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學十四講》連載之四] 交流學講章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編者按:“交流學”和“傳播學”英譯為同一個詞“communication”,把中國學術(shù)界盛行的“傳播學”轉(zhuǎn)換為“交流學”,是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先生的一項開創(chuàng)。由吳建民先生主編,諸位專家學者撰寫的《交流學十四講》,與通常意義上的傳播學內(nèi)容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許多對外交往和交流實踐當中的成功個案,是一批中國外交、對外傳播精英人物經(jīng)驗和智慧的總結(jié)和理論升華,對于今天從事對外交流和傳播工作,經(jīng)常與國外政府機構(gòu)、傳媒等打交道的人員,是一本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好書。本刊特選取部分章節(jié),以饗廣大讀者。本期刊載的是該書中中國外文局原局長林戊蓀先生撰寫的篇章。
中西文化深層次的差異及在交流中形成的障礙
上期我們列舉了文化一般差異的種種表現(xiàn),說明這些差異往往會影響交流。應該指出,不同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也包括表達方式)乃是中西文化深層次的差異,是我們與西方人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礙。
研究表明,中西文化在價值觀念上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對立。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歷來強調(diào)群體意識,從家到社稷,從國到天下,最后才是個人。西方強調(diào)“個人主義”,這一理念從西歐啟蒙運動開始,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發(fā)展。它是一種人生哲學,也是一種政治理念,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強調(diào)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來約束。它反對權(quán)威對個人各種各樣的支配,特別是國家對個人的支配,主張私有財產(chǎn)制度。
我們?nèi)绻盐鞣降姆秶龠M一步從歐美人縮小到美國人,這一差異就更加明顯。
中美價值觀的本質(zhì)差別:美國人突出個人,以個人主義為核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家族主義為核心,貶低個人。
對外傳播學專家段連城先生認為,美國個人主義文化有以下九個方面的表現(xiàn)。
◎ 個人隱私;
◎ 個人自立(美國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打工,送報送牛奶,再大些去餐館、圖書館等處工作,不是因為家境貧困,而是要求自立);
◎ 個人表現(xiàn)(美國學生在課堂上喜歡提問,習慣在公共場合發(fā)表意見);
◎ 個人思考(不輕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對官方的文件持懷疑態(tài)度);
◎ 個人自由(有時會把個人的自由選擇絕對化,如同性戀公開化、合法化);
◎ 個人選擇;
◎ 個人平等(強調(diào)機會均等,即所謂“起跑線上的平等”);
◎ 個人競爭;
◎ 個人生命(對美國兵的生命十分重視,但越南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等一再證明,美國政府對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缺乏起碼的人道主義關(guān)懷)。
當然,美國文化并非放任自流,還有社會控制的另一面。
另一位中國學者關(guān)世杰先生將中美價值觀的差異歸納為七條:
◎ 中國人注重互動和相互倚靠,美國人注重自立和獨立;
◎ 中國人重視集體的作用,美國人重視突出個人;
◎ 中國人注重保住“面子”,不但要保住自己的“面子”,還力求保住對方的“面子”,美國人不講“面子”,有時也許要保住自己的面子(他們稱“尊嚴”),但絕想不到對方的面子;
◎ 中國人注重親密無間,美國人注重保持個人隱私;
◎ 中國人喜好共性,美國人喜好個性(中國人的“隨大流”常與美國人的突出個人、“愛出風頭”形成鮮明對比);
◎ 中國人偏好人際和諧,美國人喜歡個人競爭;
◎ 中國人講集體至上,美國人講個人至上。
盡管有些重復,但兩位學者的分析對比把中美價值觀的差異說得淋漓盡致。
中西的思維方式存在巨大差異
關(guān)世杰先生將兩者的差異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 中國人偏好形象思維,西方人偏好抽象或邏輯思維。
◎ 中國人偏好綜合思維,西方人偏好分析思維。所謂綜合思維“是把對象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所謂分析思維是把對象的各個成分區(qū)分開來思考。哲學家張岱年先生指出,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是整體思維,缺點是籠統(tǒng)思維,強調(diào)直覺,輕視分析方法,輕視實際觀察。
◎ 中國人注重“統(tǒng)一”,西方人注重“對立”。中國人在哲學上強調(diào)從統(tǒng)一的角度看待事物,在政治上強調(diào)大一統(tǒng),倫理上強調(diào)顧全大局,心理上一般不贊成走極端。西方人強調(diào)個性,強調(diào)矛盾。
開始研究跨文化交流時,人們只看到語言的障礙,以為既然語言不通無法交流,有了雙語能力,就能解決問題。其實并不盡然。
最近,新加坡內(nèi)閣資政李光耀在一次國際研討會上說,“新加坡人會說普通話僅僅是過了第一關(guān),新加坡不僅是個雙語國家,而且還必須是個雙文化的國家。只有充分了解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你才能真正深入了解中國人,才能順利地開展商務活動!崩罟庖J為,新加坡人想有效地同中國人打交道,必須通曉中國文化。同樣,我們作為21世紀的中國人,也應該有嶄新的認識,即走遍世界,無論在哪里,通曉當?shù)氐恼Z言、文化和歷史,研究當?shù)厝说膬r值觀,對進行有效的交流有多么重要!
