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學者深度對話 [與日本學者王敏的對話]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在與日本出版人原光政的談話中,他特別提到《宮澤賢治童話選集》叢書主編是華裔學者王敏女士,在座的一些對日本出版界較為了解的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莊志霞女士也介紹說,是王敏把《宮澤賢治杰作選》和《宮澤賢治童話選集》推薦到中國的?吹贸鰜恚谧闹腥胀袑ν趺襞亢苁亲鹁。
王敏初中畢業(yè)后響應當時的號召,作為“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勞動,后來在中國大連外國語學院學習日語專業(yè),成為“文革”后第一屆日本文學研究生。現(xiàn)在是日本法政大學教授、著名學者。
剛逾不惑的王敏女士,已在中日兩國出版著作五十余部,其中日語著作近三十部,以研究“宮澤賢治和中國”獲得日本比較文學研究博士稱號,現(xiàn)任日本法政大學國際日本學研究所教授。這套從書就是她組織翻譯并合作出版的。
在北京中苑飯店,《對外傳播》與王敏女士作了一個短暫的交流。
“宮澤賢治作品中的人物、動物、植物等所有一切都不設定國籍,使其行動模式甚至服裝等都得以自然而然、親切自如地融會于形形色色的讀者心中,讀起來宛如與超越國際、民族的友人會面,故而地球上任何地方均擁有熱心的讀者!边@是王敏女士對宮澤賢治作品特征的介紹,瞬間為中國人打開了一扇了解日本作家的窗子。
《對外傳播》:日本文學作品那么多,為何會選擇了宮澤賢治?據(jù)說,那時你在他的作品中有種讀到雷鋒精神的感覺?
王敏:我原來在四川一個學校教書,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到日本留學。初到日本,學習上充滿了渴望,那種知識上的饑餓感有點像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越想研究些東西,越發(fā)現(xiàn)自己基礎知識的積累粗淺,越自我不滿,于是抓到什么吃什么。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從教材中發(fā)現(xiàn)了閃光點,從宮澤賢治的作品和人生當中獲取了新鮮的智慧和如何認識問題及學習的方法。也可以說,我和宮澤賢治的相遇是一種邂逅。如果說當時給了我學習美國文化的機會,我同樣也會這么下力氣研究美國文化的。
我感到宮澤賢治和中國的作家有很大不同。他的表達不華麗也不深奧,卻令人深思,精神升華;不驚天動地也不宏偉壯觀,卻令人感動、欣慰。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種平淡的描繪像千古絕唱一樣也可以表達真善美。最起碼這和我當時在中國讀到的一些文學作品的表達形式不同。中國那個時代的詩歌文學作品都是壯觀激昂的,唱的歌曲也都是雄壯的。我們生活的那個年代,非雄壯激昂不能稱其為美。讀了宮澤賢治你會看到他雖生活在有局限的社會空間里,但他能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做出超越,有的地方很像雷鋒精神中也能感到的那種超越利害關系、源于原生狀態(tài)的質(zhì)樸的美。
后來我讀老子、孔子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美,到了留學后期,我發(fā)現(xiàn)日本人都在讀老子、莊子,我受了刺激也開始讀,這才發(fā)現(xiàn)宮澤賢治與老子、莊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相似。我從所研究的中國文化中看到了宮澤賢治的影子,他們有共同的哲學世界觀。中日文化中的相似令我
震驚。
比如孔子說的“君子欲訥于言”,“學如不及,尤恐失之!边@些哲言都在宮澤賢治的作品中被賦予骨肉,形象生動地演繹出來,就像中國古典的現(xiàn)代版。每每讀到這些情節(jié),我就興奮不已,感慨萬分,同時感到慚愧,自嘆不如。
《對外傳播》:你認為中國文化很值得去弘揚,但如果有人問,莊子、老子、孔子我們讀了兩千多年沒有讀出一個新中國,卻在幾百年間被外國列強欺凌,你如何回答?
