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學教學與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改革

發(fā)布時間:2019-08-0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中國當代文學有著其他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所不具備的無限開放與永遠在場的“當代性”特質(zhì)。將青春文學納入到中國當代文學的教學實踐中來是打破教學陳規(guī)、體現(xiàn)其“當代性”的新舉措,教學過程中以思想性、文學性、影響力原則點線結合選擇教學文本,以研究性學習、討論式教學實現(xiàn)方法論革新,能夠有效促進高等教育教學相長、教學帶動科研的思維轉(zhuǎn)換。青春文學進課堂有利于推動“中國當代文學”的學科建設發(fā)展。
  關鍵詞:青春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當代性”;課程改革
  中國大陸一般將新中國成立之后的文學稱為中國當代文學,以與20世紀前半期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相區(qū)別。有當代文學研究學者認為當代文學研究在科學性、人文性、文學性之外,具有古代文學、現(xiàn)代文學研究所不具備的第四種屬性——“當代性”特質(zhì)[1]。這種“當代性”特質(zhì)便是針對其研究對象的無限開放性和永遠在場性而言的,它要求研究的當下性與參與性,是當代文學無明確時間下線的學科屬性,也應該是“中國當代文學”這門課的基本教學原則之一。為體現(xiàn)這一教學原則,也為尋求目前“中國當代文學”課堂教學的新發(fā)展、新突破,筆者呼吁將青春文學納入到專業(yè)教學的研究范圍中來。下面,本文結合筆者從事中國當代文學課程建設和教改實驗過程中的切身感受,談一下青春文學進課堂與“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改革的些許問題。
  一、打破教學陳規(guī),對接正在進行的文學生態(tài)
  選擇最鮮明體現(xiàn)新世紀文學新風貌的青春文學作為教改個案,是適應“80后”、“90后”這一代大學生的新需求,改變已有當代文學教材與教學模式單一、滯后的缺陷,有效對接正在進行的文學生態(tài)、體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的“當代性”特質(zhì)的新舉措。
  當代文學的這種“當代性”特質(zhì)在我國高等院校的“中國當代文學”課程建設中一直是十分薄弱的,長期以來當代文學教學既滯后于文學發(fā)展現(xiàn)狀,也滯后于學術發(fā)展現(xiàn)狀。傳統(tǒng)上,“中國當代文學”課程的講授內(nèi)容往往按照文學史的分期,將當代文學劃分為政治一體化年代的文學和改革開放之后的新時期文學兩部分。其下限盡管也會隨著時代的延展有所變化,但總的來說對新時期文學的講解基本是以20世紀八九年代為主的。這從幾本影響較大的文學史教材的體例安排中就可以看出來。像北大版洪子誠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復旦版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教程》、人大版趙金鐘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專題》,這幾本重點高校編寫并被不少院校廣泛采用的當代文學教材均將主體篇幅用在了20世紀當代文學上,21世紀的文學或者根本不講,或者一筆帶過。這與文學在新世紀日新月異的新發(fā)展與學術界在此領域中的豐沛研究成果并不相平衡。另一方面,即使這些“在場性”文學生態(tài)有幸被大學教材吸收進去,也一般處于邊緣位置,未必能在大學課堂上真正地如實體現(xiàn)。如筆者所在山東師范大學所用當代文學教材幾經(jīng)修訂[2],增加了新世紀文學、網(wǎng)絡文學等的內(nèi)容,但由于課時限制等因素,這些內(nèi)容基本屬于教學計劃中的選讀參考部分,不占課時,也不是考試內(nèi)容,自然也得不到學生的充分重視。這樣,當代文學的教學基本混同于古代文學、現(xiàn)代文學,其生機勃勃的“當代性”并不能體現(xiàn),而且由于一段時期以來當代文學特有的政治傾向性,不少學生甚至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厭學情緒,這與當代文學課程設置的相對保守與滯后是分不開的。
  將青春文學納入到當代文學教學實踐中來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來的。著手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改革之際,我先就大學生的閱讀興趣做了充分的調(diào)研,幾組數(shù)據(jù)引起了我的興趣:
  根據(jù)“閱讀行為調(diào)查中心”2010年10 月至11月對北京新華書店、400名在校大學生所做的調(diào)查報告顯示,“90后讀者中平時會閱讀青春文學所占比重高達86%。隨著80后讀者群體逐漸接近而立,伴隨他們度過成長期的‘青春文學’已經(jīng)不再是閱讀首選,然而在調(diào)查中也有80%的80后讀者同時在閱讀此類書籍”。[3]
  據(jù)《中國文化報》報道,新世紀以來,我國圖書市場年產(chǎn)值500億元左右,青春文學約占5億元市場份額,且每年以5%的幅度增長已成為文學類暢銷書的主流。[4]
  青春文學代表性作家郭敬明的一系列數(shù)據(jù)更是令人側目:“據(jù)統(tǒng)計,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每期發(fā)行量超過100萬,是中國最暢銷純文學期刊的10倍”[5];“2008—2009年度中國出版機構暨文學刊物十強”評選中《最小說》以6835票高登榜首,獨占40%以上雜志份額。而由一代文學大師巴金所創(chuàng)辦的《收獲》以459票名列第六,另一本老牌文學期刊《人民文學》位列第七”[6];《小時代》、《爵跡》更是連續(xù)多年在文學類圖書銷量排行榜的榜單中名列前茅……[7]
  這些“神話”般的數(shù)據(jù)無不指向青春文學的受歡迎程度。就此問題我對所任教的山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以及教育、歷史、政法、經(jīng)管等其他人文專業(yè)修二學位課程的學生發(fā)放了一份調(diào)查問卷,題目涉及你讀過哪些當代文學作家作品,喜歡哪些、希望在課堂上聽到哪些作品闡釋等,學生們的回答五花八門,但相對集中的一點就是對青春文學的熟稔、喜愛或困惑,并有不少同學希望能夠在課堂上聽到老師的專業(yè)講解。當然,對青春文學不以為然的也有,但這樣的同學也并非對青春文學毫不關心,而是希望通過閱讀給出一個“批判的理由”。比如歷社學院一位同學的回答很有代表性,“現(xiàn)在青春文學的報道不是說廣受歡迎就是如何如何的文字垃圾,專業(yè)學習能讓我們明白它究竟是香草還是垃圾,或者既不是預想中的香草也不是預想中的垃圾”。這些反映可以說是“80后”、“90后”這一代大學生,對幾乎與其同時成長壯大的青春文學的一種興趣性、探索性學習的回應。在此情形下,繼續(xù)以青春文學“不值得”講解為理由漠視學生的這種需求便顯得既有些教育精英主義,又有點文化虛無主義了。于是我以精品課程建設和教改實驗項目為依托,大膽改革了教學計劃,增設了青春文學的教學內(nèi)容,而這也成了此次教改實驗中學生最活躍、師生受益最大的部分。
  二、以思想性、文學性、影響力原則選擇典型文本,點線結合

相關熱詞搜索:當代文學 中國 課程改革 教學 青春文學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