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棟:美日同盟,同床異夢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編者按:1月11日,日本媒體披露,日本政府正著手研究修改《周邊事態(tài)法案》,計劃將“臺灣有事”納入“日本有事”范圍,未來只要包括臺灣海峽在內的“周邊事態(tài)”有事,美軍即可使用日本機場港口。此前,日本與美國還舉行了奪取島嶼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以日美同盟為依托,日本繼續(xù)向國際社會鼓吹“中國威脅”,其防衛(wèi)廳長官訪問英國時鼓動其繼續(xù)在對華軍售解禁問題上持審慎態(tài)度。種種跡象顯示,日美聯(lián)手干擾臺海問題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對日美同盟,中國應該怎么看?本刊特約何家棟先生撰寫此文!
中日關系惡化達到建交以來的最高峰,暫時也還看不到好轉的跡象。
日本右翼政客憑直覺來處理國際政治問題,他們以為越遭到中國反對,就越能激發(fā)日本的民族主義情緒。而中國最后也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實。
日美同盟也有抑制日本的一面
小泉以日美同盟為后盾,一反歷屆政府的低姿態(tài),把中韓等國的抗議當耳邊風。小泉說:“日美關系越好,就能夠建立起同中國、韓國以及亞洲各國乃至世界各國的良好關系!笨吹矫绹鴮χ袊囊鈭D有疑慮,它就搶先出手,充當“遏制中國”的急先鋒,處處跟中國較勁。你到西伯利亞他追到西伯利亞,你到印度他追到印度,你去拉美他追到拉美,你去非洲他追到非洲,步步緊跟,全場緊盯,揮之不去,到處攪局,以討美國歡心。它對歷史上欠下的血債不僅毫無悔恨之意,連“侵略”“殖民”都不認賬了,還公然表示要介入臺海沖突,給臺獨造勢。
當年日本要擺脫“惡鄰”,“脫亞入歐”,現(xiàn)在它卻成了所有鄰國最大的惡鄰,和中韓俄都發(fā)生了領土糾紛。這一伙狂人即使在國內受到追捧,在世界上也別想得到尊敬,早晚還要把日本拖到絕境。事實證明,日美同盟不是改善而是惡化了和各國的關系。美國主流報紙開始批評日本右翼歷史觀和軍國主義傾向就是證明。
日本右翼的挑釁激起了中國民眾的新仇舊恨,但中國知識界的表現(xiàn)卻很冷靜。有的說,日美有共同的價值觀,日美同盟是牢不可破的;
有的說日美同盟是不散的筵席;
有的主張聯(lián)日抗美;
有的主張對日本搞一點綏靖政策,支持日本對俄領土要求,鼓勵它北上,減輕它對中國的敵意。最后一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它的既定國策是南下,控制臺灣,就解除了對它生命線的威脅:它不會罷手的。
在處理中美關系問題上,不能見樹不見林,只著眼于臺海一隅。必須看到日美同盟有防堵中俄的一面,也有抑制日本的一面,在某種意義上說,把日本捆綁在美國戰(zhàn)車上,正是抑制日本的一種手段,也更具有戰(zhàn)略價值。美日軍事一體化,在聯(lián)手對付中國的布局下,美國似乎留了一手,就是盡力避免和中國正面交戰(zhàn)。日本不過是美國手中一粒石子,占不到多大便宜。那么,這場筵席還是不散的好,散了,就是放虎歸山。
筆者不認為日本和美國有什么共同的價值觀。表面上看,日本是個民主國家,骨子里卻是“皇國史觀”。它搞的是“日學為體,西學為用”,自由民主人權是手段,不是目的。它在世界哪個地方推進過民主,在什么時候維護過誰的人權?它最有名的尊稱是“經濟動物”。皇國史觀是日本的核心價值,也是它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的精神支柱和理論根據(jù)。驅逐英美,解放亞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共存共榮,王道樂土。森喜朗公開宣揚過:“日本是以天皇為中心的神的國家。為此,神道政治聯(lián)盟已經活動了30年。”小泉是森喜朗的徒弟。
英國《金融時報》有篇文章,要求“華盛頓應敦促日本像德國那樣在國內開展歷史教育運動,敦促日本政府公開面對其過去,華盛頓就可能使自己站在亞洲歷史問題的正確一方,從而提高在該地區(qū)的道義聲音和軟實力”。如繼續(xù)保持沉默,其他國家就會認為美國是和日本串通一氣,跟中國對抗,使亞歐很多國家在跟誰站在一邊的問題上處境尷尬。
這個意見應該說是很客觀、很公正的。但日本右翼不會理解紳士的善意。日本脫亞入歐什么都學到了,就是沒學到貴族風度、寬容精神。日本西方化,是強化了軍國主義。德國是個思辨的民族,思辨是為追求真理:日本是個崇武的民族,崇武必然迷信實力。直到自我毀滅,也不接受教訓。
