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科學家
發(fā)布時間:2017-01-1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歷史科學家篇一:中外歷史上的科學家和科學成就
中外歷史上的科學家和科學成就
一、選擇題
1.侯德榜為中國近代科學作出了重要貢獻,為紀念他,曾經發(fā)行了一枚以其肖像為題材的郵票。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A.設計修建錢塘江大橋
B.主持修建京張鐵路
C.發(fā)明了當時最先進的制堿法
D.研制了“兩彈一星”
2. 1964年10月,我國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是()
A.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B.第一枚近程導彈發(fā)射成功
C.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D.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
3. 2011年11月,“神舟八號”成功發(fā)射,這是我國航天技術領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歷史,20世紀70年代,我國在同一領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彈道導彈發(fā)射成功
C.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D.“東方紅1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4.江濤在歷史活動探究課上找到了下列圖片,由此可知他們探究的主題是
()
A.新中國的國防科技成就 B.新中國的外交成就
C.新中國的航天成就D.新中國的軍隊建設
5.有位科學家“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為實現“畢生的夢想,讓所有人遠離饑餓”而培育出“東方魔稻”是在()
A.1970年B.1997年
C.1964年D.1973年
6.世界科技蓬勃發(fā)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1986年,我國為加快高技術的發(fā)展,開始實施()
A.“八六三計劃” B.“希望工程”
C.“科教興國”戰(zhàn)略D.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
7.牛頓在許多科學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在()
A.數學方面 B.化學方面
C.力學方面 D.光學方面
8.他著有《物種起源》一書,提出了生物進化論的觀點,這是生物科學的一次重大理論突破,也是人類思想史上劃時代的大事。該人物是()
A.牛頓B.愛因斯坦
C.達爾文 D.伏爾泰
9. 2011年發(fā)生的日本大地震導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們對原子能利用的持續(xù)關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類成為熱議的話題。歷史上為原子能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打開原子時代大門的科學家是
()
A.牛頓 B.達爾文
C.愛因斯坦D.鄧稼先
10.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據說發(fā)明者“一腳踏出的靈感”才導致了這種先進的手搖紡紗機的誕生,并且為了討好女兒珍妮,才取名“珍妮機”。你知道這位幸運的發(fā)明者、“好父親”是()
A.瓦特B.富爾頓
C.哈格里夫斯D.史蒂芬孫
11.“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chuàng)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有助并報償后代的勞動!边@是對下列哪位人物發(fā)明的贊頌()
A.富爾頓 B.瓦特
C.史蒂芬孫 D.哈格里夫斯
12.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重大變化,下列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是()
A.汽車在馬路上奔馳B.可以上網查找資料
C.坐飛機長途旅行 D.人們乘坐火車出行
13.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時代,大車不需要馬拉,新聞通過環(huán)繞地球的電線一瞬間傳遍世界??”這樣的生活最早應出現在()
A.文藝復興時期
B.工業(yè)革命時期
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
14.下列事物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①飛機②坦克③汽車④汽船
A.①③②④B.④③①②
C.④①②③D.③②④①
15.近代以來,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已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在前兩次工業(yè)革命中,美國人的發(fā)明是() ①汽船
A.①② ②碳絲燈泡 B.③④ ③內燃機 ④計算機 C.①②④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兩次工業(yè)革命的興起,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重要發(fā)明是什么?
(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人類社會從此跨進了什么時代?
(3)兩次工業(yè)革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17.沒有科學家的發(fā)現,就沒有現代人類文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由誰主持修建的?
(2)牛頓建立了牛頓力學,被尊稱為什么?
