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蓄水,目標175米|米教案目標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水位論證,從150米到175米,每隔5米都論證過。庫區(qū)水污染,是當前三峽水庫面臨的最大問題!   “自宜昌而上入峽行……急流與灘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流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其灘石應行爆開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漢口,上達重慶,可得而致!
  早在1918年,孫中山先生便在《建國方略之二――實業(yè)計劃》“改良現(xiàn)存水路及運河”中,提出梯級開發(fā)三峽,改善川江航道,結合水力發(fā)電的設想。
  長江水患由來已久。
  據有關文獻記載,1870年(清同治九年)7月下旬,長江上游持續(xù)特大暴雨,“雨如懸繩”,“狂風雷雨,連日不息”。
  百年未見的夏汛水災,使得四川段江水陡漲數(shù)十米,嘉陵江畔“大水入城深四丈余,滿城精華一洗成空,十余年未復元氣”,荊北及江漢平原一片汪洋,“居民、田禾淹沒無算,為數(shù)百年未有之奇災”。
  1949年7月,進入汛期的長江流域陰雨連綿,中下游多處潰決成災,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問題開始引起新中國各級政府的重視。1950年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在武漢成立,長江綜合治理工作啟動。
  四年后,長江流域遭再次遇特大洪水,江漢平原及洞庭湖區(qū)等地傷亡、損失慘重。
  防洪,建設一個能夠像云夢澤(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湖泊群,現(xiàn)已消亡)和洞庭湖一樣調蓄洪水的大型水庫,成為啟動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fā)點。
  在中央的要求和指導下,長江流域規(guī)劃和三峽工程勘測、科研與設計工作全面展開。論證并尋找壩址幾十年后,1992年4月的七屆全國人大會議上,《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表決通過,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據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fā)總公司有關人員介紹,到2008年底,三峽工程將基本建成,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屆時,除升船機續(xù)建項目外,初步設計規(guī)定的建設項目將全部完工。
  9月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宣傳處負責人表示,三峽工程預計本月中旬開始向175米水位試驗性蓄水。
  三峽工程,建設周期長達14年之久,耗資近1800億元,牽涉百萬移民。論證與建設期間,一直未斷的最大的爭議是什么?175米的最終蓄水水位如何被確定?防洪與發(fā)電的主體功用之外,三峽工程對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究竟影響幾何?
  作為中國首次長江源頭考察的主要組織者之一,原長江水利委員會宣傳部長成綬臺多年倩系長江。
  9月上旬,本刊記者就三峽工程上述有關問題電話采訪他時,已年過古稀的成老正作為特約顧問,與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錄制組一同奔波于三峽途中。
  中國報道:您能否簡單梳理一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節(jié)點?
  成綬臺:三峽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到1997年11月8日,工程順利地實現(xiàn)了大江截流,這標志著第一個階段的目標完成。2003年6月1日,水庫開始蓄水,到6月10日,水庫水位達到135米,到11月5日,水位達到139米。這標志著三峽工程已經可以通航、發(fā)電。
  2003年6月16日,5級船閘試驗通航;6月18日,正式開放使用;7月10日,三峽工程的第一臺機組開始并網發(fā)電。2004年9月8日8點,三峽水利樞紐就進入了長江有水文記錄以來第三次大的秋汛,并順利度過。2005年9月16日,三峽工程左岸電站最后一臺機組9號機組并網發(fā)電,標志著左岸電站14臺機組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全面投產。
  2006年5月20日,大壩全線達到185米高度;6月6日,混凝土的圍堰爆破清除,三峽大壩壩體全面擋水;9月15日,5級船閘全面建成;9月20日,三峽開始蓄水至156米,開始初步發(fā)揮全面效益。2007年3月,泄洪地段的導流底孔混凝土澆筑全部完成。
  2007年6月11日,右岸電站的第一臺機組投產。
  到目前為止,三峽工程的效益已經顯現(xiàn)出來了。左右岸一共有25臺機組,還有一臺沒有安裝。投產以來,已經累計發(fā)電2355億千瓦時,成為全國電網重要的骨干。到2007年,三峽壩區(qū)的貨運量也已經達到6057萬噸。
  中國報道:175米的最終蓄水高度,是怎樣確定下來的?
