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東風:阿倫特《人的條件》中文版譯文指謬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翻譯西方學(xué)術(shù)著作,特別是大師之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除了外語基礎(chǔ)過硬外,還要吃透所譯之全書的思想脈絡(luò),而要吃透全書則要吃透全人――其人的整個思想體系。這是準確翻譯西方學(xué)術(shù)著作的一個基本前提。否則的話,外語基礎(chǔ)再好,也會出現(xiàn)因為不了解被翻譯者的學(xué)術(shù)理路而造成翻譯錯誤或翻譯不準確。

  阿倫特的名著《人的條件》的中譯本(竺乾威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就存在大量由于不理解阿倫特的整體思想而導(dǎo)致的翻譯錯誤。當然,其中也不乏由于基礎(chǔ)英文不過關(guān)造成的錯誤。鑒于《人的條件》一書在阿倫特的整個思想乃至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對其譯文進行指謬。

  為了讓我的指謬有充分的說服力,我一律采取了下面這樣的格式:先引用英文原文,再引用中譯本譯文,然后是我的試譯,最后是簡要的引申說明。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擬列舉一些主要因為不了解阿倫特的思想而造成的翻譯錯誤。

  

  一、與“勞動”概念相關(guān)的翻譯錯誤

  

  《人的條件》的三個最核心概念分別是“勞動”、“工作”“行動”,如果不理解這三個詞的準確含義,就會造成一系列理解和翻譯上的錯誤。因為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就“勞動”和“行動”舉例說明(劃線部分是筆者認為存在翻譯錯誤、需要拿出來進行討論的句子或詞語)。

  英文版(第4頁)[1]:Freedom from labor itself is not new; it once belonged among the most firmly established privileges of the few. In this instance, it seems as though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s had been only taken advantage of to achieve something about which all former ages dreamed but which none had been able to realize.

  中譯本(第4頁):“來自勞動的自由并不新鮮,它曾經(jīng)屬于少數(shù)人最根深蒂固的特權(quán)之列。在這種情況下,看來科學(xué)進步和技術(shù)發(fā)展好像已經(jīng)被用來取得一些以往任何時代都夢想?yún)s無法實現(xiàn)的東西!

  陶東風試譯:“免于勞動本身并不新鮮;
它曾經(jīng)屬于少數(shù)人最牢固地確立的特權(quán)。在這種情況下,似乎科學(xué)的進步和技術(shù)的發(fā)展一直被用來取得一些任何時代都夢想但卻無法實現(xiàn)的成就!

  英文“free from”本身就是“免于……”“解除……”的意思,一般情況下不能翻譯為“來自……的自由”。更加重要的是,聯(lián)系阿倫特的整個思想就可以知道(聯(lián)系《人的條件》一書也足以知道),阿倫特把人的活動分為三種類型:勞動、工作、行動。在阿倫特看來,勞動和工作都是受到物質(zhì)必然性制約的不自由活動,只有投身公共領(lǐng)域的活動,即行動,才是自由的,而其前提則是從勞動和工作中解放出來。阿倫特認為,在古希臘,只有男性家長才能獲得免于勞動的特權(quán),因此可以參加自由的政治活動(“行動”),而仍然被束縛在家務(wù)勞動的奴隸和婦女是沒有這種自由的,F(xiàn)代社會的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得很多人都獲得了免于勞動的余暇時間,但是卻并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政治自由,原因是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擴大了的家庭”,是一個“沒有勞動的勞動者社會”(a society of laborers without labor),他們雖然不必勞動,卻仍然美化勞動,束縛于物質(zhì)必然性的邏輯,因為他們把生命存在的價值僅僅理解為消費。

  由于沒有理解阿倫特的這個思想,所以,中譯本正好把原文的意思譯顛倒了,好像勞動能夠產(chǎn)生出自由,而且還導(dǎo)致了下文諸多相應(yīng)的錯誤。

  比如:英文版(第5頁):“it is a society of laborers which is about to be liberated from the fetters of labor,and this society dose no longer know of those other higher and more meaningful activities for the sake of which this freedom would deserve to be won.”

  中文版翻譯(第5頁):“這是一個準備從勞動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勞動者的社會,為了它去贏得值得的自由,這個社會再也不知道其他那些更高級、更有意義的活動!

  陶東風試譯:“這是一個將要從勞動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勞動者的社會,這個社會不再知道其他更高的和更有意義的活動,擺脫勞動桎梏的自由只有為了這些更高的活動的緣故,才是值得去贏得的。”

  中譯本至少有兩個錯誤。錯誤之一:中譯本把第一句翻譯為“這是一個準備從勞動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勞動者的社會”,而原文的意思是“這是一個將要從勞動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社會!碑斎,英文be about to do something既可以解釋為“準備……”,也可以翻譯為“將要……”。之所以說中文版的翻譯是錯誤的,或至少是不準確的,是因為聯(lián)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阿倫特在這里論述的是物質(zhì)極大豐富、勞動力極大發(fā)展、人們將要(一種客觀情形而不是主觀愿望)從艱苦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現(xiàn)代富裕社會,但是這個社會卻依然是阿倫特認為的“勞動者社會”(又名“沒有勞動的勞動者社會”),因為現(xiàn)代社會的人雖然差不多從勞動的苦役中解放出來了,但又陷入了對于物質(zhì)消費的無度追求,而不是像古代希臘的公民那樣參加公共領(lǐng)域的活動,他們依然停留在滿足自己的物質(zhì)需要或生理欲望的層次,所以本質(zhì)上依然是一個“勞動者”。

  錯誤之二:中譯本“為了它去贏得值得的自由”一句含義不明。從中譯本的上下文看,似乎“它”是指現(xiàn)代社會,如果這樣理解,就和阿倫特的意思完全相反了,因為阿倫特一直對現(xiàn)代社會持激進的批判態(tài)度。

  由于中譯本譯者對于阿倫特對現(xiàn)代社會的這種態(tài)度不甚了了,所以接下來的一段也翻譯錯了。原文是這樣的:

  “what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s the prospect of a society of laborers without labor, that is, without the only activity left to them. Surely, nothing could be worse.”(英文版第5頁)

  中譯本(第5頁)譯為:“我們面對的是這樣一個前景,即是一個沒有勞動的勞動者社會,也即是沒有一項活動留給勞動者的社會。當然,沒有比這個更糟的了!

