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水平理論:從時間距離到心理距離]心理理論與觀點采擇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要 人們對事物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水平即解釋水平,解釋水平取決于人們所感知的與認知客體的心理距離,進而影響了人們的判斷與決策,大量研究表明,人們傾向于更多地使用反映事物內涵的一般的、核心的、去背景化的特征來解釋心理距離遙遠的事物,更多使用偶然的、外圍的、背景化的特征來解釋心理距離較近的事物,未來的研究應明確區(qū)分解釋水平本身、解釋水平的表現(xiàn)形式和解釋水平的前導變量:應更關注其他心理變量在心理距離、解釋水平、判斷與決策因果鏈條中的調節(jié)或中介作用。
  關鍵詞 解釋水平;心理距離;偏好;決策與判斷
  分類號 B842
  
  1 引言
  
  解釋水平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是近10年才發(fā)展起來的“純粹認知導向”(purelycognitive orientation)(Dhar&Kim,2007)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并已經開始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如:孫曉玲,張云,吳明證,2007),解釋水平理論的核心思想建立在人們對社會事件的反應取決于人們對事件的心理表征這一社會認知觀點基礎上(Liberman。Sagristano,&Trope,2002;Nussbaum,Trope,&Liberman,2003),認為人們對認知客體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即解釋水平,而解釋水平取決于人們所感知的與認知客體的心理距離,進而影響了人們的判斷與決策。
  自1998年Libm"man與Trope發(fā)表了關于時間解釋的開創(chuàng)性論文以來10年間,大量的研究為解釋水平理論的假說和基于這些假說的預測提供了一致的證據,解釋水平理論也逐漸從關注時間距離對于心理表征,進而對于人們的評價與選擇的影響,逐漸擴展到其他距離維度,正在形成一個心理距離的統(tǒng)一理論(a unified theory ofpsychological distance)(Trope&Liberman,2003)。近年來,解釋水平理論正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向上快速擴展,一方面,大量研究聚焦于距離依賴的解釋水平變化的底層心理機制和心理距離影響決策和判斷的過程機制;另一方面,解釋水平理論逐漸應用于選舉、說服、談判、消費者行為等領域,為一些看似不相關的現(xiàn)象進行簡潔、整合的解釋。
  
  2 起源:時間解釋
  
  解釋水平理論發(fā)源于時間解釋理論(Liberman&Trope,1998)。時間在人們的日常決策與判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目前的決策經常是與決策的結果在時間上分離,人們經常為未來進行評價、預測、決策,在現(xiàn)實喜好與長遠利益間權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現(xiàn)象。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經歷原本喜歡的事物,在得到時變得不那么喜歡,甚至為過去的決策后悔;人們在計劃未來時,往往為未來安排過多的事務,即犯所謂計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的錯誤;人們往往設定過于理想化的目標,而實際無法實現(xiàn)……。這些廣泛存在的現(xiàn)象背后有沒有共同的原因?是否是人類共同的某種關于時間的心理機制在起作用?解釋水平理論的原型,時間解釋理論即源于尋找上述問題答案的沖動。
  基于過去對時間折扣(time discounting)、過度自信(over confidence)和計劃謬誤等(planning fallacy)領域的研究發(fā)現(xiàn),Liberman與Trope(1998)認為,人們決策與判斷的時間效應背后存在著一般的機制,即人們對未來的預測取決于對未來環(huán)境的心理表征。人們傾向于更抽象地、更多地使用反映事件內涵的一般的、核心的、去背景化的(decontextualized)特征來表征遠期事件(distant future event),時間解釋理論把這一類型的心理表征定義為高水平解釋(high level construal);相反,人們更具體地、更多使用偶然的、外圍的、背景化的(contextualized)特征來表征近期事件(near future event),時間解釋理論把這一類型的心理表征定義為低承平解釋(10w level construal)。
  
