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鶴亭記,蘇軾》閱讀答案及翻譯_蘇軾放鶴亭記
發(fā)布時間:2019-02-04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放鶴亭記 蘇 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fēng)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于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兑住吩唬‘鳴鶴在陰,其子和之。’《詩》曰:‘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蓋其為物,清遠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wèi)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作《酒誥》,衛(wèi)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閑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于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婉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fù)擊。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升高而望,得異境焉 升:登上
B.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隱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親近
D.鶴歸來兮,東山之陰 陰:北邊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B.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C.宜若有益而無損者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D.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
B.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
C.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D.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
14.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記敘了建亭的時間、地點和緣由,描寫了放鶴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過對山人放鶴、收鶴的敘述,說明了放鶴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過與山人的對話,明確表達了作者對“隱居之樂”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鶴、招鶴之歌作結(jié),意境悠遠,余韻綿長。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飲酒于斯亭而樂之。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放鶴亭記 蘇軾》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軾的放鶴亭記譯文 蘇軾放鶴亭記書法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