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打土豪”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南宋官員曾多次彈劾過辛棄疾,說他:“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
彈劾之詞,有時乃欲加之罪,難免言過其實。倘若去掉因栽贓而夸張的成分,再加上辛棄疾的槃槃大才和傳奇經(jīng)歷,反而可以想見,他是一個性格豪爽、為人仗義、視錢財如糞土的劍俠詞宗。而他與詩人劉過交往的過程中,更是突顯了他的這一性格特征。元人郭霄鳳的《江湖紀聞》里,便記載了一樁辛棄疾“打土豪”幫助詩人劉過的趣事。
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辛棄疾被任命為鎮(zhèn)江知府。大約是在四五月間,春暖花開,劉過至鎮(zhèn)江府,又一次造訪辛棄疾,在其幕府盤桓多日。老友重聚,自是詩酒流連,唱和不斷。一日,劉過獲悉母親病重,準備告辭歸家。只是,劉過疏豪好施,不留余財,如今要回去看望老娘,口袋里卻“布粘布”,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不禁一籌莫展。
辛棄疾得知后,思忖著如何幫助劉過。某日傍晚,辛棄疾脫下官服,著上便裝,偕劉過一起,到了鎮(zhèn)江最有名的青樓。最有名的青樓,自然有最昂貴的美酒和最美貌的歌妓,吸引著公子王孫紛至沓來。
二人進去不久,還沒開始喝酒聽曲,卻即被青樓里管事的給轟了出來。為何?原來,鎮(zhèn)江府一都吏(知府屬官),已經(jīng)把這個青樓包場了。辛棄疾雖為知府,但剛剛調(diào)來不久,又著便裝,加上宋朝制度嚴禁官員逛青樓、捧歌妓,所以管事的既不識,都吏正喝酒聽歌、忘乎所以,當然也不知。辛、劉二人被轟出后,四目對視,不禁會心一笑。
回到府衙,辛棄疾立刻差人通知都吏,說有機密文書亟須處理,命他連夜前來府衙。然而,都吏早已趴在酒桌上、醉倒“花叢中”,不省人事了,遂一夜未歸。第二天,辛棄疾以有令不從、官員宿妓為由,要將都吏籍沒家產(chǎn)、流放蠻荒,都吏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為了減輕或免受處罰,都吏先是請了府衙上下數(shù)十人到辛棄疾跟前說情,辛棄疾不為所動。后來,都吏打聽到辛棄疾的好友劉過正缺錢,便請人轉(zhuǎn)告辛棄疾,愿以向劉過母親祝壽的名義,送給劉過五千緡錢。辛棄疾同意這個方式,但不同意這個數(shù)額,要求都吏加倍。都吏沒法,雖然辛棄疾有點“釣魚執(zhí)法”的意思,但畢竟自己違法在先,只好打掉牙齒往肚里吞,自認倒霉,如數(shù)將錢萬緡奉上。
于是,辛棄疾慷慨解囊,自掏腰包為劉過買了一艘船,又將都吏的“罰款”萬緡送到船上,親手交到劉過手中,讓他乘船歸家。辛棄疾知道劉過用錢大大咧咧,還反復叮囑他,要省吃儉用,不能有錢用到無錢止。在辛棄疾的幫助下,劉過終于能回家探望病中的母親了,而且,那架勢還有點衣錦還鄉(xiāng)的味道。
辛棄疾的相知、俠義和慷慨,讓劉過很是感動,臨行前,劉過特作《念奴嬌·留別辛稼軒》一詞相贈,詞曰:“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莼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此詞雖未明謝辛棄疾的饋贈之情,卻向辛棄疾傾訴了自己對“功成”與“歸路”的看法,表達了“我自匆忙天未許”的人生遺憾,以及“浩然明日歸去”的歸隱志向,向友絲毫不加掩飾地明志,也算是對辛棄疾這位至真朋友的最好交待了。
選自《羊城晚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