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程序經濟的實證與比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編者提按:羅爾斯的一本《正義論》及若干同類譯著,曾引發(fā)了我國法學界關于程序正義的熱烈討論。一時間,程序正義似乎成了萬般正義之本源。可惜,在這類討論中,很少有人去探究程序后面的文化背景、制度關聯(lián)和法律傳統(tǒng)等實際決定程序由以發(fā)生、確立和操作的基礎,甚至也很少有人去認真踏實地研究程序實現(xiàn)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實際問題。正因如此,也就決定了這場討論最終不會有什么結果。不過,雖然程序論的燥熱已經過去,但這本并不意味著程序的問題可以忽略。事實上,程序正義呼聲一時甚高這一事實本身,恰恰說明了我國法學界一些有識之士對于我國司法制度和法治狀況的敏感和反思。問題在于許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現(xiàn)象,沒有窺見到深層次的問題,只了解到了西方的一些理論,沒有結合到我國的現(xiàn)實。此處所發(fā)《程序經濟的實證與比較分析》,乃一篇沒有囿于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孰重孰輕的空泛論述,而是就程序實現(xiàn)過程中的一個具體實際問題,展開了具有相當說明力的實證比較分析。文章以當今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的民事訴訟制度及其運作經驗為依據,論述了程序實現(xiàn)是否經濟,是否會直接影響程序正義的實現(xiàn),并具體闡明了訴訟成本、程序效率和程序正義之間的密切關系。文章從訴訟成本的合理化、法律援助、簡化程序、法官職權的強化及訴訟案件的分流價值等方面,對當今世界實現(xiàn)程序的經濟化走向作了分析說明,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了個人見解。
一、引言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現(xiàn)代經濟分析法學的興起,人們逐漸關注法律的效益性價值目標,以及開始重視程序經濟問題。所謂程序經濟,簡而言之,就是訴訟主體以最低訴訟成本取得最大法律效益,實現(xiàn)訴訟目的。程序經濟主要包括兩方面的要求:一是司法資源耗費最小化,達到最低訴訟成本;
二是加速訴訟進程,緩和訴訟拖延。日本訴訟法學者棚瀨孝雄將“生產正義的成本”分為兩個部分:國家負擔的“審理成本”和當事人負擔的“訴訟成本”。[1]美國學者波斯納從刑事審判的角度,提出審判活動經濟耗費主要包括“錯誤耗費”及“直接耗費”,后者主要包括公共耗費和私人耗費,公共耗費如法官薪金、陪審員和證人報酬、法庭設施的使用等,私人耗費如當事人支出的法院費用、律師費用、聘請專家鑒定費用等。程序經濟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程序的“錯誤耗費”和“直接耗費”,但并非單獨減少其中任何一項,否則會破壞兩者間的相對平衡。[2]
在程序的價值目標選擇上,一般認為,程序公正與程序經濟既對立又統(tǒng)一,司法資源的有限性從總體上限制了司法對正義的絕對追求,片面強調程序公正會直接導致司法資源耗費增大,而對程序經濟不適當?shù)淖非笠矔拐x難以保障,因此程序公正優(yōu)先,兼顧程序經濟。理由是與程序公正相比,程序經濟屬次級的價值目標,對程序經濟的追求不能妨礙程序公正目標的實現(xiàn)。
而筆者更強調程序經濟與程序公正的統(tǒng)一性,且程序經濟本身便可視為程序公正既分立又統(tǒng)一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同制度對程序正義的追求體現(xiàn)為影響司法裁判的三維因素之不同折衷。盡管一切法律制度皆追求公正,但人們能做的只是不斷地接近正義和客觀真實,由法官在認識能力的限度內進行事實認定。這一維可稱為程序公正的事實因素。程序公正的第二維因素為訴訟成本。訴訟成本從多方面影響到司法裁判,司法制度的運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家對司法的投入,資源匱乏的司法制度難以充分保障司法公正和及時裁判。當事人為請求司法救濟所投入訴訟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社會公眾對司法的接近,訴訟成本越高,對司法的接近就越難,如訴訟制度要求當事人支付不能承受的訴訟成本,實際上否定了訴諸司法之權利。程序公正的第三維因素是時間。訴訟遲延可能導致證據滅失等消極后果,即使司法程序的進行井井有條,實體判斷千真萬確,訴訟遲延也將耗盡裁決的效用。從這一意義上講,遲延的判決與不公的判決沒有什么分別?梢,程序公正的三維因素存在相互聯(lián)系、互相制約的關系。國家投入司法的資金越多,裁判達到的公正程度可能越高;
法院擁有資源越豐富,裁決速度可能越快;
個人投入訴訟的成本越高,判決有利于自身的可能越大;
訴訟期間越長,法院可能更加接近真實。但國家投入司法的資金、個人投入訴訟的成本是有限度的,訴訟期間也不能過分延長,故須在三者之間進行妥協(xié),求得衡平。一切程序制度皆涉及上述三維因素的相互折衷,只不過不同制度對客觀真實、訴訟成本和訴訟遲延三者相互妥協(xié)具有不同的偏好。近百年來,程序經濟在程序價值體系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它既是19世紀末以來世界程序改革浪潮的重要動力和主要方向,也是目前世界各國司法面臨的困境以及司法改革的目標模式。[3]
二、程序經濟之實證比較
(一)英國