王敏:大概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在中國有段時間停住了,傳統(tǒng)文化也需要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中國在自身發(fā)展中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的摸索階段,在這過程中,我們首先發(fā)現(xiàn)了馬列主義,發(fā)現(xiàn)這是可以改造舊世界的武器,但在采用馬列主義的過程中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工作忽略了。其實,接受外來文化并不意味著將傳統(tǒng)文化放在一邊或者因期間與現(xiàn)代不符的地方而全面否定。日本、新加坡、韓國等一直都在傳承中進步。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一個人要從文化層面上了解才透徹,就像認識了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他從哪里來,不代表了解他,F(xiàn)在中國的高速發(fā)展也成為奇跡為世界所矚目,但有些事像是從一樓直接跨進了四樓,中間那兩層是空的。這部分大概是基礎,即基礎知識、基礎教養(yǎng)、基礎公德,恰恰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停滯中所喪失的那些。時過境遷,其后果卻不留情。不管何時,我們都不應該輕估古人的智慧。
同樣,我們還要加強國與國之間對互相生活層面情況的了解,不僅要了解政治家的生活,還應了解普通人生活的生活層面,這樣我們得到的才會是整體而不是部分,尤其對日本、韓國等在傳承中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國家的了解。為此,我們作了很多努力但有些地方仍然需要重新定位,我認為很多活動不僅僅停留在政治層面,還應該滲透民心。
《對外傳播》:“美國百人會創(chuàng)始人”、原美國汽車通用公司副總裁楊雪蘭曾對本刊記者說過同樣的話:“中國在跨文化交流中,要一層樓一層樓地往上走,上樓時,不能把中間空過去!蹦闶欠癖容^關注這方面的研究?
王敏:我覺得我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這也是我的研究對象和工作范圍,在日本叫異文化研究或多文化研究。而比較文化是從事異文化研究或多文化研究的方法之一,其實踐的場所就是跨文化傳播交流的現(xiàn)場。從事該工作的人好比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文化翻譯和新聞發(fā)言人。我生活在成千上萬個普通日本人中間,我的每一天都是跨文化傳播交流的實踐。
跨文化傳播中有讓人自明的部分,也有他明的部分。前不久中國人民軍樂團有個演出非常好,令人振奮。報幕小姐很漂亮,但她在報小提琴獨奏曲《梁!窌r,下面的日本人聽不懂,原因是她對這首曲子的背景文化沒有介紹。對于中國人來講,《梁祝》的背景人人皆知,這是自明的部分,但對象換成外國人時,就變成了不明的部分。我當時一邊聽就一邊想,大概這樣報幕比較容易理解,如:“我們都有過少男少女的時代,我們都向往美好的愛情,但你們是否聽到過這樣的故事,一對蝴蝶從墳墓中飛出來了,它們原本是一對恩愛的戀人,下面請大家欣賞小提琴是怎樣表達這個故事的......”
《對外傳播》:呵,這樣的報幕既提供了背景,又讓人形成了對故事的預期,很可取。你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是否有很多這樣的思考?
王敏:是的,我比較注意如何站在聽眾的立場上注重運用新技術、新詞匯、新的表達方式。
兩年前,我在日本《朝日新聞》寫了一年專欄,介紹了中國文化及中日的相互理解。時至今日,每年的大學考試都在選用其中的片段。我還改寫過《紅樓夢》、《三國演義》,翻譯過《西游記》,這些作品都擁有讀者。這是因為他們相信我的文化翻譯是真摯與誠實的,更是對中國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認可。
《對外傳播》:日本在工業(yè)化時期的口號是“第一輛汽車進口,第二輛汽車復制,第三輛出口”,這是一種氣概,也是一種精神。你認為今天對日本社會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王敏: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提問。相對比較來看,日本人的人生觀中有種近似宗教信仰的執(zhí)著,他們總是不停地追求一個可以信賴的對象,并為其而獻身。那種追求程序簡單得幾乎機械,就好像紅燈一閃,街口任何一個人都會止步,他們只要認同了一件事,就會一個心眼兒去做。這種執(zhí)著帶有原生態(tài)的單純特點。比如有人講料理的課程,主講人示范醋幾勺、鹽幾克,那些聽課的主婦會立刻拿出筆記本,一絲不茍地記下來。老老實實地照辦。
正因為這樣注重過程和細節(jié),日本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這種姿態(tài)。到現(xiàn)在都沒有對日本文化進行高度總結(jié)概括,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去做,而是有意識地在認真整理細節(jié)和過程。
《對外傳播》:你認為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是什么樣子?
