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適民退【國進民退激蕩中國經濟】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2009年11月,富力地產以10.22億元拿下北京廣渠門10號地,成為又一個國企地王;9月,在山東省的“規(guī)劃”下,虧損的國企山東鋼鐵并購贏利的民企日照鋼鐵,日照鋼鐵負責人杜雙華無奈謀求山鋼上市后全身退出;4月,山西省政府一紙重組公文,當初招商引資進來的眾多私人資本只得接受政府作價,無奈退出……
  無論發(fā)改委如何堅稱“沒有國進民退”,也不能改變國企在制造業(yè)、金融、房地產等越來越多行業(yè)里的延伸。國企毫無懸念地成為社會各界的眾矢之的。為了更深刻地認識這些曾經扛起中國經濟,曾經發(fā)展困難重重,而今雖揚眉吐氣卻對中國經濟健康發(fā)展構成威脅的國有企業(yè),本刊專訪了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天則研究所盛洪所長。
  
  中國報道:目前關于“國進民退”的討論很激烈,尤其2009年,昭示國進民退的個案頻發(fā),不再只是存在于個別企業(yè)或行業(yè)。這是否說明我國已經整體進入國進民退狀況了?
  盛洪:對于這個問題,不要做全程判斷,去說中國整體上出現了國進民退或者國進民也進。因為在有些地方,國企比較恰當地在準公共物品領域、自然壟斷領域或是有政府管制的領域中改進和發(fā)展,這是值得肯定的,因為一般民企很少進入這些領域。我們要反對的只是國企進入到競爭性產業(yè)領域,這是個大問題。
  我看到一則報道,“發(fā)改委說:沒有國進民退,天則所說:說謊。”我理解其中的用意,但這無助于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和改進。
  
  中國報道:理想狀態(tài)下,國企應該在哪些領域存在?
  盛洪:國企的適用范圍很小,第一,不是競爭性的行業(yè);第二,即使是一些壟斷性行業(yè),也必須是一些特定的環(huán)境和非常緊急的狀態(tài),還有一些比較嶄新的領域。
  現在“國進民退”的情況,說明國企又大舉進入了競爭性的產業(yè)中,這是不對的。因為同樣是競爭性的企業(yè),既有國企,又有民企,但是國企與政府之間的關系更近一些,很有可能政府在對行業(yè)進行管理的時候出現不公平的現象。還有,國企進入競爭性行業(yè)中,就是在與民(民營企業(yè))爭利。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與民爭利”是一個貶義詞,與民爭利是壞事。
  
  中國報道:您曾說,國企利潤有相當大的部分是不正當利潤。這些利潤主要來自哪里?
  盛洪:經過前些年的并購、重組,現在剩下來的國企占據了一些特有領域,包括稀缺性戰(zhàn)略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還有存在行政性壟斷的行業(yè),如金融、電信、電力、民航、鐵路等。
  這些國企的問題主要是不交資源租金。我國國企一般都無償占有土地、礦山,還無償占有其它資源,如石油、煤炭,無線電頻率,號碼資源等。貸款其實也是稀缺資源,只是它是貨幣性的,國企比較容易獲得貸款,利率也顯著低于民企。
  國企建廠房、蓋辦公樓、開礦,用的都是國有土地,應該支付給國家地租,礦藏和一般土地又不同,交地租后,還應該交資源租金,這兩個不能混。在中東的伊拉克等地,采一桶油的收益,一半歸資源所有者,一半歸石油公司。但在中國,中石油、中石化每采一噸油只給政府(資源所有者)30元,以資源費的名義。資源費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概念,沒有任何依據。國企應該交的是資源租金,國際上叫royalty,翻譯成中文是礦區(qū)使用費。但到現在為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yè)并沒有交,也看不到政府要對這些企業(yè)征收。
  國企能夠獲得優(yōu)惠貸款,開采石油等又不用交礦產使用費,生產成本低了,利潤就出來了,但這是假利潤而不是真利潤,如果他們把租金交了,貸款利息又沒有優(yōu)惠,可能就沒有利潤了。即使這部分假利潤,也應該上交國庫。
  
  中國報道:但是直至2007年財政部、國資委頒發(fā)《中央企業(yè)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辦法》,我國的國企有14年沒有上交任何利潤?
  盛洪:是的。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的表格上,1994年到2006年,“企業(yè)收入”一欄始終空白,但“企業(yè)虧損補貼”一欄始終有數字,每年100多億到300多億不等。也就是說,1994-2006年,國企沒有向國家上交一分錢的利潤,卻讓國家承擔了3680億元的虧損補貼。財政部也有資料顯示,僅1994-2008年,國企未交的利潤累計71811億。
  計劃經濟時期,國企利潤是完全上交的。改革開放后,國企普遍出現虧損,1993年實行分稅制時,國務院規(guī)定,“作為過渡措施,近期可根據具體情況,對1993年以前注冊的多數國有全資老企業(yè)實行稅后利潤不上交的辦法!边@一“過渡措施”實施了十幾年,直到2007年,財政部和國資委下發(fā)文件,要求國企,尤其是央企,繳納至多10%的利潤。但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一個數據告訴我們,國企履行了這一義務。
  
