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系三變化及啟示(等2則)_近代中美中日關系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0-03-13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中日關系三變化及啟示 近年來,中日關系在基本結構或曰基礎上已經(jīng)發(fā)生三方面最重大的變化:第一是“權勢關系結構”的雙重變更。日本政界也好,輿論界也罷,總是和著某些國家大炒“中國威脅論”,或者有意渲染和夸大中國增長的綜合國力對地區(qū)尤其是對鄰國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日本也在一種特定意義上迅速崛起,它早就決心要“修改和平憲法”,向海外展示自衛(wèi)隊,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成為“政治大國”的愿望與日俱增,而且似乎決意無視亞洲鄰國的態(tài)度單方面采取行動。本來,在兩個近鄰間的“雙強崛起”依其本質就充滿了動能,何況中國人民慘痛的歷史記憶和日本方面極力掩飾的現(xiàn)實需要更使之難以控制。
第二是中日兩國人民政治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變化。多數(shù)日本民眾正在形成或已初步形成這么一個印象,即不斷崛起的對日充滿敵意的社會主義中國,未來很可能壓倒日本。多數(shù)中國公眾對日本則正在形成或初步形成一個復雜的印象,即一個蓬勃向上、又有可能衰落的日本;一個歷來可恨、未來又很可能敵對的日本。
最后,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日本政府對華行為模式的變動。在以往約30年的時間里,凡兩國發(fā)生重要的政治爭端,日本政府往往不得不先采取一些實質性讓步。大致從2003年起,明顯的是從2004年初起,日本為了達到成為自想中的“正常”和“平等”的政治強國地位,加之對中國崛起抱有相當強烈的懷疑、敵視和種種盤算,以及日本國內民族主義和右翼勢力的發(fā)展,日本政府顯然決定不再繼續(xù)這一對華行為模式。
總之,中日關系前景不容樂觀,在可預見的將來,中日成不了戰(zhàn)略伙伴,但成為戰(zhàn)略對手卻有可能。這對中國不利,對日本更加危險。因此,中日兩國要控制戰(zhàn)略問題(帶著控制歷史問題)。中日之間應該有正常的戰(zhàn)略關系,它應該是一種復雜的和內在制衡的關系。這其中既有戰(zhàn)略猜疑,也有戰(zhàn)略競爭,但同時也應注意控制緊張局面不至于升級為危機,危機不至于升級為沖突,尤其是軍事沖突。兩國領導人要有遠見和魄力,推動中日建立起碼的、一定程度一定范圍的互信和協(xié)作,不使惡化的政治關系溢到其他領域。
北京 夏子怡
正確處理中日關系
當前中日關系顯然正處在一段時期內的最惡劣的狀態(tài):東海問題、歷史問題、臺海問題等。它繃緊了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心弦,備受國人的關注,但在認識中日兩國關系時,如果只注意對立的一面卻忽視了統(tǒng)一的方面,就不可能對事態(tài)作出正確的評價,也就不能有正確的應對策略。中日兩國利益的統(tǒng)一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兩國均在雙邊貿(mào)易中獲益;兩國在技術、資源、市場等方面具有較強互補性;兩國的磨擦均會對兩國人民造成傷害,不利于國家發(fā)展。
所以,“有理、有利、有節(jié)”應該作為處理中日關系的指導方針。
有理。面對日本右翼勢力的不斷挑釁,不理智的沖動只會使矛盾進一步激化,使日本有了無理取鬧的理由。反之,如果我們事先向對方理論,即使不能使右翼分子善罷干休,也會得到世界愛好和平、主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和聲援,到那時,右翼勢力就成了“千夫所指”。
有利。外交的目的在于維護國家利益,不論形勢如何變化,都要為國家、人民爭取最大利益。中日的分歧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尊嚴,關系到中國的國際戰(zhàn)略定位,關系到經(jīng)濟發(fā)展大局,這就決定了中國可以與日合作但卻沒有向日本右翼勢力妥協(xié)的余地。
有節(jié)。有節(jié)是斗爭的暫時性要求,針對對方的攻擊,采取適當措施,或和平政策或斗爭方略,在取得成功后都要及時審時度勢進行調整,即“見好就收”,從而使局勢向好的方向發(fā)展,更要為下一輪斗爭做好準備。
山東 亓東浩
相關熱詞搜索:中日關系 啟示 變化 中日關系三變化及啟示(等2則) 中日關系的新變化 中日古代關系變化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