英國的訴訟成本遠高于多數(shù)歐洲國家。沃夫咨詢小組對高等法院上訴費用進行的實證調查表明,請求金額1.25萬英鎊以下的案件,僅勝訴方訴訟成本在1萬至2萬英鎊的就占31%,超過2萬英鎊的占9%,且所調查的案件中近一半以和解結案,只有1/4的案件經開庭審理以判決結案;
請求金額為1.25萬至2.5萬英鎊的案件,訴訟成本占請求金額的比例,人身傷害案件為41%,建筑合同糾紛為96%。從民事訴訟期間來看,1994年高等法院自起訴至判決的平均期間,倫敦為163周,其他地區(qū)為189周;
郡法院訴訟期間,倫敦和其他地區(qū)分別為70和90周。這一數(shù)字與20世紀初基本相同。[4]
英國程序不經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訴訟進程由當事人控制,法院只作為消極的裁判者。在訴訟行為的強度和周期上,當事人擁有絕對的自治權,特別是在審前程序。當事人、律師為自身利益,經常濫用程序權,使訴訟程序復雜化,拖延訴訟,產生不必要的費用。這也是傳統(tǒng)對抗制訴訟的一般缺陷。二是除小額索賠訴訟外,敗訴方須承擔勝訴方的訴訟費用。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訴訟費用的投入一般與勝訴幾率成正比,故當事人為加強訴訟武器的火力,有充分理由攀比式增加訴訟投入。在勝訴與敗訴并補償?shù)胤皆V訟費用的兩難之間,當事人別無選擇,只有不斷加大投入。三是英國律師的雙重結構及律師收費制度。英國律師分為事務律師與出庭律師二類,當事人聘請律師在高等法院進行訴訟,須承擔雙重律師費用。律師按小時收費,沒有上限,也不考慮訴訟結果,無法預測,訴訟費用超出訴訟標的金額的情形屢見不鮮。這種收費方式構成律師使訴訟復雜化的強烈經濟動機。此為眾多國家訴訟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
為克服程序不經濟,英國不斷加大司法改革力度。1988年程序改革甚至被視為“英國民事訴訟發(fā)展史上的分水嶺”,[5]但效果并不理想。1994年,英國司法大臣委任沃夫勛爵對英格蘭和威爾士民事法院的規(guī)則和程序進行全面審查,推出了《接近司法》調查報告,1999年4月26日正式施行《民事訴訟規(guī)則》,取代《最高法院規(guī)則》和《郡法院規(guī)則》。《民事訴訟規(guī)則》旨在統(tǒng)一并簡化訴訟程序、提高效率、減少拖延、降低成本、增加訴訟的確定性、促使法院公正合理地解決糾紛,促進社會公眾對司法的接近。它有兩大根本性革新:一是變革程序理念,重振程序正義的獨立價值。在傳統(tǒng)程序理念支配下,法院過于強調“基于是非曲直裁判”的實體正義理念,基于程序違法而駁回訴訟請求或抗辯視為不正當,從而導致程序約束非剛性、程序權濫用及程序不經濟。[6]二是法院基于全新的程序理念對訴訟進程的控制。[7]
蘇格蘭有關訴訟成本能收集的數(shù)據僅為法律援助案件:地方法院平均訴訟成本,家事案件為1 536英鎊,侵權案件為2 699英鎊;
高等民事法院平均訴訟成本,家事案件為6 764英鎊,侵權案件為9 251英鎊。但上述數(shù)據包括缺席判決及和解的案件,且占全部案件的絕大多數(shù),真正的對抗式案件成本遠高于上述平均數(shù)。正如沃克森(wilkonson)法官指出,“訴訟成本無法界定,換言之,除了法律援助當事人或者富翁之外,訴訟成本存在令人無法接受的高風險!盵8]有關調查表明,蘇格蘭高等民事法院許可證明(allowance of proof,即識別系爭點程序終結之日)至開庭審理的期間約為19周,地方法院為5—12周。高等民事法院自起訴至最終裁決的期間約為1年;
地方法院76%的訴訟案件約41周審結;
等待上訴的期間為18周。[9]北愛爾蘭與蘇格蘭有些類似,1997年郡法院民事訴狀案件自準備證書至處理程序的平均期間為19.4周,自擬答辯通知書至處理程序的平均期間為38.9周。[10]蘇格蘭的訴訟效率比英格蘭、威爾士稍好,原因大致包括:一是對程序不經濟的態(tài)度更嚴厲,如當事人未及時提出訴答文書的,法院即可缺席判決。二是蘇格蘭法院負擔較低,民事案件占人口比率約為2%,1997年向蘇格蘭高等民事法院初審部提起的民事案件4 230宗,向地方法院起訴的案件134 364宗。上訴案件比例則更低,1997年對蘇格蘭高等民事法院初審部的判決不服向高等民事法院復審部(the Inner House of Court of Sessions)提起的上訴為64宗,對地方法院判決不服提起的上訴約700宗,上訴案件占一審案件的比率為0.6%。
(二)美國
美國聯(lián)邦法院按件計收案件受理費,不論爭議金額大小,1999年聯(lián)邦區(qū)法院受理費每宗150美元,聯(lián)邦上訴法院每宗100美元,聯(lián)邦最高法院每宗300美元。[11] 20世紀90年代,美國聯(lián)邦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約24萬宗,若所有當事人足額交納訟費共收入3 600萬美元,相當于聯(lián)邦法院全年預算的1.5%。事實上,絕大部分“貧困當事人”都免交訟費。[12] 1999年聯(lián)邦巡回法院向當事人收取的陪審團費用每宗60美元,與實際產生的費用相比幾乎可忽略不計。美國律師協(xié)會1984年制定了縮減訴訟遲延的目標:一是90%的案件應在1年內審結;
二是任何案件的審理期間不得超過2年。1991年該協(xié)會對39個城市州法院的調查表明,基本上沒有任何法院達到上述目標,且不同州、同一州不同法院差距甚大,其中12個法院,90%以上的案件在2年內審結,其中一個法院僅有1%的案件于2年內結案,三個法院50%以上的案件審理期間超過2年,其中一個法院96%的案件審理期間超過1年。[13]
