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安全感,國民如何傷得起?】女孩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一周傳媒重點]沒有安全感,國民如何傷得起?      本期主持 李洋      過去一周,幾件重大新聞把一個“傷”字詮釋得淋漓盡致,先是湄公河慘案繼續(xù)發(fā)酵,真相依舊撲朔迷離,公民安全感傷口難愈;緊接著,淘寶商城提高“進城”門檻,中小賣家集體抗議,商城變“傷城”;而三天后,佛山兩歲女童被撞,18個路人無人過問,再將國人的憤怒心傷推向極點;然而,傷痛并未結束,14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數據,9月份CPI同比增長6.1%,食品價格上漲13.4%。生存和生活都如此沒有安全感,國人如何“傷得起”?
  
  湄公河慘案謎團仍未解
  
  10月18日,《北京晨報》報道,由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兼領事保護中心主任郭少春率領的工作組,10月15日下午抵達泰國清萊府,中國公安部刑偵專家與泰方一同連夜開始對遇難者進行尸檢。16日上午,雙方對遇襲船只進行首次共同現場勘察。至此,這起在坊間被形容為“血案”、“慘死”的事件,真相仍舊撲朔迷離。
  
  佤邦?販毒集團?泰國警察?一周以來,各類元兇猜測仍在持續(xù)。泰國軍方和警方稱,緬甸佤邦毒梟諾坎指揮的販毒集團,被認為是湄公河槍殺中國船員的幕后黑手。但緬甸佤邦政府當天聲明佤邦與事件無關。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真相越是不明,中國公民在湄公河航運的安全感就越差。10月10日大洋網發(fā)表了措辭強烈的評論《金三角血案,誰在漠視船員生命》,警告“血案已不止一次發(fā)生過,但愿此次能真正讓人警醒”。
  
  《新京報》也在同一天發(fā)表評論提出,“在此‘特殊’地域,應‘特殊’對待,總之,千方百計保護我公民海外安全,任何時候都須擺在第一位”。需要說明的是,這種事件并非第一次發(fā)生,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發(fā)生,它提醒我們: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越來越多的公民走出國門謀發(fā)展的今天,中國人在海外的安全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畢竟,生命比財富更重要。
  
  商城變傷城只為“進城費”?
  
  上周感到受傷的還有淘寶眾多C2C型的小網店店主。10月10日淘寶商城宣布大幅提高技術服務年費和保證金,將原有的每年6000元的技術服務年費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個檔次;同時,商家進駐淘寶商城必須在支付寶賬戶凍結違約責任保證金,分別為5萬、10萬、15萬三檔,這相當于過去1萬元的保證金暴漲至5倍到15倍。10月11日晚間,為表示抗議,約7000家中小賣家通過YY網絡語音等組織方式,對韓都衣舍、歐莎、七格格、優(yōu)衣庫等大賣家進行攻擊,包括利用規(guī)則購物、給差評、到貨付款或申請退款等,導致這些商家的大部分商品下架“被拍死”。(10月15日《經濟觀察報》)這一天的淘寶商城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傷城”。
  
  值得深思的是,網民對這一事件的態(tài)度明顯呈現兩極分化。在支持者眼里,這是一場“螞蟻雄兵”反抗不公的起義,簡直就是中國電子商務版的“占領運動”。許多網民將矛頭指向淘寶發(fā)家的“原罪”,認為淘寶的成長就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先是為了自己壯大而容忍某些中小賣家的不良行為,現在卻要趕走中小賣家,自己不承擔任何責任;而莫名其妙當了替罪羊的韓都衣舍等大賣家自然也深感委屈。無論如何,淘寶商城更改游戲規(guī)則后,中小賣家都不該將憤怒和不滿直接發(fā)泄給其他合法經營的商家。因此,這是一場注定沒有贏家的戰(zhàn)爭。淘寶在傷城的同時,也傷害了彌足珍貴的商業(yè)倫理。而這并非中國商務領域的個案。
  