  2.1 解釋水平的界定、操作化與時間依賴的解釋水平變化
  解釋水平理論是一種社會認知理論,強調個人對環(huán)境的感知和理解的重要性,其核心觀點之一是人們對社會事件的反應取決于人們對事件的心理表征,而心理表征具有層次性。事件的某些特征更為核心,因為相比更為外圍的特征,核心特征更具解釋力(Liberman&Trope,1998)。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這意味著人們在抽象過程中忽略那些被感知為不重要的特征而保留那些更為核心或重要的特征(Liberman et al.,2002;Liberman&Trope,1998),因而抽象表征相比具體表征更為簡單、明確和原型化;谏鲜鲞壿,解釋水平理論認為人們解釋世界的方式是層次性的,并形成一個連續(xù)體(Alter&Oppenheimer,2008),在理論上可以簡化為高水平解釋與低水平解釋(Liberman et a1,,2002;Liberman&Trope,1998;Nussbattm et a1,,2003;Trope&Liberman,2000,2003)。高水平解釋是去背景化的,更加簡單、抽象、圖示化,反映了事物的核心特征;而低水平解釋是背景化的,更加復雜、具體、非圖示化,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特征。
  
  
  在實際情境中,解釋水平可以進行不同的操作化定義。一些研究(如Fujita,Eyal,Chaiken,Trope,&Liberman,2008;Liberman&Trope,1998;Todorov,Goren,&Trope,2007)用事物的渴望性(desirability)代表高水平解釋,而可行性(feasibility)代表低解釋水平。渴望性是指某一行為的結果狀態(tài)的效價,而可行性是指達到結果狀態(tài)的過程和手段的容易或困難程度?释苑从沉四骋恍袨樯衔坏(superordinate)、“為什么”的方面;而可行性反映了行為的下位的(subordinate)、“怎么做”的方面。一個行為的“為什么”的方面更為抽象、一般、更好地表達了行為的意義。Trope與Liberman(2000)用事物的價值或屬性與個體目標的相關性來操作化解釋水平;Liberman等(2002)用分類寬度(breadthof categories)、預期未來經歷的原型性(theprototypicality offuture experiences)、未來偏好結構的復雜性(complexity of the structure of futurepreferences)來操作化解釋水平;也有研究者認為行為的支持性理由(pros)包含更高的解釋水平,因為不做某事的理由(cons)從屬于做某事的理由, 當思考某一行為時,反對理由的重要性取決于支持理由的存在,而不是相反(Eyal,Liberman,&Trope,2004;Herzog,Hansen,&Wirtke,2007);就歸因來說,特質歸因構成高水平解釋而情境歸因構成低水平解釋(Henderson,F(xiàn)ujita,Trope,&Liberman,2006;Nussbaum etal,,2003)i解釋水平也與自我概念存在聯(lián)系,理想自我(idealistic selD、渴望自我(desiredself)或“應該的自我(should-self)”包含高水平解釋,而實效自我(pragmatic self)、欲望自我(want-self)反映了低水平解釋(Freitas,Langsam,Clark,&Moeller,2008;Kivetz&Tyler,2007;Rogers&Bazerman,2008)。表1列出了近年來文獻中對解釋水平的界定和操作化,這一系列的解釋水平的界定都得到了實驗證據的支持。
  時間解釋理論認為,時間距離是影響解釋水平的因素之一,會系統(tǒng)地影響人們對未來事件的解釋方式。人們傾向于更抽象地、更多地使用反映事件內涵的一般的、核心的、去背景化特征來解釋遠期事件,而更具體地、更多地使用偶然的、外圍的、背景化特征來解釋近期事件。Liberman與Trope(1998研究一)要求32名紐約大學的本科生填寫一個開放式問卷,問卷要求學生們假想并描述他們將在近期或一年后經歷一些諸如閱讀一本科幻小說、搬到新的公寓、與家人共度周末等日;顒。對問卷填答結果的內容分析表明,高水平的描述在遠期事件中更為普遍,而低水平的描述在近期事件中更為普遍。在這個研究中,學生們進一步閱讀了描述為發(fā)生在明天或明年的19個日;顒,學生從活動的“為什么(why aspects)”方面(高水平解釋)和“怎么做(howaspects)”方面(低水平解釋)的描述中選擇其一(如補牙被描述為保護健康和去看牙醫(yī))。數據分析結果表明,人們對遠期活動一般強調活動的目標,而對近期活動一般強調達到目標的手段。Liberman等(2002)把解釋水平的客體超越行為,把解釋水平超越行為的目標與手段兩個維度,進一步用一系列實驗直接驗證了解釋水平是時間距離的函數。例如,在一個實驗中,Liberman等把高水平解釋與低水平解釋分別操作化為對物品的抽象分類(abstract categories)與具體分類(specificcategories),他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假想較為遠期的(如一年后)未來活動(如外出野營)時,相比假想活動將發(fā)生在近期(如明天),被試把與活動相關的38個物品劃分為更少的類別,這意味著時間距離增加了被試對物品分類的抽象程度。當把解釋水平操作化為行為的支持性理由(pros)與拒絕性理由(cons)時,Eyal等人(2004)發(fā)現(xiàn),在公共政策與人際行為等廣泛的情境下,當預期結果將發(fā)生在遙遠的將來時,人們更多地考慮支持性理由,更少地考慮拒絕性理由。Sagristano等人(2002實驗--)也發(fā)現(xiàn),在選擇遠期賭局時,被試更多地依據收益的絕對值來選擇,而當選擇當下的賭局時,被試則更多地考慮贏取的概率。F6rstcr等人(2004)把解釋水平上升到思維方式的高度,驗證了時間距離促進抽象思維而抑制具象思維。上述證據都是基于未來時間觀點,而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人們回憶或重構過去的經驗時,解釋水平的時間效應也同樣存在(Day&Barrels,2006;Permington&Roese,2003)。
  