美國程序不經濟除過分的對抗制、律師費過高等原因之外,還特別包括:一是程序復雜,尤其是證據開示制度的負效應。證據開示制度是美國民事訴訟區(qū)別于傳統(tǒng)英美法民事訴訟的重要特點,在司法實踐中取得了特殊效果,但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主要是筆錄證言、質問書、要求提供文書和物證、請求檢查受害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等開示程序被濫用。故美國不斷改革證據開示制度,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進行了三次大改革,包括限制證據開示的范圍及次數(shù),增設當事人會議,強化法院的監(jiān)督權,如1980年增訂的《聯(lián)邦民事訴訟規(guī)則》第26條f;調整訴訟費用負擔,一定條件下法院亦可責令當事人負擔有關費用;
責令律師具結保證不濫用開示制度。鑒于美國審前程序的復雜性,約有95%的民事案件在審前程序就以和解而告終。[14]二是未設置訴訟費用風險轉換規(guī)則,即敗訴當事人并不當然承擔勝訴方的訴訟費用,勝訴方無權請求敗訴方補償律師費用。這一問題已引起關注,有關機構就勞工歧視糾紛、環(huán)境訴訟等特定案件制定了訴訟費用轉換的特別規(guī)則。
為促進程序經濟,美國于1990年12月通過了《民事司法改革法》,自下而上推行程序改革。該法要求94個聯(lián)邦社區(qū)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制定降低民事審判費用、緩解訴訟遲延的方案,法官亦可運用自由裁量權促進程序經濟。但由于程序不經濟的頑劣性及司法改革本身的矛盾性,美國仍面臨嚴峻的程序不經濟問題。
(三)德國
德國民事訴訟制度運作良好。法院費用和律師費用皆由法律確定,按訴訟標的金額一定比例收取,超額遞減,相對普通法國家而言,費用較低且可預測。正是該特點,激活了德國的訴訟費用保險市場。就訴訟期間而言,1996年,區(qū)法院一審民事案件平均審理期間為6.5個月,其中3個月內審結的民事案件占38.9%,6個月內審結的占26.5%,12個月內審結的占21.7%,審理期間1年以上的占12.9%,其中9.6%的案件2年審結;
州法院一審民事案件平均審理期間為4.6個月,其中3個月內審結的占48.2%,6個月內審結的占28.5%,12個月內審結的占17.5%,審理期間1年以上的占5.8%,其中9.6%的案件2年審結,其中4%的案件審理期間超過3年。(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15]雖然如此,德國人仍不滿裁判效率,因為20世紀末與世紀初、世紀中的狀況相比并無改進。[16]
產生上述情形的原因,一是近幾十年來德國訴訟案件激增,而法院負擔較重。從世界范圍來看,德國法官占人口比例幾乎最高,1997年德國每10萬人約有25.6名法官,[17]但法官總數(shù)多年來并未增加。法院費用約占民事司法制度全部成本的一半,故有人主張?zhí)岣咴V訟費用,以限制訴訟數(shù)量。二是德國在上訴程序中仍存在羅馬教會法訴訟程序之遺風,傾向于對上訴案件重新審理。德國上訴案件比例比其他國家高得多,接近一審案件的一半。[18]但有不少國家對上訴實行限制,如奧地利、意大利限制上訴的范圍,英國等實行上訴許可制度。德國也意識到這點,故1990年將二審案件的最低限額從700馬克提高至1 200馬克,次年又提高到2 000馬克。對6萬馬克以下的案件,由州高等法院決定是否給予上訴許可,超過6萬馬克的案件由最高法院決定上訴許可。
(四)法國
法國民事案件長期以來一直增長,近20年尤其如此,但法官人數(shù)與19世紀中葉基本持平,約為6 000名,盡管人口已增長了近60%。1991年一份研究報告表明,97%的調查對象抱怨訴訟程序過分遲延;
85%的人認為訴訟困難、程序復雜;
84%的人認為訴訟費用昂貴;
83%的人認為訴訟權利得不到平等保護。[19]事實上,法國民事程序的運行相對經濟。盡管律師收費相對于普通法國家要低些,但法國民眾仍十分不滿。訴訟費用可得到部分補償,敗訴方是否應承擔勝訴方律師費用由法院裁量,但一般不予支持。1996年大審法院案件平均審理期間為8.9個月;
小審法院審理期間有所增加,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自1991年的4.5個月增加到1995年的5個月;
大審法院緊急審理程序平均期間為1.1個月,小審法院為1.7個月。法國的上訴積案越來越多,上訴案件平均審理期間自1991年的13.9個月增加到1996年的15.6個月。[20]而早在1966年小審法院民事案件平均審理期間為2.4個月,大審法院為10個月。[21]注意,上述統(tǒng)計數(shù)字包括許多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以及和解、缺席判決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運用訴訟中止很經常,大大延遲了程序,故一審期間通常高于平均案件審理期間。[22]
(五)荷蘭
荷蘭法官人數(shù)雖少,但民事訴訟制度運作良好,當事人可在合理期間、以合理費用接近法院。法院費用依爭議金額確定。律師按小時收費,一般為360荷蘭盾,收費標準相當于普通法國家的中等水平。勝訴方有權從敗訴方獲得費用補償,包括律師費,但法院另有指令除外。地方法院一審對抗制民事案件的平均審理期間為133天,區(qū)法院為626天,25%的上訴案件在9個月內審結,2/3的案件在2年內審結。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一般在數(shù)周內審結,此類案件約占全部案件的12%。
