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功秦:《中國的大轉型》導言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一
中國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隨著經濟發(fā)展與變革,社會政治結構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從政治學角度來看,這種政治體制與改革以前的體制相比較,有什么新的特點?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對這種體制作了如下概括的分析:
首先,改革以來的中國社會,存在著有限的多元化。在改革開放以前的社會主義全能體制下,社會是高度一元化與板塊化的。全能主義國家政權具有廣泛而深入的對社會基層組織細胞與個人的政治控制力與動員力。而在當今體制下,中國已經通過市場經濟化,逐步形成了非政治領域的自主社會空間,政治控制的范圍逐漸縮小,僅局限于與國家與政權安全直接或間接相關的領域。社會文化、教育、娛樂、學術研究、非政治的社團,作為“第二文化”,與政府主導的“第一文化”平行地共存。這些自主的社會建制與組織,如果進一步發(fā)展,形成網絡,就會形成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興的健康而充滿活力的市民社會。在這里,市民社會指的就是國家控制力以外的、體制外的自組織系統(tǒng)。
其次,意識形態(tài)領域仍然保持社會主義的基本符號體系,作為執(zhí)政黨組織整合與黨內凝聚的基礎。但其意識形態(tài)的符號內涵已經不再具有原來的平均共產主義的目標意識。而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體制主要通過現(xiàn)代化的權威政治,作為政治整合的基礎,但已經揚棄了教條意識形態(tài)所體現(xiàn)的帶有烏托邦色彩,并力求以經濟實效性,以對美好社會與和諧社會的追求,來獲得公民對政權的支持。在當今中國,政體的實效正當性已經取代了烏托邦平均主義的“天國”理念,作為國家認同與社會聚合的基礎。
第三,中國現(xiàn)行政治體制繼承了全能體制下執(zhí)政黨的國家動員力的傳統(tǒng)資源,作為實現(xiàn)本國現(xiàn)代化的權威杠桿,從而仍然具有較強的進行體制變革的動員能力,但與此同時,也承襲了全能體制下社會監(jiān)督機制不足的問題。而這種監(jiān)督機制的缺失所引起的彌散性腐敗與無序化,又有可能反過來蠶食這種國家對資源的動員能力。
質言之,當代中國非政治領域的有限多元化、私域自由空間的擴大、意識形態(tài)的世俗化,以及執(zhí)政黨體制為基礎的社會動員能力與命令機制的存在,這幾個特點構成中國社會轉型時期政治體制的最重要特征。大體上可以認為,中國自八十年代以來的二十多年里,尤其是鄧小平南方講話以后,已經成功地通過“維新模式”而不是革命模式,完成了從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政治集權體制向更具多元性的社會政治模式的穩(wěn)健轉變。
從政治社會學角度來進行分析,這種歷史轉變,對于中國政治現(xiàn)代化與未來民主化無疑具有重要的實質性意義。那就是,新型的契約性人際關系、通過討價還價的協(xié)商機制,以及與此相對應的法制觀念、政治文化上的進一步寬松化而互容性增加,正是在市場經濟中,并只有通過市場經濟的實踐而培養(yǎng)出來的,這些都是實行中國民主政治的必要條件。①
如果說,以上是對中國模式的特點的描述,那么,用什么核心概念可以表征這種新型的政治模式的特點?從政體類型學角度而言,當代中國人生活在什么樣的政治社會結構中?在研究過程中,我最初嘗試運用比較寬泛的“權威主義”來表征這種政治模式,因為執(zhí)政精英在保持權威控制的同時,現(xiàn)代化體制內已經出現(xiàn)了有限多元化,從而具有現(xiàn)代化權威政治的一般特征,但后來發(fā)現(xiàn),單純運用這一概念來表征中國的體制,仍然是不全面的,它容易把中國與東亞權威主義做出簡單的類比與聯(lián)想,而不易把握中國改革與傳統(tǒng)體制之間的歷史承續(xù)關系。更重要的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政體形態(tài)與一般意義上的權威主義模式這兩者相比,無論在歷史背景、意識形態(tài)、政治文化、國家的組織資源方面,還是在對社會的動員機制與社會多元化程度方面,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后來我發(fā)現(xiàn),由于這種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現(xiàn)行體制是在中國經歷了近二十年的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從原來的列寧主義的全能主義體制中逐漸演變過來的,因此,運用“后全能主義”(Post Totalitarianism)來概括當今中國政治的特點,確實能表達這一新的政治結構模式與傳統(tǒng)全能主義之間的歷史連續(xù)性。