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 夏爾洛 [閱讀答案:,《卓別林——夏爾洛》(含答案解]
發(fā)布時間:2018-11-21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
卓別林——夏爾洛
[法國]喬治?薩杜爾
我們今天還可以在電影博物館里看到一部很舊的影片,它的名字叫《在陣雨之間》。在這部滑稽片里,一個流浪漢和一個紈绔子弟,為了爭奪一把雨傘和一個美貌女郎的垂青而吵鬧起來。流浪漢戴一頂圓頂帽,穿一件短上衣,一條過肥的褲子,奇特的背心,帶著領結和硬領。他的衣服又臟又破,但這個窮漢子竭力想裝得像個紳士。這個小人物耍了一些花招,終于把雨傘弄到手,又找到了那個女郎,兩人孤獨地出現(xiàn)在一個荒涼的公園里。他突然轉過身去,把雨傘當作手杖,像鴨子一樣蹣跚地走開了……
1914年2月28日第一批看到《在陣雨之間》這部滑稽片的觀眾們,可以說一句:“我看到夏爾洛的誕生……”
《在陣雨之間》是卓別林所演的第四部影片。卓別林是在1911年初乘船到美國的,在最初的兩個月里,他還不能決定究竟以哪一種角色姿態(tài)在電影上出現(xiàn)才好。演了十部影片后,他才作出了最后的決定。自1914年春季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止,卓別林每次在銀幕上出現(xiàn)時總是留著小胡子,帶著手杖,穿著過大的短靴,走著像鴨子一樣的步伐。卓別林選擇了這樣一個典型的英國人形象,一個想冒充紳士的窮漢子,但在啟斯東時代,卓別林根本還沒有完全了解——說得更正確些應該還沒有完全創(chuàng)造出——我們今天稱之為“夏爾洛”的這個人物。卓別林那時的外貌已經(jīng)跟后來的“夏爾洛”完全一樣,但這還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外殼而已。ks5u
卓別林的風格和作品在1916年底產(chǎn)生了急劇的變化,不過這種藝術的變化被賣座的盛況遮蓋得顯不出來。直到《安樂街》這部完美的古典作品問世后,夏爾洛的形象才第一次顯出了它的巨大光輝。藝術家完全放棄了投人所好的做法,他成了他自己和他的天地的主宰。
他之所以能在27歲時就獲得這樣高的成就,是因為他能夠不被自己在孤星攝影場所獲得的名聲沖昏頭腦。當他到孤星工作后不久——在1916年的某一天,一陣冷水使他清醒過來。他在談到這點時說:
“我那時只有一個愿望,就是討好愛好我的觀眾。為了這,我只要把我知道準有把握成功的那一套,把那些準能引起他們哄堂大笑的效果供給他們就行了,縱使這些效果根本和真正應有的動作毫不相關,也沒有關系……”
“就在這樣自滿的時候,在《夏爾洛當救火員》放映的第二天,我被潑了一盆冷水。那是一個我從沒見過面的不相識的人潑的。他給我寫了一封信,上面說:‘我很擔心您會變成觀眾的奴隸。恰巧相反,觀眾是您的奴隸。夏爾洛,觀眾是喜歡做奴隸的!薄
“自從接到這一封信以后,我就竭力避免投一般觀眾之所好。我依照我自己的興趣,它卻更恰當?shù)亟o予了觀眾們以他們真正期待于我的東西。”
卓別林并不認為群眾必須成為他的個性的奴隸,他認為當演員的唯一原因就是要表達大眾的情緒。
1935年夏天,卓別林的“第五號作品”《摩登時代》與觀眾見面。
在《摩登時代》中,夏爾洛挑選了一個相當摩登的職業(yè),他是一家大工廠的工人。在這家工廠里,一切都是機械化,經(jīng)理通過電視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個角落。工人在從事工作時像一些身在屠宰場上的羔羊,時刻都處在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工人夏爾洛常常一不經(jīng)心就打亂了傳送帶的工作,他的那份工作是永遠不停地擰緊一顆顆螺絲釘。
“吃飯機”證實行不通后,經(jīng)理就下令加快機器的速度。傳送帶的加速和工作的單調使夏爾洛喪失了理智,他像白癡一般跳起舞,把女人的衣鈕當作螺絲釘,他把機油倒在工長、警官和護士的身上。他被關進了瘋人院……等他病愈出院,卻失掉了職業(yè)。