荷蘭程序經濟的實現(xiàn)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原因:一是案件分流機制成功運作。荷蘭的訴訟外爭議解決方式比較有效,只有重大、疑難爭議才會提交法院裁決。如荷蘭15%的家庭購買了法律保險,被保險人涉及法律爭議須先與保險公司接觸,保險公司將嘗試協(xié)調糾紛。從事法律保險的保險公司亦可向被保險人提供法律意見。從實踐來看,保險公司的調解率占涉及被保險人全部法律爭議的96%。[23]二是簡化訴訟程序,規(guī)定了各種特別程序。荷蘭一審民事案件皆由獨任制法官審理,并實行律師強制主義。最近在婚姻訴訟中創(chuàng)設初步禁令程序,案件一般在6周內即可結案。一些區(qū)法院與律師合作,向當事人提供可選擇的簡易程序。法院敦促當事人和解,和解不成的,法官還可要求當事人協(xié)議約定審理期間,在6—8個月內作出最終判決,實踐表明,適用該程序的案件89%于8個月內審結。[24]
(六)瑞士
近年來,瑞士法院的案件負擔相對穩(wěn)定,獨任制法官審理的案件有所增長,而1994—1997年家事案件卻減了一半左右。獨任制法官審理案件的期間絕大多數(shù)在3個月內,比例為83%,超過1年的占2%,只有極少數(shù)案件審理期間達二三年。區(qū)法院約75%的案件在6個月內審結;
上訴案件一般在6個月內結案,比例約為60%,審理期間超過1年的占13%。瑞士一審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間一般不超過1年,但審理期間超過1年的上訴案件比例日益上升。在蘇黎世州,1997年一審民事案件的26%向蘇黎世州高等法院提起上訴,向聯(lián)邦法院提起上訴的民事案件占33%。[25]瑞士蘇黎世等州訴訟期間相對合理,但有些州的情況不容樂觀,司法組織內部存在各種問題,法官素質參差不齊。瑞士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訴訟費用過高,其中法院費用約占民事司法制度運作成本的一半,而有關訴訟費用補償制度又十分復雜。如爭議金額為10萬瑞士法郎的民事案件,如訴訟一直進行到聯(lián)邦法院的,則敗訴方須承擔約9萬法郎的訴訟費用,包括勝訴方的費用補償及自己支出的費用。訴訟費用補償種類繁多,規(guī)則過于復雜,迫切需修改有關法律,設立簡易的訴訟費用補償制度。瑞士司法界也逐漸意識到案件管理的重要性,法官不像過去一樣強調書面程序。程序對話機制日益發(fā)揮作用,在普通民事訴訟程序中,法官在被告答辯后通常精心組織調解會議。如向治安法官提起民事訴訟,一般先舉行調解會議,且調解成功率較高,區(qū)法院對不同案件的調解率分別在44%至72%不等,如蘇黎世州商事法院70%的案件都能調解解決。
(七)意大利
程序極其不經濟的國家有意大利、巴西[26]、阿根廷[27]西班牙[28]葡萄牙[29]巴勒斯坦[30]等。意大利司法法院一審普通民事案件平均審理期間,1966、1988、1989、1990、1994年分別為540、476、498、493和616天;
大審法院于上述年份分別為720、1199、1118、1138和1271天。最高法院民事及刑事案件平均審理期間,1988、1989、1990、1994年分別為883、927、857和937天。1994年上訴案件平均審理期間,大審法院為951天,上訴法院為1341天。經三審的民事案件平均審理期間近10年。[31]因過分訴訟遲延,只有少數(shù)案件以實體裁決終結,1994年為376 546宗,約占結案總數(shù)1 080 933宗的35%,[32]許多當事人寧可接受不利和解。訴訟過分遲延甚至促成一類新型的專業(yè)律師出現(xiàn),他們專門從事向歐洲人權法院起訴意大利政府的法律事務,以取得譴責政府違反《歐洲人權公約》第6條、未保障在合理期限進行司法裁判的裁決。目前已有數(shù)千意大利公民向歐洲人權法院起訴。[33]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因類似案件過多,歐洲人權法院也無法在合理期間審結。[34]當然,有些訴訟程序運作相對快捷,如小額債務追索程序和仲裁程序。
意大利訴訟遲延的因素很多,大致包括:一是程序復雜、零散,過分注重形式性和書面性,合議庭與證據不直接接觸,上訴審可提出新證據和抗辯,上訴期間一審判決不具執(zhí)行力等。二是程序運作存在問題。如幾乎占普通程序案件1/3的交通事故訴訟,法院從保險公司利益出發(fā)常拖延審判,索賠方被迫接受不公正的和解。1969年一項法令授權法院就交通事故訴訟作出中期支付裁定,但申請條件過于嚴格,受害人須證明存在經濟困難、侵權人存在嚴重過錯等,故幾乎沒有效果。三是法官人數(shù)不足。意大利現(xiàn)有8 000余名法官,從事民事審判的僅2 740名,其中司法法院900名,大審法院1 300名,上訴法院400名,最高法院140名。而現(xiàn)行法官選任制難以擴大法官隊伍。四是憲法限制設立小額請求法院等特殊的糾紛裁決機構,無法分流案件。《憲法》第24條規(guī)定每項實體權利和合法利益都應在法庭進行訴訟;
第102條將司法權委托給“依司法法任命和管理的普通法官”,并“禁止任命特別法官和專門法官”。
近20年來,意大利一直嘗試進行全面的程序改革,[35]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改革法院組織機構。包括:(1)以治安法官替代原調停法院法官。治安法官系司法部從年滿30歲的專業(yè)人士中任命的榮譽性非職業(yè)法官,性質為非國家公職人員,任期4年,工作全時制,報酬與工作量掛鉤,有固定辦公場所。治安法官現(xiàn)4 700余名,分布于828個辦事處,擁有廣泛的民事管轄權,主要管轄小額糾紛,包括標的額不超過500萬里拉的動產爭議、3 000萬里拉以下的機動車船運輸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鄰里糾紛(含騷擾案件)及廣泛的調停權。(2)治安法官、司法法院及大審法院皆可審理一審案件,大審法院一般采用獨任法官制,絕大多數(shù)一審民事案件均由獨任法官審理。
二是1973年改革勞動訴訟程序,確立口頭、集中和直接原則,成為程序改革的目標模式。雖然訴訟遲延并未改觀,如一審平均期間在1985、1987、1988、1989、1994和1995年分別為325、334、388、386、518和596天,上訴審理期間在1985、1987、1989年分別為467、482和542天,但惡化勢頭已有遏制,且有關措施擴展到反托拉斯等社會性領域。[36]
