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人和_一個慢人和一本厚書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他三個月以前拿到新樣書,就放在辦公室我對面的抽屜里,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從抽屜里拿出來。 具體是什么時候認識劉志榮的,已經(jīng)記不清了,總之是在他跟陳思和老師讀博士的期間,算起來也有八九年了。最初我聽說他碩士論文是研究張愛玲的,心里多少有些不以為然:我想一個關(guān)中農(nóng)家出來的念書人,怎么在上海讀了幾年書,就混到一大群海內(nèi)外的張迷里面去了。當然我這個想法經(jīng)不起推敲,怎么一個陜西人就不可以研究張愛玲了?所以我也就沒敢說出來。后來我寫《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意識》,要談到張愛玲,就把他的論文借來讀,一讀之下,慶幸還好沒把自己經(jīng)不起追問的念頭說出來。原來志榮還是沒有把自己和一大群張迷混起來。他的張愛玲研究給我了很切實的啟發(fā),我就催促著他趕快把他的研究整理出版。
我的那本書是2001年底出版的,其中有個注釋說是"參見劉志榮尚未出版的張愛玲研究專著",到現(xiàn)在,又是幾年,那部專著仍然是"尚未出版"。這就說到我對劉志榮印象特別深的一點了:慢。
我這個人性子急,碰到慢人就更急了。我老是催促著他把書稿整理好,印出來,他已經(jīng)聽得很煩了。就好像我和他約在某個小店吃飯,我習慣了他的遲到,就自己也遲到半個小時;我以為這次肯定是他先到了,結(jié)果等我去了還要等他二十分鐘。
這是個拼了命追求速度的時代,學術(shù)研究也不例外,學術(shù)速度,學術(shù)加速度,然后就是看起來是學術(shù)的其實無學無術(shù)的加速度,怎么得了啊。可是劉志榮不但沒有跟著快起來,好像還越來越慢了。
這樣慢,居然也能做成大事。我指的是他對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潛在寫作"研究!稘撛趯懽鳎1949~1976》這部著作終于出版了,近五十萬字,一塊磚頭。不是說字數(shù)多書印出來厚,而是說,一塊磚,一片瓦,對于學術(shù)建筑都是實在有用的東西,不同于用上等紙糊成個磚瓦的形狀來建學術(shù)高樓,最多也就是做成了個漂亮的學術(shù)模型吧。磚瓦是燒出來的,這個活不好干,也急不得,不出力,不到火候,出來的就是廢品。劉志榮這些年主要就是燒這塊磚了。
這是一塊什么樣的磚呢?表面上,這似乎僅僅是當代文學史研究領(lǐng)域里史料的發(fā)掘和重新整理,實質(zhì)卻涉及更大的歷史記憶的問題,是開放歷史、重塑記憶的問題,那么,也就是一個與我們對現(xiàn)在的體驗息息相關(guān)的問題。保羅?康納頓說得好,書里也引了,我再引一遍:"我們對現(xiàn)在的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有關(guān)過去的知識。我們在一個與過去的事件和事物有因果關(guān)系的脈絡(luò)中體驗現(xiàn)在的世界,從而,當我們體驗現(xiàn)在的時候,會參照我們未曾體驗的事件和事物。"就是,"響應(yīng)于我們能夠加以追溯的不同的過去,我們對現(xiàn)在有不同的體驗"。
慢,還因為認真;而認真的人,做事就一件是一件。好幾年以前,周立民約我做個百年中國文學的系列對話,我一聽就說做不了,一是嫌麻煩,最主要的還是研究得不夠。我就隨口說,你去問問劉志榮吧。沒想到劉志榮真把它當成了件事來做。他選了十二位重要作家,再分別去找對這些作家有研究的年輕學者,一個一個談。這可不是記者采訪,自己不知道也能隨便問,也不是主持人,自以為懂就好像是真懂了的樣子;你自己要是對這十二位作家沒有研究沒有心得,怎么可能和研究者談下去談開來呢?那時候劉志榮提了個錄音機,五六塊磚頭那么大的,在嘈雜的小飯店里或者什么地方,對著那么個東西說話。后來就有了《百年文學十二談》這本書。有一天他拿了一本這個書給我,我說不是早就給過了嘛,他說又重印了一次。我說剛剛拿到的新樣書?他說,哪里,三個月以前就拿到了。他三個月以前拿到新樣書,就放在辦公室我對面的抽屜里,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從抽屜里拿出來。
這些年,劉志榮讀了不少書;他讀的書里頭,有些是我讀不懂的,還有些是我不敢去碰的,怕陷進去出不來。我的這種心理他好像一點都沒有,好像就是任自己陷到書里面去,出不出來都沒有關(guān)系。但我有時候跟他抬杠,他說魯迅、沈從文、張愛玲的文學,好就好在有"實感經(jīng)驗"作為核心,我就說,你的"實感經(jīng)驗"呢?我的意思是說,不能老是把自己關(guān)在屋子里頭讀書吧,屋子外面還有生活,還有世界。
相關(guān)熱詞搜索:一本 人和 一個慢人和一本厚書 夢見一本厚書 推薦一本好書稻草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