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觀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9-08-11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要: 大力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題。以人機交互、無線傳感、深度學習和生物智能等為特征的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響力加速沖擊著現代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也重新定義了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人”與“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觀決定著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方向。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亟需樹立一種更積極的人才培養(yǎng)觀:在“人”的意義上重視獨立思考與主動學習能力、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的價值塑造;在“才”的范疇內通過強化專業(yè)教育夯實“才”的核心根基,輔之以通識教育拓展“才”的成長空間,并肯定人本價值教育對“才”的精神導向作用,最終實現“人”“才”培養(yǎng)的價值統一,以此來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數據流”與“信息流”所帶來的種種機遇和挑戰(zhàn),回應時代的需求、引領時代的發(fā)展。
關鍵詞:人工智能;大數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觀;價值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9)01-0075-07
收稿日期:2018-11-28
作者簡介:余小波(1961-),男,湖南安鄉(xiāng)人,教育學博士,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張歡歡,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長沙,410082。
1956年麥卡錫在美國達特茅斯小鎮(zhèn)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1],經六十余年的發(fā)展,人工智能的范疇已經涵蓋了視覺識別、語音識別、神經網絡、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智能控制、智能機器人等諸多方面,為人類認識世界打開了更廣闊的視窗。誠如尼古拉斯所言,“數字化生存天然具有賦權的本質,這一特質將引發(fā)積極的社會變遷!盵2]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使人類第一次感受到人類的生命意義與存在價值被重新解構,我們面臨著從采集文明、農耕文明、大機器文明一路演進到數據文明時代最多的可能性和機遇。但與此同時,人類也面臨著最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zhàn)。就高等教育領域而言,最多的可能性交織最多的不確定,使得這個時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被賦予了最多的關切和期待。而當我們討論高等教育要如何致力于為這個“智能化時代”培養(yǎng)人才時,我們迫切需要重新審視人工智能時代對“人才”的定義,樹立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的人才培養(yǎng)觀。
一、人工智能時代的“人”與“才”
雷·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一書中對“奇點理論”的描述具備兩個主要特征:一是信息、數據呈指數級增長;二是人工智能即非生物的智能極有可能會超過傳統的人類智能[3]。在此意義上,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即為“奇點”臨近。在這個臨近的“奇點”上,“人”的本質意義被重新解讀;在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驅動下,人工智能賦予這個時代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的時代特征,并作為新一輪產業(yè)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對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等各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種核心驅動力的形成需要從根本上重新剖析“才”的內涵。所以,我們有必要討論人工智能時代將如何定義“人”與“才”,對“人才”的衡量標準又是什么?
(一)人工智能時代的“人”
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面臨著更多工具理性主義的挑戰(zhàn)。歷史學意義上的“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主要標志是直立行走以及制造和使用工具。憑著這兩種能力的精進所衍生的技術力量,人類經數百萬年的文明演化躍居智慧生命的金字塔頂端。而“人工”智能是“人”之于“人”的智能局限所發(fā)展出的延伸的工具智能,這種“工具智能”作為“人”的智能補充使人類大腦有可能與其所創(chuàng)造的容量更大、速度更快、信息與資源共享能力更強的非生物智能相結合,為人類突破自身局限、更深入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無限的可能。我們確實看到了人工智能在醫(yī)療、經濟、社會發(fā)展各方面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科技感和現代感,也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增強人的感知力、記憶力、知識量、決策力等方面的效率。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工具智能”正在慢慢做到“像人一樣思考”“像人一樣行動”,并且“理性地思考”“理性地行動”[4],它們用“0”和“1”的二進制語言告訴我們:“從選擇食物到選擇伴侶,不過是數十億神經元秒速計算各種可能性的結果”[5](P17)。在這種工具理性至上的背后,是人的價值理性的消解。人類有機體本身被人工智能附加上了一層“實體生命”之外甚至已經超過實體生命的“數字生命”[6],各種各樣的數字終端和可穿戴設備時時刻刻都在自動收集著我們數字化趨向的行為及信息,為“數字生命”的存續(xù)源源不斷地輸送著能量,供養(yǎng)著我們所以為的“生命自由意志”。
。ǘ┤斯ぶ悄軙r代的“才”
人工智能時代的“才”是博精并重的復合型人才。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門檻上,我們接受著這個時代腦科學革命和算法革命的雙重洗禮。在這個融合了智能語音交互芯片系統、智能圖像身份識別系統、智能三維立體成像系統、智能環(huán)境感知系統、智能自主學習系統所構筑的綜合智能虛擬網絡系統中,以大數據和高性能計算為依托的人工智能可以通過不斷地學習與訓練,為人類的發(fā)展提供諸多有益的條件。而這些智能機器的“學習與訓練”,要靠專業(yè)性的“才”完成技術加持。所以,人工智能時代的“才”的核心,不是為某一種或幾種職業(yè)培養(yǎng)工作者,而是為整個教育、醫(yī)療、金融、零售、交通、制造、服務等領域培養(yǎng)全面賦能的學習者、開拓者和領軍者。“才”的內涵廣泛地包括了自主與終身學習的能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包括了隨時隨地適應變化、探索未知和跨學科學習的遷移能力;包括了專業(yè)知識、綜合素養(yǎng)以及整體人格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塑造;等等。因此,我們講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yǎng),不僅僅是指生物學意義上“人”的健康,也包括人類學、社會學意義上“人”的自由、獨立與完整;不僅僅是指技術層面上“才”的精,也包括價值層面上“才”的人格養(yǎng)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此理念指導下,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yǎng)所應秉承的原則是:“人才”的價值智能發(fā)展出了“人工”的工具智能,切不可因“人工”的工具智能造就乃至加速人類的“智能愚蠢”。
相關熱詞搜索:探析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人才培養(yǎng) 時代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