  陶東風試譯:“我們所面對的是這樣的前景:一個沒有勞動的勞動者社會,亦即:一個唯一留給勞動者的活動(即勞動,陶按)也不再存在的社會。當然,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了。”

  這里的關(guān)鍵是,所謂“唯一留給勞動者的活動”就是指勞動本身,而這一點在中譯本中看不出來。兩個without之間用 that is連接起來,表示兩者的所指對象相同。所謂“沒有勞動的勞動者社會”是指:現(xiàn)代社會的科技發(fā)展使得人們已經(jīng)不必參與勞動,機器代替了勞動;
但同時,他們又沒有從事使人成為人的行動(投身公共流域的政治活動),他們依然遵循動物性的需要活著(消費著)。在這個意義上,他們依然是束縛于勞動邏輯的“勞動者”。

  上述翻譯錯誤均起因于譯者對于阿倫特的思想、特別是對于阿倫特的“勞動”、“現(xiàn)代社會”等核心概念不理解。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人的條件》第一章第一節(jié)一開始關(guān)于勞動的一個關(guān)鍵性的定義就被譯者翻譯錯了。這個定義是 “Labor is the activity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biological process of human body”(英文版第7頁),中譯本譯為“勞動是相對于人體生理過程而言的”(中文版第1頁),也就是把“corresponds to”翻譯為“相對于”,結(jié)果意思正好相反了,因為中文“相對于”一般用于兩個相反的東西,比如“富!毕鄬τ凇柏毨А薄白杂伞毕鄬τ凇皩V啤。但阿倫特在全書中一直把勞動理解為是滿足人的生物需要的活動,為生命過程提供維持必需品,她認為,“人體的自發(fā)生長、新陳代謝、以及最終的死亡,都受制于勞動所生產(chǎn)并納入生命過程的那種必然性!眲趧映袚_保單個人的生存和維持著整個類的生命延續(xù)的重任;
“人的勞動狀態(tài)就是生命本身”。(均見英文版,第7頁)因此,準確的翻譯應(yīng)該是“勞動是對應(yīng)于人類身體的生理過程的。”

  眾所周知,阿倫特在區(qū)分“勞動”、“工作”、“活動”這三種活動的時候喜歡援引古希臘經(jīng)典思想家做例子。英文版第12頁有這樣一段話:“Aristotle distinguished three ways of life (bioi) which men might choose in freedom, that is, in full independence of necessities of life and the relationships they originated. This prerequisite of freedom ruled out all ways of life chiefly devoted to keeping one’s self alive.”

  中文版(第5頁)翻譯為:“亞里士多德區(qū)分了生存的三種方式,對此,人們可以在生存的必要性及其奠定的關(guān)系完全獨立的狀態(tài)下自由地加以選擇。自由的先決條件規(guī)約著所有的主要用于維持個人生命的生存方式。”

  陶東風試譯:“亞里士多德區(qū)分了三種生命方式,對此三種方式,人只有在自由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充分地獨立于生命的必然性以及這種必然性創(chuàng)立的關(guān)系的情況下,才能加以選擇。自由的這個先決條件排除了所有的主要用于維持自己生命的生存方式。”

  聯(lián)系上下文可知,阿倫特講到,亞里士多德區(qū)別了三種人類的生命――享受肉體快感的生命、投身城邦事務(wù)的生命、沉思永恒事務(wù)的生命。無論是亞氏還是阿倫特,都認為人只有在自由狀態(tài)下才能對之加以選擇,而所謂“自由狀態(tài)”就是擺脫生活的必需品及其所產(chǎn)生的關(guān)系的束縛,因此,把“necessities of life”翻譯為“生存的必要性”是完全錯誤的。與此相應(yīng),“in full independence of necessities of life and the relationships they originated”的意思是“獨立于生活必需品及其確立的關(guān)系”,而中譯本的翻譯給人的誤解是:生活的必需品及其確立的關(guān)系本身獲得了完全的獨立,這與阿倫特的本意風馬牛不相及。在阿倫特看來,“自由”的前提是擺脫了物質(zhì)和生存必然性的束縛,“勞動”和“工作”這些維持自然生命或生產(chǎn)物質(zhì)產(chǎn)品的活動,都沒有擺脫人類生存的必然性,因此是不自由的。為生存而勞動的奴隸、為了利益而工作的工匠和商人都沒有自由。只有“行動”或“參與政治”的人才有“自由”!白杂伞钡暮x就是成為政治動物。所以,阿倫特才會說,自由的前提條件是排除那種束縛于生命必然性的生存方式。中譯本把“necessities”翻譯為“必要性”而不是“必然性”,把“ruled out”翻譯為“規(guī)約”而不是“排除”,都是因為譯者不理解阿倫特的基本思想,而且使得整個這段話的含義變得無法理解。

  還有一處與“必然性”(或者必需品)概念相關(guān)的明顯誤譯是在英文版的第85頁:“With the rise of political theory, the philosophers overruled even these distinctions, which had at least distinguished between activiites by opposing contemplation to all kinds of activity alike. With them, even political activity was leveled to the rank of necessity.(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

  中文版(第82頁)翻譯為:“隨著政治理論的興起,哲學(xué)家甚至抹殺了這些至少能區(qū)分某些活動的差異,因此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對所有類似的活動進行仔細分類。在他們那里,政治活動甚至被提升到了必需品的程度,因而成了vita activa 中所有連接方式的標準!

