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的起源芻議|雜技的起源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人類的肢體運動既是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重要的交流、表達手段。對生產(chǎn)、生活中產(chǎn)生的肢體動作加以提煉修飾便形成了舞蹈藝術。而雜技,也是由人類的肢體運動演化而來的一種藝術類型。
其實,人類自出現(xiàn)伊始,就沒有一天離開過“雜技”。而如今,在人們的印象中,雜技似乎與生活沒有必然聯(lián)系,僅成了某種藝術的代名詞。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對雜技狹義片面的理解。
對“雜技”這一名詞,筆者認為可以這樣理解――各種各樣的高超技能!半s技藝術”是對各種各樣的高超技能加以提煉、升華、歸納。雜技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古老的藝術活動,它的起源無疑也與我們祖先的生產(chǎn)實踐密切相關。
“技”在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發(fā)揮著積極的重要作用。人類自古猿進化,成為“直立人”首先創(chuàng)造的便是石制的工具。舊石器時期,人類采用敲擊的方法,獲得了石球、石片、石斧等器具,依賴這些原始的工具與大自然斗爭,逐步獲取了生存的權利!妒-君治》中就有上古時期人類利用技能進行生產(chǎn)生活的記載。
在“藍田人”的歷史遺跡中,發(fā)現(xiàn)過大量的敲制的石球。大的十厘米左右,小的宛如蘋果。與石球一起,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古人類吃剩下的動物骨骼。顯然石球就是打獵的工具。古人類在追擊野獸時,為了延長手臂的功能,用藤索套上石球拋出去,或擊中野獸,或纏住野獸四肢。誰有高超的技巧,誰就能獲得更多的獵物。
達爾文在美州考察時,曾親眼看到土著印第安人,用投石索捕捉鴕鳥、野獸。投石索上系著兩個或三個石球,使用時手中握著小的一個,用力旋轉(zhuǎn),然后向著目標投擲過去,石球擊中目標,其余的石球帶動繩索盤繞過來,在兇猛的野獸也難逃被捆縛的厄運。
雜技人所掌握的“水流星”、“火流星”的表演技巧就是由此演化而來。古人類打獵用的“飛去來器”,飛擲不中,仍然可以回到擲者手中,這便演化成后來的雜技道具如:飛叉、飛刀、鞭技、飛鏢等等。此外,伴隨當時“構木為巢、為避群害”的居住方式而出現(xiàn)的爬上爬下的活動,也成為“爬桿”的先端。
熟能生巧,巧中出技,技中生藝。說到熟練的使用原始工具,并由此產(chǎn)生技巧就要提到與弓箭有關的“射技”。
《古詩源》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吳越春秋之際,越王勾踐欲伐吳,大夫范蠡舉薦善射著――陳音。勾踐問陳音“射”是怎樣產(chǎn)生的。陳道:“臣聞弩生于弓,弓生于彈,彈起于古代孝子。不忍見父母被禽獸所食,故做彈以守之!庇值溃骸皵嘀窭m(xù)竹,飛上逐肉”。
何謂善射,《莊子》闡述的境界:“引之滿盈,措杯水其肘上,發(fā)之,鎬矢復沓,方矢復寓。當是時也,猶象人也”。意思是說:把弓拉滿時,即使把一杯水放在手背上,也要水波不興;發(fā)箭時,或連續(xù)發(fā)箭時,箭矢要重復在同一軌跡上。身體平穩(wěn),像木偶一樣。
《列子?湯問》記述!艾F(xiàn)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就是說射技要求練心、練眼、練力。這樣的練技原則至今為雜技藝術家所遵循。
由此可見,古人所說的“教民以獵”的“教”,實質(zhì)上就是總結經(jīng)驗,提高技巧。人類在與自然的斗爭中,調(diào)動了自身的潛力。創(chuàng)造了賦予人類特征的走、跑、跳、投、擲、懸垂、攀爬、較力、負重、飛越、平衡等技能。這些技能達到了超高水平的技巧動作,正是雜技藝術發(fā)生發(fā)展的基礎。
從舊石器時期的漁獵到新石器時代的農(nóng)牧;從母系社會到父系家長制;從炎、黃二帝到秦、漢、唐、宋,直至晚清。各個時期,雜技的作用縱貫其中。如果說“雜技”在遠古時期作用于生存,那么后期除了滿足生存基本需求外,它還承擔了政治需要。
夏代最后一代君王“桀”把宮廷表演推向極端,最終落下被逐而死的下場。這其中出現(xiàn)了“奇?zhèn)ブ畱颉。這“奇”就是只高超的技巧,其實就是指雜技。