  成綬臺:三峽工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對通航、發(fā)電、泥沙淤積以及下游航道會產生非常巨大的綜合影響。
  選定蓄水175米,是基于這是一個能夠最好地發(fā)揮綜合效益的高度。在50年代,曾經定過200米的高度,但移民量太大;也討論過150米,150米的防洪效益差,發(fā)電少。后來研究了155米、160米、165米、170米,每隔5米都研究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水位論證,最后在1986年重新論證的時候,中國水利研究的專家學者們綜合移民、發(fā)電、防洪、通航等各方面條件,認為175米最為有利。這個結論是優(yōu)化出來的。
  中國報道:三峽工程蓄水至175米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成綬臺:目前,中央派出兩組專家,一組是水利系統(tǒng)的專家,主要檢查建筑物的各個方面。根據目前隋況,專家們認為,三峽工程具備了蓄水到175米的條件。另外,由中國工程院組成的專家檢查了第四期移民情況,也都已經移到了175米以上的位置,F(xiàn)在具備了蓄水的條件,但是要不要蓄水到175米,要看中央作出的具體決定。今年長江上游的來水不大,要蓄到175米還有一定困難。
  中國報道:在您接觸的三峽移民中。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如何?
  成綬臺:移民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就地后靠;還有一部分外遷。比如涪陵的移民,很多遷到安徽的阜陽和浙江的海寧等地。
  年齡層次不同,感覺有所不同。年紀大的人可能會比較懷念以前的地方,年輕人則認為現(xiàn)在的地方比較好。多數(shù)外遷移民都感覺已經融入新的環(huán)境,生活條件比以前在三峽庫區(qū)要好。有些移民,原來不了解,不愿意去,但是了解后發(fā)現(xiàn),遷去的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都比較發(fā)達,有新的住所,也有各種措施保障便利的就業(yè)和生產。
  中國報道:最后一期移民的數(shù)量是多少?成綬臺:移民數(shù)目是變化的。到2008年6月底,搬遷安置移民的總數(shù)是124萬人。
  中國報道: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不斷有報道說,庫區(qū)周邊的地質災害有所增加。目前的實際情況如何?
  成綬臺:在論證階段,三峽工程可能會涉及到的地質問題就已經被高度重視,并都進行過實地調查。實際施工中,也出現(xiàn)過之前沒有設想到的問題。目前存在的泥石流或者崩岸問題,由很多綜合因素形成,這些因素有些可以預見,有些不可預見,比如暴雨,暴雨又比較集中,某個地方的土質就比較疏松。蓄水到175米之后,可能還會發(fā)生一些新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傮w來看,地質災害影響并沒有達到外界所夸大的程度。
  中國報道:三峽工程蓄水到175米后,可能 會發(fā)生哪些問題?
  成綬臺:現(xiàn)在還不好說。今年上游的來水不多,可能還不一定能蓄到175米。從發(fā)電的角度來說,希望能夠多蓄水。但從工程的角度來說,還是希望慢慢上蓄,有一個過程。中國報道:關于三峽工程的爭議似乎從未停止過。在功能和效益方面,最大的爭議在哪里?