  陶東風試譯:“隨著政治理論的興起,哲學(xué)家通過反對對所有類似的活動進行深入思考,甚至抹殺了這些至少區(qū)分了某些活動的差異,在他們那里,甚至政治活動也被降低到了與必需品相等的等級,這樣,必需品就成為積極生活中所有不同部分的公分母。”

  by opposing contemplation to all kinds of activity alike是修飾overruled(抹殺)的,意為“通過……”的方式而“抹殺了……”,中譯本的“因此……”沒有任何依據(jù)。更嚴重的是,他把“was leveled to……”翻譯為“提升到……”,表現(xiàn)出譯者幾乎完全不懂阿倫特的思想。只要稍微知道阿倫特思想的都不可不知道,阿倫特認為政治活動高于為了滿足必需品而進行的活動(必須勞動),也是以擺脫必需品的束縛為前提的。政治活動的這個特點在古希臘時期是非常清楚的,政治活動和為了謀生的勞動和工作的區(qū)別也是清楚的,但是到了現(xiàn)代,隨著政治理論的興起,現(xiàn)代的政治哲學(xué)家(即這段話中的主語“他們”)卻不再進行這樣的區(qū)別,更把滿足生活必需品當作政治活動的核心議題,這樣,他們實際上把政治降低到了勞動和制作的水平,或抹平了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因此,這里的was leveled to必須也只能翻譯為“降低到”或者“等同于”,而絕對不能翻譯為“提升到”。

  原文(第14頁):However, the enormous superiority of contemplation over activity of any kind, action not excluded, is not Christian in origin.

  中譯本(第6頁):“然而,沉思和各種活動(包括行動在內(nèi))相比所具有的極大的優(yōu)越性,在于從一開始就是脫離基督教的!

  陶東風試譯:“然而,沉思相比于其他所有活動,包括行動的巨大優(yōu)越性,在開始的時候并不是基督教式的。”

  如果了解阿倫特的整個思想,特別是她關(guān)于沉思生活的見解,就會知道,阿倫特區(qū)分了兩種不同的沉思生活。一種是古希臘時期柏拉圖等人理解的沉思生活;
另一種是后來的基督教理解的沉思生活。雖然兩者都相對于人的實踐,并都把沉思生活提到高于其他人類活動,包括政治活動的優(yōu)越地位,但是其間卻存在很大的差別;浇桃詾槌了嫉膬(yōu)越性在于沉思的非世界性或非世俗性(worldlessness),也就是超越性,而柏拉圖那里,善于沉思哲學(xué)家的任務(wù)和使命卻是作哲學(xué)王,按照自己的沉思來統(tǒng)治世俗世界,因此它“從一開始就是脫離基督教的”。中譯本的翻譯給以人的誤導(dǎo)是,好像沉思的優(yōu)越性從開始一直到現(xiàn)代都是脫離基督教的,但這不是阿倫特的意思,阿倫特要說的恰恰是:沉思的優(yōu)越性在一開始(也就是古希臘柏拉圖時期)不是基督教式的,只是在中世紀基督教統(tǒng)治的時期才發(fā)生了變化。

  

  二、與“必死性”概念相關(guān)的翻譯錯誤

  

  《人的條件》中的一個核心思想之一是人的生命的必死性(mortality),這是人不同于自然界的一個基本狀況,人的生命存在的諸多不同于于動物的特點就是從其中生發(fā)出來。因此理解阿倫特的這個思想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上У氖,《人的條件》中譯本這方面的錯誤也很多。茲舉數(shù)例。

   英文版(第18頁):Immortality means endurance in time, deathless life on this earth and in this world as it was given, according to Greek understanding, to nature and the Olympian gods.

  中譯本(第9頁)翻譯為:“依據(jù)古希臘的理解,不死是指一種時存性,是自然和奧林匹亞眾神在世上所具有的生命不死!

  陶東風試譯:“依據(jù)古希臘人的理解,不死意指時間上的耐久,是在此地球和世界上被賦予的不死的生命,就像自然和奧林匹亞眾神所具有的。”

  阿倫特認為,永恒循環(huán)的自然(包括動物)和諸神(gods)是不死的,但這種不死不是他們自己主動努力的結(jié)果,而是被動獲得的(as it is was given帶有這樣的意思,這層意思中譯本沒有翻譯出來);
與之相反,而人是要死的,人是不死的宇宙中唯一要死的凡人(the mortal),但是人卻可以借助自己的行動、借助自己在公共世界、人類事務(wù)世界的卓越言行獲得超越自己的自然生命,獲得不朽。因此必死性不是人的缺憾,相反是人得以超越自然循環(huán)獲得人之為人的本質(zhì)的前提。我們不應(yīng)該為此而懊惱,不應(yīng)該懼怕死亡,也不應(yīng)該追求什么倏然生命的長生不老(如中國的道教),而應(yīng)該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通過偉大卓越的言行被歷史、文學(xué)以及其他人類藝術(shù)形式所記載并因此被后人所記憶。所以,endurance in time無論從字面上看,還是從阿倫特的整個思想看,都是指時間上的耐久性、持久性的意思,翻譯為“時存性”可能引起誤解,意為是時間中的有限性。

  原文(第19頁):“The task and potential greatness of the mortals lie in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things-works and deeds and words –which would deserve to be and, at least to a degree, are at home in everlastingness, so that through them mortals could find their place in a cosmos where everything is immortal except themselves. By their capacity for the immortal deed, by their ability to leave nonperishable traces behind, men, their individual mortality notwithstanding, attain an immortality of their own and prove themselves to be of a ‘divine’nature.”

