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明:儒家“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
發(fā)布時間:2020-06-02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論語》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杜維明以為,“同”與“和”是有區(qū)別的,“和”的對立面是“亂”和“同”!爱悺笔恰昂汀钡谋匾獥l件,沒有“異”就不能“和”。儒家“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更多講的是“求同存異”……
儒家傳統(tǒng)是一個劃時代、跨文化,同時也是多學科的一個文化現(xiàn)象。
說它跨時代,因為它是從曲阜的地方文化,逐漸成為中原文化主流。自11世紀開始,又從中原文化的主流逐漸成為東亞文明的體現(xiàn)。它對越南、韓國、日本和海外的東亞社會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很多人認為儒家傳統(tǒng)是代表東亞文明圈的一個思想傳統(tǒng)。
說它跨文化,因為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越南的、日本的,朝鮮的,也可以說是海外東亞社會的文化。
說它多學科,因為我們可以從歷史、文學、宗教、人類學、政治學、社會學和經(jīng)濟學等各方面來探討這樣一個錯綜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
今天我們想問的是:有沒有一條思路、一種理念,可以把這么一個劃時代、跨文化、多學科的復雜現(xiàn)象串起來?也就是說儒家所體現(xiàn)的人文精神,是不是有現(xiàn)代的意義?有全球的意義?它是不是能夠成為今天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另外,面對未來的世界,它可不可能也成為全球人類的一個參照?
儒學——為己之學
說儒家是一個生命的學問,是身心之學、性命之學,一般沒有很大的爭議。它一方面講修身,一方面也講人和自然、人和天道能否互相感動的問題,可是我想說儒家是“為己之學”——希望能夠為自己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格。儒家傳統(tǒng)就是一個學做人的傳統(tǒng),那就是一直在學習做人的過程中展現(xiàn)它的價值。
儒家所理解的“己”就是個人,但他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結構,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他是變化的、發(fā)展的,希望能在逐漸的變化發(fā)展中,成全和展現(xiàn)自己。所以他不是孤島,儒家沒有發(fā)展成一個純粹的個人主義,而像一條河流。儒家的終極關懷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完成自己的人格。儒家所謂的“己”是一個關系網(wǎng)絡的中心點,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尊嚴和獨立性。這個中心點,如果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自我認同。一般的理解是,儒家比較注重關系網(wǎng)絡,注重人際關系,注重社會性,所以人們常常把儒家當作一種社會文明,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儒家仍有強調(diào)主體性的一面,真正了解儒家,就把個人主體性和社會性的關系網(wǎng)絡配合起來,這個中間就有“和”的問題,也有“異”的問題,有調(diào)節(jié)的問題,也有矛盾沖突的問題。因此儒家是非,F(xiàn)實的,不是空談。
那么儒家對“己”的期望是什么呢?簡單地說,儒家希望每個人不要做一個損人損己的人;
不要做一個損人不利己的人;
不要做一個損人利己的人;
也不要僅僅滿足做一個利己也不損人的人。儒家最希望人能做“利己利人”的人。
現(xiàn)在所有要討論儒家的問題,都應該以一個活生生、具體存在的人作為思考儒家問題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哪怕是克隆。因為兩個一模一樣的杜維明坐在一起,我并不是他,兩人所處的空間位置不同。這是儒家非常堅持的一個觀點,因為不同,每個人都有特殊性,包括族群、性別、年齡、語言、環(huán)境,甚至基本價值取向等的不同。