  佛山交通案撞傷國人心
  
  今年早些時候,有港媒以《中華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時候》為題,猛烈抨擊當下的社會道德失范現象,曾經在內地引起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但廣東佛山發(fā)生的撞倒兩歲女童后逃逸,短短7分鐘內,一共18個路人經過,卻無一人出手相救或報警,直到一位拾荒阿婆發(fā)現后將女童扶起。此時的女童早已奄奄一息。更令人寒心的是,這位阿婆事后竟被質疑是“想出名、炒作”。(10月15日《廣州日報》)
  
  雖然不贊同拿這18個路人為國人畫像,但他們傳遞出的冷漠還是讓人感到不寒而栗。正如《中青報》所言:“如此世道人心,要經過多少冷漠的沉淀,多少缺德的累積,才會在光天化日之下形成這么根深蒂固的冷血。”(10月17日《中國青年報》)
  
  從南京彭宇案、天津許云鶴案,到前段時間全國熱議“老人跌倒能不能扶”,似乎為冷漠找到一個再好不過的借口。簡單地發(fā)表道德演說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對此的心態(tài)就是―“心痛,但是無能為力;咒罵,然后旋即忘卻;指責別人,卻放過自己”。(10月17日《揚子晚報》)或許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反思:到底是什么東西出了致命的錯誤,才導致今天這種局面發(fā)生。
  
  CPI再漲何日能到頭
  
  繼10月14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9月份CPI同比漲6.1%,食品價格上漲13.4%的消息后,時隔4天,國新辦就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tǒng)計司司長盛來運,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1%;這是繼去年四季度和今年的前兩個季度,GDP連續(xù)第三次增速回落。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義增長1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再次用數據說明,居民收入增速無法與GDP增速媲美,更無法與財政收入增速相提并論。發(fā)言人如此總結,“國民經濟運行總體良好,繼續(xù)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fā)展”。
  
  CPI如此飛漲,超過國際警戒線已有數月,人民不堪其苦,發(fā)言人卻輕松淡定,“總體良好”。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預計,冬天菜價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因此食品價格難以下降,而CPI也將繼續(xù)保持高位?磥淼褪杖、高消費的日子還得接著過。
  
  作者系西北大學新聞學教師
  
  回音
  
  回應A1版:《溫州該救不該救》
  
  朱海就(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溫州經濟不應該救,因為它本來就是民營經濟,如果去救它,就是干預了民營經濟的發(fā)展。溫州的問題被媒體過分夸大,溫州經濟的特點就是分散性,是一種平民大眾的模式,而且溫州主要的資金在外地,本地的工商業(yè)對溫州模式是非常次要的,就算溫州出了問題,并不會影響到溫州經濟,更不會影響全國,溫州的問題自己可以解決,投資總是有風險的,溫州的企業(yè)家應該要擔起自己的責任。
  
  回應A13版:《立法確保社會組織發(fā)展空間》
  
  鄧國勝(清華大學NGO研究所所長)
  
  草根組織的登記應該降低門檻,而不能進行有罪推定,我們過去都是重登記、輕監(jiān)管,現在要反過來。我國曾經動議出臺《結社法》,但由于一些原因最后沒有出臺,現在要出臺《結社法》或《社會組織法》的可能性更小,因為社會組織包括社團、民辦非企業(yè)和基金會,它們之間存在很多的差異,現在最可行的辦法是盡快把三個條例修改完善。
  
  回應TⅡ03版:《專訪余英時:共和之夢首度開啟》
  
  朱桂英(北京媒體人)
  
  辛亥革命的政治性超過其歷史性,它成為之后不同執(zhí)政者權力合法性的源頭。因此,任何談論辛亥的言說,必然隱含著一種對政治秩序的價值判斷。余英時先生是謹慎治史的大家,心中了然一部中國通史,評論辛亥,自成體系。與大陸歷史學者相比,余先生在這篇訪談里多有異調獨論。
  
  比如,他認為滿清專制實為窮途末路,越改越專制,在革命后會自然解體,而非被革命沖垮;嚴密的政治秩序失調后,民間力量反而成長起來。說到底,辛亥革命,是帝制(專制)覆滅的界碑,之后縱有回光返照,也會被民主大流急沖沉落。
  
  外媒看中國
  
  要不要救溺水民企?
  