三是新《民事訴訟法典》規(guī)定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第183條參照第420條即勞動訴訟模式,要求當事人親自出庭,或由經正式授權并了解案件事實的代理人出庭,為發(fā)現(xiàn)事實和促成和解,法官可非正式訊問。(2)針對管轄權異議可能拖延訴訟2—3年,第367條規(guī)定,除法官認為管轄顯無根據外,訴訟不因當事人的管轄權異議而自動中止。(3)擴大簡易程序的適用。依第186條可裁定立即支付無爭議款項,符合第633—656條可裁定立即支付業(yè)已清算款項或交付特定貨物,在訴訟請求已證明的范圍內可在取證終結后責令支付一定款項或交付特定貨物,對被解雇工人可臨時恢復原職。(4)強調臨時救濟的適用。第669條基本統(tǒng)一了臨時救濟程序。臨時救濟權屬對案件實質爭議有裁決權的法官,不再專屬司法法院;
強調兼聽原則,賦予法官變更或撤銷命令之權力;
一定條件下臨時救濟取得終局效力。(5)第275條強調案件裁決階段的口頭審理,當然也可提出辯論意見書,但對提出書面資料及法官作出判決皆規(guī)定了嚴格的時間限制。(6)第282—283條賦予一審判決強制執(zhí)行力。(7)限制上訴范圍。第345條規(guī)定上訴不得提出新訴訟請求,除涉及利息、租金、分紅及下級法院判決有關請求外。上訴不得提出新證據、新抗辯,但新抗辯依職權可提出、法院認為新證據對裁決必不可少或當事人證明因不可歸責其本人原因未在原審中提出的證據除外。(8)第384條規(guī)定,原判違法或適用法律錯誤,如認為無需查明其他事實的,最高法院可直接作出裁決,無須發(fā)回下級法院重審。
意大利司法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司法的良性運行,但也存在局部性、零碎性、片面性缺陷,如執(zhí)行程序、舉證期間、最高法院復審等重要問題未予考慮。
通過對上述國家程序運作狀況的初步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程序非經濟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問題,絕大多數(shù)國家面臨訴訟遲延、訴訟成本高企問題,當事人接近法院之權利存在實質性障礙,當事人的訴權或多或少受到侵犯,社會公眾對司法裁判普遍不滿。不過,有少數(shù)國家的訴訟機制運作良好,提供了相對較快捷、低成本的司法服務,如德國、日本[37]瑞典[38],尤其是荷蘭。但須注意,德國國家預算的7%用于司法開支,高于其他國家平均水平的4倍。荷蘭訴訟占人口的比例較低,且擁有發(fā)達的可選擇爭議解決機制。日本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訴訟案件占人口的比例低于歐洲國家平均水平的1/3,加上很多案件沒有律師代理,如地方法院民事案件中無律師代理的情形約為58%,其中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這一比例占99%。[39]當然,這些國家的程序經濟也只是相對其他國家而言,它們本身仍十分重視進一步促進程序經濟。
三、走向程序經濟:救濟措施比較分析
絕大多數(shù)國家已意識到程序非經濟的嚴重后果,紛紛推行司法改革。但這一問題仍困擾著各國司法界,事實上零碎的程序改革甚至引向目標的反面,如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就是這樣。美國1996年發(fā)起的對包括捷克、印度、智利、埃及、匈牙利、中國等24個國家的一項調查表明,導致案件堆積和訴訟遲延的原因十分復雜,大致可歸納為:一是訴訟程序復雜、過分由當事人主導及當事人濫用程序權,如沒有正當理由提起訴訟、拖延訴訟,無實質性理由提出程序動議等;
二是撤銷、重復及分割訴訟程序,特別是在案件初期法院沒有或者無法進行案件管理時;
三是當事人缺乏和解的動因,(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尤其在訴訟初期。[40]因此,有必要對程序不經濟的原因及保障程序經濟的救濟措施進行比較,為我國司法改革提供參照之鏡。
(一)降低訴訟成本
1.訴訟成本的合理化
法國大革命宣告了“司法無償”原則,由國家支付法官費用。[41]但律師費及某些法院費用仍由當事人承擔。各國有關數(shù)據表明,訴訟成本與訴訟金額比例不均衡比較普遍,尤其是小額訴訟。如1958年德國民事案件的上述平均比例,100萬馬克以上的案件為4.1%,100馬克的小金額案件為54%;
西班牙2 400萬比塞塔以上的案件為6%,小案件在50%至80%之間;
意大利大金額案件為8.4%,1600美元以下案件為51%至60%,160美元以下案件為170%。這一數(shù)據清楚表明了小額訴訟急劇下降之緣由。20世紀初,意大利治安法官法院年受理200萬宗民事案件,至20世紀70年代降為5萬宗,而人口幾乎翻了一倍。[42]盡管各國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福利制度不斷優(yōu)化,社會干預大大加強,但程序不經濟仍阻礙著公眾對司法的接近,甚至導致自力救濟的復蘇。
