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與清華大學
發(fā)布時間:2018-06-28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一
1924年4月12日,泰戈爾一行如約乘船到上海,徐志摩、瞿菊農(nóng)、張君勱、鄭振鐸等在匯山碼頭等候。當雙手合十、白發(fā)白須的泰戈爾漸漸出現(xiàn)在人們視線內(nèi)時,岸上一片歡呼聲、歌聲。人們涌上船,為他戴上花環(huán),一場中印文化交流的盛會正式上演。
讓泰戈爾始料不及的是,迎接他的不但有鮮花,而且還有尖利刺人的荊棘。當時,中國最迫切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是團結(jié)起來,積極參加即將到來的國民革命。而他這時在中國到處宣傳以愛對抗暴力,大談精神文明、博愛主義,似乎是在消磨中國人的革命意志;泰戈爾始終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他也不是一味反對西方物質(zhì)文明,提倡東方的精神文明。實際上,他恰恰是因為堅持拒絕、抑制科學文明而長期得不到自己同胞的原諒。早在泰戈爾訪華的四年前.當時在美國留學的馮友蘭問他對災難深重的中國有什么拯救方法時,他就毫不猶豫地對后者說:“我只有一句話:快學科學!”他一直在主張東方人學習西方科學來擺脫被壓迫的地位。在中國,他也一再強調(diào)他所反對的只是不要把人降為機器的奴隸,反對濫用科學,反對把科學凌駕于一切之上,也就是說,他反對的是畸形的物質(zhì)文明。同樣,他也反對畸形的精神文明,而不是反對物質(zhì)或精神本身,“從迷幻中醒過來,破除精神、物質(zhì)的畸形,而各還他的本來地位”。
遺憾的是,當時的中國正是思想混亂、國勢衰弱的時代.在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都正鬧著饑荒,所以對任何外來的思想家,包括在泰戈爾之前到中國的羅素、杜威和杜里舒等,歡迎者或反對者都希望他們能帶來一種拯救中國的靈丹妙藥.帶著這種先入之見歡迎或反對這些外國思想家時,就都會不由自主地具有某種盲目性,而對他們的思想學術本身并沒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所以,中國思想文化界雖然出過什么“羅素月刊”、“杜威五大講演”、“杜里舒講演錄”,忙得個不亦樂乎,但他們所歡迎或反對的都談不上是什么思想和學術,對泰戈爾的態(tài)度也是這樣。泰戈爾本是為了恢復和發(fā)展中印兩國的友誼而來的.是為了推動東西方文明的和諧而來.并非要分出東西方文明的優(yōu)劣或只取一端.但在當時紛亂的中國文化和政治環(huán)境下.他對東西方文化的這種“無問”態(tài)度,很多歡迎者和反對者都故意或無意忽略了。
二
清華與泰戈爾的結(jié)緣.始于1917年4月26日,5月24、31日出版的《清華周刊》(第一〇六、一一〇、一一一期)開始連載《印度詩人塔果爾傳》,署名成。雖然在這之前,歐陽仲濤于1916年2月在梁啟超等主辦的《大中華雜志》發(fā)表了《介紹太阿兒》,且文末注明“未完”,但直到該雜志終刊,未見后續(xù)。所以,《清華周刊》上這篇文章,應是國內(nèi)較早最全面介紹泰戈爾生平與思想的傳記。文章將泰戈爾一生分三個階段,即“幼年時期”、“辦學時期”、“學說”。文章介紹了泰戈爾關于東、西方文明的觀點:“一言以蔽之,西洋文化為都市文化,東洋文化為森林文化。西洋之格致,僅及于物質(zhì)形下之格致也,以此征服天然界,不綦難哉。東洋之格致,直將吾心靈扦外物,外物不必皆為有形之物!蔽恼乱仓赋隽颂└隊栆杂《任拿鞔頄|方文明。但作者認為,最古老的東亞哲學,“莫古于易,今之通儒”。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印度文化并不相悖:“咸謂易理與佛經(jīng)多相通。”文章持論客觀,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印度文化的比較,也中肯有據(jù)。1918年夏,《清華周刊·第四次臨時增刊》(第四期)又發(fā)表了宋春舫的《國運與文學》,其中將泰戈爾的作品與“國運”相聯(lián)系:“對于喚起人民愛國之天良,而慰其瑣尾流離之困;對于世界使吾人油然而生民胞物與之心,而祝其有恢復自由之一日也!彼M袊渤霈F(xiàn)泰戈爾這樣能以文學拯救國運與衰頹之勢的作家。
泰戈爾進入國人視野.清華大學有推介之功。
1923年,泰戈爾即將訪華的消息傳開后,清華同學以“望穿眼”來表達欲一睹詩哲風采的心情。為使師生更好地了解泰戈爾的作品與思想,《清華周刊》特約請畢樹棠撰文《太戈爾研究指南》,“將近幾年來中西書報上關于太戈爾的論著,作一個選擇的編纂,和簡單的介紹,以為讀者研究太戈爾的學說與文藝之助”。它收集從1913年至1923年十年間國內(nèi)主要期刊上發(fā)表、摘錄的有關泰戈爾傳記、戲劇、詩歌等的介紹和評論等文章七十四篇,并介紹其大意。同時,也收錄此一時期美國雜志為主發(fā)表的八十三篇英文論文索引。這是當時國內(nèi)最全面的泰戈爾論著目錄,堪稱當時泰戈爾研究指導手冊。
1924年4月11日,《清華周刊·書報介紹復刊》(第十期)還介紹了龍今吾的文章《太戈爾的戀愛觀》(原刊于《婦女雜志》,1924年2月1日),并表示“我們望穿眼的太戈爾先生將于4月中來華。此老的作品我們拜讀過的很多,然終少見有人拿他的哲學,作分析之研究”,此篇文章綜合泰戈爾的諸多作品,概括出泰戈爾的戀愛觀。
清華大學圖書館也努力搜集泰戈爾的著作,至1924年泰戈爾訪華時,圖書館已收藏泰戈爾英文著作二十五種,“圖書館已備者,雖不完全,亦不大缺”。可以說,在泰戈爾邁進清華大學的大門時,師生們對他應該已不陌生了。
三
1924年4月30日,泰戈爾一行在清華休息一天。
5月1日下午三點至五點,為了使清華師生更好地理解泰戈爾當晚的演講.梁啟超在清華演講“中印文化之關系及太氏之介紹”,雖然內(nèi)容與在北京師大的演講大致相同,但也許是因為這次是為當晚泰戈爾的演講造勢,所以“梁先生精神奮健,其氣概誠令人欽佩,同學聽講后,受益良深”。泰戈爾對梁啟超的此次演講非常欣賞,并請他將此次演講及之前在北京師大的演講譯為英文,自己帶回國。
5月1日晚八點半.清華大學師生在清華舊禮堂為泰戈爾舉行盛大的歡迎會,并邀請?zhí)└隊栄葜v,由徐志摩翻譯。清華教授王文顯描寫詩人演講時形容是:“其狀高矍,其鬢灰白,其體從容而尊嚴,其音和平而甜美,其舉動不用矯揉造作!碧└隊柸缭姷难赞o,徐志摩詩人的氣質(zhì)和如詩的翻譯,成為中英雙語最美修辭的雙璧,讓清華師生大飽眼福和耳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