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中國應該如何看待“大國崛起”
發(fā)布時間:2020-06-0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電視系列片《大國崛起》最近陸續(xù)播出,引起許多議論。我們住在美國的這些年,對美國歷史比較感興趣,平時也喜歡看美國電視里的《歷史》頻道。到了看《大國崛起》的時候,就很理解用電視媒體來處理這種題材的困難之處,而且也就明白,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已經非常不容易。
中國在近十幾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一種要崛起的姿態(tài),卻也因為崛起的突然和短期快速,隱含著種種危機。電視片的初衷,顯然是在告訴大家一些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讓人們思考一些問題,汲取他國的經驗教訓。它指出了每個國家有自己的特點,也就是自己特定的優(yōu)點和弱點,不是照抄他人就一定能抄出同樣效果,因為你自己文化中的特征,在無形中加強和抵消、修正和扭曲引入的外來經驗?墒,它指出了一些普世的原則,例如科學、教育、激勵人們創(chuàng)造力、消除社會弊病的制度,如何在起著催化社會發(fā)展和保障社會健康的作用。它同樣指出了一些負面教訓,例如以軍事擴展來刺激“崛起”,如何無可避免地會導向幻滅和災難。對他國走過的道路更多了解總是好事。至于一個片子,要在短短兩三個小時里對某個國家?guī)装倌甑陌l(fā)展路徑作出大致描繪,總是要被迫去除許多細節(jié),有爭議也總是難免的。
之所以要環(huán)顧世界,看看別國的崛起歷史,主要因為中國是一個后發(fā)國家。我想借著這個機會,說說自己的一點小小體會,F(xiàn)代后發(fā)國家和這些所謂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條件有許多差異,其中之一就是政府關照和民眾期待的契合點是不同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在這些片子里看到,這些老牌自由經濟的國家,它們走的是一條自然發(fā)展的道路。自由經濟并不是一個經濟學家的設計方案,它是自然發(fā)生的,經濟學家只是在對現(xiàn)存事實不斷作出研究。自然發(fā)展的一個特點是,早先身在其中的人們,對它在發(fā)展過程中一些自然生成的現(xiàn)象、觀念、原則,不管利弊一開始都習以為常,照單全收。比如說,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工作自己找,老板說了算,找不到工作是自己倒霉;
假如工作時間長、條件差是自己運氣不好、工作出危險自己認栽;
生老病死更是個人事務、家庭事務。而宗教對個人面對厄運時的堅忍,又起了很大作用。
也就是說,早先社會制度和觀念都處于初級的、粗糙的、有待完善的階段。一方面,政府、社會對失業(yè)、窮困、福利、健康、醫(yī)療、養(yǎng)老等等,沒有要“做什么”的意識,那時候這樣的制度還沒有“發(fā)展出來”,另一方面,與其一致的民眾觀念也一樣沒有“覺醒”。這是西方世界在80年前遭遇經濟大蕭條時,美國有1/4失業(yè)人口,社會卻沒有發(fā)生大動蕩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政府關照的缺席”和“民眾對政府干預經濟期望值很低”,是基本契合的。后來的發(fā)展又都是基本同步,就是政府開始健全制度,民眾開始逐步認為,日子過得不好,政府有很大甚至全部的責任。
我們再看今天的中國。假如看了他國發(fā)展史,就很放心地想,原來他們發(fā)展中也有過問題,老百姓曾經過得比我們還苦,失業(yè)率比我們今天更高,所以,我們還可以高枕無憂,那可能就壞了。因為現(xiàn)代中國沒有這樣的同步契合。一頭是政府對自由經濟下的社會保障缺乏敏感,沒有經驗,還在摸索,另一頭,卻是長久在計劃體制下培養(yǎng)出來的對政府的高期待。這種大錯位遠比資本主義初級階段更容易引發(fā)社會動蕩。所以,所謂后發(fā)社會看“前發(fā)”,也不能簡單參照,而要根據(jù)不同的時間、條件、地點對照著看。既要看到機會,也要看到危險。
最后,還有點希望,就是希望除了《大國崛起》這樣的宏大敘事式的篇章,還可以翻譯一些國外的歷史文獻片,那些片子大多涉及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和歷史事件,細細看,興許能看得更明白。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