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評】 自我表露的分類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要自我表露是社會心理學(xué)、臨床咨詢和治療的重要概念之一。主要介紹了自我表露的概念,靜態(tài)的現(xiàn)象或動態(tài)的過程;描述性與評價性自我表露或正向與負向自我表露類型;自我表露的功能;社會滲透理論、壓抑理論、溝通隱私管理理論等相關(guān)理論及主要測量方法。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題、目標(biāo)人、性別差異及自我表露與孤獨感、親密友誼的關(guān)系等方面,AIDS/HIV表露、兒童性侵犯表露、情緒表露和創(chuàng)傷表露等現(xiàn)實社會問題的表露成為近幾年研究的焦點。擴展自我表露的概念,進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自我表露以及完善和發(fā)展自我表露的研究工具是未來的研究趨向。
  關(guān)鍵詞自我表露,AIDS/HIV表露,兒童性侵犯表露,情緒表露,創(chuàng)傷表露。
  分類號B849;C91
  
  1引言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個體對他人表達情感、想法與觀點的窗口。國外有關(guān)自我表露的研究,尤其是成人的相關(guān)研究已相當(dāng)廣泛和深入。國內(nèi)學(xué)者對該領(lǐng)域的研究正在逐漸興起。自我表露最先是由Jourard(1958)提出、界定并開展發(fā)展性研究的。他最早認為自我表露是個人將有關(guān)自己的信息表露給目標(biāo)人(將個人信息與其進行交流的人)[1]。后來他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一書中將其界定為,告訴另外一個人關(guān)于自己的信息,真誠地與他人分享自己個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過程[2]。此后,自我表露受到了社會心理學(xué)家、人際溝通學(xué)者和臨床咨詢師、治療者等多學(xué)科多領(lǐng)域研究者的關(guān)注,被予以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本文試圖對國外有關(guān)自我表露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主要介紹了自我表露的界定、類型、功能、相關(guān)理論觀點、測量方法和研究焦點,并提出以往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2 自我表露的界定
  
  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自我表露進行了界定,主要持兩種觀點:一種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靜態(tài)的現(xiàn)象,認為是個體、關(guān)系特質(zhì)或行為事件[1,3~5];而另一種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動態(tài)的交互作用過程[6,7],F(xiàn)在普遍認為自我表露最為經(jīng)典的定義是個體口頭將自己的信息(包括思想、感受和經(jīng)歷)表露給他人,在親密關(guān)系的發(fā)展和維持上起主要作用[8]。
  2.1 自我表露是穩(wěn)定的個體或關(guān)系特質(zhì)
  早期理論和研究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一種人格特質(zhì)。Jourard(1971)認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前提和表現(xiàn)[2]。Cline認為自我表露是個體的一種意愿或能力[9]。與此觀點密切相關(guān)的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一種關(guān)系特質(zhì),如研究自我表露與關(guān)系滿意度、關(guān)系維持時間等之間的關(guān)系[9]。
  2.2 自我表露是行為事件
  Cline也認為自我表露是一種信息傳遞行為或事件[9]。持這種觀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個體的表露信息和行為上,典型研究變量包括表露的親密性、數(shù)量和適應(yīng)性等。Jourard(1968)認為自我表露不僅是向?qū)Ψ匠尸F(xiàn)真實自我,而且是人們表達與創(chuàng)造親密和愛的方式[10]。
  2.3 自我表露是交互作用過程
  Yalom(1985)認為,自我表露總是一種人際交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不是表露給對方什么,而是在這個關(guān)系情境下進行表露……更重要的是表露會使與他人的關(guān)系變得更豐富、深入和復(fù)雜[11]。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交互作用過程,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自我表露是雙向、持續(xù)的循環(huán)過程,而不是一個單獨事件;第二,自我表露是情境性的,情境會影響自我表露的過程;第三,自我表露過程中的所有成分相互依賴、相互影響[9]。
  
  3 自我表露的類型
  
  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自我表露的類型做了劃分,主要有以下兩種分類:
  3.1 描述性(descriptive)自我表露和評價性(evaluative)自我表露
  Delerga和Margulis(1983)把自我表露分為兩種類型:描述性自我表露和評價性自我表露[12]。描述性自我表露主要指對事實性信息的表露,包括有關(guān)個人的思想、經(jīng)歷等;評價性自我表露指個人對自己的感受、評價或判斷的自我表露,包括自我評價、內(nèi)心感受等。
  3.2 正向的自我表露(positive self-disclosure)和負向的自我表露(negative self-disclosure)
  DeVito(1998)根據(jù)自我表露內(nèi)容的性質(zhì),將自我表露分為正向的自我表露和負向的自我表露[13]。正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內(nèi)容是有關(guān)個人積極正向的,不會對自己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負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內(nèi)容是個人試圖隱瞞的或不愿表露的,會對自己的形象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那些積極自我表露的人會對個體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尤其在關(guān)系發(fā)展的初始階段[13]。一般正向自我表露在交往初期較多,隨著關(guān)系的深入,負向的自我表露可能會增多[14,15]。負向的自我表露處理不當(dāng)有可能導(dǎo)致關(guān)系的惡化或中斷[16]。
  
  4 自我表露的相關(guān)理論觀點
  
  4.1 社會滲透(social penetration)理論
  社會滲透理論認為自我表露是一種社會交換的基本形式,隨著關(guān)系的發(fā)展,這種交換會變得越來越廣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會隨著關(guān)系的狀態(tài)而改變,在最初的關(guān)系中,人們傾向于一方面保持比較親密的程度,一方面對彼此的吐露進行“交換”;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關(guān)系,嚴(yán)格的“交換”便較少發(fā)生了[15]。社會滲透理論描述了親密關(guān)系的形成、保持和結(jié)束,認為自我表露是親密關(guān)系形成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Hendrick(1981)認為社會滲透理論為探索人與人關(guān)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個框架[17]。
  4.2 壓抑(inhibition)理論
