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幸福的一家人】幸福一家人電視劇
發(fā)布時間:2020-02-2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這是1962年8月的一天,巴金全家在上海徐匯區(qū)武康路寓所的一張照片。左起依次為夫人蕭珊、巴金、兒子李小棠、女兒李小林。就是在這個月,四百多萬字十四卷的《巴金文集》出齊。從照片上可以看出,當時,每個人臉上都流露著歡笑。尤其是巴金身后的妻子蕭珊,給了巴金無私而又極大的幫助。
這是一對恩愛的夫妻,這是一個充滿溫馨與微笑的家。
1936年,年僅三十二歲的巴金已是聲譽卓著,尤其是他的長篇小說《家》,深深喚醒了一代青年人。當時在上海追求巴金的人很多,他曾收到不少求愛信。其中,有位寫信最多的“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給巴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通信大半年,卻未曾見過面。最后,還是女孩在信中寫道:“筆談如此和諧,為什么就不能面談呢?希望李先生(巴金原名李堯棠)能答應我的要求……”信中不僅約了時間、地點,還夾著一張她的照片。于是,兩人在上海新雅粵菜館見面了。女孩說:“李先生,您比我想象的可年輕多了!卑徒鹨查_心地說:“你比我想象的更像個娃娃呀!現(xiàn)在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她叫蕭珊,原名陳蘊珍,乳名長春,1917年生于浙江寧波。當年跟隨做生意的父親來到上海,入愛國女子中學讀書,曾參加學校文藝演出,扮演過《雷雨》中的四鳳。蕭珊告訴巴金,她不滿父親的約束,想離家出去闖蕩江湖。巴金忙說:“千萬不要這樣,你這羽毛未豐的小鳥,很難遠走高飛的。你現(xiàn)在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再行動!”
此后,蕭珊經(jīng)常給巴金去信,說“永遠忘不了從你那里得來的勇氣”,也常去出版社找巴金。巴金比蕭珊大十三歲,他曾在給蕭珊的回信中說:“我認識了幾個像你這樣可愛的孩子,你們給了我一些安慰和鼓舞!
1937年8月,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蕭珊參加了青年救亡團,常向巴金講述她在傷兵醫(yī)院當護士的體會和見聞。巴金十分贊賞蕭珊的自信、朝氣和熱情,他以蕭珊為原型,塑造了《火》這部長篇小說中馮文淑這個在戰(zhàn)火中經(jīng)受洗禮的少女形象。蕭珊在巴金鼓勵下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處女作《在復興醫(yī)院》發(fā)表在茅盾主編的《烽火》雜志上。
上海淪陷后,巴金決定前往廣州。蕭珊作出一個重大抉擇:陪自己熱愛的巴金一起去廣州。離開上海前,蕭珊的母親邀請巴金,在一家餐館吃了一頓飯。她表示同意他們結(jié)合,很希望巴金能照顧她的女兒。不善言辭的巴金鄭重地答應了。1938年后戰(zhàn)火頻仍,蕭珊跟隨巴金輾轉(zhuǎn)廣州、武漢、桂林等地。此間蕭珊考入西南聯(lián)大外文系,后轉(zhuǎn)歷史系。因為她和兩個相好的女友住在一起,她們都親熱地叫她“小三”,于是她寫文章時就以諧音“蕭珊”為筆名了。1939年,巴金專程從桂林去昆明看望蕭珊,他們約定第二年再相見。巴金回到上海,寫完了他的“激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秋》。
1942年,抗戰(zhàn)吃緊,巴金的同事先后離開桂林文化出版社,巴金頓感悲寂。體貼入微的蕭珊不等畢業(yè)就來到巴金身邊,這使得巴金感動不已。他拼命寫書、譯書和編書,為的是掙夠侄兒、侄女的學費和自己的結(jié)婚費用。1944年5月1日,巴金和蕭珊在桂林一處朋友的房子里舉行了婚禮。
新中國成立后,巴金的社會工作繁忙,家里的一切都由蕭珊操持。巴金曾兩次奔赴朝鮮前線體驗生活一年多,他經(jīng)常給蕭珊寫信,讓她分享自己被英雄感召的激情。后來,巴金創(chuàng)作的小說《團圓》被改編成了電影《英雄兒女》。巴金與蕭珊生有兩個孩子,長女李小林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后任《收獲》雜志副主編;兒子李小棠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分在上海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室工作。
“文革”中,蕭珊跟著巴金陪斗,受盡折磨。1972年8月13日,蕭珊因直腸癌溘然長逝。她的骨灰一直存放在巴金臥室。巴金寫了《懷念蕭珊》,深切追憶相伴三十多年的愛妻,“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淚和血”。2005年10月17日,巴金在上海逝世。遵從老人生前愿望,兩人的骨灰混合在一起,隨著玫瑰花瓣撒入了東海滾滾波濤中。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巴金 家人 幸福 巴金幸福的一家人 巴金與妻子蕭珊合影 巴金的妻子和兒女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