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理念在博物館社會教育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9-08-09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博物館社會教育是非程式性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非程式性教育對于個人的人格塑造,興趣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教育學的理念為依據,從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定位、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對象和博物館社會教育的方式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為大眾服務。
關鍵詞:教育學;博物館社會教育
中圖分類號:G2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18-0234-02
博物館的教育我們又稱之為博物館社會教育,內涵是根據社會的需求,運用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藏品和相關資料以及社會資源,靈活多樣地搭建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交流平臺,為社會及其發(fā)展服務。博物館社會社會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種形式,承擔著非程序性的作用,所以,在博物館社會教育過程中正確運用教育學的相關理念,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一、利用教育發(fā)展趨勢確立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地位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教育首先突破了工業(yè)經濟時代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主要是由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教育階段組成的系統(tǒng),這些階段雖然相互連接,但各個階段自成體系,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步步攀升,而這些階段性的教育大部分都是由學校教育來承擔。當某一階段畢業(yè)或進入下一階段就意味著一個人某一時期學習的結束。然而,在今天看來,這種以階段性為特征的一次性教育觀念必然受到強有力的挑戰(zhàn),因為這種教育對于人的一生來說是很有限的一段時間,相應地只是一種很有限的教育。同時,這段時間的教育也只是一種基礎教育,如果人們只接受這一段教育,就難以適應社會變革和競爭的需要,也無法滿足不變革和創(chuàng)新的教育要求。因此一種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和有利于實施教育創(chuàng)新的新制度—終身教育便迅速發(fā)展起來。這一新的教育制度超越了原來學校教育在受教育時間上的限制,也超越了教育只在學校進行的空間上的限制,使教育成為一種既沒有時間的約束,又不受空間限制的社會性的大教育制度。
各種知識的普及以及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推行終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從時、空兩個方面對教育的擴充和延伸。而一般教育,教材總是有其局限性和滯后性。如何滿足不同教育受眾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需要教學雙方的參與。博物館作為全民教育中非正規(gu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教育與博物館社會教育都是終身教育的一種形式,但是兩者又有所不同。博物館教育比起普通學校教育有明顯的靈活性,它提供的教育方式往往難以在學校里簡單的復制。以實物為基礎是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征,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正是建立在運用陳列、展覽或實物、模型、標本、圖片、資料的基礎之上的教育活動,具有強烈的說服力和震撼力。而以人類文明和大自然的科考見證為基礎,博物館教育功能的重點已經從傳統(tǒng)教育向休閑式的教育轉變。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曾提出“以多管齊下的方式來強化寓教于樂的目的,對大眾展示具有文化價值的對象與標本。”觀眾來到博物館不完全是為了參觀展品、擴充知識,也在其間隨意的尋找一種恬靜、安慰。人們通常會與家人、朋友或同學結伴來到博物館參觀或活動,這種由年齡、經歷、知識背景各異的個體所組成的人群,通過參觀或其它活動中的相互討論、聯(lián)合動手制作或實驗,充分完成“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和“學”的位置不斷反復地互換。其次,在博物館里,所有的主題和實物允許人們自由地選擇,他們可以根據各自的經驗、興趣取舍地進行學習,這就是所謂在博物館建筑里用腳去“瀏覽”。這種相對自由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習者選擇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再次,一般的參觀訪問者雖然在博物館逗留的時間有限,但這并不影響博物館教育功能的發(fā)揮,因為他們可以反復再來,多次重復地進行學習;人們在博物館也無需擔心考試不及格,不像學校學習那樣容易產生心理負擔。
總之,教育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文明得以延續(xù)和發(fā)展的基本途徑。博物館社會教育是人類終身教育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實現(xiàn)形式,是公眾“自我完善”的組成部分。各類博物館是人類實現(xiàn)“自我完善”,進行終身教育的理想場所。深刻理解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定位對于更好地發(fā)揮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教育學主客體觀正確定位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對象
運用教育主客體觀,首先我們應了解什么是教育過程的主體,什么是教育過程的客體,進而正確確立博物館社會教育的主體和客體。主體在哲學和其他領域有不同的含義,一般觀點認為,主體是與客體相對的一個哲學概念,屬于認識論領域,即主體是認識與實踐活動的承擔者、體現(xiàn)者——人。而從教育的角度探討“主體”的含義,必然限定在認識論領域,即指有社會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這時的主體是一個實體、一個載體,是認識與實踐活動的承擔者、體現(xiàn)者,這種實體有其基本的特性即能動作用,這里主要是用來突出與其對象客體的主從關系?腕w是什么呢?它是指被主體對象化了的人或物,因此,客觀世界(包括人)成了主體認識對象,它就是認識的客體;成了主體實踐的對象,它就是實踐的客體。主客體關系就是在動態(tài)過程(認識過程和實踐過程)中產生的,而且隨著這一過程的結束,主客體關系也就隨之結束。
教學過程的主客體,實際上指的是教師和學生,而關于他們的主客體觀又有以下幾種說法:(1)教師主體、學生客體論;(2)學生主體、教師客體論;(3)師生雙主體論。
在博物館社會教育中,博物館社會教育參人員與博物館受眾是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他們互為存在的條件,均為教育活動的承擔者。至于他們誰是教育的主體,大家看法不一。在人們通常習慣的觀念中,認為博物館教育人員是博物館教育活動的主體。這一觀點,明確地指出博物館教育活動中受眾是教育活動的對象,也就是教育過程的客體,而博物館教育人員則以自身的活動來引發(fā)受眾身心的發(fā)展和變化,起到了教育過程的主導作用,也就成為了這一教育過程的主體。這種觀點有其缺點,受眾在教育活動中的主觀意識減弱,成為一個被動的接受機器。實際上教育是相互的,受眾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博物館教育人員,況且沒有受眾的主動探求、吸收,教育過程的進行幾乎是不可能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