  壓抑理論認為無法面對創(chuàng)傷性事件會導(dǎo)致不良的健康狀況,其核心觀點是壓抑思想、感受和行為是一個消耗生理能量的主動過程,當(dāng)個體長期壓抑他們談?wù)摶蛩伎紕?chuàng)傷性經(jīng)歷的意愿時,累積的壓力會施加在個體身上,最終導(dǎo)致個體對心身疾病的易感性增加[18]。壓抑理論的一個重要結(jié)論是與過去創(chuàng)傷性經(jīng)歷相關(guān)的表露可以降低不健康結(jié)果發(fā)生的可能性。
  4.3 溝通隱私管理(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CPM)理論
  溝通隱私管理理論為理解溝通時個體在決定是否或如何表露隱私時產(chǎn)生的緊張壓力提供了一個有效框架。CPM用可滲透可伸縮的界限作比喻來區(qū)分隱私和公開之間的關(guān)系[19]。根據(jù)CPM,這些界限的滲透性是變化的,從相對易滲透(如,個體可通過此界限表露大量的隱私)到相對不易滲透性(如,個體嚴(yán)格保密)[20]。個體通過使用一種隱私管理原則系統(tǒng)來控制他們隱私界性的可滲透性。該系統(tǒng)由界限接近原則(如,關(guān)于何時分享隱私的原則)和界限保護原則(如,何時不分享隱私的原則)組成[20]。根據(jù)CPM,表露隱私后可能使人感到脆弱。因此,個體通過構(gòu)建溝通隱私界限來控制表露隱私后可能帶來的危險。人們權(quán)衡界限,在隱私和公開、距離和親密、自主和獨立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4.4 與孤獨感相關(guān)的理論
  Sullivan,Erickson, Rogers和Jourard提出了有關(guān)自我表露與孤獨感關(guān)系的理論觀點。
  Sullivan(1953)認為人們有親密的需要,并且把與他人高度發(fā)展的親密看作是“滿足生活的主要來源”,而且他還認為“前青年期最需要親密的交流,這種交流與滿足和安全感有關(guān)”[21]。Sullivan強調(diào)同伴團體的重要性并提出同伴關(guān)系中自我表露的重要作用。根據(jù)Sullivan的觀點,理想的同伴團體是以親密的自我表露為特征的。同伴關(guān)系滿足了兒童和青少年期的親密需要,為成年期低水平的不安全感和孤獨感奠定了基礎(chǔ)[22]。Erikson(1963)提出在親密能力獲得之前必須獲得自我認同感,自我認同感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個人的自我認同與他人相融合[23]。有了自我認同感,就不會害怕在親密關(guān)系中喪失自我。如果由于害怕喪失自我而避免親密,那么個體就會體驗到深深的孤立感和隨之而來的自我專注,那就是孤獨。盡管Erikson并沒有使用“孤獨感”或“自我表露”,但他似乎已提出了自我表露導(dǎo)致自我認同的確立,從而使得親密發(fā)展,避免了孤獨發(fā)生的因果關(guān)系[22]。Rogers強調(diào)孤獨感和自我表露的關(guān)系并認為自我表露之后來自對方的關(guān)愛、接受會減輕個體的孤獨感[22]。Jourard(1968)認為一個健康的、社會適應(yīng)的人是相對高自我表露的,擁有健康人格的人會找到愛和友誼,可以使自己從每個人都會曾體驗到的孤獨感中脫離出來[10]。
  
  5 自我表露的功能
  
  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7,16,24,25]。自我表露能增進個體的自我認識,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促進與他人關(guān)系的建立和發(fā)展,還有益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5.1 增進自我認識
  Jourard(1971)認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必備前提條件[2]。他認為一個從不對重要他人表露自己重要信息的個體就無法從他人那里得到反饋和建議,不表露者無法全面地認識和了解自己,不僅他人無法了解他的需要和感受,他自己也無法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感受。通過自我表露,人們可以獲得自我澄清(self-clarification),因為在向?qū)Ψ奖砺蹲约旱挠^點、想法、態(tài)度和感受的同時會使自己感到明了。通過自我表露也可獲得自我認同,因為在與他人分享信息時會引出他人對自己的反饋,因此通過自我表露個體可對自己有新的更深入的認識。
  5.2 有助于問題解決
  人們會發(fā)現(xiàn)僅僅是大聲地將問題說出來就有利于解決問題,找到對問題或令人擔(dān)憂的事情的有效解決方法[16]。Cherry(1991)認為在自我表露后經(jīng)常會伴隨著對自己問題尤其是內(nèi)疚感處理能力的提高,一旦人們開始表露自己的經(jīng)歷,一般會意識到原來事件并沒有原先想象的那么糟糕、令人郁悶或難為情,從而增強對生活的控制感[13]。
  5.3 促進人際關(guān)系的形成和發(fā)展
  自我表露有利于親密關(guān)系的形成和發(fā)展[4,7]。自我表露是關(guān)系滿意度和關(guān)系質(zhì)量的一個有效預(yù)測因子[26,27]。通過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和發(fā)展,獲得人際支持,而人際支持對處理壓力事件,更好地適應(yīng)社會生活是非常有利的。有關(guān)自我表露與孤獨感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表明,對同伴適宜的自我表露與較低的孤獨感相聯(lián)系[25,27,28]。
  5.4 有益于生理和心理健康
  自我表露對個體生理和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臨床咨詢和治療方面。過去幾十年的研究已表明,坦白和表露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有益的[2,11,16]。流行病學(xué)和免疫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不僅是特定的病因而且心理社會因素也會影響人體器官對疾病的易感性[25]。一些研究證實,回避情感表露與嚴(yán)重疾病,如癌癥、心臟病有關(guān)[16,29]。
  當(dāng)然在日常生活中個體有時會回避自我表露,正如前面相關(guān)的自我表露理論所提及的個體在決定是否表露這些信息時會考慮危險和代價,包括個人危險和關(guān)系危險。Derlega(1987)將這些危險分為幾類:被拒絕;發(fā)現(xiàn)對方對建立親密關(guān)系不感興趣;表露的信息被對方用來在關(guān)系中獲得控制或權(quán)力;對方將表露的信息傳播出去;混淆個人界限;信息的互惠失衡[27]。DeVito(1998)將自我表露的危險歸為個人危險、關(guān)系危險和職業(yè)危險[13]。Kowalski(1999)將自我表露的危險歸為:人際代價;產(chǎn)生不期望的印象;自我感知的改變;情感調(diào)節(jié);界限調(diào)節(jié);自我表露的道德兩難[11]。這些學(xué)者對自我表露消極結(jié)果的分類雖有差異但有交叉重合,在個人因素方面最重要的危險就是導(dǎo)致被對方拒絕。有時候這種對被拒絕的害怕和擔(dān)憂是不合邏輯或夸大的,但有時候這種危險的確是存在的。
  
  6 自我表露的測量
  
  自我表露研究主要有采用以下幾種測量方法:自我報告法、觀察法和實驗法。
  6.1 自我報告法
  自我報告法在自我表露研究中使用最多,主要包括問卷法、訪談法、日志和交互作用法。Buhrmester和Prager(1994)根據(jù)自己的研究目的回顧了相關(guān)的50篇自我表露文獻,發(fā)現(xiàn)在這50篇研究報告中,有43篇采用的是回溯性的自我報告評定法,1篇采用日志法,只有5篇采用直接的行為觀察法[30]。
  6.1.1問卷法
  自我表露問卷主要有Jourard(1971)的Self- Disclosure Questionnaire(JSDQ)、Chelune(1976)的Self-Disclosure Situation Survey(SDSS)和Miller等人(1983)的Miller Topics Inventory(MTI)。
  JSDQ有不同的版本,各個版本的項目數(shù)量從15~60道不等。JSDQ被廣泛用于測查自我表露的個體差異[3]。JSDQ按照生活主題把問卷內(nèi)容分為觀點態(tài)度、興趣愛好、金錢、工作(或?qū)W習(xí))、個性和身體等六個維度。60個項目的版本每個維度由10個項目組成,要求被試報告在每個題目上對不同的目標(biāo)人(母親、父親、最好的同性朋友和最好的異性朋友)的表露程度,0―表示不向他人表露;1―表示向他人說了一些;2―表示非常詳細地告訴他人;X―表示對他人說謊或不正確地表達自己,分別以1、2、3、-1分進入統(tǒng)計。
