是有著獨立的思考和判斷,時有灼見。因此,面對這樣一份思想遺產,其中的是非得失,需要我們認真的研究和體悟,本文不過是初步的探索而已。

  

  注釋:

 、 兩股思潮在個人自由、民主政治、法治秩序、社會公正等自由主義的基本理念上擁有共識,對這兩股思潮異同的深入分析與相關背景介紹,詳見許紀霖:《現代中國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潮》,對近代以來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及其相互關系的梳理,見羅志田:《胡適與社會主義的合離》,俱收入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下卷),東方出版中心,2000。對五四時期兩種自由主義及其演變的考察,參見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學林出版社2003。

 、 張東蓀的生平及相關研究,參見左玉河:《張東蓀傳》(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張東蓀文化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及《張東蓀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研究狀況,參見臺灣《中國文史研究通訊》第9卷,第2期(張東蓀研究專輯)。

 、 參見顧昕:《盎格魯自由傳統(tǒng)與法蘭西浪漫精神》,香港《二十一世紀》雜志1991年第6期。對兩種自由傳統(tǒng)的深入分析,見(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鄧正來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

 、 張東蓀的這一看法受到杜威(J·Dewey)民主思想的一定影響,參見張東蓀:《思想與社會》,頁164-166。

 、 有關自由主義民主和共和主義民主的分析,參見(英)赫爾德:《民主的模式》,燕繼榮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 關于計劃經濟如何導致思想的國有化直至個人自由的全然喪失,詳見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其實,在40年代后期也有少數自由知識分子對蘇聯的計劃經濟和"經濟民主"有所質疑,如胡適、傅斯年、吳景超等,參見許紀霖:《現代中國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潮》,收入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下卷),東方出版中心,2000,頁53-55。

  

  參考文獻:

  1 張東蓀. 思想與社會[M]. 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2] 張東蓀. 理性與民主[M]. 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3 張東蓀. 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M]. 上海:觀察社1948.

  4 張東蓀. 由憲政問題起從比較文化論談中國前途[J]. 中國建設,1948,5(6).

  5 張東蓀. 知識與文化[M]. 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6 張東蓀. 增產與革命[J]. 中建,1948,3(4).

  7 張東蓀. 經濟平等與廢除剝削[J]. 觀察周刊,1948,4(2).

  8 (英)伯林,胡傳勝譯. 自由論[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9 (伊朗)拉明·賈漢貝格魯,楊禎欽譯. 伯林談話錄[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相關熱詞搜索:社會民主主義 沖突 年代 理想 思想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