降低訴訟成本的關鍵在于降低律師收費。德國和英國的經驗值得借鑒。德國和多數(shù)大陸法國家一樣,律師費依法按爭議金額一定比例收取,超額遞減。為激勵律師促進和解的動力,規(guī)定在判決前和解的,律師有權取得額外收費。英國《民事訴訟規(guī)則》對訴訟費用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第43—48章皆是有關訴訟費用的規(guī)定。英國現(xiàn)行法院費用已低于許多歐洲國家,法院收費方式變依訴訟請求金額大小收取,如高等法院的起訴費,1萬英鎊的案件收100英鎊,10萬英鎊以上或者不能確定訴訟請求最高金額的案件收500英鎊。許可律師實行風險收費,勝訴費最高為正常收費的一倍,勝訴后才收取。英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部分州等實行律師雙軌制,出庭律師在高等法院擁有出庭特權,當事人須支付兩類律師費用,F(xiàn)在律師雙軌制正逐漸融合。新南維爾士州在1892年,維多利亞州在1891年,昆士蘭州在1973年,新西蘭在1982年以及愛爾蘭先后授予事務律師出席法庭之權利,1990年英格蘭、蘇格蘭頒布的成文法授權律師公會和法律協(xié)會核準合格的事務律師出席法庭。不過,在實踐中事務律師仍習慣于委托出庭律師出庭辯護。[43]
2.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旨在消解形式上平等之局限,追求實質正義。只要存在深刻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就須設計保障當事人在法院面前至少是部分平等的特別救濟措施,法律援助不過是這些制度設計之一。法律援助模式,大致包括三種:一是傳統(tǒng)型自由放任主義法律援助模式,法律規(guī)定由律師無償提供援助,如19世紀的絕大多數(shù)國家;
二是英國模式,國家向進行法律援助的律師支付費用,略低于正常律師費用,目前德國與英國較類似,只是費用大大低于正常的律師費用,這是現(xiàn)代國家普遍采取的模式;
三是美國模式,以政府雇用全日制的公共法律援助律師為基礎。
無論采取何種模式,各國基本都建立了專門機構,專司法律援助事務。如德國以州為基礎建立法律援助機構,經費主要由國家和保險機構承擔;
法國在全國范圍內設法律援助委員會,并在主要法院中設法律援助辦公室;
荷蘭按上訴法院轄區(qū)在主要城市設法律援助委員會,下設法律援助中心,在郡一級設法律援助協(xié)會和基層法律援助中心;
瑞典由法院指定公共辯護律師,由法律援助委員會決定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意大利在各級法院內設辦公室處理法律援助民事案件,刑事被告由法官指定辯護人;
英國法律援助委員會與司法大臣一并承擔援助職責;
美國聯(lián)邦及地方政府皆有法律援助計劃,刑事訴訟中有公共辯護人制度,民事訴訟的援助由法律服務公司承擔;
加拿大在英國模式的基礎上建立各省不同的援助制度,聯(lián)邦和各省按協(xié)議分擔費用,我國的司法行政機關從上至下建立了一套法律援助中心,至1999年3月共計500多家援助機構。
就法律援助水平和范圍而言,意大利和英國比較典型。意大利《憲法》第24條規(guī)定的法律援助條款根本無法實施。1996年意大利一審法院共受理449 947宗民事案件,僅2 587宗案件的當事人獲得法律援助,占0.57%,1967年又下降為0.49%。[44] 1973年意大利開始實施《法律援助法》,由國家支付律師費用。意大利及法國[45]改革的基本目標,是以國家撥款取代律師無償提供援助的“慈善”制度。但資格限制過嚴,年收入3 500英鎊以下的刑事被告方有權申請。意大利每年法律援助支出不足英國的1%。英國1992年法律援助共支出6.82億英鎊,1996—1997年度為14.78億英鎊,1998—1999年度預計為16.02英鎊。[46]但獲得法律援助的人比例并不高,原因主要是律師收費過高!睹袷略V訟規(guī)則》設置了新的法律服務委員會,保障依經濟原則提供法律援助,在競爭基礎上向律師事務所授予援助業(yè)務特許權,支付固定的法律服務費用。進而,金錢案件將不再提供援助,原告可基于風險代理合同聘請律師。
其他國家通常介于上述兩種情形之間。加拿大類似于英國,1994年司法開支的58%用于警察,24%用于監(jiān)獄和矯正,8%用于法院,7%用于法律援助,3%用于檢察工作。法律援助開支總額在1983、1993、1994年分別為1.79、5.91和6.3億加元。1995年始緊縮援助開支,次年降為5.36億加元,其中安大略省通過提高援助條件和縮小援助范圍大幅減少援助案件,1996年削減6 000萬加元,約占削減總額的75%。[47]。澳大利亞及我國香港地區(qū)的法律援助與英國和加拿大相近。德國年法律援助支出1億馬克左右,援助制度運作比較有效,特別是家事案件。法國的法律援助制度經最近的改革,趨于良好,1997年支出10.72億法郎。美國的法律援助類似于意大利,可用資金極有限。[48]西班牙、葡萄牙設置了義務法律援助制度,律師象征性收取極少費用,當然服務也非常低劣。[49]巴西設置了公共辯護人制度,但實際上并沒有效率。希臘的法律援助制度也形同虛設。智利目前僅向農村和355個偏遠地區(qū)提供法律援助。智利天主教大學1995年對2 000人進行的調查表明,65%的人認為無法取得法律援助和接近司法,56.3%的人對權利一無所知或基本不了解;
就司法制度的改進方式而言,66.7%的人認為需有更多的社會工作者,56.7%的人認為需無償提供更多的律師,55.0%的人認為需告知權利,45.0%的人認為應設立更多的地方警察部門,30%的人認為應加速程序進行,23.3%的人認為應設更多的地方法院,13.3%的人認為應修改法律,6.7%的人認為應加強警察教育,3.3%的人認為需更換法官。[50]
各國經驗中有兩點特別值得借鑒:一是按律師收入提取法律援助基金比強制律師義務援助效果更佳,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律師每年繳納267加元作為法律援助服務基金;
二是法律保險制度,西歐許多國家尤其是荷蘭,保險金已成為法律援助辦案經費的主要來源,德國1/5的民事案件中至少有一方當事人由保險公司提供費用,英國目前已開始試行,每人年支付300英鎊保險費,保險公司可為其支付達1 800英鎊的法律服務費用。我國在短期內對法律援助的撥款不可能增加很多,為促進公眾對司法的接近,應考慮在律師義務辦案以外,按律師收入提取專項法律援助資金,試行法律保障制度,更多利用專職律師以外的其他法律工作者尤其是法律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法律援助。