  SDSS是Chelune基于自己提出的自我表露適宜性(self-disclosure flexibility)概念編制的。自我表露適宜性指個體辨別不同的情境進行相適宜的表露的能力[31]。Chelune認為自我表露是個體與情境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28]。SDSS由20個不同情境的問題組成,要求被試在6點量表上報告,想象自己在這樣的情境下(如,與家庭成員一起吃飯;在相親的時候)對特定的目標(biāo)人(一個朋友、許多朋友、一個陌生人、許多陌生人)表露意愿的程度,0―表示你只愿意稍微表露一下某些主題;5―表示你愿意具體地表露個人信息讓對方了解你。自我表露適宜性的得分通過計算20道題目的平均標(biāo)準(zhǔn)差獲得。
  MTI是Miller, Berg和Archer設(shè)計的。該問卷包括8個項目,要求被試在7點量表上報告對同性朋友在各個題目上表露的程度,從“1”幾乎不表露到“7”完全充分表露。項目內(nèi)容包括我的個人習(xí)慣;我做的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情;我最深的情感等;
  6.1.2 訪談法
  自我報告的資料也可通過面對面或電話的訪談方式獲得。Howe, Bukowski等人(2000)使用半結(jié)構(gòu)訪談法研究青少年早期兄弟姐妹的自我表露狀況[32]。此研究對每個兒童進行了10~15分鐘的訪談,問了20個開放性的題目。題目涉及與兄弟姐妹、父母和朋友自我表露的實質(zhì)、兄弟姐妹的關(guān)系質(zhì)量等。
  6.1.3 日志法和交互作用記錄法(Interaction Record)
  日志法就是要求被試在研究的特定一段時期內(nèi)記下每天發(fā)生的與研究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事件信息。交互作用記錄法要求被試記下特定時期內(nèi)發(fā)生的交往的時間、持續(xù)的時間、共同交往的人數(shù)、交往對象的性別、交往中或交往后的感受等等。在此將日志法與交互作用記錄法歸納在一起是由于在自我表露研究中使用的交互作用記錄法一般都是對及時事件(event-contigent)的記錄――它要求被試在事件發(fā)生后就報告記下,而不是讓被試在經(jīng)歷一段時間后再回憶記下這段時間里發(fā)生的交互作用事件。強調(diào)及時性的交互作用記錄法與日志法是相似的。交互作用記錄法使用的前提假設(shè)是認為人們可以監(jiān)控自己的生活[33]。
  Howe, Bukowski等人(2000)的研究也使用了日志法,要求兒童在14天里每天通過回答有關(guān)兄弟姐妹交往情況的21個問題(如,在學(xué)校或家里的積極體驗;助人行為;分享彼此的感受)完成日志[32]。Laurenceau,Barrett和Pietromonaco(1998)使用交互作用記錄法來研究自我表露、目標(biāo)人表露和感知到的目標(biāo)人反應(yīng)在人際親密中的重要性[7]。該研究使用交互作用記錄法中的RIR(the Rochester Interaction Record)技術(shù),要求被試在每一次交往后立即提供詳細的有關(guān)他們的表露程度、對目標(biāo)人表露的感知、感知到的目標(biāo)人的反應(yīng)程度和親密的感受。RIR有標(biāo)準(zhǔn)化的格式來記錄每次持續(xù)至少10分鐘的社會交往,內(nèi)容涉及交往的時間、地點、長度、參加的人、性別;個體與他人的親密性、表露的水平和質(zhì)量、交往的滿意度、交往的發(fā)起和影響者;交往的性質(zhì)等。
  6.2 觀察法
  觀察法在自我表露研究中的運用主要是實驗室觀察法,研究者運用錄像、錄音等把表露的過程記錄下來,然后使用具體的編碼系統(tǒng)轉(zhuǎn)錄。根據(jù)被試彼此是否熟悉分為兩種:一種是被請到實驗室里的被試是彼此熟悉的[26,34,35];另一種是在表露情境中既有熟人(朋友、配偶等),又有陌生人[35]。研究者觀察其表露的內(nèi)容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讓被試就給定的主題進行表露[26],另一種是讓他們即興發(fā)揮,隨意表露,主題不受限制[34]。
  新近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編碼分析技術(shù)――社會關(guān)系分析技術(shù),由Kenny等人開創(chuàng)。利用社會關(guān)系分析技術(shù),研究者可考查行動者(表露者)、對方(目標(biāo)人)和自我表露過程中雙方的關(guān)系效應(yīng)。研究者使用社會關(guān)系分析技術(shù)可以得出在自我表露過程中不受對方和情境影響的變量數(shù)量,評估自我表露中分別有多少變量歸于行動者、對方及雙方關(guān)系。穩(wěn)定的行動者變量意味著個體的自我表露水平對不同的對象、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是一致的,穩(wěn)定的對方變量表明個體引發(fā)對方自我表露的能力不隨對方和情境而變化,顯著的關(guān)系變量表明每個表露者對不同對象的自我表露存在獨特的調(diào)節(jié)效應(yīng),具有跨情境性[36]。社會關(guān)系分析可用來測查自我表露的互惠性。與以往求雙方表露水平的相關(guān)來研究自我表露的互惠性相比,使用關(guān)系效應(yīng)的相關(guān)來評估自我表露的互惠性的社會關(guān)系分析不會混淆自我表露的基率(如總體上個體表露和引出對方表露各多少),因為以往求得的雙方的自我表露相似或匹配可能是因為雙方表露水平相當(dāng),也可能由于其中一方同時是一個高表露者和高開放者(指能引出對方高表露的個體)。
  6.3 實驗法
  實驗法在情緒表露(emotional disclosure)和創(chuàng)傷表露(disclosure of traumas)研究中運用較多。最著名且影響最深遠的是Pennebaker的結(jié)構(gòu)化的書寫表露范式(written disclosure paradigm)。Pennebaker范式,一般要求被試連續(xù)3~4天每天書寫15~20分鐘[18,37~39]。被試被隨機分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被試被要求寫下他們對自己的情感事件、創(chuàng)傷性事件或非常重要的個人問題的看法和感受,且進一步要求被試釋放或宣泄,探索最深刻的認知和情感,毫無顧忌地表露;控制組被試被要求只書寫出有關(guān)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的一些事件,不能涉及個人的主觀感受[40]。
  
  7 自我表露的研究焦點
  
  有關(guān)自我表露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礎(chǔ)理論方面,如主題、目標(biāo)人、互惠性、性別差異、人格特質(zhì)、及自我表露與親密關(guān)系、孤獨感的關(guān)系等。近年來,現(xiàn)實社會問題的表露研究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guān)注,如AIDS/HIV的表露、兒童性侵犯表露、情緒表露和創(chuàng)傷表露等。
  7.1 自我表露的主題
  自我表露的主題可以是有關(guān)自己的淺層的表面信息,也可以涉及個人非常重要、秘密的部分;自我表露可以是表露自己體驗到的積極情緒情感或自己經(jīng)歷的正向事件,也可以是對自己一般情況下不愿提及或社會不期待不贊許的事件或主題的表露。總而言之,表露的主題會涉及不同的廣度和深度,某些主題更可能也更容易表露。Jourard的自我表露問卷(JSDQ)涉及了觀點態(tài)度、興趣愛好、工作(或?qū)W習(xí))、金錢、個性和身體6個主題維度。Shechtman和Vurembrand(1996)測查了少年兒童自我表露的8個方面主題,包括家、朋友、自我、違紀(jì)、自己行為的評價、情感表達、活動、態(tài)度[34]。Papini,F(xiàn)armer等人(1990)重點調(diào)查了174名12~15歲的青少年對父母和朋友情緒方面的自我表露,主題包括沮喪、快樂、嫉妒、焦慮、憤怒、平靜、冷漠和恐懼[41]。
  7.2 自我表露的目標(biāo)人
  自我表露的目標(biāo)人主要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配偶、親密朋友及陌生人。目標(biāo)人或表露者與目標(biāo)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會影響個體表露水平、頻次和可能性[27]。許多研究表明人們更愿意對他們喜愛的或親密的人――父母、配偶或親密朋友等表露,人們更傾向于對他們認為善解人意、熱情的人表露[13,24]。
