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犬儒的微笑】
發(fā)布時間:2020-03-25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年輕人沒有那么堅強的自我認同和自力更生是世界共通的。性格也好,個性也好,心態(tài)也好,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受社會、體制、輿論的影響。 加藤嘉一,1984年生于日本伊豆,2003年來華,2005年開始,用中文在海內外媒體發(fā)表專欄文章。
進入正題前,我要表明一個態(tài)度。在我看來,90后也好,80后也罷,其概念的本質與大家很熟悉的左派、右派、走資派、海龜派、保守派、改良派等種種歸類沒有任何差別。我對此話題的觀點毫無動搖:中國正在進入新的階級分化時代。這是中國特色的。
哪兒來的怪象?顯而易見,無非是當代中國轉型的高緊張壓力和在網(wǎng)絡上獲得了新話語權的當代中國公民超強的想象力之間,不斷拉大的落差所造成的結果。他們善于把壓力變成想象力,從中蹦出“雷人”的網(wǎng)絡語言、玩弄概念。
由于日本社會不存在把80后和90后等歸類的習慣,所以,讓我這個被標簽的80后說90后,說實話,有些困惑。日本只有“年輕人”的說法,社會和大人把它稱為“若者(Wakamono)”,并諷刺我們,“你們年輕人缺乏斗氣,我們年輕的時候有什么不滿就馬上上街,罷課,60年安保斗爭時還去圍堵國會,不怕死的。而你們呢?什么宅男,讓人失望。我國的未來真的是很黑暗啊!”
今天日本年輕人缺乏斗志與時代環(huán)境有關。我是1984年出生,有了一點點動腦的本事,就泡沫崩潰,在媒體報道上幾乎沒有聽說過祖國的正面新聞。與此相比,那些諷刺我們的大人在年輕的時候適逢日本正處于經(jīng)濟高速增長的繁榮期。環(huán)境改變人,時代造就人。
而今天中國大人和年輕人的關系呢?前者似乎也經(jīng)常諷刺后者,說什么沒有社會責任感,缺乏獨立生存能力等等。
社會不能怪年輕人。年輕人沒有那么堅強的自我認同和自力更生是世界共通的。性格也好,個性也好,心態(tài)也好,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受社會、體制、輿論的影響。至于中國媒體動不動就說年輕人的浮躁、迷茫、盲目類的形容詞,拜托了,你們不覺得,年輕人不浮躁的社會很可怕嗎?年輕人對現(xiàn)狀把握得透徹,對未來預測得確定,很不正常嗎?
至少我看到的中國年輕人,考慮到當今社會轉型和受到各種西方文化影響的核心背景,他們的基本狀態(tài)極為正常而正確,別擔心。
80后與90后之間,我想,也沒有什么明顯、赤裸裸的差別。畢竟都是年輕人,浮躁迷茫;容易傷感;愛有人陪聊;喜歡吃麥當勞;承受著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的壓力而徹底陷入“成績主義”;看到許多社會矛盾從而對未來感到不安……這些都是他們共有的狀態(tài)。
從外國人的角度看,媒體也好,網(wǎng)民也好,中國人對80后、90后的特征和區(qū)別等討論,非常非常絕對、固定、僵化,不得不給人一種煽動輿論,玩弄概念的悲觀印象。為何非要給這樣的標簽呢?與數(shù)學截然不同,人性是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的。
說說親歷。我在北大曾擔任外教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以及平時社會活動等場合接觸過不少90后。80后則是我接觸最多的群體之一,畢竟,我也是被80后。
倘若非要說80后與90后之間的不同,我從90后的觀察能力和社會賦予他們的物質條件加以尋找。80后問題亮相后,輿論用各種辛辣的詞語談論80后,并給那些嫉妒80后的中年人提供大力諷刺,痛罵80后的言論空間。那一刻,90后在干嗎?他們不僅在旁觀,同時不知不覺地觀察80后越走越被動、越來越消極的惡性循環(huán)。從本能反應出發(fā),90后就學習了一下,并初步思考,“怎么避免80后那樣的局面呢?”
沒有80后,就沒有90后。90后的被關注度顯然沒有80后高,這點對90后來說也意味著欣慰。80后的心態(tài)動蕩在于,一方面為社會格外地關注自己的現(xiàn)狀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很清楚,對于自己的能力和未來沒有那么堅定的把握,因此產(chǎn)生說不清的折騰。毋庸置疑,有了“選擇權”,享受著前所未有物質繁榮的80后是新中國最幸福的一代,但由于上述復雜原因,80后這一新興群體就變成充滿“受害者意識”的一代。
90后看起來沒有80后那么浮躁,甚至保持著一種冷漠,首先是因為被關注度沒那么高,壓力就必然沒那么大;其次是如前所述,他們已經(jīng)親眼見證了80后的悲劇,從中學習,盡量避免走上80后那條路。
具體而言,90后傾向于與媒體報道保持距離,與蝸居、蟻族、房奴等熱點話題保持距離。理性則是一種距離,即使圍堵你的周邊環(huán)境多么的嚴峻,政治生活多么的緊張,盡可能不把自己視為當事者看,而退一步,從旁觀者的立場保持“觀望(wait and see)”的態(tài)度。不是90后的本性成熟,80后奮斗得比90后認真很多,折騰很多,80后一定比90后更加成熟。90后看似較為成熟來自他們的理性和冷漠。
不過,我很不看好90后面對物質社會的態(tài)度和在長輩面前的無禮。我在北京認識的一些中學生兩個月就換一臺3000元的手機,請他們吃飯,隨便點東西,剩東西,對“尺度”一點沒有敏感性;把父母開車接送上學視為理所當然,只要成績好,過得去,教室背后帶著犬儒的微笑,嘲笑老師笨蛋,諷刺學者無知。
我每天收到三四百封讀者來信,畢竟是第一次交流,雙方保持基本禮儀和客氣屬于應該的。媒體記者和長輩們對我彬彬有禮,“尊敬的加藤嘉一先生,您好”。而凡是無禮,缺乏誠懇的基本都是90后,“嘉騰,你好”。至少在日本,稱呼長輩不加敬語是不可以的,寫錯對方名字是不嚴肅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