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衛(wèi)平:獨立的、面向觀眾的電影批評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一
比較起廣大看電影的人,做電影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從前,他們在一個系統(tǒng)內部,抬頭不見低頭見,彼此都認識,至少是十分面熟。這些人大抵受過電影方面的專業(yè)訓練,擁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專業(yè)知識,他們互相形成了一個小圈子,運用這個圈子中的行話,也傳播著其中的各種佳話。他們衣食無憂,甚至比起旁人還要優(yōu)越一些,那是因為存在著一個國家的電影體制。這些人制作出來的影片首先是面對國家、向國家有所交代,其次才是面向觀眾和社會。而另一方面,實際上觀眾也是不同程度生活在國家的大系統(tǒng)之內,分享同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于是形成一個可以稱之為“內循環(huán)”的關系:自己人拍的電影給自己人看。
而當時的電影批評(或評論)也處于同一個內部循環(huán)之中。正像制作者的工作是面對國家,批評者的工作是面對制作者:除了為直接創(chuàng)作服務,為創(chuàng)作出謀劃策,人們便找不出批評存在的第二個理由。所有人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影片。在這種情況下,批評實際上是依附于創(chuàng)作的,是創(chuàng)作的附庸,某種倚賴甚至到了這種地步:一個批評家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導演是怎么想的,就是理解這部影片的鑰匙,導演所說的,就是這部影片的最高闡釋,而他本人不具有一種理解文本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在內。這種看法延續(xù)至今,越是在舊體制根深蒂固的地方,它就越是牢固。
隨著九十年代以來新的社會空間的增長,情況悄悄發(fā)生改變。由“新的社會空間”所帶來的變化,簡單地說——人們不再僅僅生活在一個“熟人”的圈子當中,而更多處在一個由“陌生人”構成的環(huán)境當中。所謂“陌生人”,就是跟你“心思不一樣”的人。這些人有自己的要求、利益、興趣和思想,他們不再是從同一塊布上扯下來的一小片,而是有自己不同的顏色和花色。前幾年張藝謀因為《英雄》批評有觀眾聲稱自己睡著了“說明她不是對我們的電影沒感情,是對整個電影事業(yè)本身都沒有感情”。然而“對電影事業(yè)沒有感情”何錯之有?人們因為各自身份職業(yè)興趣不同,他們對之“沒有感情”的事情還有許多,有人不熱愛中國造船工業(yè),有人不熱愛中國汽車制造工業(yè),還有人不熱愛中國足球呢。而做電影的人們,同樣也有若干從來不曾熱愛過中國的房地產(chǎn)事業(yè)或者石油工業(yè)專用設備制造行業(yè)。
正是這樣五花八門的人們構成了我們的觀眾。他們當中有公務員也有銀行出納,有私人企業(yè)老板也有合資企業(yè)白領,有法官也有犯罪嫌疑人,有原告也有被告,有做蛋糕的也有做棗糕的,有賣糖葫蘆也有買糖葫蘆的,總之是你所原先不知道也沒有看見的五光十色的人們,在某部影片上映時,一下子涌現(xiàn)到電影院里,開始指手畫腳起來。他們并沒有因為自己沒有制作過一部電影而感到有所收斂,他們是各行各業(yè)的專家,不知怎么就自動轉成這部電影的專家。最有可能,那是因為他們花了六十元錢門票的緣故,這點錢使得他們獲得一個氣壯如牛的“消費者”的身份。他們對于電影已經(jīng)較少從前那仰視的、崇拜的心情,生活的空間如此廣大,他們本人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這樣,原先“內循環(huán)”的關系,如今變成“外循環(huán)”的關系。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一部依然是由“熟人”(小圈子)制作出來的影片,此時就像一個“孤兒”,落入一群“豺狼虎豹”般的觀眾手中。他們對于一部電影的熱愛程度,完全視這部影片本身的情況而定,而不是出于任何天然同盟。他們面對呈現(xiàn)在自己面前影片的影像,至于它們是怎么弄出來的,制作者有多么難多么辛苦,不得已做了那些妥協(xié),對于他們來說這些都可以置之腦后,忽略不計,因為他們出了“六十元”呢。這是他們的冷漠嗎?不,恰恰是他們的將心比心:試想一位電視機制造商觀眾,他的顧客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客觀”原因,原諒他的產(chǎn)品圖像不清晰、色彩不飽和或只能調出中央一臺而調不出北京四臺嗎?