然而,后全能主義只是一種歷史時段的描述,沒有能揭示結構特點。因此,我進而綜合以上兩方面特點,把這種體制定義為“后全能主義型的技術專家治國型的新權威主義體制”(Post Totalitarian Technocratic New Authoritarian Regime),即從全能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中演化過來的現(xiàn)代化的權威體制。由于中國二十年改革開放過程中取得的實效,政治中心的權威合法性資源已經有了新的來源,政府也在社會利益分化過程中獲得了新的社會基礎與支持者,實際上具有相當強韌的政治穩(wěn)態(tài)性與持續(xù)性?梢哉J為,世紀之交的中國已經進入了這樣一個新型政治時代。只有未來某一個時候,在經濟發(fā)展到一個更新的階段,在內部社會結構發(fā)生相當?shù)淖兓院,它才可能向一個具有中國特點的新型民主政治形態(tài)轉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這是一種介乎于完全沒有社會多元化的全能主義,與未來具有中國特點的民主政治之間的一種過渡性政治形態(tài)。
二,
人們自然還會進一步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中國是如何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逐漸從全能主義的政治結構演變?yōu)楝F(xiàn)行的體制的?這種的變革采取什么樣的歷史路徑?中國的這種轉型政治體制對于經濟發(fā)展有什么特殊優(yōu)勢,面臨什么樣的發(fā)展矛盾?
這些問題,都是作者近年來一直在思考與探索的,所有這些問題,均可以納入到轉型政治學的研究領域中來。通俗地說,“轉型政治學”(Politics of transition)就是轉型期政治學,它運用政治學、社會學與政治文化的研究方法與基本概念,來考察一個國家從傳統(tǒng)體制向現(xiàn)代化體制轉變過程中的政治與社會問題,以及相關的思想文化現(xiàn)象。它以研究一個國家在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政治變遷與發(fā)展路徑作為考察的焦點。
轉型政治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已經是一門相當重要的新的政治學領域,并已經出現(xiàn)一系列具有重要國際學術影響的研究成果,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研究拉美權威主義政治向民主政治轉型的學者施米特,曾提出了“轉型學”(Transitology)這一概念。轉型學最初是由拉丁美洲發(fā)展中國家研究中形成的跨學科理論學科。
“轉型學”這一概念,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它把研究者的視線,引導到轉型的歷史過程上來。根據作者所掌握的文獻,從非西方的國家政治變遷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當今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可資比較的主要轉型方式,大體上有四種類型。它們是拉美模式、南歐模式、東亞模式、蘇聯(lián)東歐模式。各種政治轉型模式都有其獨特的轉型特點,例如,南歐模式是長期處于歐洲資本主義環(huán)境中的一種成熟的權威主義,向多黨民主體制轉型的,這種模式具有強國家與強市民社會相結合的結構特征。而拉美模式的主要特點是,這些國家是在在民粹主義政治與軍事權威政治的拉鋸互動中演進的。蘇東模式則是通過激進的“大爆炸”方式,即經濟與政治的“休克療法”,來實現(xiàn)一種體制向另一種西方多元體制的政治轉變,這種模式的弱國家與弱社會的共存,可以解釋它在發(fā)展過程中何以如此不穩(wěn)定,何以充滿陷阱與挫折,也可以解釋形形色色的“顏色革命”何以此起彼伏。東亞模式,即四小龍模式,是在冷戰(zhàn)過程中,在兩大陣營的對立沖突中,通過權威政治走向多黨競爭性民主。在對以上四種不同的轉型模式的研究過程中,都產生了一些具有重要影響的政治學學者,例如林茲對南歐模式的研究,施米特與奧當諾對拉美模式的研究,普沃斯基對東歐轉型的研究,等等。
從世界各國現(xiàn)代化轉型視角來看,中國的轉型模式與上述所有模式均不相同,中國的政治變遷有其獨特性,正如本文前面已經提到過的,一方面,中國的現(xiàn)體制一方面具有全能主義體制的歷史背景,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了新權威主義對現(xiàn)代化進程的政治整合功能,中國轉型模式不能歸入已有的類型或模式中的任何一種。如何判斷這一結構的類型特征?這是中國變革實踐對國際政治學理論提出的一個問題。