  成綬臺:按照中央組織412位專家論證的結論,三峽工程的效益是在中下游,影響是上游。因為上游部分地區(qū)會被淹沒,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綜合影響,中下游則受益于防洪和航運。
  不同時期的爭議點不同。解放初期,投資也是一個大問題,但從目前國家的力量來看,投資不成問題,而且效益很好。當時還認為,三峽工程巨大的發(fā)電量將消耗不了’但是現(xiàn)在來看,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全國電量根本不夠用。
  目前最緊要的就是生態(tài)問題,國內外都很關注。生態(tài)方面,的確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污水和水庫污染。環(huán)境問題不可忽視。三峽工程沒有建成時,流動的水具備較強的自身凈化能力,現(xiàn)在變成了靜水,自凈能力變弱。雖然庫區(qū)已經建了很多污水處理廠,但是效果并不是太大。
  污水來源很多。沿江企業(yè)和居民以外,以往上游沿江的地方,比如巫山等地,都是挖坑掩埋垃圾,而蓄水以后,掩埋點被水一泡,以前的垃圾都被水沖了出來。環(huán)保這方面的很多措施目前還跟不上。企業(yè)處理污水的成本要比原來直接排放要大,而且像重慶,城市垃圾和污水以前直接排往江中,以前可能沒有太大的影響,直接流到下游,但現(xiàn)在污水就都留在了庫區(qū)。目前,庫區(qū)里污染比較厲害,這是個大問題。甚至有些自來水廠的取水口仍然設在原來的地方,并沒有改善,這會影響沿岸人民的生活。
  中國報道:有什么解決辦法呢?
  成綬臺:國家已經出臺了很多有關的條例。條例固然很好,但關鍵還是要靠全民的環(huán)保意識,大家都要注意環(huán)保的問題。我們今天(編者注:2008年9月11日)去涪陵的一個移民點,是搬到175米以上之后新建的生態(tài)村,環(huán)保方面就做得比較好。土地少了,就不種糧食,建養(yǎng)豬場、養(yǎng)雞場,然后用它們的糞便做肥料,來種植生態(tài)果樹等經濟作物,如龍眼、荔枝、橙子等,不需要化肥,糧食則從外面買,這個村子目前人均年收入能達到3000多元。
  中國報道:近幾年,長江流域出現(xiàn)了多項極端氣候事件,如四川、重慶等地發(fā)生了百年一遇的嚴重高溫干旱,2006年的洞庭湖鼠害等。三峽工程對長江流域的生態(tài)圈到底有怎樣的影響?
  成綬臺:簡單地說這些現(xiàn)象和三峽工程有關,是沒有根據的。氣象周期往往比較長,據氣象專家查證,重慶前年的旱災,以往也有,三峽工程沒有建設之前,也發(fā)生過比前年還要嚴重的旱災。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歷史還是很短的。
  說到對生態(tài)圈的影響,除了上面講到的污染以外,其他很多問題之前也都有預見。比如清水下泄的問題。三峽大壩攔截以后,泥沙淤積在庫區(qū),變清的江水可能會使沖刷力更強,造成沿岸發(fā)生崩岸現(xiàn)象,現(xiàn)在在治理這些問題,特別是要對中下游的河道進行加固處理。總體來說,庫區(qū)的水污染要受到特別關注。
  中國報道:現(xiàn)在怒江、瀾滄江等大河流域都在建設水電站,三峽工程對其他水利工程有哪些示范效應?
  成綬臺:三峽工程對國內、國際大型水利設施建設的影響都很重大,因為其綜合技術代表著國際先進水平。同時,三峽水庫是利用清潔能源發(fā)電的典型。
  至于長江上游的水電站,必然要修,這是自然給予我們的清潔發(fā)電能源。但同時,要更加注意防止水污染和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我國對清潔能源的利用,對水電的開發(fā)利用還比較少,應該要開發(fā)。開發(fā)中會帶來一些問題,但是不能過分夸大。美國現(xiàn)在在搞“拆壩運動”,我們了解后發(fā)現(xiàn),他們拆的都是很小的壩。
  中國報道:三峽工程無疑代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創(chuàng)舉,在您看來,人類究竟應該怎樣面對大自然?
  成綬臺:大江大河必然要開發(fā),最關鍵的是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去開發(fā)。我國是農業(yè)國家,水利建設歷史悠久。比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京杭大運河,這些古代的水利工程充分體現(xiàn)了祖先的智慧,F(xiàn)在等待我們去做的水利工程還有很多,任重而道遠。

相關熱詞搜索:蓄水 目標 工程 三峽工程蓄水,目標175米 三峽蓄水工程集資 三峽工程正式下閘蓄水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