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張志和李清照王冕于謙朝代排列
發(fā)布時間:2022-09-0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李清照 (1084-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并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張志和(約730~約810)唐代詩人.字子同,初名龜齡,蘭溪人.
于謙(1398年—1457年),字廷益,浙江錢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于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永樂十九年,于謙考中了進士.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字元章(一作元肅),號竹齋、煮石山農、飯牛翁、梅花屋主等,元諸暨郝山下人.
古詩詞中常考的歷史朝代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隋、唐、五代(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與后周)十國(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元、明、清
古詩發(fā)展史的歷程
古典詩詞的發(fā)展簡況
為了便于大家了解詩詞的藝術特點極其體裁的分類,首先介紹一下古典詩詞的發(fā)展歷史。
在中國文學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稱《詩》或《詩三百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繼《詩經》之后,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屈原。后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冻o》突破了《詩經》的四字句,發(fā)展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個字一句)變?yōu)槠孀志洌ㄎ鍌字以及七個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jié)奏也更富于音樂性。
到了漢代,出現(xiàn)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是五言的。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淵明為首的文人們發(fā)展了五言詩。同時,七言詩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規(guī)律,只是由作者按照個人的內容需要和聲韻感覺來進行寫作。到了魏晉,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稱天竺)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fā)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fā)音規(guī)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chuàng)作由自然的聲律發(fā)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xiàn)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在繼承前代詩歌的基礎上,唐代的詩歌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類。其分類有兩種,一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tǒng)詩體,沒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這個“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們所說的格律詩;近體詩不象古體詩那樣自由,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fā)達,這就是詞。由于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余”;另外,由于詞的句子字數長短不一,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一體。那么它跟詞有什么不同呢?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如張養(yǎng)浩的《閑居三首之一》“昨朝楊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鴻(忒)疾苦。(不是)濁醪有味,(怎)消磨(這)日月東西!逼渲欣ㄌ杻鹊淖志徒幸r字。
上面簡略地介紹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發(fā)展歷史參考資料: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歷史詩詞順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