可以說,相對于己有的前面四種轉型模式而言,中國在社會主義執(zhí)政黨的主導下,通過適應市場經濟變革而逐漸形成的“后全能型權威主義”是轉型分類學上的一個新的“物種”,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中國越南模式”。它的特點是,由于承繼了傳統(tǒng)社會主義體制資源,從而具有強大的對變遷過程的可控制性,以及整合資源的政治優(yōu)勢,它在經濟發(fā)展中的獲得的成功,它在轉型中面臨的問題、困難與矛盾,也可以從這一模式的歷史特點與結構特點中得到解釋。迄今為止,國際政治學界還較少有學者對中國這樣一個從社會主義全能體制演化過來的新型政治結構,做過宏觀的系統(tǒng)的類型學考察。
要把握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政治發(fā)展,就必須把中國模式放在與上述這些轉型模式相比較這一更廣闊的架構上來考察,這種模式比較,可以提供一個宏觀的平臺,啟示研究者從國際轉型政治學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從他們提出的一些重要比較變項中,例如,從歷史背景、政治精英形成的方式、轉型戰(zhàn)略、政治約束條件、意識形態(tài)在轉型中的重要性,以及意識形態(tài)轉型方式,權威合法性轉換,政治參與方式變化,社會自組織系統(tǒng)的特點,政治對經濟發(fā)展模式的影響,改革的政治約束條件,路徑依賴程度等等各個方面,來考察我們的自己的國家的轉型模式的特點。只有通過宏觀比較,才能發(fā)展出我們中國特色的政治發(fā)展理論。
三
如果從轉型的歷史過程來看,我們可以注意到,中國采取了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的特殊歷史路徑。筆者注意到,我國一些經濟學家運用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演化經濟學的一些分析概念,用來對照中國經濟改革時,發(fā)現(xiàn)中國的經濟變革的政策經驗,恰恰與演化經濟學理論有著驚人的聯(lián)系 ②。筆者受這些經濟學者的啟示,由此進一步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即如果我們能從演化經濟學的一些理論中,進一步提練、抽象、并概括出更具普遍性的演化發(fā)展理論,那么,人們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中國政治變遷過程,也恰恰同樣符合演化理論概括出來的一些基本特點。筆者甚至覺得,用“演化政治學”來形容中國轉型政治的特點,確實是再適合不過了。大體上,我們可以從演化經濟學提供的理論啟示中,對中國二十多年的政治發(fā)展的特點,在理論上歸納為以下一些特點。
首先,是中國模式演化的試錯性質。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執(zhí)政精英,強調實踐中的摸索,來尋求擺脫舊體制的發(fā)展路徑,即不是從已有的先驗原則或信條為基礎,而是通過面臨具體問題時,運用傳統(tǒng)政治體制提供的執(zhí)政黨權威政治資源,在人的理性并沒有認識制約中國發(fā)展的諸多因素的復雜關系之前,在人的理性決策能力與解決困難的復雜性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的情況下,即存在著演化經濟學家所稱的巨大的“能力-困難缺口”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實踐、摸索、局部的試錯,逐漸形成行之有效的政治與經濟政策。如果說,中國的經濟改革的成功,暗合演化經濟學的理論解釋,那么,中國政治轉型采取的路徑也暗合政治演化理論揭示的試錯路徑與邏輯。
中國模式的第二個特色,是它與傳統(tǒng)的非斷裂性。中國轉型實踐的特點是,強調并尊重中國現(xiàn)行政治體制轉軌的歷史的連續(xù)性,而不是與歷史上形成的秩序斷裂,在這一原則基礎上,通過走小步,走穩(wěn)步,不停步的方式,穩(wěn)健地走上了中國政治發(fā)展的新路。二十多年來,中國改革政策的制定充分考慮到本國社會主義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社會規(guī)范,文化遺產與社會主義體制的傳統(tǒng),通過這種漸進的“試錯”方式,來保證不會引起社會的斷裂與規(guī)范的缺失,不至于陷入“舊者已亡,新者未立”的失范危機。根據演化理論,一個國家與民族的連續(xù)性是受一種無形的歷史力量保障的,這種歷史上形成的無形權威是由人們約定俗成的價值觀,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傳統(tǒng)類型,風俗習慣,信念與傳統(tǒng)來維系的。執(zhí)政精英充分調動了這些傳統(tǒng)整合資源來維持轉型的穩(wěn)定性。這與當年嚴復提出的“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的思想極為相合。