他在街上流浪,卻被誤抓進了監(jiān)獄。但他覺得在監(jiān)獄里要比在工廠中干活舒服得多。出獄后,他進了一家造船廠,卻把一條還沒造好的船放下了海。夏爾洛又失業(yè)了,他設法使自己能被抓進監(jiān)獄去,因為在那里倒是有吃有住的。
在危機或不景氣的十年中,沒有一部美國影片曾經(jīng)敢像《摩登時代》那樣大膽地直接接觸失業(yè)問題或資本主義統(tǒng)治所造成的其他后果。我們可以把卓別林看作是另一個時代的人物,因為在好萊塢,戲劇片除了表現(xiàn)一些簡直是下流的東西以外就沒有其他什么了。
(《卓別林的一生》韓默、徐繼曾譯)
10.下面關于原文的解說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自1914年春季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止,盡管卓別林每次都以“夏爾洛”這個典型的英國人形象出現(xiàn),但這個人物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外殼。
B.作者認為,卓別林在《安樂街》中的表演,才真正開始使夏爾洛這個藝術形象放射出巨大的藝術光芒。
C.卓別林完全不贊同熱心觀眾來信中“觀眾是喜歡做奴隸的”的說法,因此仍然按照自己的藝術主張和興趣,給予觀眾期待的東西。
D.本文引用了大段卓別林自己的話,既印證了“卓別林的風格和作品產(chǎn)生了急劇的變化”,又增加了文章的可信性。
E作者認為,卓別林是另一個時代的人物,因為在其代表作《摩登時代》塑造的“夏爾洛”是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超現(xiàn)實形象。
11.請就夏爾洛形象塑造的過程,概括卓別林獲得成功的原因。(6分)
12.評傳中的議論不可忽視,請分析文本最后一個自然段議論的作用。(6分)
13.“投觀眾所好”與“保持自己的藝術個性”,常常是矛盾的;在這個方面,卓別林無疑處理得很成功,因而獲得第44屆奧斯卡榮譽獎。結合文本,談談你得到怎樣的啟示?(8分)
10.選CE。(C:原文說:卓別林并不認為群眾必須成為他的個性的奴隸。顯然與“完全不贊同”程度上有差別。E:錯在“與時代格格不入”,而是時代和社會的變態(tài)使他難以適應。“超現(xiàn)實”說法也不妥)
11.①優(yōu)越的藝術天賦:卓別林創(chuàng)造夏爾洛形象時,構想脫俗(而不矯情)、扮相滑稽(而不低俗)、舉止幽默(而不定格)
②執(zhí)著的藝術追求:卓別林塑造夏爾洛形象中,實至名歸,卻不驕傲自滿,放松追求;直面批評,反能虛心接受,冷靜思考——追求之旅終懷真誠的情、執(zhí)著的心。
③大膽的藝術主張:他將一個原本僅取悅于一般觀眾的沒有靈魂的形象,塑造成一個大膽直擊美國社會現(xiàn)實、反映大眾情緒的形象——直面人民大眾,直擊社會現(xiàn)實。
12. ①作者在文尾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肯定了卓別林的代表作《摩登時代》在西方經(jīng)濟危機時期超凡的藝術地位和極高的社會意義;②尾端議論畫龍點睛,高度評價了傳記主人公卓別林不凡的藝術追求和和高尚的人格品質。
13.啟示一:能夠表達大多數(shù)觀眾情緒的藝術,才能夠深入人心,引起共鳴。
啟示二:藝術不能投一般觀眾所好,容易陷入低級和庸俗的境地。
啟示三:藝術家只有真正投身藝術,才能創(chuàng)造出為大眾所喜歡的東西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但必須限定在 “觀眾所好”與“藝術個性”范疇之內)
相關熱詞搜索:閱讀答案: 《卓別林——夏爾洛》(含答案解 卓別林塑造出的夏爾洛 夏爾洛從軍記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