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初中歷史課
發(fā)布時間:2017-01-1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歷史初中歷史課篇一:初中歷史教學案例
初中歷史教學案例: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唐太宗
一、背景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和廣大歷史教師一樣,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中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歷史教學實踐活動, 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主題
歷史學科涉及內容廣博,涵蓋古今中外。要學好歷史,單靠每節(jié)歷史課上的45分鐘,單靠薄薄的幾本歷史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課堂之外,教材之外,有更廣闊的歷史學習天地。如何引領學生走向這片廣闊的天地,方法有很多。辯論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種。我在講完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有關漢朝的歷史后,我計劃在課堂上嘗試讓學生評價漢武帝,于是我提前給學生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先通過網絡、圖書等各種途徑查找這方面的資料,以便更好地評價。
三、案例描述
課堂上,我首先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做了指導:強調評價歷史人物要結合歷史背景、人物特點、活動,要辨證、客觀、公正的進行評價,尤其著重評價該人物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史論結合最好,不要空發(fā)議論。由于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因此,我的話音剛落,同學們便紛紛舉手,一個個躍躍欲試。
生1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勇猛強悍,機智聰明,重情重義是一代明君,貞觀政績流芳千古。
他善于用人和重視納諫,貞觀時期,名相名將輩出,如“房謀杜斷”的房玄齡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他重在選賢任能,喜看天下英雄盡入其彀中。同時,他用人又不求全責備,所以臣下能夠心情舒暢,像“孜孜奉國,知無不為”的房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的李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的溫彥博、“處繁治劇,眾務畢舉”的戴胄、“恥君不及堯舜,以諫爭為己任”的魏徵、“激濁揚清,嫉惡好善”的王珪等均能各盡所能。特別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前者善謀,后者能斷,二人配合默契,同心報國,世稱“賢相”,被并稱為“房謀杜斷”。
師:這個同學對唐太宗做了比較全面的評價,同時還對他知人善任和重視納諫這點進行了說明。誰還能對他的其他措施作更具體的分析。
生2: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三省指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首長并列為宰相,三省各有職掌,貞觀時期,還增加了宰相 人數(shù),這樣既避免了宰相專權,又能集思廣益。
生3:唐太宗在位時居安思危,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居安思危,這是貞觀之治出現(xiàn)的首要原因。唐太宗親歷隋末的社會大動蕩,親眼目睹了隋亡的過程,這對他繼位后的思想產生了很大影響。他繼位后,時刻以隋亡為戒,經常與大臣們商討歷代王朝盛衰和治國的有關方針政策。他對君民之間的關系認識非常深刻,他引用古人的話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碧铺谏钪茌d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常常居安思危,用隋覆舟的例子來警惕自己,他勤于政事,勵精圖治,務求處置允當。
生4:唐太宗的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實行均田制,重視經濟發(fā)展,正是貞觀之治出現(xiàn)的另一個重要原。
生5:唐太宗注意執(zhí)法,他強調法律不是他一個人的法律,是天下所有老百姓的法律,要臣下按法律辦事,魏征反對“法無定科,任情以輕重”,受到他的贊許。他明確了賞罰制度,加強了法制建設。制定《唐律》,慎用刑法,這對安定社會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生6:他完善科舉制度,擴充了國學的規(guī)模,建學舍1200間,增加學員。各地學生相率來京師,高麗,百濟,新羅以及吐蕃等地也派貴族子弟來入國學。貞觀年間,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每年達千人以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生7:他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華夷如一的治國策略,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針,使中國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色彩,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師:剛才幾位同學對漢武帝功績的評價很是到位。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評價歷史人物,不僅要看他對歷史的貢獻,還應該看到他的不足以及一些政策帶來的不良影響。下面請同學們就此談談。生7:玄武門之變,殺死哥哥和弟弟,奪位登基。
生8:唐太宗晚年驕奢,647年,唐太宗得了風疾,煩躁怕熱,便讓人在驪山頂峰修翠微宮。
生9:他晚年征伐高麗,前后兩次,不聽大臣們的勸告,雖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得不償失。因要大量造船,引起農民起義,激化了國內矛盾。
師:以上同學們對唐高宗的不足做了較為具體的評價。
總的來說,唐太宗實行一些比較開明的政策,既維護了統(tǒng)治,又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經濟發(fā)展,國力強盛,為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奠定了基礎,不愧為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四、案例評析
這節(jié)課學生的參與度之廣,學習熱情
之高,是我所始料未及的。(1)學生通過網絡、書籍等途徑了解關于唐太宗的有關信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對唐太宗的評價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我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唐太宗的印象比教師直接主動講授給他們聽要深刻得多。(2)在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如果能夠在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看法有分歧,看待歷史事件意見不統(tǒng)一時,因勢利導,引領學生展開一場場辯論,不僅會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在辯論中深化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開創(chuàng)歷史教學的良好局面。(3)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引導者,課堂教學必須突出學生的主本性,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要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收集查詢歷史資料,弄清歷史史實,并能簡潔明了地將自己所掌握歷史知識傳遞其他學生,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培養(yǎng)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興趣和各種能力。(4)要上好這么一節(jié)課,老師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教學設計、備課,這都是應該的;但由于受時間、條件的限制,學生是不可能做到每節(jié)課都準備這么充分,而且把大量時間都花在資料的收集上。
