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那點少年氣
發(fā)布時間:2018-06-30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少年”二字,談何容易?
有一部英國青春片,叫作《潛水艇》,片子非常美,很幽默。
有一個情節(jié)令我印象深刻:男主角是一個15歲的中學生,覺得自己是天才,成日沉浸于幻想中。當時,他暗戀一個女孩。但女孩的母親身患癌癥,將要離世。男孩很想關(guān)心、安慰一下女孩,卻又不曉得說什么好,很糾結(jié)。
有一次,他看到一本書上說,要給小孩子養(yǎng)一只寵物,當寵物走失或者去世的時候,孩子們能領(lǐng)會到“喪失”的意義,也會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去世”等事件有免疫力,從而心里有所準備。
男孩得到了啟發(fā),于是就去把女孩的寵物狗弄死了。他覺得,這樣女孩提前體驗過“失去”,等到母親走的時候就不會那么難過了。
這個情節(jié)簡直讓我哭笑不得。
灰色幽默啊——這是少年的心性、少年的邏輯、少年的純真,也是少年才想得出來的方法。
導(dǎo)演兼劇作者是一個成年人,而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要寫出這么妙、這么幽默的東西,意味著他需要保持一份跨越年齡的天真。
這種“天真”,在被房貸、工資壓得難以喘氣的庸常生活中百無一用,但在創(chuàng)作生涯中至關(guān)重要。
當我后來了解到“無數(shù)作家都是靠著早年的傾訴欲,才鋪墊起寫作生涯”這個常態(tài)之時,我才舒了一口氣。
傾訴不難,難的是之后的事。
寫東西,只是因為心里有困惑。
我沒有什么想說的命題,因為許多時候我覺得展現(xiàn)可能比闡釋要好。何況很多問題都沒有答案。作家都是廚子,偶然得到了一些食材,于是就做了一道菜,至于好吃與否,各人有各人的口味,不好說。受偶然了解到的事情啟發(fā),產(chǎn)生了寫一個故事的興趣。受經(jīng)驗所限,弄到的食材就只有這些,眾口難調(diào),但不妨嘗嘗看。
寫作的標準菜譜都是一樣的,但每個廚子做出來的菜的味道都不同。
10年時間,說長很長,說短也短,拙筆本來不成書,寫得多了,也就漸漸成了書。偌大宇宙,生死很薄,人們只是把生死之間的瑣事鋪陳得比較厚實。
院子里寒花啄雪,你怎么知道,那是意味著上一個春天已逝,還是下一個春天要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