(二)減少訴訟遲延
訴訟遲延進一步增加訴訟成本,近百年來,訴訟遲延與程序改革不斷循環(huán)推動,人們對訴訟遲延越來越不可容忍!稓W洲人權公約》第6條第1款明確要求案件在合理期限內審結,傳統(tǒng)的法律正當程序理念遲早會引申為禁止不合理的遲延。為緩解訴訟遲延,應簡化訴訟程序,對特定類型案件設置特別程序,改進司法組織結構,強化法官職權,提高訴訟效率,引入案件分流機制,倡導程序對話和程序合作。
1.簡化訴訟程序
程序復雜是程序不經濟最重要的原因,故促進程序經濟的努力關鍵在于簡化程序,包括排除過分程式性、復雜性和零散性,進一步簡化簡易程序,構建各種特別程序,全面促進程序的合理化等。為提高訴訟效率,可對言詞原則予以限制,一定情形下不經言詞審理和交叉詢問,法官亦可依書面資料徑行裁決。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甚至德國等許多國家,尤其是阿根廷、智利、巴西等拉美國家,嚴重存在著羅馬教會法訴訟程序的遺風,過分重視書面程序,審前可提出各種動議,訴訟極易拖延。智利司法改革建議的核心,在于追求軍政府框架下的司法獨立、司法自治和司法民主,努力改革程序的形式主義,這一點基本代表了處于民主轉型期眾多拉美國家的司法改革特點。[51]西班牙目前正在審議的新《民事訴訟法典》,除簡化普通程序外,還借鑒德國、法國、意大利的借貸糾紛解決機制,引進“監(jiān)控程序”。意大利突出強調了中期程序的合理化,將主張裁決不當?shù)呢熑螐脑孓D移至被告,這一緊急審理程序的重大變化較大地促進了程序經濟。印度程序不經濟的原因之一,是訴訟類型的分散,以致法院難以對法律或事實相同的案件作合并審理,如土地征用糾紛涉及300人的話,可能分成300個訴訟進行,故改革措施之一,是消除程序的零散性。[52]
程序不經濟的另一重要原因——程序權濫用,也引起了世界性關注。[53]程序設計應考慮程序權濫用的規(guī)制。一是在民事訴訟法上確立誠實信用原則,如日本《民事訴訟法》第2條、澳門《民事訴訟法典》第9條等。二是規(guī)定程序權濫用的法律責任,并賦予法院自由裁量權。比如勝訴方一般有權取得訴訟費用補償,但希臘規(guī)定了例外規(guī)則,若勝訴方起訴不合理、虛假陳述或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其他情形的,法院可責令勝訴方承擔敗訴方的訴訟費用。
2.改革法院組織
法院組織機構不健全,法官及輔助人員匱乏等因素也可能導致程序不經濟。許多大陸法國家法院在一審程序中日益由獨任制法官審理。法國和德國的一審法官有兩種類型,但獨任法官已非常廣泛,甚至傳統(tǒng)上采取合議制的“高級”法官亦開始鐘愛獨任制。合議庭審理的案件一般限定于特定糾紛或重大疑難案件。
司法統(tǒng)計表明,法官資格變化可能導致法官工作量的不合理增加,如1996年瑞士法官資格的變化導致區(qū)法院案件銳減,而獨任制法官審理的案件迅速增加。[54]故近年來歐洲大陸對法官類型的改革相對謹慎。德國對法官資格劃分曾進行廣泛討論,1996年部長工作組的結論是,合并區(qū)法院和州法院組建統(tǒng)一的一審法院,在近期內并不可行。法國也曾考慮大審法院與小審法院法官并軌,但通過提高小審法院法官案件管轄金額的方式對管轄權重新劃分存在困難。意大利1989年司法法院與大審法院并軌,1990年6月實施一審獨任法官審理制,而1997年7月16日第254號法令授權政府合并司法法院和大審法院,并繼而設立具有普遍管轄權,由獨任制法官審理案件的第一審法院。
設立專門法院審理不同類型的民事糾紛是各國法院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專門法官專業(yè)化的審理可大大促進程序經濟。許多國家紛紛設立勞動法庭、消費者保護法庭、健康法庭、住房法庭、人權法院等專門裁判機構,如法國多數(shù)專門法院比較成功,各種專門法官的數(shù)量不斷增長。為解決小額糾紛訴訟成本過高的高題,許多國家設立小額請求法院,或者將小額請求管轄權從法院轉移至非司法裁判機構,如美國賓西法尼亞州對小額請求的強制仲裁制度,非洲部分國家實行強制性調解,尤其是家事、勞動糾紛等,挪威也有類似情形。意大利憲法限制專門法院的設立,但它甚至不顧違憲之嫌設立小額請求法院。小額請求法院雖促進程序經濟,但也不可忽視公正問題,1959年德國憲法法院就曾判決廢止1 400多個小額請求法院,理由是這些法院未與憲法對司法獨立和公正的要求保持充分一致。
3.強化法院職權
1906年,羅斯·龐德對普通法訴訟程序的批判,[55]悄然拉開了20世紀程序改革的序幕。不論是大陸法國家,還是普通法國家,司法改革皆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對訴訟進程的司法控制不斷強化,法官職權呈擴張趨勢;厥20世紀的司法改革進程,可以發(fā)現(xiàn),強化法官職權作為重大改革方向清晰可鑒;
展望新世紀的司法改革,合理加強法院對訴訟程序的控制,也是一個必須嘗試的改革突破口。司法改革已確及深層次的訴訟模式、程序哲學及法律文化變革問題,自由主義風尚無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純粹的當事人主義模式不可能自發(fā)地保障接近正義,卻與訴訟遲延、費用高昂、訴訟結果的不確定等弊病脫不了干系。(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Italy, (1992) 14 E. H. R. R. 421;Massa v. Italy, (1994) 18 E. H. R. R. 266; Paccione v. Italy, (1995) 20 E. H. R. R. 396.