歷史初中歷史課篇二:初二歷史優(yōu)質課教案
初二歷史優(yōu)質課教案
城關一中——羅敬尊
第15課“寧為戰(zhàn)死鬼 不作亡國奴”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盧溝橋事變;
(2)南京大屠殺。
2.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收集整理抗戰(zhàn)初期重大事件資料,了解、收集、整理、甄別資料的方法。
3.情感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日本的對華戰(zhàn)爭是一場殘酷的侵略戰(zhàn)爭,以南京大屠殺為典型事例,了解日寇的野蠻侵略行徑,激發(fā)學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樹立為人類和平、民主、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血染盧溝橋
2.難點:正確認識南京大屠殺
三、教具: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請大家肅立演唱《國歌》,想一想,這首歌曲是誰在什么時候創(chuàng)作的?歌曲中為什么說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出示幻燈片)
(一)、血染盧溝橋
閱讀課文74頁第一段內容,結合“盧溝橋事變示意圖”
思考:1.日軍南下企圖占領華北這和盧溝橋有何聯(lián)系?說出盧溝橋位置的重要性。
2.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堅守盧溝橋的二十九軍怎么辦?(出示幻燈片)找出二十九軍司令部命令和士兵斗志的語句。
3.此時的盧溝橋上戰(zhàn)云密布中日軍隊醞釀的一場血戰(zhàn)一觸即發(fā),請簡單介紹血戰(zhàn)盧溝橋的過程。(出示幻燈片)找出戰(zhàn)斗的激烈殘酷的語句和犧牲的抗日名將。
4.經過血戰(zhàn)日軍侵占盧溝橋,平津失守,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此時打了十年內戰(zhàn)的國共兩黨怎么辦?(出示幻燈片)
5、請閱讀課文76頁第一段思考,盧溝橋事變標志性意義是什么?(出示幻燈片)
小結:通過盧溝橋事變后,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
一戰(zhàn)線,標志著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ǔ侗Pl(wèi)黃河》)
七七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出示幻燈片)
(二)、南京大屠殺
閱讀課文76頁第二段內容思考:
1.想一想:日軍攻占南京的具體時間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日軍占領南京后犯下了那些滔天罪行?(結合76頁圖片思考)(出示幻燈片)
2.請閱讀77頁補充材料,想一想:當一個個南京同胞無辜慘死在日軍刺刀下,你有什么感想?請寫下來。(出示幻燈片)
3.作為一名中國人,面對南京大屠殺,我們應該怎么做?(出示幻燈片)
4、從1937年南京大屠殺至今已過了72年,但日本右翼勢力面對當年的侵華罪行拒不認錯,反而美化侵略戰(zhàn)爭,篡改教科書,參拜供有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你有什么感想?
師述:我們應該牢記歷史,反對戰(zhàn)爭,熱愛和平,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三、課堂小結:(出示幻燈片)
四、課堂測試題:(出示幻燈片)
五、課外作業(yè):(出示幻燈片)
結束語:通過測試,同學們對本課內容掌握的非常好!那么,在南京大屠殺之后,日軍又瘋狂南下,此時此刻,英勇不屈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新的抗日長城!讓我們再次聆聽國歌,感受它的雄壯有力和激奮人心。
播放國歌。
歷史初中歷史課篇三:初中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
初中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
初中 《歷史課程標準》規(guī)劃了初中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課程目標規(guī)定,初中生在7—9年級應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有所發(fā)展。
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課程目標根據(jù)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學生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和學科能力。
所謂基本的歷史知識,主要包括在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以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所謂基本的歷史學科能力,主要包括歷史學習的心智技能和歷史學習的思維能力。前者要求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識別和使用歷史圖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備閱讀、理解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以及圖表等形式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后者要求形成豐富的歷史想象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歸納、分析和判斷等邏輯方法,初步形成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初步了解人類社會是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fā)展的,歷史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等科學的歷史觀,學習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
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課程目標根據(jù)歷史學習過程的特點,提出了在課堂學習和課后活動中的過程和方法方面的要求。就學習過程目標而言,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感知人類在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積累客觀、真實的歷史知識,并通過收集資料、構建論據(jù)和獨立思考,能夠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和概括,產生對人類歷史的認同感,加深對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的理解,并作出自己的解釋。就學習方法目標而言,課程目標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探究式學習,勇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學習解決歷史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樂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學習運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培養(yǎng)對歷史的理解力。
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課程目標在愛國主義情感、個人修養(yǎng)、科學態(tài)度、民主意識和國際意識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由此看來,初中歷史教學的任務,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學會認識歷史的方法,養(yǎng)成正確的歷史思維習慣,為人格、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和學習潛力的發(fā)掘提供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傊ㄟ^歷史新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能獲得作為現(xiàn)代公民應具備的歷史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