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涌:“毛澤東”登陸臺灣:歷史的總要還給歷史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6月12日下午在臺北揭幕的《在毛澤東的那個年代》攝影展,首次在展出了三十幾幅毛澤東從1940年到1962年的留影,在臺灣島內(nèi)反響熱烈,當?shù)赜袃杉译娨暸_對開幕式進行了直播。新華社隨即發(fā)出“毛澤東歷史照片首次登陸臺灣”的通稿,引起了許多媒體的關注,許多新聞在標題中突出了“沖破政治禁忌”的意義。老實說,這對臺灣而言,已經(jīng)沒有多少政治禁忌,隨著物換星移,毛澤東也好,蔣介石也好,都已經(jīng)是歷史人物,進入了歷史的記憶,昔日的恩恩怨怨正在時間中稀釋、淡化,國民黨也早已從執(zhí)政黨變成了在野黨,最近在臺灣政治格局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的國、親兩黨領袖還完成了舉世矚目的“破冰”、“搭橋”之旅,新的一頁似乎正在翻開,對島上的民眾來說,將歷史的還給歷史已沒有什么障礙。
不久前,龍應臺在《中國青年報》撰文《你可能不知道的臺灣》,提及今年2月大力歌頌共產(chǎn)黨偉大的革命樣板戲《紅燈記》一字不改、原汁原味地在臺灣演出,轟動一時?磻蚯,臺灣最高教育主管親口對她說,“不過他們對臺灣不太了解,為了‘體貼’我們,把臺詞都改了,‘共產(chǎn)黨’改成‘革命黨’三個字,說是不要‘刺激’我們;
我就批示,根本不需要,共產(chǎn)黨就共產(chǎn)黨嘛。什么時代了!
“共產(chǎn)黨就共產(chǎn)黨”,毛澤東就毛澤東,《紅燈記》的上演,毛澤東的“登陸”,乃至臺灣漁民掛五星紅旗都告訴我們,一個高度緊張的、風聲鶴唳的、缺乏自信的,連魯迅的書都要封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一個把政治對立、意識形態(tài)分歧凌駕在一切之上,老是以狹隘的眼光、沉浸在舊日鐵與血的廝殺陰影中的非常態(tài)社會,已向正常的看待歷史和現(xiàn)實分歧的社會轉型,一個尊重文化多樣化和個人自主空間的社會正在出現(xiàn),并逐漸成熟起來,從而孕育出一種客觀對待歷史的心態(tài),再也沒有什么充滿了巨大恐怖的洪水猛獸。曾經(jīng)被臉譜化的毛澤東,當他的大幅照片第一次如此集中地出現(xiàn)在臺灣民眾眼前時,他們看到的完全是另一個別具魅力的歷史人物,他在政治領袖的威儀之外、神話光環(huán)之外生活化的一面,他面朝大海時的沉思,和和兒子促膝談心時的神情意態(tài),他和孩童嬉戲時微笑的面容,他赤腳讀報時的悠閑和專注,他在生活中的舉止投足,這一切才是海峽對岸生活在常態(tài)社會中的人們更感興趣的。
他們眼中的毛澤東不再是長期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中可怕的政治符號,而是一個進入了歷史,曾在歷史中留下深刻烙印的有血有肉的凡人,是20世紀中國史上不可回避的人物,暫且拋開紛紜復雜、刀光劍影、功過是非,透過那些黑白印象,他們看到的不只是歷史,還有人生、命運。他們看到了混世魔王毛澤東在政治舞臺之外的另一面,有位臺灣觀眾如此說:“我覺得他似乎是一個蠻懂得生活的人,他總是微笑著,看到他這些日常常的生活圖片,覺得他是一個蠻輕松的人! 當然,由于長期的對峙、封鎖、隔絕和不正常的宣傳轟炸、洗腦,他們對對毛澤東政治上的作為、對半個多世紀以來大陸社會經(jīng)歷的風雨滄桑并不了解,就像我們對島上的社會變遷、文明進步的歷史并不熟悉一樣。因此,當毛澤東“登陸”臺灣時,那里的民眾才會感到好奇,感到新鮮。
毋庸置疑,攝影展浮現(xiàn)的只是歷史的表層,要把歷史的還給歷史,即使在解凍之后,也還需要一段很長的過程,需要大量書籍、文章、圖片、影象資料的傳播、普及,才會使逐漸接近完整的歷史。不信青史盡成灰,連戰(zhàn)的祖父連橫當年懷抱“國可滅,而史不可滅”的信念,發(fā)奮獨力編撰《臺灣通史》,為后人留下了一部信史。在臺灣民眾的記憶中,不應該只有蔣氏父子,只有雷震、胡適、殷海光,同樣要有毛澤東、鄧小平,有魯迅、陳寅恪、顧準,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文明的腳步總是向前的,是歷史的總要還給歷史。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