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然先生書法篆刻述評
發(fā)布時間:2018-07-13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一
熊一然先生是位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頗深的書家,他的書風靜宓、典雅、深邃、沉雄、博大,有如路過內蒙古境內的黃河水,平靜而緩慢,但深廣而浩蕩,不動聲色之中,有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
認識熊一然先生,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當時,我在內蒙古包頭一中教書,他在包頭群藝館做美術導師,這兩個單位一墻之隔。工作之余,經(jīng)常向他請教學問藝事,印象中,他是和藹可親的諄諄長者,待人樸實誠懇,學問源深,又是個勤勉苦干的人。那時,只知道他是位很令年輕人仰慕的優(yōu)秀畫家,其實,早在內蒙古師范學院上學期間,他就擅長書法、篆刻了。只是在那時,書法、篆刻遭世事人情冷遇,他這方面的才能、成就,也就鮮為人知。
即使在現(xiàn)在,許多過去熟悉熊一然先生的人,仍然認為他是位出色的畫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兼擅書法、篆刻,而且在書法篆刻方面成果斐然。僅此而言,他是書名為畫名所掩了。事實上,他的書法篆刻造詣絕不低于他的畫藝成就,且有引領書法篆刻之時風、匡正書法篆刻之時弊的特質。熊一然先生的書法、篆刻風格,屬光明正大、方正儒雅為本,外顯機智與深情,這正是當前發(fā)展中的中國立足世界文化之林應有的文化姿態(tài)的最好的圖像象征之標出?傮w上看,熊一然先生書法、篆刻的成就有著深廣的文脈淵源,其書法,筑基于幾十年來不斷積累的對周秦以降中國書法圖像歷史的全方位而系統(tǒng)的如朋了然于心,這使他能日日心摹手追于一個不斷成長著的有精神價值所指的書法意象;而他的篆刻,則本于漢鑄印、漢封泥、漢肖形、漢鳥蟲篆以及漢將軍印,但于此源流之中,他又融合了明清乃至民國的流派印范式,其成就,可以說是在黃易、吳讓之、吳昌碩、齊白石之外,別開生面。這是長期撿拾印章文化中的美的形態(tài)集合做為燃料,用以灼烤心靈,經(jīng)積年累月在內心反復醞釀,而形成的一種特殊能力的具體的技法的變現(xiàn)使然。
就書法、篆刻風格建構而言,熊一然先生走的是“集前人之大成”的路子,其目的是追求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崇尚的宇宙的穩(wěn)定性、和諧性。中國人歷來認為,天地宇宙之間,有一種既濟與未濟和諧相處的有機性,這種有機性作為世界模型,能把個體的人與天道自然乃至社會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熊一然先生穩(wěn)健的書法篆刻風格,就是這樣的變與不變辯證統(tǒng)一思想觀念指導下的產(chǎn)物。藝術上所謂的“集前人之大成”,是指在匯通百家、轉益多師中,在較高的文化層次,筑成自己藝術的大美風范。熊一然先生的書法、篆刻,布局疏朗、開闊,格調古樸、雄強,氣息雍容、靜雅,即是源于這種“以天地為師”、“與圣賢同行”的“集前人之大成”。他的書法篆刻,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是經(jīng)過諸多辛勤勞作選育出來優(yōu)良品種。這就使得他的書法篆刻,不單純是從天地自然以及圣賢文化那里去獲得形態(tài)學意義上的價值和意義,而是讓這種源于宇宙自然的價值和意義,重新兌入歷史文化大河,令其具有了民族文化屬性的價值與意義了。
二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史研究館前館長孔慶臻先生說熊一然先生作書、刻。骸斑\斤切泥,血凝朱泥,魂銷素紙,心無旁騖!边@確是準確評語,絕非溢美之詞,標示出熊一然先生進行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是在匯通百家、轉益多師基礎上的。首先,他能深刻理解并準確把握莊子的萬物齊一之理;其次,是能解衣盤礴,在不知周蝶狀態(tài),使自己的書法篆刻之技,通于天道自然;然后,便是他能夠以“慎獨”的態(tài)度,繼續(xù)他的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
事實上,熊一然先生的《篆書心經(jīng)》、《唐人詩錄》、《隸書條幅》等作品,都是依托儒學為本、莊學為用而進行創(chuàng)作的最好的明證。經(jīng)六十年如一日,興趣盎然于斯,上下求索于斯。熊一然先生的書法、篆刻,如今不僅其技法已爐火純青,而且他還能準確地領悟書法文化的形式要旨,在書法形態(tài)中也反映出極為深邃的人文文化內涵。他的書法、篆刻,蘊涵了中國人的厚生意味、仁學精神乃至辯證的方法,其內蘊的技術意識形態(tài)性,能讓人的生命與書法、篆刻圖像,在觸目之際,發(fā)生疊撞、彌合。由此,奉獻給欣賞者的,是具有綿厚、醇香意味的文化佳釀——他的書法、篆刻,意蘊飽滿而豐盈,形態(tài)迷人而有活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熊一然先生這壇老酒,屈指算來,釀了近六十年了。他曾有自撰舊文說:“在內蒙古師院上學時,邱石冥先生見我刻印心切,將他珍藏的秦篆拓本出示,囑我反復臨習。胡蔚喬老師指導我臨習石鼓文,并為之示范,使初涉印壇的我,即得正道,免去了不少彎路!庇终f:“二位老師再三強調‘治印必須有深厚的書法基礎。書家不必是刻家,而刻家必須是好書家。’”此語中的邱、胡二人,邱石冥是胡蔚喬的老師,他們都與民初成立的中國畫學研究會有直接的血脈關聯(lián)。所以,在書法篆刻方面,熊一然先生走的是民初金城、周肇祥、陳師曾等人在北京組建中國畫學研究會時提出的“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路子。熊一然先生的書法篆刻,譬如,他的《長恨歌》、《阿房宮賦》以及《騎射》等作品,正是在這樣的發(fā)展路徑中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
熊一然先生的書法,是廟堂的雅頌,有黃鐘大呂氣象。結字,圓潤不失遒勁、肅穆不失婉轉;下筆,方、圓、曲、直互濟,且取法多方;結體,茂密與疏朗、陽剛與陰柔,相輔相成。他的大篆,平中見奇,有法遠古氏族圖騰孓遺者,有法武丁時期之甲骨文者,但無不脫去了原始畛域;他的篆書,一方面,能得商周早期銘文意態(tài),另一方面,能以篆書之形揚周秦威武之美。熊一然先生所書《騎射》,奇正之中,頗多險絕處。熊一然先生的《阿房宮賦》,浩浩蕩蕩,其內蘊的充盈,源于取法多方,筆畫工整勻稱,有西周《利簋》之形方而勢圓,而其意態(tài)的凝重,則有西周《十五年趞曹鼎》的律動感。此外,作品中雖偶有尖形筆態(tài),但這亦源于殷晚期(帝辛四年)之《四祀卣》,故此作,可謂可以明著后世而著升沉之今世難得的上乘佳作。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