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認同公民社會 公民社會的認同與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0-04-04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中國人正逐漸由“國家人”、“單位人”轉(zhuǎn)變成社會人,過去10年,其雛形已得到相當?shù)陌l(fā)育成長 一位在上海生活的臺灣朋友說他經(jīng)常聽到看到的一句話是,“這事政府怎么不管一管”,這些大陸人想要政府管的事,從小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到文體娛樂設施缺乏,從街頭的乞丐多了到被套怎么做成國旗樣式,從白菜價格到商品房價格,包羅萬象。在這位朋友看來,這些事如果在臺灣,要么就不用管,要管也不一定是政府來管,比如,小區(qū)的衛(wèi)生不好、娛樂設施缺乏就直接找物業(yè)管理和發(fā)展商了;街上游民(乞丐)多了會有不少NGO組織和慈善團體介入;至于菜價和房價,那基本上是市場調(diào)控的范疇,與政府沒什么關系;至于被套做成國旗樣式,那就純粹是個人私事了。
一個大政府小社會的形態(tài),與一個小政府大社會的形態(tài),由此可以對號入座。后者,通常被稱為公民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民眾習慣于自我組織、自我管理,他們與政府是一種互相合作、監(jiān)督、斗爭與妥協(xié)的關系,而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管制與被管制的關系。而一個憲政民主的國家領域,一個自由法治的市場領域,以及一個多元人本的公共領域,是一個現(xiàn)代國家的3塊基石。
雖然中國距離成熟的公民社會形態(tài)還有相當?shù)木嚯x,但在過去10年中,其雛形已經(jīng)得到相當?shù)陌l(fā)育成長。
中國在過去10年中,公民社會從概念的提出、傳播到逐漸被社會認同和實踐,無不體現(xiàn)出各種形式的抗爭,在一個高度集權的體制下爭取自己的空間。從抗議血遷到結石寶寶的哭喊,從廈門PX事件到廣州番禺業(yè)主反對垃圾焚燒,再到乙肝維權,為了自己的尊嚴和基本權利,中國公民社會的道路上充滿了蒺藜和血淚。
公民社會原本是與制約政府公權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制約公權是公民社會的前提條件。產(chǎn)生于民間,崛起于民間,自發(fā)和自治才是公民社會存在和壯大的根本。政府與公民社會的關系是讓路、放開、尊重、互補和對等的關系,而不是推動與被推動、加強與被加強、引導和被引導、鼓勵與被鼓勵、支持與被支持的等級關系。
公民社會涉及到一項非常關鍵的經(jīng)濟制度,要求對私有產(chǎn)權的地位予以承認和保護。
2007年3月,中國出臺的《物權法》,規(guī)定:“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钡段餀喾ā酚旨由狭诉@么一條“例外規(guī)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chǎn)!
什么是“公共利益”?什么是“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事實上,這兩條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為日后政府和開發(fā)商的權力濫用埋下了伏筆,《物權法》出臺后的許多暴力拆遷都假“公共利益”之名。
可以預見,在小城鎮(zhèn)建設大戰(zhàn)略的推進下,如果政府及全社會對此問題沒有根本性的認識與措施的轉(zhuǎn)變,“血遷”將愈演愈烈,公民抗爭也會由點及面,迅速擴展。
違法拆遷如果沒有媒體特別是網(wǎng)絡的關注,其危害將更加泛濫。微博的興起,見證了一個“人人都可做記者”的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正是因為媒體的不懈努力,沖破重重障礙,社會陰暗面才得以曝光,社會正義才得以伸張,在一定程度上,媒體的強烈反應反而有助于政府還信于民,是給政府“幫忙”。作為社會管理者,政府不應對媒體心懷恐懼和憎恨。
媒體要能為公民社會的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關鍵是要有一定組織力和動員力的非政府組織,以及社會運動的興起,公民社會的架構才能搭建起來。2008年的汶川地震讓非政府組織看到了希望,但到目前為止,NGO在中國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確,特別是草根NGO,必須依附于他者才能生存,這和中國民間資本發(fā)展受限的命運完全吻合。
上世紀20年代,逃亡到美國的前蘇聯(lián)作家艾因?蘭德寫下了這樣一段驚心動魄的文字:“一個社會如果掠奪個人通過努力而獲得的財產(chǎn),或者奴役他,限制他進行思想的自由,強迫他去做違背理性的行動,那么,這個社會一定會引發(fā)社會法令與人的自然需要之間的沖突。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不是一個社會,而是一個通過幫規(guī)組織起來的暴民集團。”
中國正經(jīng)歷前所未有的轉(zhuǎn)型期,政府的強勢和公民社會的催生過程并存。寬容,理性,是公民社會能否建成的根本,不僅是公民和社會組織自己應該做到的,也是政府和官員特別要以身作則的。
相關熱詞搜索:公民 認同 實踐 公民社會的認同與實踐 社會認同理論 社會認同原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