  2.2 決策與判斷的時間解釋效應
  時間解釋對于評價和選擇的意義是解釋水平理論研究的重點(Liberman et a1,,2002)。根據解釋水平理論,客體的感知價值取決于與人們對客體的高水平解釋和低水平解釋相關的價值,改變表征水平(通過改變時間距離)將導致相應的感知價值的變化,與高水平解釋相關的價值隨時間強化,與低水平解釋相關的價值隨時間折扣:隨著時間距離的增大,人們對備選方案的評價更多的反映了事物與高水平解釋相關的價值(Liberman&Trope,1998;Trope&Liberman,2000)。
  時間解釋理論認為時間距離會系統(tǒng)性的影響人們對未來事件的解釋方式,從而影響人們的偏好與選擇。Liberman與Trope(1998研究二)在實驗中要求被試進行三個關于近期或遠期行為的決策。在每一個決策情景中,被試面臨不同的有關行為結果的可行性(feasibility)和渴望性(desirability)。該實驗發(fā)現(xiàn)當某一備選方案的吸引力來自于它的渴望性方面時,該選項的吸引力將隨時間距離而增加;而當選項的吸引力來自于可行性的方面時,隨時間距離增加,它的吸引力將減弱。在對遠期未來的行為做決策時,人們更偏好那些可能不可行但高度渴望的備選方案,而對于近期行為的決策,人們更偏好那些不那么渴望,但可行性高的備選方案。這一時間距離對于決策者偏好的影響也在一個關于學生作業(yè)選擇的現(xiàn)場實驗中得到支持(Liherman&Trope。1998研究四),在學生選擇作業(yè)時,時間距離降低了作業(yè)難度對選擇的影響而增強了作業(yè)有趣程度的影響。在選擇近期的作業(yè)時,學生愿意為了容易而犧牲題目的有趣性,而選擇幾個月后才需要交的作業(yè)時,學生愿意為了興趣而犧牲容易性。Trope與Liberman(2000)使用不同的情境(生活事件、工作選擇、產品選擇、實驗任務選擇、電影評價)、不同的實驗設計,對解釋水平進行不同操作化的五個實驗都進一步支持了這種評價與偏好的時間效應。Sagristano(2002)發(fā)現(xiàn),人們的賭局決策存在偏好逆轉(preference reversal)現(xiàn)象,當為較遠的未來選擇賭局時,人們更偏好收益的絕對數額較大的賭局,即使獲勝概率較低;而為當下選擇賭局時,人們更喜歡選擇那些獲勝概率較高的賭局,即使收益較小。同樣的時間效應也在自我概念研究中得到證實,如Eyal等人(2006)發(fā)現(xiàn),在存在價值觀沖突的兩難選擇中,遠期選擇更能反映人們的核心價值觀,而近期選擇往往反映了人們的次要價值觀;Rogers與Bazerman(2008)把未來選擇更多反映了人們的理想自我的現(xiàn)象稱作“未來鎖定(future lock-in)”,幾項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人們的遠期選擇更符合理想自我概念,而近期選擇更多地反映了現(xiàn)實自我(Freitas et a1,2008;Kivetz&tyler,2007)或欲望自我(Rogers&Bazerman,2008;Rogers,Milkman,&Bazerman,2007);在自我控制(selfcontr01)領域,F(xiàn)ujita與合作者(Fujita,Trope,Liberman,&Levin-Sagi,2006) 發(fā)現(xiàn)高水平解釋的激活將比低水平解釋的激活導致更強的自我控制,高水平解釋導致對即時結果的偏好降低、更高的軀體忍耐力、更高的自我控制意愿、更低的對破壞自我控制的誘惑的評價。
  綜上所述,大量不同背景的證據表明,時間解釋對于人類判斷與決策的影響是系統(tǒng)性的。一方面,人們?yōu)槲磥硎挛飿嫿ǜ鼮槌橄、高水平的表征,對近期事物構建出更為具體、低水平的表征:另一方面,在決策中,對時間距離的感知往往使人們賦予事物與高水平解釋和低水平解釋相關的價值以不同的決策權重。人們賦予與低水平解釋相關價值(value related to low level construal)的權重將會隨時間下降,而高水平解釋相關價值(value related tohigh level construal)的權重將會隨時間增加。這一現(xiàn)象不僅存在于人們的偏好與選擇,也表現(xiàn)在人們對未來的預測和計劃中。
  人們對他人行為的預測往往建立在對行為的抽象化、圖示化表征基礎上,而忽視情境因素的影響,這一點在預測遠期行為時表現(xiàn)更為強烈。對他人已經發(fā)生的行為的歸因是預測他人未來行為的重要基礎,個性或態(tài)度歸因構成高解釋水平,而情境或心理狀態(tài)歸因構成低水平解釋。Nussbaum與同事(2003研究一)讓110名特拉維夫大學的本科生閱讀一個支持以色列從黎巴嫩撤軍的短文。研究者告知一組學生該短文的作者是被別人要求寫支持撤軍的文章,另一組學生被告知短文的作者是自由表達他對撤軍的意見。閱讀完文章后,研究者要求學生推斷文章作者的態(tài)度,并預測作者在近期(明天)或遠期(明年)會在多大程度上參與有關支持撤軍的活動。實驗結果證實了人們低估情景約束對行為影響的傾向,并且這一傾向在這一行為用于預測遠期行為時更為強烈。Nussbaum與同事(2003研究2-4)還發(fā)現(xiàn),人們傾向于預測他人不同情境下的遠期行為比近期行為表現(xiàn)出更多的一致性、更多的受性格特質影響;人們在預測他人遠期行為時,也往往更多的搜尋他人性格特質方面的信息。
  上述研究發(fā)現(xiàn)揭示了一個反,F(xiàn)象,即人們對未來有過度自信的傾向。經典的經濟學和決策理論告訴我們,未來存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人們的行為在未來應該是更多樣化、更少一致性。但現(xiàn)實中,人們的預測正好相反,這不僅表現(xiàn)在對他人行為的預測,也表現(xiàn)在人們對與己無關的事物的預測以及自身行為及結果的預測中。Nussbaum等(2006)發(fā)現(xiàn),在預測將于較遠未來進行的實驗的結果時,相比將要立即進行的實驗,學生被試更多的基于一般理論進行預測,也對預測更加自信;他們還發(fā)現(xiàn),學生們預測未來考試成績時,往往忽視考試題目的具體形式(如多項選擇、開放式回答等)和難度,而依賴于感知的知識和能力,當考試在較遠未來進行時,學生們對預測更為自信。
  人們對未來的計劃往往以對未來的預測為基礎。而人們對較遠未來的預測往往過度自信,其后果就是計劃謬誤會在遠期計劃中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時間解釋理論預測并驗證了這一現(xiàn)象。Liberman與Trope(1998)發(fā)現(xiàn)人們對遠期計劃存在過度承諾,傾向于為較遠的將來計劃更多的任務并低估任務完成時間:傾向于對近期的任務考慮時間約束,對遠期任務較少考慮時間約束。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心理機制是解釋水平的時間差異。3發(fā)展:從時間距離到心理距離
  時間解釋理論的基本原理是否適用于其他距離維度呢?早期的時間解釋研究(如Liberman et al,2002;Nussbaum et al,2003;Trope&Liberman,2003)提出,可以把時間距離(未來、過去)、不同類型的社會距離,以及其他可能的距離類型(空間、相似度)納入一個統(tǒng)一的心理距離的框架,相同的解釋水平原理可以適用于不同的距離維度。這一觀點在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的支持,時間解釋理論也逐漸一般化為統(tǒng)一的解釋水平理論。
  