由于思維和表達方式不同,引起歧義和誤解
中國老翻譯家、毛澤東同志的俄文翻譯李越然曾給我舉過一個典型例子,說明不考慮文化差異而簡單直譯仍然無法交流。1950年,毛澤東同志到莫斯科同斯大林談判,一次他對斯大林說,“我們訂條約,不僅要好看,還要好吃!崩町敃r認為,在外交場合他不好擅自對原話進行解釋,可是他將這十四個字翻成俄語后,斯大林愕然,不知何所指。其實,毛澤東同志是想說條約不僅要體現(xiàn)中蘇平等互利的原則,蘇方還應給中國人民提供切實的援助。毛的說法通俗而又委婉,還帶點幽默,然而由于中俄思維和表達方式的差異,斯大林無法理解,雙方交流出現(xiàn)障礙。
這類翻譯中的“不可譯”問題,至今仍然存在。“文化大革命”時,我們將許多新奇的術(shù)語“對號入座”翻譯出去,曾帶來反效果。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xiàn)了不少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術(shù)語,如“三通”、“兩個凡是”、“五講四美”;進入21世紀,如“三個代表”,我們中國人聽起來覺得很簡練,但它們近似英文的縮略詞(acronyms),譯得不好,會使外國人如墜入云里霧里,不知所云,更談不上讓人家理解了。
還有由于宗教信仰的差異引起了誤解,甚至引起對方抗議的事例。如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出版了第一部大型畫冊,其中有一張龍門石窟的照片,記者拍了兩位游人坐在佛祖腿上的畫面,本意是想多一點人情味,沒想到出版后引起錫蘭(今斯里蘭卡)官方的抗議,認為是對佛祖的褻瀆。
20世紀70年代,外文出版社出版的阿拉伯文版《孫悟空大鬧天宮》連環(huán)畫在埃及也遇到了類似的抗議。對方認為,天堂是真主所在地,圣潔寧靜,凡人在那里胡鬧是大不敬!
如何克服文化障礙,做到有效交流
有了跨文化意識,人們開始把注意力轉(zhuǎn)向研究和了解我們與受眾(主體與客體)的文化差異,以及如何避免由于忽略差異而引起傳播學中所標明的“編碼與解讀”之間的矛盾,如何跨越障礙,達到交流的目的。
我認為,還是要依賴孫子早就為我們開出的“處方”,即知己知彼!爸骸辈⒎且资。要對自己的文化有個系統(tǒng)的了解,不下苦功夫鉆研是不行的。
“知彼”的首要一條是了解對象(受眾)的看法以及產(chǎn)生這些看法的由來。具體辦法是: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然后才能“對癥下藥”。
根據(jù)我個人多年從事對外交流的經(jīng)驗,提出以下七條原則可供參考。
◎ 平等待人,以誠相見。
要對話,不要獨白,要尊重對方。既然是交流,就要耐心聽,仔細問,讓對方充分說明自己的看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交換意見比單方面灌輸更有效。我們提倡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態(tài)度積極誠懇,但絕不強加于人。
◎ 用事實說話。
事實勝于雄辯。謊言腿短,對中國的種種歪曲和誣蔑,在事實面前終究是蒼白無力的。事實是生動感人的,因而也是最有說服力的。我們從事對外交流,國內(nèi)的工作好壞是第一位的,國內(nèi)的進步和成就是有效交流的基礎。
◎ 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事物是辯證的,有進步就有落后,有成績就有缺點,西方人一般習慣實事求是,不喜歡過于夸張,把話說得太滿,容易造成被動。
◎ 報喜也報憂。
報憂不是為了揭露,而是為了解疑釋惑。中國是發(fā)展中國家,人口眾多,資源有限,發(fā)展進程中出現(xiàn)問題、缺點和困難是極其自然的。我們不必回避,更不必覺得理虧。這符合辯證法,也符合科學發(fā)展觀。
◎ 尋找最好的切入點。
從共識(相同或相似的興趣和利益)出發(fā),根據(jù)對象的特點和所涉及的問題,設計談話的角度(正面、側(cè)面還是反面,有時還要由小見大、一滴水見太陽)和談話的內(nèi)容,做到有的放矢。
◎ 要有幽默感、人情味、故事性。
談話最好能用含有人情味的故事作為開場白,之后加點幽默,有時還可以說個笑話或開個玩笑。這類表達方式是西方人所喜聞樂見的。
◎ 有來有往,及時取得反饋。
不僅要向?qū)Ψ浇榻B中國,有時還要主動詢問對方國家的情況,而不是表現(xiàn)出對別人不感興趣。交流是雙向的,有來有往,這樣對方才會感到親切,因而彼此更容易溝通。一次談話或發(fā)言的結(jié)果如何,不能全憑自己主觀的感覺,要盡可能取得反饋,才能客觀地作出判斷。通過反復實踐,逐步積累跨文化交流的本領(lǐng)。