  中文版(第10頁)翻譯為:“凡人的使命及其潛在的偉大之處,在于其能夠創(chuàng)造事物――工作、行為、語言,這些事物過去確實應(yīng)該是、現(xiàn)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永恒地在家的;
據(jù)此,凡人可以在一個萬物不死而唯獨自己要死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憑借在不死的行為方面以及遠離身后不朽的行跡方面的才能,人們獲得了自身的生命不死,證實了自身的‘神’性,而他們個人生命有限的凡態(tài)則消退了!

  陶東風試譯:“必死者的任務(wù)和潛在的偉大,在于其生產(chǎn)事物――工作、行動和語言――的能力,這些事物應(yīng)是不朽永在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與不朽相諧。這樣,通過它們,必死者能夠在一個萬物不死而唯獨自己要死的宇宙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位置,通過自己的行動能力以及留下不朽痕跡的能力,人,盡管有其個人的必死性,卻依然獲得了自己的不朽性,證明自己具有‘神圣’本質(zhì)!

  這里的錯誤可就相當多了。首先,把“deed”翻譯為“行為”雖然在字典意義上說沒錯,但卻不合乎阿倫特的使用習(xí)慣。她用activities來指包括行動、勞動、工作等在內(nèi)的所有人類活動,而用deed或者action來特指人的一種特殊活動,既不同于勞動和工作的行動――在公共領(lǐng)域展示自己的卓越和偉大。其次,中譯本的“永恒地在家”之說讓人如墜云里霧里。其實,琢磨上下文,“which would deserve to be and, at least to a degree, are at home in everlastingness”可以理解為“which would deserve to be everlasting, or at least are at home in everlastingness”,意即“這些事物(言、行等)應(yīng)是不朽永在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與不朽相諧。”“at home”這個短語在這里的意思是in harmony with(和諧)而不是“在家”。[2]

  此段中的“by their ability to leave nonperishable traces behind”被中譯本翻譯為“憑借遠離身后不朽的行跡方面的才能”,可謂大錯特錯。在語法上說,to leave ……behind……是“留下……”而不是“遠離……”,從上下文和阿倫特的整個思想說,人和自然界的區(qū)別就是人必有一死,但是他卻通過留下不朽的言行而獲得神圣性。中譯本整個顛倒了阿倫特的意思,好像越是沒有不朽的言行人就越是神圣似的。最后,“attain an immortality of their own”的意思明明白白就是“獲得了自己的不朽性”, 中譯本卻非要翻譯為“個人生命有限的凡態(tài)則消退了”,令人不解。我估計譯者是把immortality理解為“超凡態(tài)“,所以,獲得超凡態(tài)就等于擺脫了凡態(tài)。但是把mortality即必死性等同于凡態(tài)是有問題的,因為“凡態(tài)”在漢語里有世俗性、在世性的意思,也就是阿倫特說的“worldliness”,對此阿倫特是充分肯定的。如果說“凡態(tài)”的對立面則是宗教、天國等,那么,阿倫特從來反對在超越這種凡態(tài)的宗教式“彼岸”實現(xiàn)人的不朽,這種基督教式的超越方式將導(dǎo)致對于世俗世界的離棄,這是阿倫特歷來反對的。阿倫特對于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充滿了愛,以至于其最優(yōu)秀的傳記作者布留爾(Young-Bruehl, Elisabeth)所寫的最優(yōu)秀的阿倫特傳記,起名就叫《漢娜·阿倫特:愛這個世界》(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

  

  三、與“行動”、“言說”、“政治”諸概念相關(guān)的翻譯錯誤

  

  “行動”、“言說”、“政治”是理解阿倫特整個思想、包括《人的條件》的幾個關(guān)鍵詞。它們的含義非常接近,關(guān)系非常緊密,幾乎可以作同義詞使用,而這樣的使用是非常阿倫特式的。不理解阿倫特賦予它們的獨特含義,是很容易誤譯的。

  下面是一些比較典型的誤譯而且容易引起誤解例子。

  例一,英文版第95:Viewed, however, in their worldliness, action, speech, and thought have much more in common than any one of them has with work or labor. They themselves do not ‘produce,’ bring forth anything, they are as futile as life itself. In order to become worldly things, that is, deeds and facts and events and patterns of thoughts or ideas, they must first be seen, heard, and remembered and then transformed, reified as it were, into things―into sayings of poetry, the written page or the printed book, into paintings or sculpture, into all sorts of records, documents, and monuments. The whole factual world of human affairs depends for its reality and its continued existence,(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first, upon the presence of others who have seen and heard and will remember, and, secon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angible into tangibility of things. Without remembrance and without the reification which remembrance needs for its own fulfilment and which makes it, indeed, as the Greeks held, the mother of all arts, the living activities of action, speech, and thought would lose their reality at the end of each process and disappear as though they never had been. The materialization they have to undergo in order to remain in the world at all is paid for in that always the ‘dead letter’ replaces something which grew out of and for a fleeting moment indeed existed as ‘the living spirit’. They must pay this price because they themselves are of an entirely unworldly nature and therefore need the help of an activity of an altogether different nature; they depend for their reality and materialization upon the same workmanship that builds the other things in the human artifice.