  3.1 空間距離
  空間距離對解釋水平的影響具有與時間距離類似的機制。較遠空間距離的事物與高水平解釋相聯(lián)系,較近距離的事物與低水平解釋相聯(lián)系。Fujita等人(Fujita,Henderson,Eng,Trope,&Liberman,2006)發(fā)現(xiàn),當被試相信事件發(fā)生在空間距離更為遙遠的位置時,人們用更抽象的語言來描述行為,更多地根據結果而不是手段來識別行為。Henderson等人(2006)在四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空間距離對人們推理和判斷的影響具有與時間距離類似的效應。在一項研究中,紐約大學本科生被試假想自己供職于一家動畫公司,他們需要把一段模擬三位少年在東海岸(空間距離近)或西海岸(空間距離遙遠)參加夏令營時的一段連續(xù)行為的卡通片劃分成自然的、有意義的片段,正如解釋水平所預測,遠距離組的被試把卡通片劃分為更少片段(10.09相對14.41,統(tǒng)計顯著),這一現(xiàn)象與當時間距離遙遠時,人們對與情境相關的物品分類較少類似,反映了人們用高水平解釋來表征心理距離遙遠的事件(Liberman et al.,2002)。Henderson與合作者(2006)還發(fā)現(xiàn),行為在空間上更為遙遠時,人們更多地把行為歸因為穩(wěn)定的特質而不是情境因素(研究二);在預測空間距離更遠的靜態(tài)事件時,人們認為典型的事件更可能發(fā)生(研究三);在判斷空間距離更為遙遠的動態(tài)事件時,人們更多地根據一般趨勢進行推理,而較少對偏離一般趨勢的個別事件進行外推(研究四)。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都可以從時間距離對推理與預測的效應中找到他們的原型(如Nussbaum et al,,2006;Nussbaum et al,2003),意味著空間解釋和時間解釋背后存在一般的機制,這一機制也同樣適用于更為主觀的社會距離和事物的假設性。
  