第三,中國的政治轉型,也與演化經濟學家所研究的經濟轉型一樣,遵循著“最小打亂原則”。即中國改革開放中的政治政策創(chuàng)新,對既存制度體系的“打破”與“沖擊”,并不大于維持社會日常運轉所必需的共同體框架“完型性”與歷史連續(xù)性 ③。這樣,就能在制度創(chuàng)新與制度保持之間,維持著適當?shù)钠胶,制度變遷需要改變人們慣常的行為模式,但人們適應創(chuàng)新的活動范圍,則取決于人們感到制度與決策創(chuàng)新必須約束在恰當?shù)姆秶鷥冗M行, “最小限度打亂原理”充分考慮到制度變遷的適應性,連續(xù)性與漸進性。在這一方面,中國執(zhí)政黨的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論,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以及“三個代表”論、“和諧社會”論的發(fā)展路徑,均可以體現(xiàn)這一演化路徑的特點。
第四,充分重視改革的約束條件,考慮它們的特定情境與特定的脈絡。關于政策的形成,一方面是精英在的國家制度的限度范圍做出的決定,一方面是受公眾與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受歷史、地理與中國面對的國際生存環(huán)境的制約。這三方面的因素,是理解中國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政治演進路徑的關鍵。換言之,中國的政治變化決不是執(zhí)政精英主觀的意圖的簡單的外在化,而是政治精英、知識精英與社會大眾是在三方面因素制約下,在政治互動過程中,逐漸發(fā)展出新的模式的,在這種相互依賴的不同因素的制約下,產生特定的路徑與轉型模式的獨特性。
這種模式在轉型政治學上有什么特殊意義?漸進演化模式的意義在于,從傳統(tǒng)權威資源中,轉化出推進改革開放的新的現(xiàn)代化權威杠桿,使整個轉型過程始終保持著有效的可控狀態(tài),從而避免了變革時期最易出現(xiàn)的失范狀態(tài)與后發(fā)展國家現(xiàn)代化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的轉型危機,同時有利于降低轉型的政治成本,并避免兩極震蕩帶來的后遺癥。中國改革的成功,與這種模式發(fā)揮特殊的優(yōu)勢有關。
中國轉型的“漸進與演化”模式,可以說是一種常識理性與經驗相結合的模式,它十分接近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邏輯。是一種人們排斥了普遍主義的先驗原則,運用試錯與經驗尋求路徑選擇的模式。我們可以把這種路徑概括如下:人們總是針對具體矛盾與困境,嘗試提出某種解決辦法,在各種條件的制約中,根據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則,根據行動主體本身所能調動的政治與社會資源,繞過各種思想與觀念的障礙,盡可能地去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來。人們的行動一旦產生某種實際結果,這一結果又會促使主體根據既定條件、觀念制約、資源約束而對選擇作新的調整與修正,行動的結果,又制約了下一步選擇,為了保持已經獲得的成果,而不得不再走出新的一步等等。用嚴復當年的話來說,變甲又須變乙,變乙又須變丙,如此迭相循環(huán)。這樣,在不經意中,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段故事,這一段故事并不取決于人們主觀意圖與理性的設計,而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用黑格爾的話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人們主觀上想做成什么,重要的是由于人們的行動,不自覺地做成了什么。這就是試錯性的歷史變遷。用幾個簡單的、并不全面的關鍵詞來表達這種變遷方式,那就是,中國改革的行動主體的特定方向感(擺脫舊體制的逆向性),隨機性(根據當下事態(tài)來決定下一步),試錯性(走一步看一步),約束行動選擇的觀念因素(遵守基本原則的約束條件),支持行動的各種政治資源(國家機器與執(zhí)政黨組織系統(tǒng)),等等。
中國模式與中國經驗的形成,實際上就是在特定條件下的試錯過程。鄧小平并不知道他開步起出以后,最后的結果是怎樣。這一路徑在每次面對挑戰(zhàn)時,都會強化一次,概括地說,中國正是通過這種可以被稱之為“路徑障礙,試錯反彈”的方式,逐漸告別了舊體制,并逐漸演化、蛻變?yōu)橐环N新的政治體制,完成了從計劃經濟時代相適應的全能主義政治體制,向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后全能主義的權威政治體制”的軟著陸,形成特定的漸進-演化路徑。
正是這種被鄧小平稱之為“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演化模式,使中國模式與前蘇聯(lián)的經濟與政治休克的激進改革模式形成鮮明對比。激進自由派經濟學家為自己設計的休克療法辯解時,用過的最多的比喻是“人不能分兩次跳過一條河流”,但漸進演化論者批評激進自由派的改革戰(zhàn)略時,也使用了另一個同樣生動的比喻,那就是,休克療法如同“飛機在半空中更換發(fā)動機”一樣危險。漸進主義者對于如何過河的辦法,我們也可以沿用“過河”的比喻作出如下回應:“過河固然不能分兩步跳,但如果一步過跳入河中,就意味著淹死在深水區(qū),那還不如在淺水區(qū)漸漸學會邊摸石頭,邊學會游泳”。保持與舊體制的歷史連續(xù)性的基礎上走出舊體制,就是淺水區(qū)邊摸石頭,邊學游泳。