  中文版第88-89頁翻譯為:“然而,從現(xiàn)實意義上看,行為、說話、思想這三者的共同點遠勝它們各自單獨與勞動或工作的共同點,言、行、思本身不生產(chǎn)或帶來什么東西,它們像生命本身一樣沒有結(jié)果。為了成為世俗的東西,即業(yè)績、事實、事件以及思想或理念的形式,它們首先必須被看到、聽到,被記住,然后被改造,被具體化為詩歌,有書面記載的紙張,或裝訂成冊的書籍,具體為畫和雕塑、各種紀錄、文件和紀念碑。就整個人類現(xiàn)實世界的現(xiàn)實和它的不斷存在而言,它首先依賴其他一些耳聞目睹并進行記憶的人的存在。其次,依賴于將無形的東西轉(zhuǎn)化為有形的東西,沒有記憶,沒有記憶得以表現(xiàn)的具體化,那么正如希臘人認為的,所有藝術(shù)之母(即言、行、思的生氣勃勃的活動)將在其每一過程的最終表現(xiàn)其存在并消失,好像它們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它們?yōu)榱嗽谶@一世界留下痕跡而必須經(jīng)歷的物化過程需要受到補償,在這一補償中,‘形同虛設(shè)的規(guī)定’經(jīng)常取代那些從‘活著的精神’中瞬間產(chǎn)生的東西,它們必須支付這一代價,因為它們本身具有一種超凡脫俗性,因而需要一種性質(zhì)完全不同的活動的幫助,它們的現(xiàn)實性和物化過程取決于同一種工藝,而這一工藝在人類技能中也制作其他東西!

  陶東風試譯:“然而,從其世界性的角度看,行為、言說和思想三者的共同點遠遠超過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和勞動或工作的共同點。它們本身不‘生產(chǎn)’,不帶來任何東西,它們像生命一樣沒有實用意義。為了成為在世的東西(worldly things),即行動,事實,事件以及思想和理念的模式,它們首先必須被看到,聽到,被記住,然后被轉(zhuǎn)化,被具體化為詩歌,有書面記載的紙張,或者裝訂成冊的書籍,具體化為繪畫和雕塑、各種紀錄,文件和紀念碑。為了整個人類事務(wù)世界的現(xiàn)實性及其持久存在,整個人類事務(wù)世界必須依賴在看、聽并記的他人,其次是依賴從無形的東西向有形的東西的轉(zhuǎn)化。沒有記憶,沒有讓記憶得以實現(xiàn)、并使之成為希臘人眼中所有藝術(shù)之母的具體化,行動、言說和思想的活生生的活動,將在其過程的結(jié)束之時喪失其現(xiàn)實性,并好像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一樣煙消云散。它們(行動和言說活動)為了繼續(xù)留在世界上而不能不采取的物化,是值得付出的代價,這是因為‘死的文字’取代了產(chǎn)生于‘活生生的靈魂’并在一個流動不居的時刻的確是作為‘活生生的靈魂’而存在過的某種東西。但是它們又必須付出這樣的代價,因為它們本身具有完全非世界性的性質(zhì),因此需要另一種性質(zhì)不同的活動的幫助。為了它們的現(xiàn)實性和物化,它們依賴于在人類的人工世界建構(gòu)其他東西的同一種技藝!

  中譯本的錯誤集中在本段的下半部分(即劃線部分),原因在于對記憶、記憶的物化形式及其與言行的關(guān)系的誤解。按照阿倫特的理解,行動和言說和制作活動不同,它們不留下有形的產(chǎn)品(比如工匠制作的桌子),它只能依賴詩歌、繪畫、歷史等等的紀錄,才能保留下來。沒有這些紀錄,言行就會像舞蹈表演藝術(shù)一樣,隨著表演過程的結(jié)束而結(jié)束。所以,lose their reality at the end of each process and disappear應(yīng)該翻譯為“在其過程的結(jié)束之時喪失其現(xiàn)實性,并好像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一樣煙消云散”,而不是“在每一過程的最終表現(xiàn)其存在并消失”。把lose翻譯為“表現(xiàn)”既沒有詞典的依據(jù),也不符合阿倫特的意思,把at the end of翻譯為“最終”而不是“終結(jié)處”也莫名其妙,同樣完全違反了阿倫特的原意。

  另一處嚴重的誤譯是把is paid for翻譯成了“需要受到補償”,但是聯(lián)系上下文以及阿倫特的整個思想,可知阿倫特雖然認為行動的物化形態(tài)或?qū)ρ孕械募o錄(即所謂“死的文字”,dead letter,此處中譯本也錯了,至少是不符合阿倫特此處的意思)不如行動本身那么本真(所謂“活生生的靈魂”),但它卻也是行動為了繼續(xù)留在世界上而不得不(have to)采取的辦法,因為行動本身是即生即逝的,不借助物化形式將隨著行動的結(jié)束而煙消云散,正因為這樣,這是值得的或劃算的(pay本來就有這樣的意思)。“In that”引導(dǎo)的從句就是解釋為什么這是一個“代價”,而不是如中文版譯者理解的是進一步解釋“補償”的。下面是進一步解釋為什么這個代價是必須付出的:行動必須付出這樣的代價,因為行動本身具有完全非世界的性質(zhì)(特指即生即逝,不留下物質(zhì)痕跡),因此需要另一種性質(zhì)不同的活動(各種藝術(shù)等物化形式)的幫助。

  例二,英文版第176頁:“speech and action reveal this unique distinctness, Through them, men distinguish themselves instead of being distinct;
they are the modes in which human beings appear to each other, not indeed as physical objects, but qua man. This appearance,as distinguished from mere bodily existence, rests on initiative, but it is an initiative from which no human beings can refrain and still be human. This is true of no other activity in the vita activa.”

  中譯本第179頁譯為:“言行表現(xiàn)出這種獨一無二的差異性。通過它們,人們使自己同他人相區(qū)別,而不只是表現(xiàn)出差異性。它們是人們(不是作為物而是作為人)借以相互展現(xiàn)的方式。這種呈現(xiàn)與單純的肉體存在不同,它們有賴于主動性;
但是這是一種沒有哪個人能加以抑制(并仍然是人)的主動性。在vata activa中,確實不再有其他的活動。”

  陶東風試譯:“言說和行動表達這種差異性,人通過言行而區(qū)別自己,而不只是生而獨特。它們是人在其中相互呈現(xiàn)的方式――不是作為物而是作為人。這種呈現(xiàn)與單純的肉體存在不同,是建立在主動性之上的。沒有哪個人能夠失去了這種主動性而仍然是人。在積極生活中,只有行動是如此!