  3.2 社會距離
  社會距離(如自我,他人、群體內,群體外、朋友,陌生人等)是心理距離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Bar-Anan,Liberman,&Trope,2006;Bar-Anan,Liberman,Trope,&Algom,2007;Liberman,Trope,&Stephan,2006;Trope,Liberman,&Wakslak,2007)。雖然在解釋水平理論研究中,直接檢驗社會距離與解釋水平關系的文獻幾乎沒有,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其他文獻中推論,社會距離具有與其他心理距離相似的影響。
  過去關于社會知覺中自我一他人不一致研究為社會距離的解釋機制提供了證據。歸因中普遍存在的行為人,觀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bias)是指人們傾向于對他人的行為特質歸因(高水平解釋),而對自己的行為情境歸因(低水平解釋)。奚愷元與Weber(Hsee&Weber,1997)發(fā)現(xiàn)人們在預測他人風險偏好時存在系統(tǒng)的偏差,當預測自己的風險偏好時,人們更多基于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而預測心理 距離較遠的抽象的其他人時,人們往往基于風險中性做出預測:當他人變得具體并為自己所熟悉時,這種偏差會減弱甚至消失。這些現(xiàn)象顯示了與時間解釋相似的規(guī)律,即以自我為參考點,心理距離越遙遠,人們越傾向于用高水平解釋來表征行為,而不論是時間距離(Nussbaum et al,,2003)、空間距離(Henderson,F(xiàn)ujita et al,,2006)還是社會距離。
  Pronin等人(Pronin,Olivola,&Kennedy,2008)在幾個如輔導同學、慈善捐款等情境的決策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人們?yōu)槲磥淼淖约汉蜑樗怂鰶Q策是類似的,而與為現(xiàn)在自我所做的決策不同。Vasquez與Buehler(2007)發(fā)現(xiàn),從他人的角度設想未來成功的情景會更加抽象,這增加了成功的意義和重要性,從而激發(fā)起人們更高的成就動機。這些發(fā)現(xiàn)進一步顯示,社會距離可能與時間距離具有類似的影響機制。
  Smith與Trope(2006)直接檢驗了社會距離與解釋水平的關系。Smith與Trope認為權力的提高增加了人們感覺的與他人的距離。這一距離,根據解釋水平理論,會導致人們更加抽象的加工信息。在六個概念任務(conceptual task)和知覺任務(perceptual task)實驗中,通過啟動(priming)高權力感,相比啟動低權力感,被試更抽象地加工信息,盡管任務表現(xiàn)更差。實驗進一步顯示,與過去的神經心理學研究相一致,啟動高權力也導致相對更高的右腦半球激活。
  