這一過程就是試錯過程,這兩點正是漸進演化模式的關鍵,這對于理解當今中國政治演化與經濟演化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種演化型的轉型過程中,執(zhí)政精英并沒有像那些自由主義的普遍主義者那樣,用泛道德主義的標尺,把傳統(tǒng)體制資源判斷為無用的廢物而予以遺棄,而是遵循嚴復所說的“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的原則,把傳統(tǒng)政治資源作為轉型過程的政治整合所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來予以發(fā)揮作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改革,用1906年嚴復所說的另一句話,體現(xiàn)了“制無美惡,期于適時,變無遲速,要在當可”的原則。我們可以把中國近代最敏銳的思想家嚴復整整一百年前所揭示的這句話,作為中國轉型模式的十六字真言。
中國模式是通過漸進的改革,在權力體制并沒有經過革命斷裂的條件下,發(fā)展起來的新的結構。由于二十世紀的中國人以革命思維,以與舊傳統(tǒng)、舊世界徹底決裂,作為核心價值,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世紀之交的中國人這種對漸進思維的回歸,深刻地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政治文化心態(tài)與深層思維方式的重大變化,具有了反思二十世紀革命思維的里程碑意義。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發(fā)展路徑的研究,即對中國轉型政治學的研究,對于發(fā)展出一種與“演化經濟學”相呼應的“演化政治學”,具有重要的學理價值。
然而,必須特別指出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這種從全能主義結構蛻變出來的轉型模式,雖然有其特殊的優(yōu)勢,但也有其特殊的弱勢。首先,這是一種從全能國家體制中,通過市場經濟而滋育出細小的社會細胞體的“極強國家——極弱社會”體制。從歷史上看,全能主義國家體制內部,本身就先天地缺乏體制內部的監(jiān)督機制,而改革以后形成的“極弱社會”本身,又缺乏體制外的對國家官員的有效監(jiān)督力量。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腐敗與權力不受約束而造成的種種腐敗與社會不公現(xiàn)象就會在經濟與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變本加厲。一旦出現(xiàn)社會矛盾激化與社會不滿,就會進一步引發(fā)國家對社會的加強權威控制的習慣沖動,極強國家可以運用無所不在的行政機器,輕而易舉地通過強控制的方式,把社會沖突壓抑在一定范圍內。這樣,就有可能在轉型過程中,出現(xiàn)“社會矛盾——加強控制”的路徑依賴,即通過加強控制、約束社會自主空間的方法來解決發(fā)展中的問題與矛盾。久而久之,這種自我強化的路徑,就會引導人們不自覺地進入一種路徑鎖定狀態(tài)。
在極強國家控制了強大政治資源的情況下,這種以強控制方式來應對矛盾的辦法,表面上看成本甚低,收效較快,而且很少受到社會的強烈反彈,然而,這樣做最終會導致民主的制度創(chuàng)新難以在應對社會矛盾過程中健康發(fā)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現(xiàn)行的轉型模式存在著制度創(chuàng)新與路徑依賴之間的賽跑。制度創(chuàng)新的速度如果快于后者,中國有可能順利實現(xiàn)政治現(xiàn)代化,反之,就可能在路徑依賴不斷強化過程中,走向發(fā)展的死胡同。正因為如此,如何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來克服轉型期路徑依賴,是中國改革時期的演化政治學的重大研究課題。
四
以上所寫的,是我在編輯這本論文集時產生的一些感想,也是對自己近年來對中國轉型政治研究的心得所作的一些理論上的疏理。也想以此來說明轉型政治學對于理解中國現(xiàn)代化政治的重要意義。本書的書名之所以稱為《中國的大轉型:從發(fā)展政治學看中國變革》,就是力求把對中國當代轉型期政治的研究探索,與一種更為宏觀的理論框架的探索聯(lián)系起來。
本書收入的三十余篇文章,均是環(huán)繞以上主題進行的。一部分論文是近年來刊物上發(fā)表過的,另一小部分則是尚沒有發(fā)表過的。這些文章反映了五、六年來作者在當代政治發(fā)展研究方面的一些探索。這些論文分別研究中國改革中的政治學與社會文化的一些具體論題。把這些論文中的內容整合起來,就大體上構成作者本人對中國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政治轉型的基本思考。全書按內容可以分為五個組成部分。
