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契機 成長需要一點契機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法治精神是NGO的根基,以法律為救災運作的機制是臺灣“9?21”抗震的重要特點。人類遇到的災難這么多、這么大,需要研究一種為應急時期所用的法律機制。災難來臨時,這個法律機制就是直接宣布民眾自發(fā)聚集民間財富奮起抗災是合法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和支持,一旦到法律規(guī)定的危機時刻,民眾就可以迅速地依法行動。
1999年之前,中國臺灣沒多少人關注志愿者和NGO。在“9?21”地震之后,臺灣被稱為“志工島”。通過“9?21”,臺灣NGO界形成了聚散有度的快速反應和應急機制。是“9?21”抗震這個機會成就了臺灣NGO成為有意識、有組織、有作為,能夠號令全社會最積極的那部分力量站起來抗災的社會主體。
“9?21”震后3天,臺灣聯合勸募協會――一個有很多NGO加盟的非營利組織聯盟就開始了聯合行動,直接派出資深社工到一線組織資源調劑中心,有組織地分發(fā)各地來的捐贈物資。7天后,經一位NGO律師提議,一個覆蓋全臺的NGO聯盟的雛形鑄就。第14天,這個180家NGO參與、簡稱“全盟”的機構就拉開架勢正式辦公了。
以臺灣NGO在“9?21”地震中的作用為例,可以看出NGO發(fā)展的基本軌跡:以法律為救災運作的機制是臺灣“9?21”抗震的重要特點,可以說法治精神是臺灣NGO發(fā)展的根基。
臺灣抗震9年,臺灣在安置階段和重建階段都有系統的規(guī)劃,而且都作為法條公布,還有十分明確的、甚至很繁瑣的細則。所有的法條都明確了生效的時間。例如,“9?21”抗震基金會的法條規(guī)定,該基金會存在時段為5年。預估5年大約能把抗震救災的工作做完后,這個基金會就要解散(2008年6月30日“9?21”抗震基金會向社會宣布,基金會已經完成歷史使命,于當日解散)。可見,可以將基金會視為危機時期資源聚散的一種財務處理機制,它并不見得一定要永存。這種創(chuàng)新的思路就把危機機制法律化。
臺灣“9?21”抗震的過程已經在初步實踐這個法律機制,只是還沒有做到事先防御。如果做到事先防御,法律就有了前置性、預防性,它等于直接宣布民眾自發(fā)聚集民間財富奮起抗災是合法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和支持,一旦到法律規(guī)定的危機時刻,民眾就可以迅速地依法行動。
“9?21”抗震基金會執(zhí)行長、臺灣大學教授謝志誠提出,人類遇到的災難這么多、這么大,需要研究一種為應急時期所用的法律機制。大災難來臨,全社會自發(fā)地匯聚資源,立即成立一個組織(基金會)迅速集中全民的捐助用來救災,讓資源配給做到迅速、系統、公開、公正和有序。
此外,知識分子深度介入NGO,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9?21”全盟能在半個月內建立并聚集了180個NGO組織,是因為有馮燕、海棠基金會的執(zhí)行長陸宛蘋等一批優(yōu)秀知識分子出頭,調動他們所在的NGO以往的社會網絡關系,迅速集結。為什么全盟能夠獲得政府和民眾的支持?是全盟的一些骨干組織以往為臺灣社會,為臺灣老百姓所做的好事有目共睹。這些就是公信力的源泉。
例如,臺大社會工作系的馮燕教授,一直是許多個NGO的理事,還擔綱臺灣聯合勸募協會的主要負責人!9?21”地震后,聯合勸募協會在第一時間聚集人力,下到災區(qū)救援,后來又為全盟搭臺,在沒有人為全局拿出必要的經費時,馮燕當機立斷,撥出自己所在機構的資金全力支持大局。
從資源調劑中心到全盟、到“9?21”抗震基金會,再到2000年臺灣成立NGO事務委員會,臺灣NGO一步一個腳印,步步扎實。
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次歷史的災難都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的。”中國NGO發(fā)展之路也一定會在災難之后獲得發(fā)展的契機,取得成長和進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