  聯(lián)系上下文和阿倫特的思想可知,阿倫特在《人的條件》中認為,人之為人必須通過言行主動呈現(xiàn)出自己的差異性和獨特性,這是因為人身上也有不用主動呈現(xiàn)也存在的那種是生理上的獨特性(比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特征,即使不主動呈現(xiàn)它們,它們也客觀存在甚至很醒目)。艾略特看重的是通過人的言說和行動進行對獨特性的主動呈現(xiàn),人的主動性是阿倫特強調(diào)的重點,它不像人的物質(zhì)存在或者生理特征那樣是被動的、先天的。這種呈現(xiàn)行為是一種主動的“開啟”,或“啟動”。它既非出于生物的必然性,也不是出于人的功利性,因而是人的真正自由的標志,甚至是一次再生(second birth)。阿倫特認為,這正是行動的基本意義:“就其最一般的意義而言,行動意味著采取主動,意味著開始!盵3]因此,“not merely being distinct”應(yīng)該理解為那種自在、被動、先天具有的差異性(比如人的基因的差異),中譯本將之翻譯為“不只是表現(xiàn)出差異性”沒有能夠把這層被動的意思翻譯出來,而且“表現(xiàn)”恰恰具有主動意味。下文的mere bodily existence(“單純的身體存在”)也有這個被動的含義。

  接下來一段“This appearance,as distinguished from mere bodily existence, rests on initiative, but it is an initiative from which no human beings can refrain and still be human. This is true of no other activity in the vita activa.”中譯本的翻譯為“但是這是一種沒有哪個人能加以抑制(并仍然是人)的主動性。在vata activa中,確實不再有其他的活動”,也值得商榷。原文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人的行動的呈現(xiàn)與單純的肉體存在不同,它是建立在主動性之上的。沒有哪個人能夠失去了(refrain有抑制,避免,失去,免于等多種意義,這里翻譯為失去比較符合上下文的意思)這種主動性而仍然是人。from which的which就是指代initiative,即“主動性”。

“This is true of no other activity in the vita activa”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人類的所有活動――主要是阿倫特在《人的條件》中區(qū)分的勞動、工作和行動――中,只有行動是具有上述所說的主動性的特點的,其他兩者則沒有。other這個詞本來就含有比較的意思。中譯本翻譯為“在vata activa中,確實不再有其他的活動”完全不通,讓人莫名其妙。[4]

  例三,英文版第179頁:“in acting and speaking , men show who they are, reveal actively their unique personal identities and thus make their appearance in the human world,while their physical identities appear without any activity of their own in the unique shape of the body and sound of the voice. This disclosure of ‘who’ in the contradistinction to ‘what’ somebody is –his qualities,(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gifts, talents ,and shortcomings, which he may display or hide—is implicit in everything somebody says and does. ”

  中譯本第182頁,“人們在言行中表明他們是誰,積極地展現(xiàn)其個性,從而使自己出現(xiàn)在人類世界中,雖然他們外表的特征并不顯示其獨特的體形和聲音。同某人可能是什么(他可能表現(xiàn)的或隱藏的品質(zhì)、天賦、才能和缺憾)截然不同的‘誰’的展現(xiàn)蘊含于他的一言一行中!

  陶東風試譯:“通過言說和行動,人們表明的是他們是誰(who),積極地展示他們獨特的個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并在人的世界呈現(xiàn)自己,而他們的身體身份(physical identity)通過其獨特的形體和聲音而呈現(xiàn),不需要他們自己的任何活動。對于某人是‘誰’的展示――它是與某人是‘什么’相對立的,后者包括人的本性(quality)、天賦(gift)、才能(talent)、缺點(shortcoming)等等,他可以把它們展示出來,也可以隱藏起來――內(nèi)在于人的說和作的每件事情之中!

  譯文的錯誤主要是在劃線的部分。While一詞既有“雖然”的意思,也有“而”的意思,關(guān)鍵在上下文。阿倫特這里要說明的是:人的身份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身份,一種是身體身份,個人身份通過人的言行表現(xiàn)出來,而其身體身份則通過身體的特征(比如外形、聲音等)體現(xiàn)出來。前者需要主動的呈現(xiàn),而后者則是一種被動的、自然賦予的特征(阿倫特把人的自然稟賦、才能也歸入此列)。這樣,“外表的特征并不顯示其獨特的體形和聲音”這樣的翻譯的荒謬不通就非常明顯了。

  例四,英文版(第201頁):“For power, like action, is boundless; it has no physical limitation in human nature, in the bodily existence of man, like strength.”

  中文版翻譯(第201頁):“權(quán)力和行動一樣是無限的,在人性及人的自然生存意義上,權(quán)力同力量一樣是不受物質(zhì)限制的。”

  陶東風試譯:“權(quán)力和行動一樣無邊界,它不存在在人的本質(zhì)方面、人的身體存在――比如體力――方面的物理限制。”