第一組論文“中國變革史四論”,從歷史長時段的視角,來考察中國當代轉型的歷史意義。它們揭示了現(xiàn)代化以前的中國文明結構的“抗演進性”,以及從近代變革到中國當代改革開放的大背景!稄那晔房窗倌晔贰芬晃耐ㄟ^對中國千年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比較,來揭示中國從非競爭型文化向競爭性文化轉變,從非市場經濟社會向市場經濟社會轉型的歷史大趨勢的合理性。并以此為基礎來揭示當代中國變革的長時段歷史意義。該文指出,歐洲文明的小規(guī)模、分散性、多元性、邊界開放性基礎上形成的流動性與競爭性,使這種文明有一種內在的活力,而為了整合超級帝國而不得不以“安分敬制”作為基本精神的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明,則缺乏這種激活個體競爭的生命力,這正是近代中國與西方文明碰撞中,難以適應突變的環(huán)境,并備受挫折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國走向世紀大變革的起源。
《百年中國現(xiàn)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選擇》是本書中最長的一篇文章,但卻可以說是一部濃縮的百年史論。該文是根據我在鳳凰衛(wèi)視的《世紀大講壇》的一篇演講稿擴展而成。該文通過對清末變革、辛亥革命、袁世凱強人政治、國民黨現(xiàn)代化運動、毛澤東社會主義計劃體制、鄧小平改革這六次現(xiàn)代化選擇的歷史考察,來分析這些不同時代的政治精英在自己信奉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趨向的引領下,運用自己所能支配的政治資源,應對現(xiàn)代化挑戰(zhàn)的成敗。該文試圖以此說明,中國人追求現(xiàn)代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自覺地尋找適合于中國的轉型政治模式的試錯過程;
這一考察力求概括出,一種能承擔發(fā)展中國家現(xiàn)代化轉型的政治體制所應該具有的一些基本結構特征。
《中國轉型體制形成的歷史詮釋》一文中,考察了鄧小平模式從舊體制中演變出來的歷史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五個歷史要素,并指出低度政治參與條件下形成的“延時效應”所具有的積極消極兩面刃特點。該文也是運用演化政治理論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的一種新詮釋。
以上這幾篇論文可以看來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一個對中國當代變革的歷史解釋框架。
收入第二組“中國模式,經驗與問題”這一主題的論文,是本書的主要部分,這些論文從轉型政治學角度來考察分析中國當代政治模式即鄧小平體制的政治學性質!逗笕苤髁x的權威政治:發(fā)展的優(yōu)勢與問題》對中國從全能主義結構蛻變過來的政治發(fā)展模式,做出政治學的定位,并以此為基礎,分析中國轉型模式的優(yōu)勢、矛盾與問題。
《從新制度主義看發(fā)展中國家腐敗及蘇丹化現(xiàn)象》與《中國現(xiàn)代化中的地方庇護網政治》是姐妹篇,我在這兩篇論文中,運用新制度主義方法來考察中國轉型期腐敗的成因,以及發(fā)展中國家退化了的權威政治如何會陷入朋黨組織體制的陷阱。
《對中國民主轉型的路徑的若干思考》一文是我對中國特色的民主化問題的最新探索,該文提出中國通過試錯方式發(fā)展中國特色民主的五個基本原則,以及對三種民主發(fā)展路徑作出政治學的評價。
《改革以來中國意識形態(tài)創(chuàng)新的歷史考察》與《從轉型政治學看中國意識形態(tài)創(chuàng)新的歷史特點》也是姐妹篇,我提出轉型期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功能以及中國執(zhí)政黨意識形態(tài)堅持與發(fā)展的辯證關系以及六個重要特點。我運用新制度主義的理論方法,對中國意識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提出了如下總結,即從原有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資源中,尋找能包容發(fā)展性,同時又能滿足意識形態(tài)對執(zhí)政黨的合法性保護功能的概念符號元素。并以它為基礎,來形成一種能適應改革開放辯護與論證功能的新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以取代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這種創(chuàng)新過程顯示了漸進演化模式的一個重要例證。
收入第三組“中國變革的文化視角”的文章,集中考察轉型中的文化、思想與思潮現(xiàn)象。文化與思想在社會變革中的重要性在于,社會變遷過程中,人們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主張、政策、辦法,是受一定的文化與思想動機制約與支配的,人們總是在先定的價值與思想理論的框架中,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辦法的。這樣,對這種思想主張的分析與考察,就構成政治選擇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體上說,一個時代的矛盾與困境,總是會在知識分子群體中形成解決矛盾與困境的不同思想路徑。