[42]莫諾·卡佩萊蒂等;
前注16引書,第128—129頁。
[43] [美]威廉·B·費什(William B. Fisch):《律師地位的最新發(fā)展趨勢》(Recent Tendenci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Lawyer),見《千年之交的訴訟法》,第68頁。
[44]參見《1966年意大利統(tǒng)計年鑒》(ANNUARIO DI STATISTICHE GIUDIZIARIE),羅馬,中央統(tǒng)計局出版社,1968年,第19、27頁。而同年,法國受理的所有民事案件為441 290宗,其中28 105宗民事案件的當事人獲得了法律援助,約占6.4%。德國上述比例約為20%。1968年德國州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數(shù)量與獲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數(shù)量之間的比例如下:漢堡州為23.6%;
不來梅州為22.8%,諾德海因-威斯特伐利亞為16%;
黑森為12.3%;
巴登·符滕堡州為11.2%;
貝爾恩為13.2%;
柏林為13.5%。初級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這一比例稍低,數(shù)據如下:漢堡州為6.6%;
不來梅州為8.6%,諾德海因-威斯特伐利亞為6.9%;
黑森為6.1%;
巴登·符滕堡州為6.9%;
貝爾恩為11.4%。轉引自莫諾·卡佩萊蒂等;
前注引書,第163頁。
[45]法國自1972年9月16日實施《法律援助法》,取消自1851年以來實施、其后作過修訂(但未作根本性修改)的法律援助制度。
[46]鮑爾·米歇爾利克:同前注⑥。
[47]參見楊誠:《法律援助制度的比較與思考》,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第6期,第9—16頁
[48][美]理查德·L·馬庫斯:《訴訟超級大國的困擾》(Malaise of the Litigation Superpower),第43頁及以下。
[49] M·M·麥克斯:《葡萄牙民事訴訟制度》(The Portuguese System of Civil Procedure),第35頁及以下。
[50] [智利]米歇爾·A·薩姆威(Michael A. Samway):《接近司法:智利圣地亞哥窮人法律援助項目研究》(Access To Justice: A Study Of Legal Assistance Programs For The Poor In Santiago, Chile),載《杜克比較法和國際法雜志》,1996年春。
[51] [智利]羅伯特·G·沃根(Robert g. Vaughn):《智利司法改革建議》(Proposals For Judicial Reform In Chile),載《福特哈姆(Fordham)國際法雜志》,1992/1993。
[52]同前注40。
[53]參見[美]米歇爾·塔魯伊(Michele Taruffo)主編:《程序權濫用:程序正義標準之比較》(Abuse of Procedural Rights: Comparative Standards of Procedural Fairness),Hagu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54]哈德·布阿蘭肯伯格:同前注23。
[55] [美]羅斯·龐德:《大眾對司法裁判不滿之緣由》,載《貝勒法律評論》(BAYLOR L. REV.),1956年,第8期,原發(fā)表于《美國律師評論》1906年第40期,第729頁。
[56] [澳]D·A·塔普(D.A.Ipp):《民事訴訟中對抗制模式的改革》,載《澳大利亞法律雜志》,1995年,第69期,第705—727頁。
[57] [澳]杰弗里·戴維斯(Geoffrey Davies):第11屆世界訴訟法大會研討主題之二,澳大利亞國別報告。
[58]澳大利亞法律改革委員會(ALRC):《對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審視——聯(lián)邦民事訴訟制度之反思》,ALRC 20,1997,p.134.
[59]盡管統(tǒng)計數(shù)據表明,希臘一審民事案件平均期間1年以下的占63%,但由于包括簡易程序、缺席判決、和解等情形,故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平均審理期間為2—3年。希臘訴訟遲延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訴訟延期普遍,律師可申請訴訟延期,當事人在特定情形下亦可申請,延期不超過2個月或至開庭審理之日止,雖然法院對申請理由審查嚴格,但實際上第一次延期申請通常都將準許。二是上訴率,絕大多數(shù)判決將進入上訴程序。不過希臘的訴訟成本并不高,法院一般不要求當事人承擔全部審理支出,律師收費類似于德國,收費比例占訴訟金額的小部分,亦可協(xié)議或采取風險代理形式收費,但風險代理收費一般不超過訴訟標的金額的20%。參見[希臘]K·D·克拉姆斯(K.D.Kerameus)、S·考索利斯(S.Koussoulis):《民事司法改革:接近司法、訴訟成本及訴訟遲延》(Civil Justice Reform: Access, Cost & Delay),第11屆世界訴訟法大會研討主題之二,希臘國別報告。
[60]參見張衛(wèi)平:《訴訟構架與程式》,第1章,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61]阿德蘭·扎克曼:《訴訟費用與訴訟遲延評估之國際比較》(Assessment of cost and delay:a 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 see Procedure Law on Threshold of a New Millennium, Austria Linde Press, 1999, p. 60.
[62] [英]J·A·杰諾維茲(J.A.Jolowicz):《沃夫報告與對抗制》(The Woolf Report and the Adversay System),載《民事司法季刊》,1996年7月,第15卷,第202頁。
[63] [英]勒·安德魯斯(Nei Andrews):《英國新民事訴訟法:當事人主義風光不再》(A New Civil Procedure Code for England:Party?Control“Going, Going,Gone”),載《民事司法季刊》,2000年1月,第19卷,第22頁。
[64]西吉爾·查諾尼:《民事司法危機及救濟措施比較研究》,同前注31。
[65]阿哈德·布蘭肯伯格:《比較司法文化》(Cultures juridiques comparées)。
[66] [美]哈拉姆·E·喬多索、[美]斯蒂芬·A·瑪佑、[埃]法斯·拉古伯(Fathi Naguib)、[埃]A·E·薩德克(Ali El Sadek);
《埃及民事司法程序的現(xiàn)代化:功能性、系統(tǒng)性分析》(Egyptian Civil Justice Process Modernization: A Functional And Systemic Approach),載《密歇根國際法雜志》,1996年夏。
[67]同前注59。
[68] R·考爾森(R.Coulson):《歐洲能否重復美國對可選擇爭議解決方式的發(fā)展?》(Will the Growth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Amercia Be Replicated in Europe?),載《國際仲裁雜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1999年第9期,第211頁及以下
[69]阿哈德·布蘭肯伯格、[日]谷口安平(Y.Taniguchi):《正式程序的非正式選擇》(Informal Alternatives to and within Formal Procedures),載前注37書,《公正與效率:大會報告及研討》,第335頁及以下。
[70] [意]F·卡比(F.Carpi):《意大利的庭外糾紛解決》(Settlement of Disputes Out of Court in Italy),全球化時代的民事司法研討會論文,見前注63。
[71]同前注70。
[72]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載2001年3月10日《人民法院報》。
[73]方流芳:注12引文,第130頁。
[74]關于律師收費標準的爭議,參見《北京青年報法治周刊》“法律圓桌”版研討會,《“一小時收費200美元”,律師收費標準如何定?》。
[75] 2000年9月27日召開的全國法院進一步清理超審限案件電視電話會議稿,《嚴格審限制度提高審判效率》
[76]同前注72。
[77] 2001年3月8日召開的全國法院加強基層建設電視電話會議講話。
[78]萬鄂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從中美訴訟制度比較看司法公正與效率問題》。
[79]見2001年1月1日《人民法院報》。
徐昕:“程序經濟的實證與比較分析”,《比較法研究》,2001年第4期( CSSCI ),2.5萬字,另載米健主編:《比較法學文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77-296頁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