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孔立:有容乃大
發(fā)布時間:2020-06-14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1991年12月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成立,我作為理事參加了會議,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汪老。那時我只是把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同仁的論文集《臺灣研究十年》和我自己的著作《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呈送給他,請他指正,沒有機會談話。1992年12月海協(xié)成立一周年的會議,我因為剛從臺灣回來,沒有參加。1993年初汪老和唐樹備同志來到廈門,由我和副所長范希周一同去悅華酒店向他們匯報,交談了兩個小時。
虛懷若谷
汪老詢問我們去臺灣的所見所聞以及個人的感受。我談到我主動約請民進黨人談話的情形,汪老聽得很仔細,并且不時插話和提問。那時我已經開始研究民進黨,一到臺灣,就請民進黨政策中心主任陳忠信(1986年在芝加哥大學的一次研討會上與他相識),約民進黨副秘書長邱義仁、文宣部主任陳芳明等和我們交談。他們知道我們正在研究他們,因此樂意和我們見面。我們在民進黨人經常聚會的“紫藤廬”邊喝茶邊交談,除了民進黨人外,還有臺大夏鑄九教授等人。我們談到臺灣社會各階級分析、臺灣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汪老很感興趣,他問:你們怎么會談這些問題呢?我說:共產黨在大陸推翻國民黨的統(tǒng)治,民進黨早在“黨外”時期就想在臺灣推翻國民黨,奪取政權,那時候他們曾經考慮學習共產黨,以馬列主義為武器,有些人確實讀了不少書。在某種意義上說,共產黨和民進黨有可能成為同盟軍,可惜民進黨中有些人堅持“臺獨”,雙方的距離就大了。我們認為民進黨已經有30%左右的支持度,是臺灣一股不可小看的政治力量,應當對他們進行研究。汪老十分重視,在他筆記本上記下了我們這些小人物的意見。
1994年1月海協(xié)理事會開會時,在首都賓館20樓就餐。汪老要我坐在他的身邊,讓我有機會親聆他的教誨。那天他強調要深入研究臺灣,他說:臺灣研究機構相當了解大陸,而我們對臺灣的了解卻很不夠。他建議我們深入研究臺灣民眾的心態(tài),從深層次了解臺灣。我認為這個意見對于大陸研究臺灣政治的學者來說,正是打中了要害。如果沒有深入到文化層面、心理層面,對臺灣政治的理解必然受到局限,陷于浮淺。于是,我立即把這個意見傳達給全所同仁,我自己則把它作為長期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同年我們辦的《臺灣研究集刊》,發(fā)表了我和林勁的文章,汪老看了以后,要我們前往上海面談。實際上我們各自的文章只是提到一些個人粗淺的看法,想不到竟然受到汪老的關注。他這種獎掖后進、不恥下問的態(tài)度,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還親自向我推薦了上海一位學者的著作,我相信還有許多晚輩同樣受到他的鼓勵和鞭策。
特殊的角色
1998年汪辜會晤以后,汪老決定訪問臺灣。1999年1月我參加海協(xié)專家組訪問東南亞。當時臺灣海基會有意回避政治對話,并且說大陸要進行政治對話是“強人所難”,鼓吹汪老訪臺只是“單純回訪”。我在新加坡接受《聯(lián)合早報》和臺灣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們并沒有表示要以政治對話為前提,但是也不應該是“單純回訪”。汪老這么大年紀到臺灣去,總不能只去聽聽京劇,他總要使兩岸關系向前推進一步。否則就沒有什么意義,也不符合汪辜達成的四項共識。
同年1月,汪老發(fā)表了對“一個中國”86字精辟的提法。4月,我有機會再次見到汪老,那時他正準備訪問臺灣。我說,汪老去臺灣,不是作為國臺辦的干部,而是作為民間機構海協(xié)的會長,因此,汪老的講話不能和國臺辦干部完全一樣,應當要更“民間”一些,要有類似86字這樣“自己的”說法。當時有人反對我的說法,認為如果和國臺辦不一樣,那就很難“保持一致”了。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汪老正在扮演的是一種特殊的角色,他要演好這個角色,必須面對里里外外的挑戰(zhàn),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確實有很大的難處和苦衷,這是外人所無法體會到的。
2000年陳水扁上臺以后,盛傳李遠哲要為兩岸關系問題前來大陸商談。李遠哲“臨門一腳”把陳水扁送上臺,許多人認為他支持“臺獨”,對他沒有好感。我對汪老說,如果李遠哲來,政府官員可以不見他,你一定要見他。汪老問是什么道理。我說,李遠哲不是民進黨員,也沒有參加“臺獨”組織,他認為國民黨不好,要換一個政黨來執(zhí)政。他是諾貝爾資金獲得者,去全世界各地,大家都會歡迎他,難道他回到祖國來,要見民間機構的領導人卻不受歡迎嗎?汪老認真地聽了我的意見,一時沉默無語,看來我給他老人家出難題了。
寬闊的胸襟
2003年汪辜會談十周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準備在4月7日舉辦有關海峽兩岸發(fā)展的學術研討會,同時慶祝汪辜會談十周年,邀請汪老和辜振甫先生參加。我也收到了請柬。當時辜先生表示接受邀請,于是媒體把注意力集中在汪老身上,造成了一種壓力,似乎如果汪老不來,就是受到大陸對臺當局的限制,而且沒有回應新加坡的善意,這就有失泱泱大國的氣度了。
我當即寫了《汪老來不來》一文。我說,我對新加坡方面促使兩岸關系良性互動的努力,一貫心存感激。我認為汪老是一位富有歷史使命感的忠厚長者,只要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的發(fā)展,他一定會盡力去做。汪老來不來,取決于對推動兩岸關系發(fā)展有沒有實質意義,F(xiàn)在臺灣當局不承認1992年達成的共識和默契,汪辜會面不能比前一次向前推進一步,那有什么意義呢?有人認為只要二老能夠“友善地同臺”,“成就一段十年以不同形式重逢的佳話”就行了。既然這種“佳話”無助于推動兩岸關系的發(fā)展,人們何苦要勞動兩位80多歲的老人不遠千里來到新加坡,僅僅為了“同臺演出”讓大家樂一樂,這樣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還有人說,汪老的行動受到“對臺當局”的限制,那是一種誤解。汪老早已把名譽、地位置之度外,“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已經達到這樣的境界,任何猜測都是不必要的。這篇文章發(fā)表在當年2月22日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上。
就在這一年的新春,汪老在題為《共謀發(fā)展,共創(chuàng)新局》的新年寄語中,引用了唐代詩人王灣的詩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是他對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憧憬,也展示出他那正直而寬闊的胸襟。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汪老永遠值得后人敬仰。(2006,4)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