《百年變革中的三種思想選擇》從二十世紀初期以來中國現(xiàn)代化面對的三種困境的角度,來解釋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左翼激進主義之爭的歷史背景。
《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分化及其政治影響》一文是我在日本名古屋中國學國際會議上宣讀的論文。我對上述三種思潮主張在改革開放時代中國的出現(xiàn),及其意義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考察。此外,其他一些文章則涉及轉型時代知識分子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文化上的浪漫主義。一位美國保守主義哲學家眼中的中國變革,轉型期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關系,均作了考察。
在這一部分文章中,我特別注意到中國知識分子問題。他們作為社會良知的承擔者,在社會轉型中起到了思想試錯與提供價值選擇的特殊功能。(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他們又必須具有務實冷靜的態(tài)度。我還對社會變動時代邊緣知識分子在人文建設中的作用、知識分子在轉型時期的生存環(huán)境,他們在轉型期的思想分化的社會意義等問題分別進行了考察。《中國人的逐利文化及其現(xiàn)代意義》則分析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中與現(xiàn)代市場經濟文明相契合的方面,以及這種逐利性格的消極性。
第四組“國際、兩岸與民族主義”中,我在《中美文化沖突與新民族主義》一文中,通過對科索沃事件中美互動的分析,來考察中國后冷戰(zhàn)時代的民族主義思潮的新特點。事實上,人們在處理國際事務時,同樣是受到自己固有的價值、思維方式、政治文化等主觀因素影響的。本組中還特別收入了多年前與澳大利亞記者談中國民族主義與儒家文化的訪談錄。這篇文章之所以收入進來,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溫和的理性的民族主義的思想立場,以區(qū)別于那種激進民族主義。我相信十年前的訪談所提出的觀點,應該是表達了中國人中的主流思潮。
《新加坡的選舉權威主義》是我在該國半年訪問研究后,對這種特殊權威政治體制的特點的考察分析成果,其中也有對這些國家政治與文化關系的思考與觀感!侗税稓w來的思考》是我的訪美隨感,在這篇文章里,我指出,每一個有機會來到另一個文化中的人,應該盡可能地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用自己的“眼鏡”,去發(fā)現(xiàn)異質文明中的那些積極的東西,以便為自己國家變革提供一些值得借鑒的東西。這應該是知識分子的文化責任。
本書最后部分收錄了幾篇文章作為附錄。一篇是五年前出的版的論文集《與政治浪漫主義告別》一書的自序。這篇文章回顧了我探索新權威主義理論的心路程歷。如果說,《告別》一書的著眼點,更多地是對改革中的浪漫主義的激進路徑的批判反省,那么,本書的著眼點,正如書名所表明的,是對四分之一個世紀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漸進演化路徑的理論思考。前后兩本論文集恰恰可以構成姐妹篇。附錄中另一篇《與網民思想交流》,是我在2005年底在天涯社區(qū)做客時與網友交流的對話錄,其中反映了我對新權威主義理論的一些新思考,以及我對當代中國轉型過程中的一些公共性問題的看法。
五
最后,我要向讀者介紹一下我治學的經歷與心得。二十多年以前,我在南京大學讀研究生時,主攻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史。在那時,我已經對運用新方法來研究政治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上海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以后,逐漸轉入對中國近代政治變革史的研究,并開始運用政治學、社會學與文化學的方法來探索近代變革史。在八十年代后期與九十年代前期,我提出新權威主義與新保守主義的改革理論,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在國內思想界引起激烈的思想論爭。這些思考與探索成果結集于1995年出版的《蕭功秦集》中,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又回到對清末變法與新政的歷史研究中去,并完成一系列反思戊戌變法、清末新政、保路運動的論文。一九九八年出版了《危機中的變革:清末現(xiàn)代化中的激進與保守》。此后,我又在《戰(zhàn)略與管理》上陸續(xù)發(fā)表了一系列以當代中國變革與思想文化為研究對象的文章。當我開始研究當代中國問題時,我在清末改革研究中摸索出來的理論與方法,確實使我大受裨益。這些思考成果收入到《與政治浪漫主義告別》一書中。幾年前,我受聘為上海交通大學政治學教授,我在為研究生開設《現(xiàn)代化與政治發(fā)展》課時,開始比較系統(tǒng)地思考轉型政治學問題,這就使我的知識結構與方法論具有了歷史學與政治學的雙重性。