  3.3 假設性:概率
  近期研究表明,概率也是心理距離的維度之一,有與其他心理距離相同的影響機制。Wakslak與他的合作者(2006)根據解釋水平理論把概率定義為心理距離。這幾位研究者實驗結果顯示,降低事件的概率使人們更多用核心的、抽象的、一般的特征來表征事件,更少用外周的、具體的、特殊的特征來表征事件。當事件的概率較低時,實驗參加者更為寬泛地對事物進行分類(研究一)、分類更加抽象(研究二);更偏好一般而不是特殊的行為描述(研究三);把連續(xù)的行為劃分為更少的單元(研究四);在抽象加工視覺信息時更為成功(研究五)、更難于識別連貫的視覺信息中丟失的細節(jié)(研究六);當曝露于小概率的描述時,人們更加偏好于用與結果相聯(lián)系的詞匯來識別行為。
  事物的假設性對人們偏好與預測的影響具有與時間距離類似的效應。Todorov等研究者(2007)運用Trope與Liberman(2000)研究中的實驗方法驗證了假設性對于偏好的影響。基于可能性小的結果比可能性大的結果在心理上更為遙遠這一假定,他們發(fā)現(xiàn),當某一結果的可能性很小時,與結果相關的主要特征比與手段相關的次要特征影響更大;但當結果的可能性增加時,與手段相關的特征的重要性增大,甚至超過與結果相關的特征。這意味著當感覺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增大時,人們賦予與手段相關的特征更大的權重,進而減少了人們對高渴望性/低可行性結果的偏好,甚至使偏好發(fā)生逆轉。Armor與Sacker(2006)發(fā)現(xiàn),由于不確定性的影響,實驗被試預測自己在可能參加的任務中的績效表現(xiàn)時,往往過度樂觀,大大高過實際的績效表現(xiàn);而當預測自己在必須參加的任務中的續(xù)效表現(xiàn)時,他們的估計則非常準確。
  
