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公》閱讀答案|最貴的項鏈閱讀題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9-02-05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貴公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嘗試觀于上志①,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必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鴻范》②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偏無頗,遵王之義;無或③作好,遵王之道;無或作惡,遵王之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伯禽④將行,請所以治魯,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仲父之病矣,漬甚,國人弗諱,寡人將誰屬國?”管仲對曰:“昔者臣盡力竭智,猶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諾,曰:“公誰欲相?”公曰:“鮑叔牙可乎?”管仲對曰:“不可。夷吾善鮑叔牙,鮑叔牙之為人也:清廉潔直,視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

“勿已,則隰朋其可乎?”“隰朋之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國也,有不聞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見也。勿已乎,則隰朋可也。”

夫相,大官也。處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⑥,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惡,用管子而為五伯⑦長;行私阿所愛,用豎刀⑧而蟲出于戶。人之少也愚,其長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飾服,私利而立公,貪戾而求王,舜弗能為。

【注釋】 ①上志:古記,指古代典籍。 ②《鴻范》:《尚書》中的一篇。 ③或:有。④伯禽:周公之子。⑤周公:姓姬,名旦,武王之弟,成王之叔,輔助成王。⑥豆:擺設(shè)祭祀用的食器,名詞作動詞。

9.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阿:偏私

B.利而勿利也 利: 利益

C.萬物皆被其澤 被:蒙受

D.視不己若者,不比于人 比:親近

10.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其得之必以公 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B.伯禽將行,請所以治魯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C.生而弗子,成而弗有, 棄甲曳兵而走

D.其于國也,有不聞也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11.下列句子全都能表明“貴公”的一項是:

①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 ②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③伯禽將行,請所以治魯 ④去其‘人’而可矣

⑤桓公行公去私惡,用管子而為五伯長 ⑥日醉而飾服,私利而立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④⑤⑥

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作者以為,三皇五帝等古代圣王治理天下之所以能使天下太平,是因為他們首先做到了公正無私。

B.周公教育自己的兒子,為政要“利而勿利”,目的就是教兒子做事要出以公心;楚人丟了弓卻不肯去找,也是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做事出以公心。
C.文中將孔子和老子并舉,認(rèn)為老子的心胸包容天地,對他的評價要高于孔子。

D.本篇文章語言平實,善用事例。其中管仲素善鮑叔牙,但他并不同意在自己病故以后由鮑叔牙繼任相齊,由此可以看出管仲的公正無私。

13.翻譯畫線的句子。(8分)

(1)甘露時雨,不私一物(2分)

譯文:

(2)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3分)

譯文:

(3)丑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3分)

譯文:

參考答案:語文網(wǎng)

9.B謀求利益

10.D (A 憑借/把 B 用來..的方法/…的原因 C.卻/修飾)

11.A(③詢問治理方法,沒談到公 ⑥有私利之心不能做到立公)

12.B楚人做事并非出以公心。

13.(1)雨及 時地下下來,不偏私某一個事物

(2)萬物都蒙受天地的恩澤,享受天地的利益,卻不知道這些恩澤和利益是從哪里來的

(3)常常以自己不如黃帝為羞愧,對不如自己的人表示同情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貴公》閱讀答案 和為貴閱讀答案 最貴的項鏈閱讀題答案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