儒家開始用理性解釋“禮樂”象征王權的上古樂舞“雅樂”走向沒落,以民俗藝術為基礎的“新樂”日益盛行。能使人愉悅的雜技當然也在其中。
俗話常說:孔門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著七十二,是為賢人!傲嚒笔钱敃r的主要教育內(nèi)容,而“射”與“御”既是其中的兩藝。尤其是“射”。當時的男子,幾乎無人不習射,兒童自幼也要接受“射”的教育。《史計?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田忌馳車賽馬,欲勝。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辟惍吿飫佟S纱俗C明:馳車賽馬,是當時常見的娛樂活動,人們對“御”的認識也較為深刻。這既是文化娛樂需要,更是促進軍事實戰(zhàn)需求。后世的“戲車之技”就是由“御”而生的。
“角抵”就是兩兩相當,角力。角、技、藝、射、御,故名“角抵”。也就是“雜技樂舞”!半s技”詞義從中而生。在《史記》中詳細記載了,漢武帝倡導雜技樂舞。本身他很喜歡,同時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他需要通過歌舞升平來顯示社會穩(wěn)定。作為外交手段,用“大角抵”接待各國使者。先讓各國使者震聾發(fā)聵,再通過賞賜、酒宴、游覽府庫,讓各國使者嘆為觀止,以加深初觀“大角抵”時產(chǎn)生的驚訝感,進而達到使之“見漢之廣大,?駭之”的政治目的。
在歷史的長河中不乏許多雜技英烈。有《明史》中記載的“紅娘子”救饑民,有《臨清寇略》記載的起義人士“烏三娘”利用所長獨自殺敵,最終英勇墜樓。還有清代農(nóng)民起義中的“王聰兒”,她“若弓鼓之馬上,馳騁若飛”,“持彈而發(fā),百發(fā)百中”。最后臨危不懼,英勇飛身跳下懸崖,等等。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中,也有許多身懷技藝雜技人成為可歌可泣的革命英烈。這些均有據(jù)可查,有史可鑒。
在當代,雜技是一種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手段,也是文化產(chǎn)業(yè)的生力軍,F(xiàn)代社會科技進步,物質(zhì)發(fā)達,追求個性是現(xiàn)代人的精神目標,尋求“新”、“奇”、“技”是現(xiàn)代人的興趣取向:叉車操作員可以用車叉點燃打火機;軍警戰(zhàn)士可以駕駛車輛進行特技演練,提高實戰(zhàn)能力;拉面師傅可以把面拉到比頭發(fā)絲還細,并且可以穿過秀花針;還有印度飛餅師、調(diào)酒師那令人眼花繚亂的手上功夫,以及各種“達人秀”上出新、出奇、出怪的達人表演。戲劇的川劇“變臉”也是雜技的延伸。各種綜藝晚會將雜技、威亞特技(將人或演出道具用鋼絲吊到空中)加入其中,來滿足人們對“新”、“奇”、“技”的需求。一首“忐忑”也如此了得地秀出了“雜”秀出了“技”。傳唱、模仿比比皆是。
在大街上許多違章的個人秀也經(jīng)常上演。如:騎自行車大撒把。一人騎兩輛自行車(單手扶一輛)。曾看到,一輛摩托車經(jīng)改造后帶了十余人,其景讓看者極為震撼。就連對不經(jīng)意間做了個危險或意想不到的動作的人所表達的評價都是:“你玩雜技呀!”,當然,此“技”不可取,但真可謂生活無處不“雜技”?v觀歷史,人類在生存的過程中始終沒有離開“雜技”。它伴隨著人們走到了現(xiàn)在,也必將走向?qū)怼?
但事物總有兩面性。有相當一部分人群對雜技藝術抱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它層次低;非藝術;難登大雅之堂;不能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提并論。筆者認為,這是對雜技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廣大的雜技從業(yè)者應該虛心聽取這些善意的批評,深刻反思,向其他藝術門類學習,走上真正“藝術”之路,真正做到“雜技”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ㄗ髡邌挝唬喊不帐‰s技團有限責任公司)
責編:周蕾
相關熱詞搜索:芻議 雜技 起源 雜技的起源芻議 雜技的歷史起源 吳橋雜技的由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