(3)物種起源的探索者達爾文、現代物理學的泰斗愛因斯坦、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主要成就分別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選C。侯德榜的主要成就是發(fā)明了制堿新工藝——聯合制堿法。與A、B、D有關的分別是茅以升、詹天佑和鄧稼先。
2.【解析】選A。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64年”。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B、C、D時間分別為1960年、1970年和1967年。
3.【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題干中的關鍵信息:“航天技術領域”“20世紀世紀70年代”,以此辨析備選項,A發(fā)生在1964年,B發(fā)生在1964年,C發(fā)生在1973年,但它不屬于航天技術領域,1970年我國“東方紅1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是我國航天技術領域取得的突破,由此判斷D正確。
4.【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題干中的三幅圖依次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我國的戰(zhàn)略導彈部隊,所以綜合三幅圖片可以看出他們探究的主題是新中國的國防科技成就。
【拓展延伸】“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的偉業(yè),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也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勇攀高峰的空前壯舉,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為此作出卓越貢獻的老一代科學家留下了無盡的精
神財富,“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科學精神的集中體現,它在我國的科學史上譜寫了一曲民族正氣歌。
5.【解析】選D。題干中的“東方魔稻”是指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1973年。
6.【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從題干中的“1986年”“高技術”可以看出應選A。
7.【解析】選C。牛頓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由此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一個新時代,對后來人類科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8.【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識記能力。英國科學家達爾文著有《物種起源》一書,他提出了“進化論”思想,指出一切物種都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都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
9.【解析】選C。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原子彈的發(fā)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由此打開了原子時代的大門。
10.【解析】選C。珍妮機的發(fā)明者是哈格里夫斯。
11.【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從題干中的“機械動力”可以看出應選瓦特,他改良的蒸汽機是一種動力機器。
12.【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疖囀堑谝淮喂I(yè)革命中由英國人史蒂芬孫發(fā)明的,汽車、飛機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卡爾·本茨、萊特兄弟的發(fā)明成果,上網查資料只能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計算機出現之后,所以應選D。
13.【解析】選C。解答本題首先要理解材料。由題中的材料可知交通工具發(fā)生了變化,并且出現新的通訊工具,這些都與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有關。
14.【解析】選B。汽船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的發(fā)明,汽車發(fā)明于1885年,飛機發(fā)明于1903年,都屬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的發(fā)明,坦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發(fā)明。故選B。
15.【解析】選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辨析能力。汽船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中美國人富爾頓發(fā)明的,碳絲燈泡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美國“發(fā)明大王”愛迪生發(fā)明的,內燃機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德國人卡爾·本茨發(fā)明的,計算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A符合題意。
16.【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第(1)(2)題考查歷史基礎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即可解答;第(3)題任意舉例說明,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發(fā)明火車機車等。
(2)電力的廣泛運用。電氣時代。
(3)火車、輪船、飛機的發(fā)明,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蒸汽機、電動機、發(fā)電機等的發(fā)明和運用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電燈、電話、電報等發(fā)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等。
17.【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和知識遷移能力。縱向考查了中外歷史上主要科學家及其科技成就。第((來自:m.serialtips.com 蒲公 英文 摘:歷史科學家)1)(2)(3)題皆屬于識記層次,難度不大,依據所學知識即可作答。
答案:(1)詹天佑。
(2)“現代科學之父”。
(3)物種起源、相對論、秈型雜交水稻。
歷史科學家篇二:中國古代十大科學家
中國古代十大科學家
1、張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zhèn)夏村),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制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huán)形山命名為“張衡環(huán)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2、張仲景(公元150 —219 )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人(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zhèn))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系統(tǒng)地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yī)學精華,根據自己豐富的醫(yī)療實踐經驗,著《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后世醫(yī)學者稱張仲景為" 醫(yī)圣" ,奉" 傷寒" 、" 金匱" 為醫(yī)經(唐宋以后將《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 中醫(yī)" 四大經典" ,張仲景一人就完成了兩部。他所確立的" 辨證論治"原 則,是祖國醫(yī)學偉大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從而使中華民族的醫(yī)學獨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張仲景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學說哺育了世代名醫(yī),至今依然是" 道經千載更光輝".
