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飛:“同情”可以是不判王斌余死刑的理由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在立法上,死刑作為刑罰存在公正與人道的矛盾,要求殺人償命是公平的,但是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情況下故意殺人都要償命,其原因很多,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們的人道觀念和由此產(chǎn)生的同情心。但是問題是當這公正與人道價值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哪一種應(yīng)當優(yōu)先考慮呢?也即是以寬容為懷還是要“殺人償命”(或者其他情況下處以死刑)呢?,這只能通過民意進行判斷。這也是為什么文明程度相差不大的國家,對死刑的態(tài)度相去甚遠的原因,歐洲國家都廢除了死刑,而文明程度并不低于歐洲國家的美國則保留了死刑。這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民族心理對于公正(或公平)與人道發(fā)生沖突時的取舍不同。
在司法上,具體的個案中,對那些規(guī)定“可以判處死刑的案件”(也可以不處死刑),如何體現(xiàn)死刑的人道和同情呢?由于“人道與同情”不好衡量,從理想的角度來講,應(yīng)當是全民公決,但是這又不符合司法效率的要求。于是,在美國的陪審制度中,則通過作為“社區(qū)縮影”的陪審團來決定,其本質(zhì)就是一種縮小了的“公決”:即在一般情況下陪審團只進行事實裁決,不參與量刑;
但是對于是否可以處死刑的問題上,必須由陪審團在確定事實之后再進行一致裁決,12個陪審員全部同意處死刑的才可以作死刑判決?梢,在已經(jīng)確定構(gòu)成何罪的情況下,被告人是否應(yīng)當處以死刑的問題交給民眾去判斷,就是民眾對個案在正義感和同情心(人道)之間作出平衡。
在我國,立法考慮了同情和人道這一因素:對審理期間是孕婦的(包括在此期間懷過孕又因任何原因流產(chǎn)的)、對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不適應(yīng)死刑,除了有刑事政策因素的考慮以外,當然也包括了“為人不打三春鳥”式的同情與人道的因素在內(nèi)。這與我國清代可矜(指案情屬實,但有可同情之處,可免于死刑,一般減為徒、流刑罰。)、留養(yǎng)承嗣(指案情屬實、定罪恰當,但有親老丁單情形,合乎申請留養(yǎng)條件者,按留養(yǎng)奏請皇帝裁決。)在根據(jù)和價值觀上是相同的,因為這些犯罪完全可能是手段極其殘忍、后果非常嚴重的,罪犯卻不會處以死刑。
我們再來看看司法中的王斌余案件:王斌余長時間遭受包工頭凌辱,這是一個正常人都無法忍受的;
到案發(fā)前,其所受的心理折磨和生活困境都到了人的極限;
被殺者將他的心理和生理感受都逼上了絕境。還是可以用“天地難容、情何以堪”來形容,即使是作出死刑裁判的法官,也會于心不忍,但也許又會發(fā)出“法不容情”的感慨,如果真是這樣,我要告訴這些法官:所謂“法不容情”指的是不容私情;
作為社會之公器的立法和司法,恰恰包含了對社會普遍道德和民眾感情的反映;
我們反對民眾的情緒化的一時之激情,但是作為將永久存在的人類普遍情感,古今中外從來都是立法和司法的依據(jù)。
罪刑法定原則固然不可違反,但是該原則是相對的,以殺人罪為例,對于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可以在“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232條)之間由法官自由裁量,不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并不違反罪刑法定原則。最近上海市高級民人法院副院長劉華博士指出,“法官應(yīng)該理性對待民憤,正確的態(tài)度是法官既要服從法律的指引,又要考慮民意的呼喚。在法律評判與民眾評判發(fā)生沖突時,應(yīng)該選擇法律評判!保 上海市高級法院副院長劉華:刑事審判應(yīng)考慮民憤
http://www.daynews.com.cn/mag6/20050906/ca399293.htm,2005-09-06,來源:《新京報》
“民憤”、“民情”當然是在不與法律規(guī)定相矛盾的情況下,司法裁判考慮的因素。以王斌余案而言,考慮民眾對其普遍同情的感受,既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罪刑法定原則,與法律并沒有“發(fā)生沖突”,也符合司法公正的要求。因此,請此案的二審和死刑復核的法官“考慮民意的呼喚”,尊重自己“同情”的法定權(quán)利,改判王斌余死緩或者無期徒刑;
如果王斌余處死帶來了法官自己和民眾心中巨大的不安、不平,這樣的司法才是令人遺憾的、不公正的司法。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