如果總結自己研究的特色的話,可以這樣說,我是從治歷史學起家,進入政治學領域,我作為歷史學者所具有的知識結構與思維方式,或許有助于從人文歷史視角,來體察政治學問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另一方面,政治學領域的研究,又使我可以運用政治學的理論方法與視角,作為“鉆探機”,來開采中國的現(xiàn)代化歷史的豐富礦脈。在二十多年的研究中,我個人深切地體會到,歷史學真可以說是政治學之母。原因很簡單,歷史是經驗之流,學者將會從人類歷史的集體經驗所呈現(xiàn)出來的政治與人性的復雜性與豐富性中,受到極大的啟示,從而避免政治思維的簡單化與概念化。用一句我經常說的話,政治學必須以歷史學為血肉,歷史學必須以政治學為骨骼。這兩個領域之間是息息相通的。也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面對如此豐富的百年中國變革的經驗之流,也是生為一個大轉型時代的中國學者的幸運。
最后要談一點方法論方面的一些體會。我深切地體會到,要研究中國轉型政治學,一方面,要廣泛吸收國際政治學現(xiàn)有的理論資源。根據我個人的研究實踐,西方政治學中的極權主義、權威主義、現(xiàn)代化理論、政治發(fā)展理論中的發(fā)展型危機、認同危機,合法性危機、命令貫徹與政治參與危機,政治參與爆炸理論,新制度主義經濟學中的路徑依賴與試錯理論,杜爾凱姆的失范理論,林茲提出的“蘇丹式政權”腐敗理論,奧爾森提出的軟政權與分利化理論,都對思考中國政治轉型具有重要方法論意義,讀者可以從本書各篇論文中注意到,我確實相當重視廣泛吸收西方政治學現(xiàn)有的理論成果來研究中國問題的。
另一方面,理論創(chuàng)新對于研究中國轉型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國際政治學界提出的許多有關政治發(fā)展的理論概念,是在研究第三世界國家現(xiàn)代化過程中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運用這些理論方法,用來分析中國政治時,就可能出現(xiàn)理論與研究對象不兼容的問題。這就需要根據我們研究的中國對象的特殊性,對源于西方的政治學概念軟件,作“漢化”處理。當現(xiàn)存在概念方法的漢化處理,仍然不足以解釋中國發(fā)生的政治現(xiàn)象時,就需要我們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去“開發(fā)新的軟件”,另辟蹊徑,去建構一些新的概念。二十多年來,我根據自己對中國現(xiàn)代化的思考,提出了“新權威主義”、“政治浪漫主義”、“制度決定論”思維模式,“脫兩極化”,“有限多元化”,“低度政治參與”、“類蘇丹化”、“地方庇護網政治”、“后全能主義型新權威主義”,“派群”理論、“延時效應”、“反應型民族主義”等新概念,作為探索中國轉型政治的工具,在本書的各篇論文中,讀者都可以看到上述這些概念所起的解釋作用。希望這些嘗試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中國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現(xiàn)代化轉型社會,它所具有的十三億人口的巨大的規(guī)模效應,它自洋務運動以來經歷了一百四十年的充滿曲折、艱辛與創(chuàng)傷的歷史經歷,二十多年來中國轉型實踐所提供的如此豐富、復雜而又獨特的歷史經驗,這些歷史經驗,又可以向西方政治科學提出許多挑戰(zhàn)性的問題。所有這些,都表明中國改革的政治學研究,理應成為國際政治學領域中最富有生機、最具有開拓前景的學術領域,中國大轉型時代的現(xiàn)實矛盾與困境,又無時不刻地刺激著我們這一代學者,迫使我們去理解它們,并為克服它們而竭盡自己的心智。正因為如此,中國政治學理應成為對國際政治學做出重大貢獻的最有希望的領域,我們應有志于運用我們自己在本國政治學領域的辛勤耕耘與理論創(chuàng)新,來豐富國際政治學的思想資源。生于這樣一個國家,生于這樣一個時代,中國學者的人生價值與社會責任感,都將在這一耕耘中得到最充分的體現(xiàn)。
注釋
、偈捁η兀骸昂笕荏w制與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政治發(fā)展”,《與政治浪漫主義告別》,第207-208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②參見賈根良、趙凱:“演化經濟學與新自由主義截然不同的經濟政策觀”,載《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年第2期。
、弁。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