3、祖沖之(429 -500 ),字文遠,范陽遒(今河北淶水)人。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機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л)值計算到小數點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間。他提出約率22/7 和密率355 /113 ,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張叫它“祖率”。他編制的《大明歷》,第一次將“歲差”引進歷法。提出在391年中設置144 個閆月。推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81481日,誤差只有50秒左右。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huán)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huán)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祖沖之[公元429-500]祖桓[公元5-6世紀]《綴術》
祖沖之,字文遠[公元429-500年]祖籍范陽郡道縣[今河北省淶水縣北]人。他生活在南北朝時代,出身於天文、歷算世家,是劉宋王朝奉朝請祖朔之的兒子。他歷任徐州從事吏、公府參軍、婁縣令、竭者仆射、長水校尉等職。
祖桓,祖沖之的兒子,字景爍,生卒年代無可考。
祖沖之的杰出成就主要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他研究過《九章算術》及劉徽注。在天文歷法方面,祖沖之創(chuàng)制了《大明歷》,最早把歲差引進歷法。后經其子祖桓向梁武帝兩次提出修改歷法,說可以糾正何承天元嘉歷法的疏遠,政府終於公元510年起,用大明歷法推算歷書。
祖沖之父子的數學成就十分豐富,《綴術》是他們的代表作,唐初被列入《算經十書》之一,可惜,現在已失傳。在其他的著作中,我們可知他們的數學成就有圓周率、球體積和開帶從立方等三個方面。祖沖之提出了3.1415926<π<3.1415927,更得出了圓周率的密率——355/113[現稱祖率]比西方早1000年。祖桓亦解決了魏晉時期劉徽未解決的問題——計算球體的體積,其中運用到「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的原理[現稱劉祖原理或祖日桓原理]該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紀才由意大利數學家卡瓦列利[Bonaventura Cavalieri公元1598-1647年]發(fā)現,比祖桓晚一千一百多年。
祖沖之亦曾造指南車、欹器、千里船、水碓磨等機械,經過試驗都有成效。
4、酈道元(446 或472 -527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范陽(今河北涿縣)人。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并且愛好游覽,足跡遍及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江蘇、內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并且閱讀了大量地理著作,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他參閱了437 種書籍,通過自己的實際考察,終于完成《水經注》這一地理巨著。本書共四十卷,記述了1252條河流的發(fā)源地點、流經地區(qū)、支渠分布、古河道變遷等情況,同時還記載了大量農田水利建設工程資料,以及城郭、風俗、土產、人物等。《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 條,1 萬多字,經過酈道元注釋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共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這部書文字優(yōu)美生動,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學著作。由于《水經注》在中國科學文化發(fā)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一門“酈學”!端涀ⅰ凡粌H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
5、孫思邈(581-682 年享年101 歲)是隋唐之際著名醫(yī)學家。是陜西耀縣孫家塬村人,他刻苦好學,堅持行醫(yī),為民間治病。他有高尚的醫(yī)德,主張行醫(yī)不應有貪求財物的私念,對患者要有同情愛護之心,不論貴賤親疏要一視同仁。70多歲時寫成杰出的醫(yī)學著作《備急千金要方》。后來又感到《千金要方》不夠完善,又在百歲高齡的時候,完成了《千金翼方》一書。書成第二年便離開了人世。他的醫(yī)學著作所以要以“千金”命名,是因為人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由于他在中醫(yī)中藥方面的重大貢獻,后世尊之為“藥王”。
6、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杭州錢塘人。沈括的科學貢獻遍及天文、數學、物理、地質、氣象、生物、醫(yī)學等各領域。夢溪筆談》全面總結了宋朝以前我國科學技術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極高聲譽。在數學上,他發(fā)明了“隙積術”和“會
圓術”,“隙積術”比國外計算高階等差級數的公式早500 多年,“會圓術”是我國球面三角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沈括提出的地磁有偏角存在現象,比哥倫布1492年橫渡大西洋時“首次”發(fā)現磁偏角現象要早400 年。李約瑟教授稱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贊許他的著作《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
7、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順德邢臺人。元代天文學家,水利專家。先后制造了簡儀、高表、仰儀、正方案等近20種天文儀器,很多儀器其設計的科學性和使用的準確性,在當時世界上也處于領先地位。大大提高了觀測精度,對元、明時期天文研究的影響極為深遠,郭守敬曾領導開展了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郭守敬根據觀測的結果,于公元1280年3 月,制訂了部準確精密的新歷法《授時歷》。這部新歷法設定一年為365.2425天,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運行時間只差26秒。國際天文學會組織將美國在月球上發(fā)現的一座環(huán)形山和太陽系國際編號為2012的小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進行了命名。