  中國報道:這部分利潤到哪里去了?
  盛洪:我查了歷年財政部長在人大上的報告,都沒有有關國企未上交利潤使用情況的數據。國稅局前副局長許善達曾經說過,國企稅后利潤的使用分配情況并不清楚。勞動部副部長步正發(fā)曾說,壟斷國企的平均工資數倍于平均水平。1998年的一份《中石化集團公司與世界大石化公司競爭力分析》研究報告也指出,中石化的員工數量是規(guī)模相當的意大利埃尼公司的15倍……
  
  中國報道:2010年的主要經濟任務之一即是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結構調整要求以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這種情況下,國進民退是否是一種自然結果?
  盛洪: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系,以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通過市場競爭能夠做到,也應該通過市場競爭來實現。現在所謂的以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錯在借助政府干預來實現,山西就是強制性地收回小煤礦已經獲得的開采權,收回時又沒有用市場價格來支付,這種干預行為不能以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做擋箭牌。政府干預手段違反了市場規(guī)則,本身就是錯的。保護產權制度和尊重市場秩序這個目標,要遠比以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這個目標更根本。
  
  中國報道:2009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再次定調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否會在去年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國企的“進”?
  盛洪:中央經濟工作會這句話很中性,沒有說要向國企傾斜。但在目前中國實際的制度環(huán)境下運行的結果,必然是傾向于國企,因為國有銀行與國企的關系更密切,他們更傾向于向國企貸款,民企離國有銀行相對比較遠。而且在國有銀行內部,他們也更愿意把錢貸給國企,因為一旦出了問題,貸給國企,在政治上更正確,不會被懷疑有某些幕后關系。
  2008年金融危機后我國出臺的宏觀政策客觀上就加劇了“國進民退”,使1.18萬億政府資金,還有銀行的貸款,絕大部分都流向了國有企業(yè)。而民企面對著競爭性的市場,可能還是國際市場,金融危機后,民企在融資方面更加困難。那樣的背景下,“國進民退”就順理成章和合乎邏輯了。
  
  中國報道:如果國進民退的狀況一再延續(xù),會有哪些風險?
  盛洪:風險很大。首先,國進民退實際上是用低效率的企業(yè)行為替代高效率的企業(yè)行為。其次,它不公正,扭曲了財富分配,大量原本屬于國家的財富被侵吞和占有,在國有企業(yè)集團內部進行分配,成為中國現在最大的不公平。第三,現在的國進民退,大多通過政府的強制性手段來實現,導致的結果,最惡劣的是它破壞了產權制度和市場秩序,大家會不再信任產權制度,它的效率會降低,市場秩序無法發(fā)揮作用,資源配置效率降低,這個問題很嚴重。國進民退這種趨勢再繼續(xù)下去,會毀掉中國經濟。
  
  中國報道:政府在新一輪國進民退趨勢中面臨著什么狀況?
  盛洪:政府目標和國企目標是不一致的,政府應為整個社會著想,提供公共物品,但國企名為國企,實際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現在,國企管理層集團很大程度和政府很多部門的官員是一個群體,他們互相交叉任職,很大程度上,國企高管或國企管理層集團在深深地影響著政府政策的制定,因為政府政策制定主要是由政府各部門官員進行的,他們制定的許多政策就很有可能傾向于國企。
  
  中國報道:要轉變這種狀況,最大的難度是什么?
  盛洪:現在的國企管理層已經是一個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他們14年沒有上交利潤,他們拿利潤發(fā)獎金,養(yǎng)了一個很大的利益集團,而且,14年的習慣養(yǎng)成,他們已經認為這些錢應該是他們的,再想要回來非常困難。按照憲法和國企性質,這些利潤應該上交給全國人民,不應討價還價,但現在很有意思,好像全國人民在向這幾個國企討債,錢能否討回來,還要看這些企業(yè)高興不高興。
  還有就是政府的決心問題。如果任由這樣的結果發(fā)生,實際就是向全國人民證明,所謂的公有制和國有制是最大的騙局,F在國企的問題不是和民企對抗,而是和整個社會對抗,它損害的是整個社會和全體人民利益。全國人民把錢放在一起,交給一小部分人來運營,利益卻被這一小部分人侵占了,他們拿著大家的利潤揮霍、貪污、發(fā)獎金。政府應該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政府可以容忍這個社會有人掠奪而不去制裁,政府的意義又何在?這個問題已經糟透了,政府應該下定決心去解決。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經濟 激蕩 國進民退 國進民退激蕩中國經濟 2018經濟國進民退 中國網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