  7.3 自我表露的互惠性
  自我表露的互惠性是影響自我表露的一個重要的情境因素。Jourard(1971)最早提出自我表露是互惠的觀點,他使用“雙向影響”(dyadic effect)來描述“表露引起表露”的觀點[2]。Dindia和Allen(1992)對自我表露互惠性的研究進行元分析,結(jié)果證實存在自我表露的互惠性[43]。有關(guān)互惠性的研究結(jié)果是到目前為止自我表露文獻中最一致的部分。研究者們指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自我表露親密性的最好預(yù)測因子是他從對方那里得到的自我表露的親密性[27]。研究者提出三種不同的解釋觀點:第一種解釋基于信任-喜愛觀點,認為從表露者那里獲得的親密表露信息會增加對表露者的喜愛和信任;第二種解釋強調(diào)社會規(guī)范的影響,認為社會規(guī)范與公平理論相似,在人們獲得他人的表露信息時要反饋相當(dāng)?shù)男畔ⅲ坏谌N解釋認為表露的互惠性僅僅是聽者模仿的結(jié)果[27]。
  7.4 自我表露與性別
  盡管有關(guān)自我表露性別差異的研究結(jié)果不是很一致[43],但大多數(shù)研究仍表明自我表露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自我表露[30,41,44]。
  Jourard早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比男性表露得多[1,2]。Jourard將這種差異歸因于性別角色,尤其是男性性別角色:“男性角色要求男性表現(xiàn)得堅強、客觀、努力、有成就、不敏感和情緒不外露……這些男性角色和男性自我結(jié)構(gòu)不允許他們向自己或他人承認或表露自己內(nèi)心整個體驗的廣度和深度?雌饋砟行员黄葘ψ约汉退穗[藏許多真我!盵2]。
  Dindia和Allen(1992)對205篇自我表露的相關(guān)研究報告的元分析表明女性比男性往往有更高頻率的表露,盡管效應(yīng)范圍很。╠=0.18)。然而一些情境變量,如目標(biāo)人性別和與目標(biāo)人的關(guān)系對自我表露的性別效應(yīng)起調(diào)節(jié)作用。性別差異在同性伙伴的自我表露中更顯著,也就是說女性對女性的自我表露水平顯著高于男性對男性的自我表露水平。當(dāng)目標(biāo)人與表露者有關(guān)系時(如朋友、父母或配偶),女性都比男性表露得多。當(dāng)目標(biāo)人是陌生人,男性與女性表露相當(dāng)。[42]
  7.5 自我表露與人格特質(zhì)
  Jourard將自我表露看作是健康人格的標(biāo)志和原因,認為表露是與其他積極人格特征相關(guān)的穩(wěn)定人格特質(zhì)。其中,個人自我意識(private self- consciousness)與自我表露的關(guān)系得到了最一致的結(jié)論。有研究表明高個人自我意識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意愿對同伴表露,從而導(dǎo)致較少的孤獨感[25]。個人自我意識指個體更關(guān)注自身內(nèi)部情緒狀態(tài)、動機等的傾向性。高水平的個人自我意識與個體對內(nèi)部自我的更準(zhǔn)確、更詳細的認識相聯(lián)系,而這些認識正是自我表露的素材,缺乏這些自我知識的個體可能會較少地與他人分享個人信息。
  7.6 自我表露與親密關(guān)系
  自我表露與親密關(guān)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夫妻、兄弟姐妹、戀人和朋友之間,涉及兩個角度,一是親密關(guān)系中影響個體自我表露的因素。家庭功能和環(huán)境對自我表露的影響研究得出較一致的結(jié)論。Howe, Bukowski等人(2000)對40對5、6年級的兄弟姐妹研究表明,關(guān)系的溫暖、熱情最能有效地預(yù)測兄弟姐妹間的自我表露水平和親密性[32]。Papini, Farmer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對父母的情緒自我表露與家庭溝通的開放性、家庭親密性和青少年對家庭關(guān)系的滿意度有最強的聯(lián)系[42]。二是自我表露對親密關(guān)系建立和發(fā)展的影響。大量的有關(guān)成人自我表露研究已經(jīng)表明,自我表露對友誼、戀愛和婚姻等親密關(guān)系的形成發(fā)展的重要作用[4,7]。
  7.7 自我表露與孤獨感
  研究表明自我表露與孤獨感的關(guān)系存在三種可能:(1)自我表露導(dǎo)致孤獨感的降低;(2)孤獨感導(dǎo)致自我表露的減少;(3)某個中介變量影響著孤獨感和自我表露。許多研究者認為缺乏與他人交換親密信息的能力和機會是導(dǎo)致孤獨感的主要原因[25,28,45]。
  Jones等人(1981)認為孤獨感導(dǎo)致低自我表露[9]。Sermat和Smyth(1973)認為自我表露的缺乏導(dǎo)致孤獨感,其研究中四分之三的被試報告孤獨感的產(chǎn)生是由于“沒有與某個人交談個人重要的、秘密事件的機會”[9]。Stokes(1987)認為至少存在一個親密關(guān)系,也會影響自我表露與孤獨感之間的關(guān)系。此研究證實有一個好朋友或戀人(彼此是喜歡和親密的)會導(dǎo)致親密的自我表露和低孤獨感。
  7.8 AIDS/HIV表露
  艾滋病患者不僅要面對生理病痛,而且要面臨許多心理社會壓力,如包括對死亡的擔(dān)憂,擔(dān)心將病毒傳染給性伴侶,尋找和獲得社會支持,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guān)系等[46]。大量研究表明AIDS/HIV表露既可能產(chǎn)生積極影響也可能導(dǎo)致消極影響[46~51]。積極影響表現(xiàn)在表露能帶來較大的社會支持,緩解壓力,降低焦慮和抑郁等[48,49,51]。消極影響可能是個體要冒被拒絕、受歧視、失業(yè)、被家人和社區(qū)排斥孤立的危險等[46,47,50]。
  該領(lǐng)域的研究當(dāng)前主要集中在影響決定個體表露與否的因素、表露過程和表露對個體及重要他人影響等方面[46~51]。個體是否、何時和如何對重要他人表露都可能會影響或部分影響個體艾滋病的表露情況。例如,感知到的社會支持與個體對朋友、家人和性伴侶表露的程度成正相關(guān),而負性情緒,包括抑郁和焦慮與艾滋病表露成負相關(guān)[47]。Chin(1999)對9名HIV陽性的亞太島嶼女性研究發(fā)現(xiàn),對受辱的恐懼、擔(dān)心他人對自己失望、給別人帶來壓力和害怕自己受到歧視是影響她們表露與否的主要原因[46]。Greene等人(2002)對10個感染艾滋病的非裔美國女青年的表露原因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個體預(yù)期的他人的反應(yīng)和表露的目標(biāo)人影響他們做出是否表露的決定[48]。Murphy等人(2001)調(diào)查了135個感染艾滋病的母親對自己未感染艾滋病的孩子的表露情況及影響因素,發(fā)現(xiàn)30%的母親告訴孩子自己的病情,且自我表露的母親比未自我表露的母親報告在他們的生活中能獲得更高水平的社會支持,表現(xiàn)出較低水平的攻擊和消極自尊[49]。Derlega(2004)等人考察了141名艾滋病患者與朋友、親密伙伴和父母表露自己艾滋病病情與否的重要原因:宣泄,盡責(zé)和教育的決心,擁有親密支持的關(guān)系被認為是影響艾滋病表露的主要原因;隱私、自我責(zé)備,害怕被拒絕,保護對方被認為是影響不表露的主要原因[47]。
  7.9兒童性侵犯(child sexual abuse,CSA)表露
  兒童性侵犯是一個可能對受害者的心理和適應(yīng)產(chǎn)生破壞性后果的重大社會問題[53]。兒童性侵犯的受害者是否愿意對他人表露這些經(jīng)歷對其健康和幸福有深遠影響。有研究發(fā)現(xiàn)約30%~80%的兒童受害者在其成人前不會自覺地表露曾遭受的性侵犯,個體平均延遲表露的年限是3~18年[53]。專家認為只有那些最初否認遭受性侵犯,然后承認遭受性侵犯,而后又改口說沒有,最后又再次承認遭受性侵犯的個體被認為是真實的性侵犯受害者。大量的案例研究表明只有11%的兒童在最初的訪談中沒有否認自己曾遭受過性侵犯;在這些兒童中,22%的兒童在最初訪談中收回他們的先前的表露,92%的個體最后又重新承認[54]。Summit(1983)提出兒童性侵犯適應(yīng)調(diào)節(jié)綜合癥模型(child sexual abuse accommodation syndrome, CSAAS)[55]。該模型揭示了遭受家庭內(nèi)性侵犯的受害兒童不愿意表露性侵犯的本質(zhì),歸納為五個成分:(1)秘密;(2)無助;(3)引誘和適應(yīng);(4)延時、沖突、可疑;(5)收回。此模型一方面關(guān)注性侵犯的心理后果(恐懼、責(zé)備和適應(yīng)),另一方面關(guān)注心理對行為的影響(秘密、否認和收回)。Summit認為遭受性侵犯的兒童會產(chǎn)生自我責(zé)備和自我懷疑,害怕性侵犯者和表露后可能的結(jié)果[55]。已有研究也表明兒童性侵犯不表露的主要原因有對表露結(jié)果的恐懼、自責(zé)、缺乏自我意識等,其中兒童對表露結(jié)果的恐懼被認為是最強的抑制因素[56]。大量研究也發(fā)現(xiàn)發(fā)生家庭內(nèi)兒童性侵犯的家庭往往不和睦,更孤立,有更多的壓力和適應(yīng)問題,溝通更差,沖突更多,家庭價值觀更僵硬傳統(tǒng)[57]。