8、李時珍(1518-1593)明代醫(yī)學家和藥學家。字東壁,號瀕湖,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他研究藥學,重視臨床實踐。長期上山采藥,深入民間,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間單方,同時參考歷代醫(yī)藥及有關書籍八百余種,對藥物進行鑒別考證,系統(tǒng)地整理了我國16世紀以前豐富的醫(yī)藥學遺產,經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綱目》。該著作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類。共收載歷代諸家本草所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藥物學的寶貴遺產,對后世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
9、徐光啟(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謚文定。上海徐家匯(今屬上海市)人,明末著名的科學家,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終生從事研究天文、歷法、水利、測量、數學、農學,較早接觸并容納西方文化,有《農政全書入《崇禎歷書》和《幾何原本》等著譯,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
10、宋應星(公元1587—約1666年),字長庚,南昌奉新北鄉(xiāng)(今宋埠鄉(xiāng))人。中國明朝著名科學家、詩人。著有《天工開物》。《天工開物》共有上、中、下3 卷,分為乃粒(糧食作物耕培)、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鹽)、甘嗜(制糖)、膏液(榨油)、乃服(養(yǎng)蠶與紡織)、彰施(染色)、五金、冶鑄、錘鍛、陶埏(陶瓷)、燔石(煤、石灰、礬石、硫黃、砒石)、殺青(造紙)、丹青(顏料與墨)、舟車、佳兵(兵器)、蘗(酒母、酒)及珠玉18部分,并附有123 幅圖畫。此書幾乎論述了工農業(yè)所有部門的技術,反映了我國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許多生產技術和經驗,對研究明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具有很高的價值,被歐洲學者稱為“技術的百科全書”。
歷史科學家篇三:中國古代的十大科學家
關于古代科學家的資料 中國古代十大科學家 1、張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zhèn)夏村),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制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huán)形山命名為“張衡環(huán)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2、張仲景(公元150 —219 )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人(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zhèn))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系統(tǒng)地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yī)學精華,根據自己豐富的醫(yī)療實踐經驗,著《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后世醫(yī)學者稱張仲景為" 醫(yī)圣" ,奉" 傷寒" 、" 金匱" 為醫(yī)經(唐宋以后將《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 中醫(yī)" 四大經典" ,張仲景一人就完成了兩部。他所確立的" 辨證論治"原 則,是祖國醫(yī)學偉大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從而使中華民族的醫(yī)學獨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張仲景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學說哺育了世代名醫(yī),至今依然是" 道經千載更光輝". 3、祖沖之(429 -500 ),字文遠,范陽遒(今河北淶水)人。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機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л)值計算到小數點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間。他提出約率22/7 和密率355 /113 ,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張叫它“祖率”。他編制的《大明歷》,第一次將“歲差”引進歷法。提出在391年中設置144 個閆月。推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81481日,誤差只有50秒左右。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huán)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huán)形山”,將小行星1888
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祖沖之〔公元429-500〕祖桓〔公元5-6世紀〕《綴術》 祖沖之,字文遠〔公元429-500年〕祖籍范陽郡道縣〔今河北省淶水縣北〕人。他生活在南北朝時代,出身於天文、歷算世家,是劉宋王朝奉朝請祖朔之的兒子。他歷任徐州從事吏、公府參軍、婁縣令、竭者仆射、長水校尉等職。 祖桓,祖沖之的兒子,字景爍,生卒年代無可考。 祖沖之的杰出成就主要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他研究過《九章算術》及劉徽注。在天文歷法方面,祖沖之創(chuàng)制了《大明歷》,最早把歲差引進歷法。后經其子祖桓向梁武帝兩次提出修改歷法,說可以糾正何承天元嘉歷法的疏遠,政府終於公元510年起,用大明歷法推算歷書。 祖沖之父子的數學成就十分豐富,《綴術》是他們的代表作,唐初被列入《算經十書》之一,可惜,現在已失傳。在其他的著作中,我們可知他們的數學成就有圓周率、球體積和開帶從立方等三個方面。祖沖之提出了3.1415926<π<3.1415927,更得出了圓周率的密率——355/113〔現稱祖率〕比西方早1000年。祖桓亦解決了魏晉時期劉徽未解決的問題——計算球體的體積,其中運用到「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的原理〔現稱劉祖原理或祖日桓原理〕該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紀才由意大利數學家卡瓦列利〔Bonaventura Cavalieri公元1598-1647年〕發(fā)現,比祖桓晚一千一百多年。 