不僅如此,人與人之間的才智也會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運動能力非常強,有的人樂感很好。能力的差異導致人們在自我發(fā)展時有不同的選擇。于是儒家要問一個問題:倫理的能力——就是學習做一個善良人——是不是有選擇性?所以我說儒家是一種哲學的人類學,是一種生命的學問,也就是說它關注的是如何培養(yǎng)人的素質(zhì),希望人能夠全面發(fā)展。
因為人是多元化的,所以我們要考慮本末的關系,深淺的關系,前后的關系,個體和全面的關系……所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為本”,就是說在倫理這個層次,每個人都應該以修身為本,這是儒家考慮的基本問題。
儒學——同情的倫理
如把倫理當做一項重要的議題,那么儒學倡導的是什么樣的倫理呢?我以為,它是一個關懷的倫理,一個同情的倫理。
你在社會上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這是儒家最關心的問題。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實際上是正名的問題。君要像君,臣要像臣,老師就要像老師,同學要像同學,同事要像同事,前面說實際是什么樣的人,后面說希望或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
有人說中國的老傳統(tǒng)是“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很多最好的儒家學者也認為三綱是基本維持社會和諧的重要元素。這個觀點我不能接受。我認為這是儒家的糟粕,應該揚棄。但“五倫”在某種程度上是健康的,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有別(別就是分工的不同),朋友有信。
儒家不是一個僵化的思維,它從鴉片戰(zhàn)爭以后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一直在進行調(diào)節(jié)。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經(jīng)過了西化和現(xiàn)代化以后的儒家,是適應新時代后體現(xiàn)出來的哲學和人類學,它的核心價值仁、義、禮、智、信,在今天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這些價值不僅在維持一個社會的安定上能夠起非常大的作用,還對人類社群的重組都有一定的說服力。
還有一個必須強調(diào)的問題:就是每個人的特殊性和公開性(開放性)兩者如何結合。也就是它如何處理個人、家庭、社群、國家、人類乃至生命的共同體和宇宙的共同體。
我們必須要超越個人主義,特別是狹隘的個人中心主義,必須超越家族主義,不能夠陷入地方主義。儒家也不是一種人類中心主義,而能夠和鳥獸植物的生命共同體合在一起。
儒家之人文精神
儒家的這一套思想,以人為關系網(wǎng)絡的中心點,而這個中心點落實在每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同時有開放性,逐漸的展現(xiàn),能夠和宇宙大化連在一起,這是我們真正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方。這樣一套思路今天能否為我們展現(xiàn)一個比較全面、深刻的人文精神呢?
我認為可以。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1968年12月24日,因為太空人的關系,人類第一次用肉眼看到地球。我們了解到我們生存的地球,它的土壤、水源、空氣都很容易受到傷害,物種的減少、土壤的流失、水源的枯竭,甚至空氣的污染引發(fā)人類的存活問題、環(huán)保問題。在這樣的前提下,儒學開始體現(xiàn)出它在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即我們可以和世界任何東西發(fā)生一種血肉的聯(lián)系。一只鳥受傷了,你會感到遺憾,雖然不會像看到人受傷一樣震撼,但還是會有所觸動。即使你看到草木被摧殘,你還是會覺得不好。盡管這種情感是有分別的,不是博愛和一視同仁。
這種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思想有一種浪漫的意味,那么它和現(xiàn)在最強勢的思想能否進行對話、共鳴甚至雙贏?