  來源:10月18日《金融時報》
  
  關于要不要救溫州的爭論,有些人認為,這是高利貸者們咎由自取的末日,憑什么要拿納稅人的錢去救他們?而且,即便是救了,也沒有一分錢會落到實業(yè)者的手中。但據我的觀察是:資金危機從根本上來講是實業(yè)的危機,高利貸只是“岸床變窄,水位抬高”的結果呈現。
  
  溫州高利貸兩次爆發(fā)重大危機分別是在1986年和1993年,其后十四年時間,高利貸一直存在卻未出現重大危機,而浙粵等地民營企業(yè)能夠迅速壯大,與這里有一個活躍的民間金融環(huán)境有很大干系。后在2007年,當民營企業(yè)的規(guī)模漸大,而地下錢莊市場的規(guī)模已經與之不能匹配,當經濟環(huán)境過熱,政府以信貸控制的方式進行調控時,資金需求量在極短的時間內猛然增加,導致地下信貸市場的利息水漲船高,而各企業(yè)為了獲得“救命錢”,不得不飲鴆止渴,甚至進行了極其危險的“信貸互!薄
  
  中央政府雖推出了減半征收所得稅等一系列優(yōu)惠措施以表明積極,但事實上,歷次民營企業(yè)發(fā)生危機,從來沒有一次是靠中央政府的政策獲得解救的,“放松銀根”難以立見成效―況且,七成以上的中小企業(yè)從來與“銀根”無關。再說地方政府,欲用土地來解決問題,難度也在增加,不僅在于地方債務劇增,土地價值更是大幅縮水。三說商業(yè)銀行,用行政性手段和窗口指導的方式“逼迫”銀行給溺水者發(fā)“救生圈”,顯然是不可靠的;如果銀行完全聽從政府,那么“商業(yè)”兩字就可以直接去掉。四說企業(yè)自救。無論是產業(yè)和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還是外貿依賴度的下降,這都不是在短期內能夠達成的。
  
  中美關系和亞洲集體安全的未來
  
  來源:10月18日《聯(lián)合早報》
  
  亞洲的安全困境,除了中美關系外,更要把小國(或者較小國家)考量在內。在任何地方,小國家需要多邊主義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一個簡單的事實是,較之大國,小國的選擇比較少。小國的各方面的需要,包括主權國家的安全和發(fā)展,都要求和大國處理好關系。亞洲缺乏集體安全體系。現存的機制多為經貿關系。盡管存在著一些次區(qū)域的安全機制,但這些機制并沒有任何能力來應付亞洲的安全困境,相反,它們有可能隨時惡化亞洲的安全局面。要實現亞洲長久和平,亞洲顯然需要一個集體安全體系,一個包括中國、美國和亞洲國家在內的多邊集體安全體系。
  
  中國周邊的小國家更是需要一種集體安全機制,這些國家都在繼續(xù)維持和美國的安全關系的同時追求和中國的經濟關系。安全和經濟關系對這些國家的生存和發(fā)展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很多人現在都希望東亞峰會能夠成為這樣一個體系的開端和起點。東亞峰會和傳統(tǒng)尤其是冷戰(zhàn)時期建立的多邊組織區(qū)分開來。它是開放性的,不是針對另外一個國家或者集團的,從而不會對外部世界構成不安全;相反,它是通過協(xié)調組織內部不同成員的行為而增進互信、減少不信任和安全困境,而實現集體安全。
  
  這樣一個體系對美國和中國都有好處。如果能夠建立這樣一種集體安全體系,就表明中美兩國存在于同一個體系之內,而非屬于兩個不同體系。這就可以避免冷戰(zhàn)期間美國集團和蘇聯(lián)集團之間對立所造成的世界性的“不安全”局面。處于同一個體系之內,中美的互動可以制度化,可以避免大規(guī)模的爭霸戰(zhàn)爭。
  