  7.10 情緒表露(emotional disclosure)
  消極情緒的壓抑或回避會提高生理喚醒水平,誘發(fā)不良心境的產(chǎn)生和損害認知功能;相反,接近、表達被壓抑的情緒是適應(yīng)性的[57]。大量研究表明痛苦經(jīng)歷的情緒書寫表達能促進個體身心健康[58]。最好的證據(jù)來自大量書寫情緒表露或書寫表達范式的研究[58~65]。
  已有情緒表露的研究已在三類被試中展開。早期的研究主要針對普通的健康年輕人。近年來的研究更多地針對有生理疾病的個體,如哮喘病患者、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者、癌癥患者等。還有一類被試是正經(jīng)歷壓力事件或無法解決的壓力問題的個體。對不同被試的研究都不同程度上證明了情緒表露對個體生理心理的積極作用。Kelly等人(1999)檢驗了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患人對壓力事件的情緒表露對其疼痛、身體和情感功能失調(diào)及關(guān)節(jié)狀況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3個月后實驗組被試有較少的情感干擾,在日;顒又猩眢w功能更好[60]。Lumley等人(2003)調(diào)查了74名大學(xué)生,考察壓力事件的書寫表達對學(xué)業(yè)成績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書寫生活壓力感受能改善學(xué)習(xí)功能[61]。
  7.11 創(chuàng)傷表露(disclosure of traumas)
  創(chuàng)傷性事件對個體健康有消極影響。然而將這些創(chuàng)傷性經(jīng)歷表露出來有利于減輕這些壓力源對身體的負面影響。Pennebaker等人(1988)對大學(xué)生的研究發(fā)現(xiàn),書寫個人對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看法和感受能減少大學(xué)生去醫(yī)務(wù)室門診的次數(shù),且增強其免疫功能[37]。近年來,研究開始探究其對一些特殊病人和精神障礙患者的效用。Rosenberg(2003)對30名接受腫瘤門診的前列腺癌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被試在身體癥狀和健康保健上明顯改善,研究結(jié)果支持了表達性表露干預(yù)對前列腺癌癥的可行性[66]。Richards等人(2000)發(fā)現(xiàn)書寫了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精神病監(jiān)獄性犯罪罪犯去醫(yī)院的次數(shù)減少了[38]。
  
  8 研究展望和啟發(fā)
  
  8.1 自我表露概念有待發(fā)展
  前人對自我表露的界定各有側(cè)重,但總體上存在兩點不足。首先,未能體現(xiàn)自我表露內(nèi)容上的辯證過程,即表露內(nèi)容不僅應(yīng)該包含個人信息,還應(yīng)包含個人對非個人信息的自身感受(包括對對方或其他人、事的評價、感受、看法等)。第二,未能體現(xiàn)自我表露方式的多樣性,即自我表露除了直接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外,還可以采用其它多種形式,如電子郵件、短信、網(wǎng)絡(luò)聊天(QQ、MSN)等形式。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可將自我表露的概念擴展為個體在交往過程中將個人信息(包括想法、感受、個性、經(jīng)歷等)和對非個人信息的自身感受(包括對對方或其他人、事的評價、感受、看法等)以口頭或其它形式直接表露給對方的行為過程。這一界定強調(diào):第一,表露內(nèi)容不僅包括個人信息而且涉及個體對非個人信息的感受評價等;第二,表露方式的多樣性和現(xiàn)代化。
  8.2自我表露的研究對象有待進一步擴展和深入
  國外有關(guān)成人自我表露的研究相當(dāng)廣泛和深入,與其豐碩的研究成果相比,有關(guān)兒童青少年的自我表露過程及其相關(guān)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就相對較少。國內(nèi)研究者對此領(lǐng)域的研究正在興起。Rotenberg認為Sullivan和Youniss的著作對兒童青少年在親密關(guān)系中(如同伴朋友、兄弟姐妹、親子)自我表露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進作用,并且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理論框架和觀點[67]。對兒童青少年的自我表露開展研究是極為關(guān)鍵和有價值的,有利于個體在面對生活事件和壓力時更好地自我調(diào)適和適應(yīng)。在青少年時期就增強這種意識,習(xí)得這種技能,意義更深遠,因為這樣青少年不僅可以更好地在同伴群體中生活,而且可以遷移到今后的兩性關(guān)系等成人生活中去。Duck(1991)研究表明在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增強處理關(guān)系的技能確實可以遷移到后期的婚戀關(guān)系中[34]。因此,深入研究有關(guān)青少年的自我表露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研究前景。
  8.3 自我表露研究工具有待進一步完善
  國外已有的一些問卷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一些研究使用JSDQ來測查自我表露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沒能得到一致的結(jié)論[3,5,6]。Pedersen和Higbee(1969)的一個研究中同時使用25個項目和60個項目的不同版本的JSDQ卻得到了不一致的結(jié)果[7]。Cozby(1973)認為JSDQ存在嚴(yán)重的問題,許多用該問卷來測量自我表露的研究價值令人懷疑[3]。Raphael和Dohrenwend(1987)研究表明有關(guān)自我表露與心理健康關(guān)系的研究之所以不一致可能是由于JSDQ里的項目內(nèi)容混淆了不良適應(yīng)癥狀和精神病理學(xué)癥狀[6]。該研究將120名經(jīng)美國精神病學(xué)協(xié)會頒布的DSM-III確診的抑郁癥患者和197名健康者就27個項目版本的JSDQ報告自我表露水平相比較,JSDQ里的題目經(jīng)臨床專家評定,被分為與癥狀無關(guān)和受癥狀影響兩個分量表。結(jié)果證實了原先的假設(shè),健康者比抑郁癥患者更可能在與癥狀無關(guān)而不是在受癥狀影響的題目上自我表露。
  國外已有的青少年自我表露的研究所使用的問卷項目是從成人問卷中抽取的而不是針對青少年群體專門編制的[7~10]。雖然研究證實其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這樣的問卷未能真實全面反映青少年群體的獨特特點,缺乏針對該階段特定的表露內(nèi)容的青少年與同伴自我表露的問卷。
  國內(nèi)目前還沒有一套針對青少年與同伴自我表露的問卷。一些學(xué)者直接采用國外的問卷對青少年進行測查,存在一定的不適宜性。如有研究者使用JSDQ最原始的60題版本來測查中國大學(xué)生的自我表露[68,69],但JSDQ中某些選項不符合中國國情(如,“我對宗教團體的個人意見和感受,如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無神論者”)。Rubin, Yang和Porte(2002)做了中國和北美大學(xué)生自我表露的跨文化研究,結(jié)果對JSDQ(60道題版本)進行了修訂,刪減了其中對中國大學(xué)生不適用13道的題目,最終保留了47道題[70]。因此,立足本土,編制一套適合當(dāng)代中國青少年與同伴自我表露的問卷對于國內(nèi)開展有關(guān)青少年自我表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Jourard S M, Lasakow P. 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8, 56: 91~98