什么是現(xiàn)在最強勢的思想?我想最強勢的思想是從西方來的,就是市場所帶來的動力。市場是創(chuàng)造財富不可或缺的機制,但如果社會變成一個市場社會,也就是市場化的過程影響到社會其他的組織,比如說大學、慈善事業(yè)、職業(yè)團體,乃至人際關系,這個社會面臨的就不僅是不穩(wěn)定、不和諧,甚至會解體。
理性動物明確自己的利益是什么,在法律的前提下,盡量從自由市場中擴大自己的利潤。盡管市場不一定就是自由的,也常常不完善。這種觀念體現(xiàn)在西方的第一個價值就是自由。
此后,西方經(jīng)濟學家布坎南意識到,雖然自由是最重要的價值,但不是唯一的。除了自由以外,應該還有“責任”的問題,沒有責任市場社會不可維持。最近,他又提出,除了“自由”、“責任”以外,還有一個“善心”的觀念。
這是一個新出現(xiàn)的倫理,就是越有權、越有勢力,越能夠掌握資源、掌握信息的這一批人,應該對人類付出更大的責任和關懷。而這正是儒家倡導的同情倫理。
這種同情倫理包含四個向度:個人、社會、人類如何與自然取得持久和諧、人心和天道如何相輔相成。這些問題都牽涉到“和”。
儒家之“和而不同”
論語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同”和。
“和”是有分別的,甚至可以這樣說,“和”的對立面不僅是“亂”,而且是“同”。而“異”的差別是“和”的條件,沒有“異”就不能“和”。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就有非常深刻的智慧,北大的張岱年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一個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故事。晏子和齊侯及其臣子聊天,齊侯問他:你看我們兩個很“和”。晏子說,你們兩個很“同”,不是“和”;
如果是“和”的話,應該“君甘則臣酸,君淡則臣咸”。
另外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就是如果要繪畫,就要各種不同的顏色,如果是一種顏色絕對沒有辦法繪畫。
“和諧”的觀念來自“異”。1978年我到武漢進行學術交流,那個時候隨縣出土了2000多種中國戰(zhàn)國時代的傳統(tǒng)樂器,每一件樂器都有它的特征,正因為它不同,所以奏出來不同的聲音,互相調(diào)劑,就成為樂曲。
現(xiàn)在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是烹調(diào),如果是藝術,如果是音樂,那么誰是大廚,誰是畫家,誰是指揮家?從現(xiàn)代這個角度來思考,我比較傾向民主文化、民主政治。就是社會需要各種不同的力量來協(xié)調(diào),有政府的力量、學術的力量、媒體的力量及企業(yè)的力量。
我們在座的大半都是知識精英,我們有責任不僅對我們自己,對我們親近的人好,而且要慢慢向外擴張。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自己先安頓好自己,然后能夠再幫助別人。社會中很多人能夠這么做,那社會就會變成一個溫情的社會。
當然,“同”也是非常重要的!巴庇袃蓚意義,一種意義是不健康的,就是單調(diào)的,一種聲音,一種顏色,一種佐料,它不能夠使社會有序發(fā)展,不能夠使社會資源豐富;
但另一方面,志同道合就很好。同鄉(xiāng)、同輩、同學、同門這些都是很好,因為殊途同歸,它就豐富了。所以怎樣協(xié)調(diào),怎樣能把緊張逐漸的減低,把沖突和矛盾消解,那是我們的目標。
“異”是“和”的必要條件,這對儒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挑戰(zhàn)。因為儒家是一個融合的思想,正因為它是融合的思想,有些人認為它是中庸,為了“和”,犧牲了原則,有很多的缺陷。
其實儒家的核心價值可以幫助儒家對于“和”的觀念做進一步的提升,“和”在儒家傳統(tǒng)中應該有一個“中”的方向性。“中”的觀念是不偏不倚的,但也不是簡簡單單把各種差異性混在一起,是有原則甚至在具體的時候是有抗議精神的。
儒家之仁道
從文明的對話這個角度來看,儒家傳統(tǒng)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原則,應該有儒家的核心價值“仁愛和人道”這樣一個積極原則在后面加以支撐。
“同”的思路和“和”的思路有很大差異,也就是說,后者是個復雜體系,內(nèi)部有障礙甚至有沖突矛盾,但是整體思維整體方向能夠協(xié)調(diào)。這種情況下,對話成為重要的機制。為什么強調(diào)對話?第一個就是在培養(yǎng)我們聽的能力,第二就是擴展視力加強自己反思的能力。因為跟他者和不同的觀念與不同的思想信念能夠照面和對話,才能對自己的見識有進一步的超越。
“仁”的價值是一個普遍的原則,它有兩個特色,一個特色“覺”是一種滋潤的倫理原則,所有其他的價值都要靠人來支撐,這個價值才能夠充分體現(xiàn)這個理念;
另一個特色“健”是一種創(chuàng)造,是一種生命力,是能夠發(fā)展的。所以我認為如果能夠通過“仁”的滋潤達到“和”,這個“和”就應該是有豐富的內(nèi)容,有活力,有創(chuàng)造力。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