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權威與司法公信

發(fā)布時間:2018-06-2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要 司法公信力既是法律權威的體現(xiàn),也是法治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其核心要義在于公眾對裁決結果的認同。培育司法公信力應著力解決三方面的問題:一是權力本位的傳統(tǒng)法律文化深深地影響著現(xiàn)代人,民眾對法律的認同感缺失;二是司法體制存在弊端,法律效益低下,難以滿足社會成員和組織對法律的期待;三是法治理論中法律工具主義思想的存在,冷卻了社會公眾心中熾熱的法律情感。本文認為應通過培育時法律的敬畏、維護既有法律的權威、強化司法公開倒逼司法公正來提升司法公信力。
  關鍵詞 法治 權威 司法 公信力
  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335
  一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一個將法治確立為治國理政基本方式的國度,民眾對法的信任與認同始終是最重要的價值追求。遺憾的是,今年2月網絡上出現(xiàn)了兩例值得反思的個案。一個是2月23日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qū)某法官的辭職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紅,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法官職業(yè)。另一個是2月26日睿智、賢淑的北京首例“;丶铱纯础钡拿袷略V訟案主審法官馬彩云在住所樓下遭到兩名歹徒槍擊,歹徒李大山系馬彩云曾經審理的一起婚后財產糾紛案的原告。兩個事例均牽涉法官,一位掛冠而去,一位不幸遇害。為什么人們眼中那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那么神圣的法律追求會時常遭遇尷尬?司法是權利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為什么法官卻無奈地選擇或被迫離開司法的場域?在今天的法治話語中,司法公信力的欠缺仍然是深層次的最根本的問題。
  一、司法公信力是法治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
  亞里士多德的法治觀認為,法治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應該有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二是法律應該得到普遍的服從。就今天的中國法治而言,早在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意味著法治的基礎條件——“良好的法律”已經實現(xiàn)。但是,從來沒有哪次大會宣告中國已經建成法治國家,相反,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努力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意味著,今天的中國仍然未實現(xiàn)法治。究其原因,自然是亞里士多德強調的法治的第二層含義還沒有實現(xiàn),法律要“得到普遍的服從”還任重道遠。
  法律要“得到普遍的服從”,公民認真學法、懂法是基礎,政府嚴格執(zhí)法是核心,而司法作為權利救濟的最后—道防線,則是最重要的保障。英國學者弗朗西斯·培根曾經說過:“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司法是正義之源,司法的價值在于維護公平與正義,社會再不穩(wěn)定,兇徒再囂張,都可以通過司法的裁決來救濟權利和懲治違法者,實現(xiàn)預期的正義。相反,如果司法失卻公信,對權利給不了救濟,對兇手給不了懲處,社會將沒有正義的期待,人人自危,良好的社會秩序將蕩然無存。一個違法事件損害的可能僅僅是某個人、某個群體的利益,但是,一個不公正的裁決,損害的則不僅僅是個體的權利,而會危及整個社會的正義預期,危及執(zhí)政基礎和黨委政府的信譽,甚至危及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司法具有公信力既是法律權威的體現(xiàn),更是法治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如果司法不具有公信力,法律將只是執(zhí)政者手中抽向百姓的皮鞭,只是施行暴政的工具,公民將只有服從的義務,而無法通過法律維護自身權利。如果司法不被信任,法律的價值無法體現(xiàn),人們對法律將失去信心,“法律的普遍服從”將如空中樓閣。在馬彩云被害后,網絡披露,其中一名歹徒是馬彩云審理的一個案件的當事人,在案發(fā)后極短的時間內,某教授在社交網絡公開發(fā)布消息指責馬彩云判案有失公允。盡管后來媒體澄清了事實,認為馬彩云判案公平公正。但也給人們留下了遐想的空間。到底是法官在濫用權力,還是當事人對司法不信任?今天的司法實踐中,各種可能性的因素都有,包括個別法官的枉法裁判,也包括一些當事人對司法的片面認識。司法要樹立起公信力,得到民眾的普遍認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司法公信力的核心要義:公眾認同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機關依法行使司法權的客觀表現(xiàn),是裁判過程和裁判結果得到民眾充分信賴、尊重與認同的高度反映。司法的公信力實質是司法公正與公眾認同的結合體,體現(xiàn)的是民眾對司法的評價。一方面,司法公信力體現(xiàn)為在一個國家的法治體系中,司法通過特有的獨立性保證了裁決的公正性,法律的權威與尊嚴已經樹立。正如美國聯(lián)邦法院杰克遜大法官所言:“我作的判決之所以是終極性的不可推翻的,并不是因為我作的判決正確,恰恰相反,我之所以判決是正確的,是因為我的判決是不可推翻的!绷硪环矫,司法公信力體現(xiàn)為司法通過自身裁決的公正,詮釋公平正義的法律精神,得到了民眾充分信任與尊重,公民的法律信仰基本形成。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公眾的認同都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礎。
  司法的權威似乎來自于其以國家強制力作為后盾,使人們不得不服從,但是,司法公信力的根基絕不在于其強制性,而在于社會公眾的認同。盧梭曾說過,“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狈扇绱耍痉ǜ侨绱,一旦司法的公信被民眾否定,人們會產生“畏訟”、“避訟”的思想,遠離訴訟,法院只會是一個冷冷清清的“衙門”,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民眾對司法的認可直接體現(xiàn)了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如果司法能得到公眾的認同,法官將被奉為正義之神,備受尊重,法官的職業(yè)將顯得神圣而崇高。在法學的原野上耕耘十載的法官不會發(fā)出“激情日漸消弭”的感慨,而最終選擇“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如果司法能得到公眾的認同,司法公信力水到渠成,當事人的敗訴不會歸咎于司法,憤恨和不滿不會遷怒于法官,賢淑法官的生命之花不會過早地凋謝。
  三、培育司法公信力的路徑
 。ㄒ唬┡嘤痉ü帕π杞鉀Q的問題
  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馬彩云案,案件的嫌疑人一時沖動,非法剝奪了法官的生命,但是殺害法官后,最終卻選擇了以自殺的方式了結自己生命,而不是接受法律制裁。生命是可貴的,以生命為代價去維護他所認為的“正義”,需要勇氣,如非萬般無奈,誰都不愿意。如果我們把法官遇害的個案放大到整個社會對司法的評價和對司法公信力的認識,那么提升司法公信力至少需解決三個問題:

相關熱詞搜索:法治 司法 權威 公信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