  2 Jourard S M. The transparent self (2 nd ed.).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1971
  3 Cozby P C. Self-disclosure: A literature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3, 79(2): 73~91
  4 Buhrmester D, Furman W, Wittenberg M T, et al. Five domain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8, 55(6): 991~1008
  5 Mallen M J, Day S X, Green M A. Online versus face-to-face conversation: an examination of relational and disclosure variables.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2003, 40(1/2): 155~163
  6 Dindia K, Fitzpatrick M A, Kenny D A. Self-disclosure in spouse and stranger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7, 23(3): 388~412
  7 Laurenceau J P, Barrent L F, Pietromonaco P R.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5):1238~1251
  8 Derlega V J, Metts S, Petronio S, et al. Self-disclosure. Stage Publications, Inc, 1993
  9 Dindia K, Duck S, Communication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Wiely, 2000
  10 Jourard S M. Disclosing man to himself. Princeton, NJ: D. Van Nostrand, 1968
  11 Kowalski R M.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 self-disclosure and mental health. In: Kowalski R M, Leary M R.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interfaces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monography).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9. 225~247
  12 Howe N, Assee J A, Bukowski W M. Self-disclosure and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what did Romulus tell Remus? In: Rotenberg K J ed. 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onograph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78~99
  13 DeVito J A.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The Eight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1998
  14 Gary E S, John P K. Repression, emotional disclosure, and health: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In: James W P ed. Emotion, disclosure, and health (monography).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177~193
  15 Altman I, Taylor D.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1973
  16Kelly A E, McKillop K J. Consequences of revealing personal secre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 120(3): 450~465
  17 Hendrick S S. Self-Disclosure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1, 40: 1150~1159
  18 Pennebaker, J W, Beall S. Confronting a traumatic event: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hibition and diseas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86, 95: 274~281
  19 劉增雅,李林英. SSCI中自我表露研究的計量分析. 心理科學(xué)進展,2007,15(3):476~481
  20 Petronio S. Boundaries of privacy: dialectics of disclosur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21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著. 韋子木,張榮皋譯. 精神病學(xué)的人際理論.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2 Stokes J P. The relation of loneliness and self-disclosure. In: Derlega V J, Berg J H ed. Self-Disclosure: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mon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1987. 175~200
  23 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 孫名之譯. 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4 Collins N L, Miller L C.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4, 116(3): 457~475
  25 Franzoi S L, Davis M H. 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and loneliness: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arental influ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5, 48(3): 768~780
  26 Leaper C, Carson M, Baker C, Holliday H, Myers S. Self-disclosure and listener verbal support in same-gender and cross-gender friends’ conversations. Sex Roles, 1995, 33(5/6): 387~404
  27 Berg J H, Derlega V J. Themes in the study of self-disclosure. In: Derlega V J, Berg J H ed. Self-disclosure: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mon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1987. 1~8