聯(lián)日抗美是一廂情愿
日美同盟并非天長地久、如何了得,其實是同床異夢。日本政客在伊戰(zhàn)期間外交上確實得了分,一是趁歐盟和美國拉開距離之機,擠了進去,實現(xiàn)了向海外派兵的宿愿;
二是在中美之間打進一個楔子,阻止中美接近。這都提高了自己的身價。而美國近年確也感到有點孤獨,需要這么一個會來事的小伙計,給它撐撐門面。但日本想的是利用中美沖突,坐收漁利;
美國想的卻是讓日本出頭牽制中國,坐山觀虎斗。各打各的如意算盤。
中國親日派主張聯(lián)日抗美,那是對自己實力估計太高了,而日本右翼根本就沒把中國放在眼里,即使中國想和它平起平坐,他們也會認為有失自己的身份。這有歷史的原因。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日本在太平洋戰(zhàn)場付出的代價是14∶1,日軍死亡140萬(兩顆原子彈殺傷的十幾萬人不包括在內),美軍犧牲10萬。在中國戰(zhàn)場代價是l∶13,日本傷亡(包括平民)246萬,中國傷亡3200萬。所以日本只承認敗在美國手里,不承認敗在中國手里。
在日本右翼眼里,中國乃是手下敗將。美國才是勁敵,趕超對象。真正要向美國挑戰(zhàn)的是日本,雖然目前“潛伏爪牙”有點難受。他們所以拼命宣揚“中國威脅論”,無非是嚇唬美國人:中國的崛起,就是美國的衰落。誘使美國為它火中取栗。日本政客年年參拜靖國神社,紀念廣島被炸,就有“臥薪嘗膽”的意義。靖國神社供奉的頭號戰(zhàn)犯東條英機,正是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日本軍國主義者忘恩負義,將中國“以德報怨”“放棄戰(zhàn)爭賠償”的善意當作軟弱無能的表現(xiàn)。但它又時刻不忘報仇雪恥:報兩彈之仇,雪戰(zhàn)敗之恥。他們反對太平洋戰(zhàn)爭歷史觀,說這是成王敗寇歷史觀,要為侵略元兇翻案,把被處死的戰(zhàn)犯當作為國捐軀的英雄。這分明是同美國叫板,但美國默不作聲,它在日本駐有重兵,不怕日本政客瞎折騰。更不會多管閑事,充當和事佬,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日本在亞洲被邊緣化,重要性下降,當不了龍頭,甚至連蛇頭也當不成,才最符合美國的利益。東南亞國家二戰(zhàn)后獲得獨立,擺脫了西方殖民統(tǒng)治,當年和日本合作的權勢集團沒有遭到清算,還繼續(xù)執(zhí)政,和日本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而日本敵視中國的政策,又使他們處于兩難之境,無論支持哪一方,都是對另一方的冒犯。
日本的政策和國家目標是自相矛盾的,它要稱霸,就不能依附美國;
它要和美國結盟,就不能獨立自主。日本搭美國便車獲了利,現(xiàn)在可能發(fā)現(xiàn)不好下車。日本靠“傍大佬”成了經濟強國,卻成不了政治大國。它要做世界的一極,說話跟美國一樣有分量,就必須擺脫美國的控制:不擺脫美國控制,它就只算個二流國家,永遠別想出頭。
日本正在拼命提高自己的軟實力,甚至推廣自己的生活方式,飲食文化。但即使世界上每個人每餐都吃壽司、生魚片,日本也領導不了世界,因為軟實力是指吸引他人效法跟進的道義力量體系,世界上有幾個人認同它的皇國史觀?
中國的軟實力
當前改善中日關系緊張,改善中美關系還有廣闊空間。不是把美國擠出傳統(tǒng)的活動區(qū)域,而是使美國戰(zhàn)略重點逐步向中國傾斜,能使中美兩國真正成為“利害共擔者”,也才有可能迫使日本恢復理性,抑制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
中國是承認目前的世界秩序的,對美國在這個秩序中的地位也有著清醒的看法。理想的策略是,不在世界上制造分裂,不搞合縱連橫、劃分勢力范圍那一套。不站在矛盾的任何一方和另一方對抗,而是站在矛盾之上,尋求利益共同點,通過對話、協(xié)商,達成妥協(xié)。中國沒有超級大國的硬實力,但有軟實力,這就是大家風度,就是中國學者提出的道德銀律和道德金律,以此作為行事準則,就能取得國際社會的信任。銀律出自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苯鹇蓙碜择R克思:“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闭蹧_樽俎,排難解紛,利益共享,由此建立起互信互助互利關系,引領中國進入世界文明主流,完成中國的民主轉型。
來源:南風窗 2006-2-7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