祖沖之亦曾造指南車、欹器、千里船、水碓磨等機械,經過試驗都有成效。 4、酈道元(446 或472 -527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范陽(今河北涿縣)人。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并且愛好游覽,足跡遍及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江蘇、內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并且閱讀了大量地理著作,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他參閱了437 種書籍,通過自己的實際考察,終于完成《水經注》這一地理巨著。本書共四十卷,記述了1252條河流的發(fā)源地點、流經地區(qū)、支渠分布、古河道變遷等情況,同時還記載了大量農田水利建設工程資料,以及城郭、風俗、土產、人物等。《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 條,1 萬多
字,經過酈道元注釋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共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這部書文字優(yōu)美生動,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學著作。由于《水經注》在中國科學文化發(fā)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一門“酈學”。《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 5、孫思邈(581-682 年享年101 歲)是隋唐之際著名醫(yī)學家。是陜西耀縣孫家塬村人,他刻苦好學,堅持行醫(yī),為民間治病。他有高尚的醫(yī)德,主張行醫(yī)不應有貪求財物的私念,對患者要有同情愛護之心,不論貴賤親疏要一視同仁。70多歲時寫成杰出的醫(yī)學著作《備急千金要方》。后來又感到《千金要方》不夠完善,又在百歲高齡的時候,完成了《千金翼方》一書。書成第二年便離開了人世。他的醫(yī)學著作所以要以“千金”命名,是因為人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由于他在中醫(yī)中藥方面的重大貢獻,后世尊之為“藥王”。 6、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杭州錢塘人。沈括的科學貢獻遍及天文、數學、物理、地質、氣象、生物、醫(yī)學等各領域。夢溪筆談》全面總結了宋朝以前我國科學技術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極高聲譽。在數學上,他發(fā)明了“隙積術”和“會圓術”,“隙積術”比國外計算高階等差級數的公式早500 多年,“會圓術”是我國球面三角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沈括提出的地磁有偏角存在現象,比哥倫布1492年橫渡大西洋時“首次”發(fā)現磁偏角現象要早400 年。李約瑟教授稱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贊許他的著作《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 7、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順德邢臺人。元代天文學家,水利專家。先后制造了簡儀、高表、仰儀、正方案等近20種天文儀器,很多儀器其設計的科學性和使用的準確性,在當時世界上也處于領先地位。大大提高了觀測精度,對元、明時期天文研究的影響極為深遠,郭守敬曾領導開展了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郭守敬根據觀測的結果,于公元1280年3 月,制訂了部準確精密的新歷法《授時歷》。這部新歷法設定一
年為365.2425天,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運行時間只差26秒。國際天文學會組織將美國在月球上發(fā)現的一座環(huán)形山和太陽系國際編號為2012的小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進行了命名。 8、李時珍(1518-1593)明代醫(yī)學家和藥學家。字東壁,號瀕湖,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他研究藥學,重視臨床實踐。長期上山采藥,深入民間,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間單方,同時參考歷代醫(yī)藥及有關書籍八百余種,對藥物進行鑒別考證,系統(tǒng)地整理了我國16世紀以前豐富的醫(yī)藥學遺產,經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綱目》。該著作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類。共收載歷代諸家本草所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藥物學的寶貴遺產,對后世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 9、徐光啟(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謚文定。上海徐家匯(今屬上海市)人,明末著名的科學家,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終生從事研究天文、歷法、水利、測量、數學、農學,較早接觸并容納西方文化,有《農政全書入《崇禎歷書》和《幾何原本》等著譯,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 10、宋應星(公元1587—約1666年),字長庚,南昌奉新北鄉(xiāng)(今宋埠鄉(xiāng))人。中國明朝著名科學家、詩人。著有《天工開物》!短旃ら_物》共有上、中、下3 卷,分為乃粒(糧食作物耕培)、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鹽)、甘嗜(制糖)、膏液(榨油)、乃服(養(yǎng)蠶與紡織)、彰施(染色)、五金、冶鑄、錘鍛、陶埏(陶瓷)、燔石(煤、石灰、礬石、硫黃、砒石)、殺青(造紙)、丹青(顏料與墨)、舟車、佳兵(兵器)、蘗(酒母、酒)及珠玉18部分,并附有123 幅圖畫。此書幾乎論述了工農業(yè)所有部門的技術,反映了我國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許多生產技術和經驗,對研究明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具有很高的價值,被歐洲學者稱為“技術的百科全書”。
相關熱詞搜索:科學家 歷史 中國歷史科學家 我國歷史上的科學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