  28 Davis M H, Franzoi S L. Adolescent loneliness, self-disclosure, and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3): 595~608
  29 Tardy C H. Self-disclosure and health: revisiting Sidney Jourard’s Hypothesis. In: Petronio S ed. Balancing the secrets of private disclosures (monograph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111~122
  30 Buhrmester D, Prager K. Patterns and functions of self-disclosur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 Rotenberg K J ed. 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onograph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56
  31 Chelune G J. Reactions to male and female disclosure at two lev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6, 34: 1000~1003
  32 Howe N, Assee J A, Bukowski W M, et al. Sibling self-disclosure in Early Adolescence.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000, 46(4): 653~671
  33 Weber A L, Harvey J H. Perspectives on close relationships. Boston: Allyn, Bacon, 1994
  34 Shechtman Z, Vurembrand N. Does self-disclosure in friendship increase following group counseling/therapy? A different case for boys and girls. Sex Role, 1996, 35(1/2): 123~130
  35 Miller L C, Kenny D A. Reciprocity of self-disclosure at the individual and dyadic levels: a social rel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 1986, 50(4): 713~719
  36 Dindia K, Fitzpatrick M A, Kenny D A. Self-disclosure in spouse and stranger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7, 23(3): 388~412
  37 Pennebaker J W, Kiecolt-Glaser J K, Glaser R. Disclosure of traumas and immune function: health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88, 56(2): 239~245
  38 Richards J M, Beal W E, Pennebaker J.W Effects of Disclosure of Traumatic Events on Illness Behavior Among Psychiatric Prison Inmate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0, 109(1): 156~160
  39 Kenardy J, Li J T. The role of avoidance coping in the disclosure of trauma. Behaviour Change, 2006, 23(1): 42~54
  40 Rogers L J, Wilson K G, Gohm C L. Revisiting written discloure: the effects of warm versus cold experimenter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7, 26(5): 556~574
  41 Papini D R, Farmer F F, Clark S M, et al. Early adolescent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emotional self-disclosure to parents and friends. Adolescence, 1990, 25(100): 959~976
  42 Dindia K, Allen M. Sex differences in self-Disclosure: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 112(1): 106~124
  43 Rosenfeld L B, Civikly J M, Herron J R, Anatomical and Psychological Sex Differences. In: Chelune G J (Eds). Self-disclosure: origins, patterns and implications of opennes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79. 80~109
  44 Hargie O D W, Tourish D, Curtis L. Gender, religion and adolescent patterns of self-disclosure in the divided society of Northern Ireland. Adolescence, 2001, 36(144): 665~677
  45 Chelune G J, Sultan F G, Williams C L. Loneliness, self-disclosure, and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0, 27: 462~468
  46 Chin D, Krosen K W. Disclosure of HIV infection among Asian/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women: cultural stigma and support.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999, 5(3): 222~235
  47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Greene K, et al. Reasons for HIV disclosure/nondisclosur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testing a model of HIV- disclosure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23( 6): 747~767
  48 Greene K, Faulkner S L. Expected versus actual responses to disclosure in relationships of HIV-positive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 females.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02, 53(4): 297~317
  49 Murphy D A, Steers W N, Stritto M E D, Maternal Disclosure of Mothers" HIV Serostatus to Their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1, 15(3): 441~450