王敏:我最近到德國和法國,看到一些城市的馬路上空蕩蕩的,商店里也是空蕩蕩的,在那些寂靜的午后,當?shù)氐木用癯鰜碛崎e地散步。那是真正的紳士與淑女,祥和,高雅,但老年人多于年輕人。夜晚8點鐘過后,住宅區(qū)便寂靜起來。唯有在快餐店吃漢堡包的中國游客,那些中餐館里的歡聲笑語令人感到活力,現(xiàn)在到各個國家走一走,到處都標有漢字說明,中國正如升起的太陽。
《對外傳播》: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日本社會專注于做學問,是否需要一種定力?這么多年過去了,你在精神追求方面有變化嗎?
王敏:物質(zhì)上我感覺比較遲鈍。從小就對經(jīng)濟生活方面的差異不太在意,我覺得每個人的追求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價值取向不同,我認為那些物質(zhì)上的、經(jīng)濟上的東西都是人造出來的,只要努力誰都能造出來。而智慧卻是專屬有心人。
剛到日本時,我只是感到我原來的知識面太窄了,我原來只知道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一切領域的指南和基礎,不知道有尼采的哲學和基督教,更不知道研究的方法論。在日本留學期間,我好像進入了一個非常新奇的世界,一下接收到了文史哲和各種領域的多元信息知識。我那時像拿個口袋的布袋和尚,拼命往里面裝知識,我體重很輕,但是如果這個口袋里能裝一百條魚,我絕對不裝九十九條。剛剛走過“文字饑荒”的年代,我心中有對文化和知識的渴望,要裝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對所有的走過“文革”文字饑荒的中國人來說,只要能學習,就是下地獄也行,在那種饑渴的情況下,就想快點抓到鑰匙一點點把知識的山門打開。
當時在日本,我看到日本學生已經(jīng)進入了另外一個社會階段,他們關心的是環(huán)境和自然,就業(yè)、戀愛及如何更加珍惜生活等問題。人在各種事物之中是第一位的,不管是發(fā)達的經(jīng)濟還是超級神話,在里面起關鍵作用的是人,人創(chuàng)造了這一切。如果想找到了解這些結(jié)果的捷徑,那就不如找到人的智慧所在。因而每次會議,我包囊里帶回來的都是資料。
由于會使用火,猴子變成人,我不知自己是不是屬于最后一批進化的猴子,進化需要的是智慧,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是進化所需要的智慧。所以對于我來講,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遠遠大于經(jīng)濟的魅力。
短短時間的接觸,對王敏女士有種由衷的敬重與期待,她不愿佩戴任何飾物,一身格子呢西服裙襯托著素凈的面龐,盡顯端莊雅致,她說,無論在國際會議上還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都盡量用減法,她說,“要讓自己干干凈凈的,不是說那些東西不好看,而是說那是我的一種選擇”,我們知道,她是在省出時間作學問。
從2008年第二期開始,我們將開辟《王敏專欄》,請她盡可能地將中國放在全球視野中,分析比較,為我們讀者提供橫向坐標系上的參考。
責編:周瑾
相關熱詞搜索:日本 學者 對話 與日本學者王敏的對話 日本對話 日本人對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