  從基本語法的角度看,最后一句的兩種翻譯似乎都可以,like strength,既可以理解為是直接修飾it(即power)的,意思是權(quán)力和體力(中譯本把strength翻譯為“力量”并不是十分符合阿倫特的原義,翻譯為“體力”,即人的身體的力量更加準確一些,這一點在我引用的原文中就可以見出)一樣都不受物質(zhì)的限制或者沒有物質(zhì)邊界;
但是也可以理解為是修飾the bobily existence of man(人的身體存在)的后置定語,like是“諸如”的意思。也就是說,體力或人力是人的身體存在的一個方面。我覺得聯(lián)系阿倫特的整個思想,特別是她在《人的條件》中對于權(quán)力、暴力、體力及其相互關(guān)系的理解,應(yīng)該采取后一種理解。因為就在我們引述的這句話的前后,阿倫特反復(fù)和明確區(qū)別了權(quán)力和體力(中譯本作“力量”),而其中最主要的區(qū)別之一就是權(quán)力沒有物理的邊界而體力則有。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這里不妨稍稍展開一些來介紹一些阿倫特的權(quán)力理論。首先,阿倫特認為權(quán)力是保護言行、維護公共領(lǐng)域(即言行的展現(xiàn)空間)之存在的力量,權(quán)力和言行的共同點最主要的體現(xiàn)為它們的非暴力性,而非暴力性也是所有政治的本質(zhì)特點。阿倫特說, “在人們以言行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的任何地方,展現(xiàn)的空間就形成了。”(英文版第199頁)這表明“展現(xiàn)的空間”的非暴力性質(zhì)。只有行動和言說而不是暴力(也不是勞動或工作等維持生計的功利性活動)才能創(chuàng)造展現(xiàn)的空間。這個意義上的公共空間(展示的空間)的形成,需要一種力量的維護,這個力量就被阿倫特稱為“權(quán)力”:“權(quán)力是維護公共領(lǐng)域(言說和行動著的人之間的潛在展現(xiàn)空間)的存在的東西!保╬ower is what keeps the public realm)[5]權(quán)力的喪失必將導(dǎo)致公共領(lǐng)域與政治共同體的喪失。

  其次,阿倫特還認為,權(quán)力只能在使用、實現(xiàn)中存在,權(quán)力一種潛力,只是在其實施中這種潛在力量才會發(fā)揮出來!皺(quán)力不能像武器一樣儲存起來以應(yīng)付緊急狀況,它只存在于其實現(xiàn)中。在權(quán)力沒有得以實現(xiàn)的地方,它也就不存在!盵6]權(quán)力因此具有“潛在”的性質(zhì):“權(quán)力永遠是一種潛在的權(quán)力,不像暴力或者人的體力,它們是一種固定的、可度量的、可靠的實體!盵7]這表明權(quán)力的非物質(zhì)性。比如一旦人群散去,人的交往不再存在,權(quán)力也就不見了。權(quán)力的這個特點對我們正確理解上面引用的那句話非常關(guān)鍵。因為正是在這里,阿倫特明確地把權(quán)力和體力、武器等實體性的力量加以區(qū)別,后者作為一種實體必然是有物質(zhì)的限度的,而作為以語言交往形式存在的權(quán)力是沒有這種限度的,因為它根本就不是物質(zhì)實體。

  最后,與此緊密相關(guān),權(quán)力只存在于公共空間和公共領(lǐng)域存在的地方,權(quán)力的公共性。存在于人們在一起行動的地方,權(quán)力只存在于人際之間,“權(quán)力只有在人們一起行動時才會在人與人之間體現(xiàn)出來,而隨著人群的離散而不復(fù)存在!盵8]“產(chǎn)生權(quán)力的唯一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條件是人們共同生活于一處。只有在人們共同生活的地方(行動的潛能因而不斷呈現(xiàn)出來),權(quán)力才能同他們一起存在!盵9] “無論是誰,也無論出于何種理由――不管他的力量多么強大,也不管他的理由多么充分――只要他孤立自己,不投身與這種共處之中,那么,他就會失去權(quán)力,成為無能的人”[10]這就體現(xiàn)出體力和權(quán)力的差異:體力是生產(chǎn)物質(zhì)必需品所需要的私人擁有的東西,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的體力是不會消失的,而權(quán)力是行動所需要的公共性的東西。這樣,權(quán)力必然和人的復(fù)數(shù)性聯(lián)系在一起,權(quán)力的“唯一限制就是其他人的存在!盵11]

  這點也凸顯了權(quán)力和體力的不同,權(quán)力不是私人的占有物,它只能存在于人際交往中,存在于人的復(fù)數(shù)性中,而體力則不同,體力是人的私有物,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體力分割給別人。

  從上述這些關(guān)于權(quán)力的特點看,我想我的試譯應(yīng)該是正確的。

  例五,英文版(第223頁): Since Plato himself immediately identified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ought and action with the gulf which separates the rulers from those over whom they rul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experiences on which the Platonic division rests are those of the household, where nothing would ever be done if the master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and did not give orders to the slaves who executed them without knowing.

  中文版的翻譯(第217頁):“自柏拉圖自己直接用統(tǒng)治者同被統(tǒng)治者的區(qū)別來鑒定私下于行動的分界以來,很明顯,柏拉圖的這種區(qū)分是以家務(wù)活動作為其經(jīng)驗基礎(chǔ)的!

  陶東風試譯:“由于柏拉圖自己直接把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區(qū)別等同于思想與行動的分界線,因此很明顯,他的這種區(qū)分是以家務(wù)活動作為其經(jīng)驗基礎(chǔ)的!

  這里的基本錯誤是把Since 錯誤地理解為“自從”,把identified……with……錯譯為“鑒別”,致使這句話變得無法理解。阿倫特的意思是,由于柏拉圖把“思想”和“行動”的區(qū)別等同于“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區(qū)別,所以,他實際上是把家庭的主人(知道但是不做的人)/奴隸(做但是什么也不知道的人)模式搬到政治領(lǐng)域,使之公共化,取消其私人特征。這是以家務(wù)活動為“經(jīng)驗基礎(chǔ)”的。家長知道但是不做,奴隸做但是什么也不知道!霸谶@里懂的人不必去做,做的人也無需思考,無需有知識!卑愄卣f:柏拉圖的《治國者》一書的“具有決定意義的論點是:在一個大家庭的建構(gòu)和城邦的建構(gòu)之間沒有差別,因此,同一種科學(xué)可以涵蓋政治的和經(jīng)濟的或家庭的事務(wù)”。明白了這個道理,identified就不可能被翻譯為“鑒別”,而且即使在語法上這樣翻譯也是不通的,因為下面的identified……with……中的with無論如何不能翻譯為“作為”。

  例六,英文版(第244頁):Man’s inability to rely upon himself or to have complete faith in himself (which is the same thing) is the price human beings pay for freedom;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remaining unique masters of what they do, of knowing its consequences and relying upon the future, is the price they pay for plurality and reality, for the joy of inhabiting together with others a world whose reality is guaranteed for each by the presence of all.