  50 Landau G, York A S. Keeping and disclosing a secret among people with HIV in Israel. Health & Social Work, 2004, 29(2): 116~126
  51 Shehan C L, Uphold C R, Bradshaw P, et al. To tell or not to tell: men"s disclosure of their HIV-positive status to their mothers Family Relations, 2005, 54(2): 184~196
  52 Bonanno G A, Keltner D, Noll J G, et al. When the face reveals what words do not: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smiling, and the willingness to disclose childhood sexual abu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1): 94~110
  53 Alaggia R, Kirshenbaum S.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family dynamics on child sexual abuse disclosures. Families in Society, 2005, 86(2): 227~234
  54 Fieldman J P, Crespi T D. Child sexual abuse: Offenders, disclosure, and school-based initiatives. Adolescence, 2002, 37(145): 151~160
  55 London K, Bruck M, Ceci S J. Disclosure of child sexual abuse what does the research tell us about the ways that children Tell?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 2005, 11(1): 194~226
  56 Palmer S E, Brown R A, Rae-Grant N I, et al. Responding to children’s disclosure of familial abuse: What survivors tell us. Child Welfare, 1999, 78(2): 259~282.
  57 Alaggia R, Kirshenbaum S.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family dynamics on child sexual abuse disclosures. Families in Society, 2005, 86(2): 227~234
  58 Radcliffe A M, Lumley M A, Jessica K. Written emotional disclosure: testing whether social disclosure matter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7, 26(3): 362~384
  59 Snyder D K, Gordon K C, Baucom D H. Treating affair couples: extending the written disclosure paradigm to relationship trauma.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2004, 11(2): 155~159
  60 Kelley J E, Lumley M A, Leisen J C. C. Health effects of emotional disclosur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Health Psychology,1997, 16(4): 331~340
  61 Lumley M A, Provenzano K M. Stress management through written emotional disclosure improves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physical sympto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3, 95(3): 641~649
  62 Zakowski S G, Ramati A, Morton C. Written emotional disclosure buffers the effects of social constraints on distress among cancer patients. Health Psychology, 2004, 23(6): 555~563
  63 Low C A, Stanton A L, Danoff-Burg S. Expressive disclosure and benefit finding amo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chanisms for positive health effects. Health Psychology, 2006, 25(2): 181~189
  64 Servaes P, Vingerhoets A J J M, Vreugdenhil G, Inhibi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ehavioral Medicine, 1999, 25(1): 23~27
  65 Anderson T, Carson K L, Darchuk A J.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kills on private and interpersonal emotional disclosure of negative even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23(5): 635~652
  66 Rosenberg H J, Rosenberg S D, Ernstoff M S. Expressive disclosure and health outcomes in a prostate cancer pop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in Medicine, 2003, 32(1): 37~53
  67 Rotenberg K J. Disclosure processes: an introduction. In: Rotenberg K J ed. 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onogra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9
  68 李林英,陳會昌. 大學(xué)生自我表露的調(diào)查研究.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20(3):62~67
  69 李林英,陳會昌. 大學(xué)生的自我表露與人格特征、孤獨、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10):666~668
  70 Donald L R, Yang H B, Michael P. A comparison of self-reported self-disclosure among Chinese and North Americans. In: Petronio S ed. Balancing the secrets of private disclosures (monograph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215~234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述評 表露 國外 國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評 國外慕課研究最新發(fā)展述評 國外國內(nèi)研究課堂表達能力的述評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