說這么多,是想描繪出如今一個電影批評者所處的位置。在筆者看來,他首先就處在這樣一名觀眾的位置上,他與電影制作者也處于一種“外循環(huán)”的關系當中。這主要是指:他像一個陌生人一樣面對電影文本本身。對他來說,能夠具有說服力的,或作為批評的依據(jù)的,只是電影文本中從頭至尾所呈現(xiàn)的那些,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一個普通觀眾所看見的,也是他所看見的。對于一部影片的信息,他所了解的,不比觀眾多,也不比觀眾少。影片中那些在觀眾面前藏不起來瞞不住的,也躲不過他的眼睛。因此,他最好的做法是自己買票到電影院里,心甘情愿地坐在一個普通觀眾的位置上,對一部影片抱著普通觀眾一樣的心情。
這就是我所說的“獨立電影批評”的起點。所謂“獨立”,其核心是一個批評者面對一個文本所做的獨立判斷,而不是接受“圈內”、 “圈外”各種外來因素的干擾。比如來自權威的壓力及指令,來自金錢的誘惑,或者來自朋友之間的友情客串等。某位權威當然與普通觀眾一樣,也會有自己對于一部影片的愛好,但是最好不要將他的個人品位擴展到公共生活中來,利用自己的身份造成某種影響和傾斜。實際上更多的情況是,并不是權威本人要這樣做,而是那些習慣于看權威眼色行事的人,自己就湊了上去,將權威的私人愛好加以放大。這當然是個人選擇的問題,這個人愿意將自己批評的權威寄生于權力的權威之內。但是這樣一來,我們還認為他所從事的是批評的活動嗎?
至于為什么不應該受金錢利益的誘惑,道理不細說了,這同樣有關批評者的人格和批評倫理,筆者不以為自己是這方面的專家和鑒定家。說到“友情客串”,倒是一個我們作為俗人不免受其困擾的事情,即使不是一味吹捧,筆下留情也是在所難免的。如何處理這類問題,依拙見,說到底這是一個個人志向問題——你是選擇做一個專業(yè)的批評家,在不相識的觀眾讀者面前建立起自己的權威,還是僅僅是將批評的活動當作一種臨時客串?你是想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負責,從而對自己的評價稍高一些,還是僅僅在私下討得朋友的一杯酒錢,從而置自己的事業(yè)于不顧?畢竟,在今天的中國,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前者越來越發(fā)達和壯大,越來越多的人們擁有自覺的公共意識,喜歡用陌生人的眼光衡量這個世界,也打量自己所讀到的電影評論。漸漸地,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fā)育,私人裙帶關系會越來越不重要。
“內循環(huán)”時期還有一種做法我稱之為“鼓勵式批評”。為了直接促進創(chuàng)作,批評者甚至給自己定下的主要任務是發(fā)掘一部電影的長處,一部再不好的影片也是有其長處的,應當以鼓勵為主。這種做法其實是將批評當作了一種“教育或挽救的手段”,批評者以為自己是個教師,拍攝者只是學生。事到如今,我們不能再用看待“ 習作”的眼光來“愛護”一部影片了,因為它們放在市場上,同樣是要讓觀眾掏錢的。在一個陌生人的世界里,如今的批評需要動“真刀槍”了。假如普通觀眾看出來的問題,你批評家還在遮遮掩掩,將其美化,這樣的批評家同樣應該吊銷執(zhí)照了。
我寧愿用“垂直”這個詞,來形容今天的批評家與一個電影文本的關系,一個批評家面對一個文本時,兩者之間最好呈90度直角,而不是45度或60度。為了保證批評眼光的中肯與忠直,他與作者之間的關系甚至越遠越好,對于電影制作幕后的八卦知道得越少越好。直至他認為自己已經(jīng)具有足夠的抵抗力,肯定不會再受來自文本之外東西的干擾,他再去與導演勾肩搭背也不晚。
二