  
  本周推薦
  
  ?報道篇
  
  溫州賭徒:“太太賭博團”與101億大案
  
  作者:劉華
  
  來源:10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
  
  今年4月,溫州市鹿城區(qū)法院判決的一個賭博團伙,僅1年多累計賭資即達101多億元。9月份,龍灣區(qū)打掉兩個特大網絡賭博團伙,抓獲參賭人員798人,其中一名富婆就輸掉1100多萬元。據介紹,太太們的“豪氣”遠遠蓋過男賭徒,常常輸得精光后向賭場借貸。而賭友之間相互攀比,“輸得多卻不在乎”反倒成了時尚和高貴闊綽的象征。上海媒體為此驚呼,“溫州太太賭博團”是繼“溫州太太購房團”、“溫州太太理財團”之后的又一新生組合。
  
  在老板跑路最嚴重的龍灣區(qū),賭博現象一度處于失控狀態(tài)。龍灣區(qū)公安分局局長李偉向記者坦陳,這個本地常住人口不過20萬、外來人口卻高達42萬的轄區(qū),“不僅一般群眾參賭,一些黨員干部甚至帶頭組織賭博,導致家破人亡、繼而引發(fā)刑事案件。”如此高暴利、低成本和相對低風險,導致日益猖獗的地下賭場實現了企業(yè)化運營。記者了解到,一些與賭交織在一起的黑惡勢力逐漸滲入到當地的征地、拆遷、工程項目中,霸居一方制造事端。而在浙江一些地區(qū),一些賭徒形成勢力后甚至通過借高利貸、貸款以賄選的方式競選村干部而后侵吞集體資產。
  
  點評:溫州經濟已處于崩潰的邊緣,而此刻爆出如此大規(guī)模的賭博團,確實讓人跌破眼鏡,那些主張救溫州的人,或許觀念會立馬轉向,溫州是個無底洞,誰要投錢自己投去,別動納稅人的錢就好。
  
  ?評論篇
  
  中國模式,還是過渡性體制?
  
  作者:吳敬璉
  
  來源:10月17日《財經》
  
  “中國模式”的話題,起源于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總量的爆發(fā)式增長。隨著改革的推進,中國經濟真正起飛了!爸袊J健闭摮珜д叩幕卮鹗牵褐袊毺氐慕洕驼误w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種解釋雖然能夠燃起某種民族主義的自豪感,卻也留下了不少的疑問。如果說駕馭整個社會的強勢政府和掌握國民經濟命脈的強大國有經濟是中國成功的秘密,為什么在改革開放的前30年中,中國同樣擁有強勢政府和比如今更為強大的國有經濟,中國人得到的卻是無窮無盡的苦難?
  
  中國的確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然而為贏得這些成就而付出的成本也大得驚人。正像一些東亞國家的發(fā)展歷史告訴我們的,一切采取“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在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以后,都需要打破特殊既得利益的阻礙和干擾,推進從威權發(fā)展模式向民主發(fā)展模式的轉型。雖然中國經濟體制的市場化已經取得長足的進展,但是,市場經濟是一套配置稀缺經濟資源的機制。
  
  然而,僅僅靠它本身并不足以自行,需要其他方面制度安排的配合和支撐;否則,市場自由交換秩序得不到保證,就會出現混亂,權力的介入還會造成“叢林法則”支配市場,使整個經濟變成了一個尋租場。政府加強作為的方向是為市場的有效運行建立一個好的制度環(huán)境和提供市場所無法提供的公共產品,以便提升市場,還是用政府的強制力量去“駕馭”市場、壓制市場和取代市場?不同的取向將決定政府領導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是起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作用。
  
  點評:在地方債危機爆發(fā)和溫州模式破產后,關于“中國模式”的爭論日漸稀少,因為人們發(fā)現“模式”問題其實是個偽問題,而法律與制度必須尊重普世價值和規(guī)律才是王道。

相關熱詞搜索:傷得 安全感 國民 沒有安全感 國民如何傷得起? 國強國民才有安全感 國家賦予國民的安全感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