重視“軟力量”對有效交流的影響
最近,美國出版了一本書,提出了一個新概念:認為在經(jīng)濟、軍事等“硬力量”以外,還有一種“軟力量”(soft power)可以影響國際力量對比,即思想和媒體的傳播力量。這一提法與中國一些學者倡導“形象是國家力量的一部分”之說,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們進行對外交流不可忽略在主客體以外還有一個“第三者”。我們知道,在現(xiàn)代西方社會,媒體對其公眾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說媒體不能完全決定人們怎么想(how they think),它卻能夠通過“議題設置”(agenda setting,即報道和不報道什么問題和事件)來影響人們想些什么(what they think about)。西方因而稱主流媒體為輿論的“守門人”(gatekeepers)。比如,有一段時間,西方媒體大量報道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把它說成是扭轉(zhuǎn)世界歷史進程的偉大事件,全然不提蘇聯(lián)在東線勝利的主要作用,當然也不會談到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作用。這種做法,會誤導不了解歷史的年輕人,似乎是資本主義的西方拯救了世界,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恰恰是資本主義西方的產(chǎn)物。
又如,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逝世時,美國媒體吹噓他的政績和個人魅力,中國也有個別報紙跟著湊熱鬧,說什么里根對改進中美關(guān)系有所貢獻,其實1982年中美發(fā)表的第三個聯(lián)合公報,恰恰是中國政府進行堅決斗爭的結(jié)果。無論如何,以上兩例足以說明,美國媒體是如何通過議題設置來影響本國和世界輿論的。
美國媒體還會用所謂的“刻板成見”(stereotype),把事物簡單化、模式化。研究還表明,特別在國際問題方面,因為人們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外國,媒體對他們的看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甚至可以成為公眾對某個問題關(guān)注的主要因素。如,美國公眾對伊拉克的情況知之甚少或存在偏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另外,研究還證明,先入為主所造成的偏見對人們的認識頗有影響。
必須承認,當今世界,西方――尤其是美國――在傳媒界占據(jù)主導甚至是壟斷地位。然而,它們關(guān)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報道,絕大多數(shù)是負面的。針對這一狀況,20世紀70年代,發(fā)展中國家曾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關(guān)于建立世界新聞與傳播新秩序的倡議,被美英等國封殺,成為一場沒有結(jié)果的辯論。面對這一形勢,中國亟需大力加強對外傳播事業(yè),同時也需要提高本國外事人員對外交流的本領(lǐng);這樣,中國的“軟力量”才能和中國的國際地位相匹配。
結(jié) 語: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們主張人類進步和世界和平,我們執(zhí)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進行經(jīng)濟建設和改革開放,這些都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我們的事業(yè)是正義的,是“得道”的,但“道”是需要傳播的,要得到“天下的民心”,就必須有高明的跨文化交流和傳播本領(lǐng)?梢娢覀兯懻摰膯栴}是多么重要,何等緊迫!
責編:東 平
相關(guān)熱詞搜索:之四 連載 交流 《交流學十四講》連載之四 交流學十四講 交流學十四講 pdf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