依據(jù)文本、面向觀眾,這是我說的獨立批評的第一層含義。接下來談談它的第二層含義,即除了向觀眾負責,也要向文本負責——在獲得一個陌生人的眼光之后,還要回到電影的內部關系上來。談及這一點,就需要一個超出普通觀眾的視野。打個比方來說,就是要超出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則網(wǎng)友評論的視野。網(wǎng)友的電影評論也有寫得非常好的,鮮明生動,神采飛揚,靈巧的句子像一筐活魚似的活繃亂跳,每每看到這樣的出色表現(xiàn),總是眼前一亮,如此不加掩飾的自由批評,實際上拓展了批評的空間。但是從整體上來說,網(wǎng)友的批評并不令人滿足。作為獨立的電影批評,需要與一般網(wǎng)友評論有所區(qū)別。
第一, 嚴守文本,運用專業(yè)眼光。經(jīng)常是一般觀眾的直覺是有道理的,他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正是影片本身的問題所在,但是其表述卻往往不夠準確,很容易將影片之外的內容直接帶到影片之內來。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對《色•戒》的批評,網(wǎng)上的火力不可謂不猛,但是許多議論因為跑題而變得無效。比如大量的指責來自將影片人物王佳芝與歷史人物鄭蘋如聯(lián)系起來,認為王佳芝這個形象侮辱了抗日烈士。但是細觀影片本身,王佳芝只是王佳芝,她與鄭蘋如實際上并無任何關聯(lián),作為創(chuàng)作者李安有這個權利。但同時要說之所以引起人們的誤會,影片本身也是有責任的,即王佳芝來到上海為什么還要繼續(xù)從事刺殺的動機交代不清楚,這樣連同她的轉折也就變得無可憑依。換句話說,需要有足夠的筆墨建立起充分的虛擬情境,這樣人們就只看電影本身,與影片提供的虛擬情境相配合,而不需要將頭腦中已有的關于烈士的概念帶到這部影片中來。再比如有關易先生漢奸的譴責鋪天蓋地,關于這一點也是可以通過專業(yè)語言說得清楚的,不一定馬上就上綱上線到民族大義的高度。就張愛玲的“反派人物內心”還是李安的“人性復雜性”的意義上來說,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什么是這些人的內心?他們的人性何以見得?” 這位易先生除了與王小姐上床之外,他“復雜的人性”還可能體現(xiàn)在身為投敵者,他如何迎接來自周圍人們或自己內心的審視?他是否有過一絲猶豫或者不安?當他審訊和處死自己的同胞時,是否也過有心靈上另外一些動靜?這樣他的復雜性才真正體現(xiàn)出來。而不僅僅是“性”。單單是“性”,那是一點也不“復雜”的。
第二、堅持觀念及審美感受上的革新,而不是因循守舊。我們一般說尊重普通觀眾,這是沒錯的,但是有時候普通觀眾的感受是比較惰性的,比較不愿意反省自己的判斷從何而來,他們會將平時通過各種途徑“吃進去”的一些現(xiàn)成觀念,又原封不動地吐出來,或者稍加改頭換面,但是根子上未動。比如這回馮小剛的《集結號》,首先應該說這部影片表達出對于犧牲亡靈的悼惜之情,比起那些習慣于遺忘抹殺的做法,當然往前走了一大步,因此也贏得許多觀眾的喜愛。但是在今天的條件下,這部影片的主題停留在“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而不是“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珍視的”,這是它明顯的局限性。對于谷子地率領的47位部下,當他們完成任務之后沒有人在死亡線上拉他們一把,這么一個大裂縫影片對此不作處理(可以看作默認),而許多觀眾接受了它認為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這些都是沿襲舊觀念的表現(xiàn)。這部影片的矯揉造作還在于,當它以“死”后的名聲來替換“生”的價值與尊嚴,這樣一種脫離了客觀價值的主觀虛幻立場,使得影片陷入了一種自憐自艾的情緒當中,用米蘭•昆德拉的話來說就是Kitsch,我將該詞翻譯為“自媚”,自己替自己唱小夜曲,而不問客觀真相及價值如何。