  3.4 關于心理距離與解釋水平的進一步討論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時間距離、空間距離、社會距離、假設性都從屬于一個更為抽象的心理距離的范疇,它們都共有一個原點,即個體的直接經驗(Bar-Arian et al,,2006;Bar-Anan et al,,2007;Liberman etal,,2006;Trope etal,,2007)。然而,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心理距離不僅存在于有具體的認知客體和相關背景,也存在于純粹的概念層次上;并且人們會對心理距離進行自動自發(fā)的加工。
  Bar-Arian等學者(Bar-Anan et a1,,2006)用內隱聯(lián)想測試(IAT:ImplicitAssociation Test)在純粹概念層次上同時檢驗了四個維度的心理距離與解釋水平的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當表示心理距離的詞匯與表示解釋水平的詞匯以一致的形式配對出現(xiàn)時,相比它們以不一致的方式配對出現(xiàn),被試的反應時間顯著較短。這一現(xiàn)象在四個心理距離維度都得到重復驗證,表明時間距離、空間距離、社會距離和假設性都是心理距離的表現(xiàn),心理距離與解釋水平的系統(tǒng)聯(lián)系可以存在于純粹的概念層次。在后續(xù)的研究中Bar-Arian與他的合作者們(Bar-Arian et a1,,2007)進一步采用斯特魯普任務(Stroop task)驗證了心理距離是自動加工和獲得的,而無需以當前自我作為參考點。Williams與Bargh(2008)也發(fā)現(xiàn),對物理距離的知覺和運動表征影響人們的思維和感覺,而無需以自我為參考點。
  不僅心理距離影響解釋水平,解釋水平理論的邏輯還隱含著解釋水平會影響人們感知的心理距離(Liberman,Trope,McCrea,&Sherman,2007)。通過對解釋水平進行不同的操作化,Liberman與他的同事證實了無論是對于不同類型的行為,還是對于自我和他人,對行為高水平的解釋促使人們感知更遠的時間距離。特別是,當人們思考行為“為什么”方面時,行為對于個體自我概念的意義時,以及行為的抽象方面時,人們將預期行為會發(fā)生在更遠的將來。這一發(fā)現(xiàn)顯示解釋水平與時間距離的關系是雙向的,時間距離影響解釋水平,而解釋水平也影響感知的時間距離。
  對于解釋水平理論,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為什么心理距離會造成解釋水平的變化。對于這一問題。解釋水平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如Liberman與Trope等人(Liberman&Trope,1998;Trope&Liberman,2003)僅僅給出了一些猜測。他們認為,距離影響解釋水平的原因首先可能是因為距離的遠近使關于事物及其背景信息的可得性和可靠性發(fā)生變化,距離越遠,事物及其背景的具體信息越不可靠甚至不易得,而當距離靠近時,具體信息才變得詳細、清晰、可靠。對于這一猜測,最直觀的類比是當人們從遠處看一大片不同種類的樹時,它是森林,而當距離越來越近時,一棵棵活生生的樹會變得越來越清晰(Dhar&Kim,2007;Trope&Liberman,2003;Wakslak et al,2006);距離影響解釋水平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源于人們的計劃習慣(planning habit)。人們的行為是目標驅動的,當人們計劃未來時,人們會首先考慮行為結果的渴望程度,其次才會考慮行為的可行性;而且,對于未來的計劃,人們既可以推遲,也可以變更,這也使得人們可以推遲考慮那些有關計劃的具體的、與低水平解釋相關的信息。Trope與 Liberman(2003)進一步猜測,由于信息的可得性和人們的計劃習慣的長期作用,距離對于解釋水平的影響進化為了人們在決策中使用的一種一般的啟發(fā)法(generalized heuriste),這使得即使人們面對同樣的與不同解釋水平相關的信息(即不存在具體信息是否可得的問題),距離對解釋水平的效應仍然系統(tǒng)性地影響人們的決策與判斷。
  
  4 解釋水平理論的應用
  
  近年來,解釋水平理論被逐漸運用到諸如選舉、說服、談判,消費者行為等應用領域,顯示出該理論強大的解釋和預測能力。
  Freitas等人(2008)把解釋水平理論應用于選舉行為,他們發(fā)現(xiàn),當候選人表現(xiàn)出的素質是選舉人期待自身擁有的時,選舉人對候選人的評價越高,并越有可能投票給該候選人,然而這一傾向在預期選舉將發(fā)生在較遠將來時更強烈。當選舉臨近時,選舉人的偏好會更多的受到當時具體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上述傾向變得不那么強烈。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么某些候選人在選舉前的民調中支持率較高,而正式選舉時結果往往并不如預期的現(xiàn)象。
  Henderson、Trope與Carnevale(2006)把解釋水平理論運用于談判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談判者在談判正式開始前較長時間就對談判進行準備對于談判取得更好的成果具有重要意義。在談判正式進行前較長時間就對談判進行準備將使談判者更加整體、全面的考慮擬談判事項,而降低了對非關鍵問題的關注,因此談判者更可能在談判中對非關鍵問題進行讓步而換取對方的讓步,從而更容易獲得有利的結果。
  Fujita等人(2008)研究了時間距離對于說服和態(tài)度改變的影響。他們發(fā)現(xiàn),當態(tài)度的客體在時間距離上相對更遠時,強調主要特征、強調渴望性、強調一般性的論點更具有說服力,更有可能造成說服對象的態(tài)度改變;而當態(tài)度的客體在時間距離上更近時,強調次要特征、強調可行性和強調特例的論點更容易改變說服對象的態(tài)度。
  近幾年來,消費者行為領域的學者逐漸認識到解釋水平理論對于理解人類消費行為的重要意義。Dhar與Kim(2007)、Lynch與Zaubennan(2007)都在他們的研究中探討了解釋水平在消費者購前產品評價,特別是品牌考慮集(consideration set)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當消費者考慮購買某種商品時,首先會建立一個各選品牌的考慮集,由于這一考慮階段和實際的購買存在時間間隔,因此,消費者的考慮集更多的受消費目標和產品抽象屬性等高水平解釋的影響。而消費者的實際選擇則更多地受廣告、促銷、消費情境等低水平解釋的影響。因此,消費者實際選擇與其購前的基于消費目標的考慮往往存在不一致,這又可能導致消費者后悔。Fiedler(2007)引入了信息距離這一概念,他認為消費者所擁有的產品信息越多,則信息距離越小,消費者會在低水平解釋基礎上評價產品,同時考慮過多的產品屬性,從而導致決策沖突,最終導致產品滿意度下降。
  
