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的教育為什么失敗|張居正改革為什么失敗
發(fā)布時間:2020-03-0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宮廷教育。明中葉被譽為弘治中興的名臣丘浚認為:“一心興邦,一心喪邦!被实凼前俟俚谋砺,皇帝的一言一行直接關(guān)系到國家的興亡盛衰。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代賢明君主,然而在高度集權(quán)的封建專制體制中,面對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又往往失效,張居正對少年天子教育的失敗就是典型的一例。
張居正以神宗的老師和顧命大臣的聲望,熱切期待神宗成為一代圣主,對少年神宗的教育,嘔心瀝血,為了營造宮廷的讀書氛圍,鼓勵小皇帝讀書,讓宮女、太監(jiān)都接受經(jīng)書教育,使后宮無人不讀書。他為小皇帝親自編寫《帝鑒圖說》,書中講了117個帝王故事,有81件“圣哲芳規(guī)”,記載圣明君主的嘉言美行;36件“狂愚覆轍”,闡述暴君的惡行劣跡。
神宗自幼就接受非常嚴格的教育。隆慶六年(1572年)6月,10歲的神宗剛接位,父喪未畢,就被關(guān)進書齋,進行日講,又規(guī)定,每月三、六、九視朝,視朝后還要溫書,非大寒大暑不停止這一課程。
每天日出,皇帝進膳后即開始讀書。先要誦讀《大學》10遍,《尚書》10遍,再由講官開講,完畢,看章奏文件;近午要聽講《通鑒》,午膳后才能還宮。11歲的神宗喜好書法,作為帝王這也受到限制,在張居正看來:“帝王之學,當務(wù)其大。自堯舜至唐宋的賢明君主,都重視修德養(yǎng)性,治世安民,不追求一技一藝。
此時的神宗對張居正甚為畏懼,背誦《論語》,偶有失誤,居正說一聲讀錯,神宗也會嚇得一跳。應(yīng)該說年幼的神宗還是接受教誨的,當張居正與神宗講述宋仁宗不喜珠寶時,神宗說:“賢臣才是寶,要珠玉又有何用?”居正說:“圣明的君主貴五谷而輕珠玉,五谷養(yǎng)人,金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以無益害有益!庇终f:“皇上能想到這點,那是社稷生靈之福。”
應(yīng)該說,神宗對張居正的改革是相當滿意的,萬歷九年在與張居正討論政務(wù)時說:“近年以來,正賦不虧,府庫充實,皆以考成法行,賦稅如期上繳之故!币辉俦硎荆骸笆曛g,政理修明,勛績顯著,簡在朕心!边@樣親密的師生感情,十年的友好合作,誰又想到張居正尸骨未寒,神宗驟然變卦,滿門查抄,幾乎被掘棺鞭尸,十年心血毀于一旦!這其中更值得深思的是,絕對權(quán)力造就的絕對私利,絕不容許他人分享,哪怕是扶危濟難的耿耿忠臣,也不過是召之即用,用完即棄的奴才。
值得玩味的是,神宗對張居正由敬畏而生嫌隙,是在“帝漸長”時發(fā)生的,這預示神宗隨著年齡的長大,權(quán)力意識開始蘇醒,他本是受萬眾山呼萬歲的皇帝,權(quán)力之大所向披靡,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地刺激他享用至高權(quán)力的欲望,在他尚未親政時就已表現(xiàn)出這一傾向。
綜觀中國歷史上的君主教育,以圣哲先賢為榜樣的禮義教誨,以天道儆世的天人感應(yīng)說,以及規(guī)勸帝王的諫議制、史官制等各種理論和方法,都不外乎通過道德教育使君主自律,以達到約束君主的目的。對君主是自律還是他律,實際上是人治和法治的問題。張居正君主教育的失敗,是他君主觀念的破滅,這種破滅必然促發(fā)人們對君主專制的反思。張居正死后,神宗失去最后的顧忌,猶如脫韁的野馬。反觀張居正的道德教育,真是莫大的諷刺!張居正有清醒的君主觀念,卻醉心于君主教育,嘔心瀝血地想造就的圣主。競成為一代暴君。由此看來,超越自律,在他律中尋找制約君主的力量,才是惟一的出路,明清之際啟蒙思潮的興起,以抨擊君主專制主義為主題,就是最好的回應(yīng)!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失敗 張居正 教育 張居正的教育為什么失敗 蘇聯(lián)改革失敗的原因 中國改革失敗的原因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