三、專業(yè)眼光同時指一種積累起來的眼光,它要求批評者能夠將某部影片與其他與此有關的影片結合在一起加以綜合考慮,而不停留于一部影片之內。比如如何看待李安的《色•戒》,既可以與李安此前影片(比如《斷臂山》)的風格旨趣聯(lián)系起來,也可以同時考慮其他與此相關或相似的影片,比如其他有關投敵者的影片和其他有關情色的影片,這些都是討論這部影片其他一些可能性。一位練達的批評者需要有起碼幾百部以上的優(yōu)秀影片作為墊底,包括本民族電影史上的那些經(jīng)典先例,才能夠獲得對于一部影片的比較中肯的評價。
三
從某個方面來看,如今的電影批評與電影制作享受著不同的空間:前者借助社會(及網(wǎng)絡),言論的尺度比較寬一些,說話可以更加直白一些,而制作還是要經(jīng)過傳統(tǒng)管理,劇本申報以及影片審查,仿佛更加不由自主,而這也許可以給制作者在影片中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上的局限性提供辯解,同時說明了某些批評是“脫離中國國情的”。筆者不同意這種看法。
批評所扎根的社會空間的擴大,不是任何人賜予的,而是許多人努力的結果。在今天中國的條件下,如何建立起從政治到經(jīng)濟、法律以及道德的基本規(guī)范,如何培育起與今天的社會相平行的價值觀及美德(包括公德與私德),如何面對轉型時期人們的價值真空、道德危機及心理焦慮,處理這些問題既需要學問和勇氣,也需要穿透力與想象力。在某種意義上,如今從事批評的也在從事一件想象力的工作。批評者參與社會的各種討論,不僅拓展了自己的視野,而且也在拓展共同的社會空間。在很大程度上,電影也是一個社會文本(它永遠既是娛樂的,又是文化的),對電影文本做社會分析,也是拓展社會空間、開拓社會言論的一部分。
同樣,創(chuàng)作所需要的新空間,它不可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是靠創(chuàng)作者本人去爭取去開拓。這樣說,并不意味著必然導致創(chuàng)作者與審查部門的進一步?jīng)_突,實際上創(chuàng)作的天地比人們在一個狹窄的思想牢籠中能夠想象的要廣闊得多,在一個劇烈變革的年代,我們的人性和內心都經(jīng)歷著從未有過的各種考驗和壓力,各種出色和不出色的表現(xiàn)紛呈跌出,它們?yōu)閯?chuàng)作提供了從未有過的廣闊素材。關鍵是如何認識和把握人性的各種新表現(xiàn),如何營造一個適當?shù)墓饬羴碛^察和評判,同時提供作者本人對于它們的恰當立場,而這同時也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制作者也需要能夠回應由社會所提出的新問題,與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之間形成有效互動,最終落實到能夠與今天觀眾實現(xiàn)有效對話。我要說在這方面,我們的創(chuàng)作者目前的情況仍然比較弱。這與電影這種工作的性質有關。在一個虛擬的情境中工作,也是一個封閉的情境中工作。但是,一部在電影院里上映的影片,要承受五花八門的觀眾的壓力,不能總是將自己置身世外。
原載《電影藝術》,后為拙著《我們時代的敘事》(二零零八)序言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