  中文版翻譯(第234-235頁),“人無力依賴自己或完全信心自己(這是同一回事情),這正是人這種存在物為取得自由所付出的代價,無法控制所作的事情,以及知道這個事情的結(jié)果,以及把希望寄托在未來,這是人們?yōu)闋幦∩畹亩鄻有院同F(xiàn)實性,為享受同他人共同居于這個世界(對每個人來說,這個世界的真實性是以所有人的參與為保證的)的快樂付出的代價!

  陶東風試譯:“人無力依賴自己或完全相信自己,這是為自由付出的代價,人無法單獨控制自己行動的結(jié)果,也不能知道事情的結(jié)果,不能依賴未來。這是人類為復(fù)數(shù)性和現(xiàn)實性付出的代價,是為享受與他人同居于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現(xiàn)實性通過所有人的在場而得到保證的――的快樂付出的代價。”

  impossibility of 后面一連接了三個賓語從句,表示三種不可能性:控制自己的行動結(jié)果的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結(jié)果的不可能,以及依賴未來的不可能,但是中譯本的翻譯很容易使人誤解,好像只有控制自己作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而其他兩者是可能的。但是理解阿倫特思想的人都知道,阿倫特一直堅持認為人的行動有不可預(yù)測的結(jié)果,人的行動的本質(zhì)就是開新,但是卻本能保證行動的發(fā)展,也本能保證其結(jié)果,因此,當然也不可能預(yù)測未來,這就是行動的本質(zhì),也是自由的代價,這是人的復(fù)數(shù)性所決定的,復(fù)數(shù)性決定了人的行動只能發(fā)生在無數(shù)差異的個體組成的人際網(wǎng)絡(luò)中,無數(shù)的差異個體的無數(shù)行動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影響,決定了結(jié)果和未來的不可能預(yù)測。只有當人們完全消除了復(fù)數(shù)性,在人的活動中引入暴力因素把一切納入預(yù)定的軌道(比如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這樣才能消除不可預(yù)測性,而這也就取消了人的自由,人徹底成為了工具,成為了施加暴力的材料--就像在人的制作活動中那樣。

  例七,英文版(第247頁): “The miracle that saves the world, the realm of human affairs, from its normal, ‘natural’ ruin is ultimately the fact of natality, in which the faculty of action is ontologically rooted. It is, in order words, the birth of new men and the new beginning, the action they are capable of by virtue of being born.(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

  中文版翻譯(第237-238頁),“將世界(人類事務(wù)的領(lǐng)域)從其通常的、‘自然’的毀滅中拯救出來,這個奇跡最終出于這一事實――行動的本能從本體論上來說是根源性的,換言之,這就是新人的出現(xiàn)和新事物的開始,就是人們一誕生就能進行的行動!

  陶東風試譯:“將世界――人類的事物領(lǐng)域――從其通常的、‘自然的’毀壞中拯救出來,這樣一個奇跡最終是根源于生生不息(natality)這一個事實,從本體論上說,行動的能力就是根植于這種生生不息中。換言之,這就是新人和新事物的誕生,是他們通過誕生而擁有的行動能力!

  中譯本的最大錯誤在于根本沒有翻譯natality這個關(guān)鍵詞,這樣,它也就把原文中的fact(“事實”),理解為“行動的本能從本體論上來說是根源性的”――這句話同樣是不準確的翻譯,因為in which faculty of action is ontologically rooted中的which實際上就是指代natality,作rooted的賓語,也就是說,行動的能力從本體論的意義上是根源于生生不息這個事實的。生生不息這個概念在阿倫特的行動理論是關(guān)鍵性概念,她認為人的行動能力、也就是開新能力是根源于人的生生不息這個事實的,每個新生命的出生都給世界帶來了新的開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筆者寫此文的目的絕對不是認為我的試譯是完全準確的,也不認為《人的條件》的中譯本一無是處。筆者只是希望借此說明翻譯學(xué)術(shù)著作的艱難遠遠超出我們的通常想象,是一件需要嚴肅對待的學(xué)術(shù)事務(wù)。我們寧可翻譯介紹得慢些、少些,而不要留下太多的遺憾和誤導(dǎo)。

  

 。ㄗ髡邌挝唬菏锥紟煼洞髮W(xué)詩歌研究中心)

  --------------------------------------------------------------------------------

  [1] 本文引用的阿倫特的英文版著作是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H·Arendt: Human Condition, Secon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8),而中文版依據(jù)的則是1958年的初版,兩者的區(qū)別只是第二版增加了卡諾萬(Margaret Canovan)的導(dǎo)言,正文沒有任何區(qū)別。

  [2] 對at home in的這個理解得到楊玲女士的啟發(fā),特此致謝。

  [3] 《人的條件》英文版第二版,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58年,第177頁。

  [4] 筆者的經(jīng)驗是:凡是我在閱讀中文版的時候感到難以理解或與我理解的阿倫特的思想不吻合甚至矛盾的地方,一核對原文準能發(fā)現(xiàn)錯誤。

  [5] 《人的條件》,英文版第二版,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200頁。

  [6] 《人的條件》,英文版第二版,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200頁。

  [7] 《人的條件》,英文版第二版,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200頁。

  [8] 《人的條件》英文版,第二版,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200頁。

  [9] 《人的條件》英文版,第二版,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201頁。

  [10] 《人的條件》英文版,第二版,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201頁。

  [11] 《人的條件》英文版,第二版,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201頁。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阿倫 譯文 中文版 條件 陶東風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