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段語文課堂趣味性之我見
發(fā)布時間:2018-06-25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要: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鬃釉疲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逼喗苤赋觯骸八兄橇Ψ矫娴墓ぷ鞫家蕾囉谂d趣!毙抡n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要求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出發(fā)有效組織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趣味性
引導人類進行學習行為的是興趣與好奇心,由于小學生好動的天性和活躍的思維能力,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既要整合需要教授的知識點,還要盡力保證語文課堂對小學生的吸引力,考慮到大部分小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以感性思維為基礎,因而如何把握小學生的注意力,潛移默化地將語文知識點滲入他們的領會與記憶,借此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這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探究的問題。筆者聯系從教歷程,從對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語言能力、豐富課外閱讀和情感陶冶等方面入手,對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育者提供借鑒經驗,以此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一、利用情感元素激發(fā)學生對課程教學的興趣
語文學習對于初入課堂的低段學生來說,是一個塑造認知和活動大腦的過程,教師不僅要開發(f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將注意力放在挖掘情緒、想象力等情感元素上,培養(yǎng)小學生的個人意志。情感元素的活躍不僅能促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也從側面保證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小學語文的從業(yè)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到情感元素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與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性,在把握學生個性與突出點的基礎上,迂回正確地引導學生思維的方向,利用教材中豐富的知識點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致。
二、課堂情境的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者把學生帶入到有趣的情境中,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自然展開對話。教者創(chuàng)設情境與學生們一起成了里面的陶罐和鐵罐,發(fā)揮想象,展開對話。如,教者請學生朗讀"你敢碰我嗎?鐵罐子!"這句時,自然而然地加上了"我可不敢,鐵罐兄弟",看似隨意的一句話,卻讓學生覺得自己現在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正在演繹這個故事。不止如此,教者還在最后用"中央電視臺請小演員"的設計,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這樣,學生通過角色轉換,親自走到故事中,在情境中互動,實現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又在連續(xù)的情境中,不斷地強化學習動機。 一個好的課堂情景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在低段教學中,筆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平時的朗讀中接受美的熏陶。讀得多了,才能真正理解文中的意思。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吧。例如,在教《江南》這課時,筆者是這樣設計的:(配樂,教師描述并張貼“江南”的圖畫;學生閉上眼睛按照圖畫的描述做動作,想象)讓我們一起跟著小姑娘,坐著小船,蕩漾在江南美麗的水鄉(xiāng),魚兒在水中嬉戲,伴隨著優(yōu)美的古箏樂曲孩子們的頭腦中不時出現一幅美麗的采蓮圖(貼上小女孩像)。師說:小姑娘看見了嬉戲的魚兒,說話訓練:我坐在小船上,看見( )。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復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句。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象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魚兒,青蛙,蓮花,鴨子一一出現在他們眼前。這樣做既扎實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情景的設計直接關系到課堂氛圍的好壞。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習者來說特別重要。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者能夠更好地接受知識。比如,在講授《望天門山》這首詩時,筆者利用多媒體提前找好了與這課有關的資源:高峰、樹木和小船等。首先讓同學們把詩先讀幾遍,再結合多媒體上的事物增加同學們的想象力。利用多媒體,讓同學們在視聽兼?zhèn)涞沫h(huán)境中學習,不僅加深了同學們對此詩的理解,而且還能陶冶他們美的情操。
三、從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素材出發(fā)
考慮到隨著年齡和年級的增長,高段學生要求具備一定的抽象概括水平,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多種角度出發(fā),指導學生著重分析具體的感性材料,在對文字的中心立意做概括總結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概括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
以作文《記寒假中的一件事》為例,教師可以就學生打算寫作的具體內容提問選擇這一事件的緣由,繼而引導學生思考對事件的看法,以及發(fā)散性的考慮,由此鍛煉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
由口到筆的轉化并不困難,然而如何讓小學生條理清晰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則需要一定強度的訓練。在規(guī)范小學生寫作技能前,教師首先要勾起低段學生動筆的興趣,只有恰當的鼓勵才能促使小學生敢于、以至于樂于將自己的思維具象化于紙面上,而在達成這一點后,教師需要諄諄教誨,讓小學生學會由事物的表面深入事物的內在,逐漸掌握挖掘本質與道理的能力,如此才能提升他們對各個不同類型文章中心立意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 開展實踐活動,促進興趣發(fā)展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學生興趣,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講故事、古詩誦讀、查字典比賽、作文評比、“我與好書交朋友”演講比賽、出板報、辦手抄報、講民間故事、成語接龍等系列活動。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展示學生的特長優(yōu)勢。事實上每一位學生都有其特長和優(yōu)勢,有的字寫得清楚、工整,有的普通話講得標準、流利,要讓他們盡情發(fā)揮語文的點滴特長。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還不能把所知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這就要求教師在“做”上教,促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生完成一項任務之前,教師要估計到他們會遇到的困難.并及時給予熱忱的啟發(fā)式的指點和幫助。如果說存在“興趣+克服困難=成功”的公式,那么關鍵一環(huán)就是“克服困難”。教師必須把好這一關,既不能包辦代替。更不能袖手旁觀。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積極思維,挖掘潛能,增強語文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靈活運用,才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成為一門“愉快的藝術”。
參考文獻:
[1]郭云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6)
[2]劉鳳民.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趣味性.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09(11)
熱點文章閱讀