  5 總結與展望
  
  解釋水平理論把距離這一廣泛存在的自然和社會現(xiàn)實引入社會認知和決策與判斷領域,強調并已經為大量研究所證實,人們對認知客體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即解釋水平,而解釋水平取決于人們所感知的與認知客體的心理距離,進而系統(tǒng)性地影響人們的決策與判斷。心理距離這一概念的引入,為我們理解大量的心理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提供了新的視角,并提供了更加簡潔、有力的解釋。
  近年來,解釋水平理論正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向上快速擴展。一方面,大量研究聚焦于距離依賴的解釋水平變化的底層心理機制和心理距離影響決策和判斷的過程機制,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樣化。例如,Herzog等學者(2007)探討了信息提取的容易程度(ease ofretrieval)對時間距離影響態(tài)度的中介效應;Alter與Oppenheimer(2008)檢驗了認知順暢(cognitive fluency)和認知不順暢對解釋水平的影響;Day與Barrels(2008)驗證了時間距離對于事物相似性判斷的影響;Bilgin和Brenner(2008)檢驗了時間距離對于描述形式影響主觀概率判斷(description dependency effect)的調節(jié)作用。Bar-Arian等學者(Bar-Arian et a1,2006;Bar-Arian etal,。2007)利用Stroop任務和內隱聯(lián)想測試,并以反應時間為測量手段,直接驗證了心理距離與解釋水平的關系和心理距離的自動激活。
  另一方面,解釋水平理論與其他理論相結合,逐漸應用于選舉(Freitas et al,2008)、說服(Fujita et al,,2008)、談判(Henderson,Trope et a1,,2006)、消費者行為(Dhar&Kim,2007;Fiedler,2007;Lynch&Zauberman,2007)等領域。解釋水平理論在這些領域的擴展,顯示了該理論對于廣泛的社會和心理現(xiàn)象的解釋和預測能力。
  作為一個發(fā)展歷史才十年的理論,解釋水平理論在顯示其強大的潛力的同時,仍然存在許多不足,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彌補和擴展。
  首先,直到目前為止,對解釋水平的界定和測量都是間接的,定性的,F(xiàn)有研究中沒有明確界定解釋水平本身、解釋水平的表現(xiàn)和解釋水平的前導變量,這導致三者經常混淆;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心理距離、心理距離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如時間、空間、社會、假設性)二者之間。只有對上述概念進行明確的界定,我們才能更加深入地研究解釋水平與心理距離間關系的底層機制。
  其次,關于人類為什么對心理距離遙遠的事物進行高水平解釋而對心理距離近的事物進行低水平解釋的原因,解釋水平理論只給出了直覺的回答。一方面,這些答案可能尚不全面,可能忽略了某些重要的解釋;另一方面,這些回答至今沒有經驗證據的支持。未來研究如果能在這一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將是十分有意義和有趣的。
  第三,解釋水平從概念上可以劃分為高水平解釋和低水平解釋,那么它們與雙重加工模型中的系統(tǒng)加工和直覺加工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雖然解釋水平理論給出了一些解釋(如Liberman et al,2002),但并沒有研究進行專門的探討:另外,情感和動機經常影響人們的決策和判斷,它們在認知導向的解釋水平理論中會扮演什么角色呢?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必將有益于我們更加深入理解眾多社會心理現(xiàn)象。
  解釋水平理論其實是打開了一扇窗戶,或者說,我們可以從一個增加的距離維度重新審視許多理論,進而激發(fā)起新的問題、新的觀點和假說。解釋理論為我們更簡潔地解釋人類行為提供了可能。

相關熱詞搜索:距離 水平 解釋 解釋水平理論:從時間距離到心理距離 水平距離名詞解釋 口腔水平距離名詞解釋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